老外常用的18种手势我们中国人常用“绘声绘色”、“指手画脚”、“眉飞色舞”等来形容一个人说话生动的情景,有时也会用“使眼色”、“摆手”等一些肢体语言。
英美人使用的肢体语言也很丰富。
因为肢体语言的使用,使语言不仅生动有趣,还有了直观的视觉感受。
下面我就来谈谈英语中的肢体语言。
to thumb a liftto thumb a lift 在英美等西方国家,有时会看到有人站在马路边,朝驶过来的车辆伸出一只翘起大拇指的拳头。
这是请求搭便车的表示。
所以搭车也可以说"to thumb a lift"。
但是在希腊,这却是一种侮辱人的手势。
to crook a fingerto crook a finger 朝某人弯曲食指。
在美国,这是招人过来的意思;在南斯拉夫和马来群岛,这就是个招呼动物过来的手势;而在印尼和澳大利亚,这则是招呼妓女的手势。
更有趣的是英美人还用大拇指(thumb)做出许多其他不同的表示。
to thumb one's noseto thumb one's nose 以大拇指按鼻,其余四指张开,表示轻视。
在英美等国家,你会看到这种手势经常用在调皮的孩子们中间。
他们用大拇指点着自己的鼻子,而其他四指张开不停地摇动,表示轻蔑或嘲弄。
也可以说"to cock a snook at somebody"。
to twiddle one's thumbs 无聊地交互绕动着两个大拇指。
表示无所事事,懒散。
Example:They kept the manager busy and left me twiddling my thumbs。
他们让经理忙得不可开交,而置我于无所事事之中。
thumbs down 大拇指朝下。
表示反对或拒绝的手势。
thumbs up 翘起大拇指。
表示赞成或夸奖。
the ring gesturethe ring gesture 在美国这就是OK,great的意思;在日本这个手势代表money;在法国代表zero 或是worthless;在突尼斯这个手势的手语就是:I'll kill you!我们再来说说与nod(点头)相关的肢体语言:英美人的点头,可以表示多种意思。
to nod consent 点头表示同意。
to nod one's farewell 点头表示告别to nod as a sign of agreement or as a familiar greeting 点头表示赞同或打招呼Examples:He gave me a nod as he passed。
他走过时向我点头。
He nodded me into the room。
他点头示意要我进房间。
to hold one's head high 昂首挺胸(表示趾高气扬)to shake one's fist 挥动拳头(表示威胁)to shake one's head 摇头(表示不知道)Example:He shook his head in answer to my question。
他以摇头来回答我的问题。
to show a V sign 由食指和中指构成字母"V",而"V"是victory的第一个字母。
因此,这一手势是祝愿胜利或庆祝胜利之意。
to wink at a person 向某人眨眼睛Example:Father winked at Dick as a sign for him to keep still。
父亲向狄克眨眼睛,叫他不要动。
to shrug one's shoulders 耸耸肩膀(表示冷淡或怀疑)to make a face 面部露出厌恶的表情Example:Every time I mentioned taking a swim in the lake he made a face。
我每次提出到湖里游泳,他就做出厌恶的表情。
to keep (or have) one's fingers crossed 把中指叠在食指上交叉着,作十字状。
这是暗中希望上帝保佑自己正在做的事成功。
手势语言现在世界上通用的特种部队手语为世界著名反恐部队德国GSG_9边境警察部队的战斗手语。
这套手语有48个词汇,在执行任务现场,都可以用一只手来完成,另一只手用来握持武器。
另外在发出手语时无须面向受讯者,因为在紧张的情形下发讯号的队员要时刻监视危险的方向,不能持续回头向后方队员作出指示。
此套手语为世界通用,就算是讲不同语言的特警都可以通过他来交流。
1.指挥官: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排伸直,横放在另一手臂上。
2.我:以食指指向自己的胸膛。
3.我们:用食指向受命的人物前方打圈。
4.你:以食指指向受讯队员。
5.检查弹药:手执一个弹夹,举到头顶高度,缓慢地左右摆动。
6.指令已收到:伸开手,大拇指和食指呈圆形状,同“OK”的手势相同。
7.我知道:用食指及姆指做一个圆圈。
8.我看见:用食指及中指指向自己双眼。
9.看见:掌心稍微弯曲并指向接受信息的队员,手指间紧闭,将手掌水平放置在前额上。
10.听到:举起手臂,手指间紧闭,拇指及食指触及耳朵,掌心微曲,并且向着受讯队员。
11.向我靠拢:伸开手臂,手指间紧闭,然后向自己身躯的方向摆动。
12.掩护我:把手举到头上,弯曲手肘,用掌心轻力搞打自己的头颅顶。
13.集合:手腕作握拳状,高举到头顶上,食指垂直向上竖起,缓慢地作圆圈运动。
14.侦察:掌心向目标方向扫过。
15.注意:用拳头轻力搞打自己的太阳穴。
16.安静:作握拳手势,竖起食指,垂直置于唇上。
17.戒备:举高拳头于空中。
18.安全:握实拳头,姆指向上。
19.方向:手掌垂直向所指示的方向劈两次。
20.目标:伸开手臂,用食指向对象或地方。
21.明白:手臂向身旁伸出,手肘屈曲,手腕举至面颊高度并作握拳状,掌心向着受讯者或发令者。
22.不明白:略为屈曲手臂,掌心向上,举至肩膀高度,并耸耸肩。
23.不用理会:以掌心向着受讯者,手指间紧闭,并且左右摆动。
24.向前:屈曲手臂,掌心向前方,向前推。
25.推进:屈曲手肘,前臂垂直指向地上,手臂成L形,手指间紧闭,然后从身后摆动向前方。
26.下来:手臂向身旁伸出,手肘屈曲,掌心向下摆动至腰间高度。
27.过来:食指向内屈曲。
28.慢蹲:掌心慢慢向地压下。
29.散开:近头处打开拳头。
30.赶快:手部作握拳状态,然后弯曲手肘,举起手臂作上下运动。
31.慢行:掌心向地作波浪式动作。
32.进入:紧闭指间,伸开手臂,横向身后摆动,像在拨开窗帘的动作。
33.停止:伸开手臂,以掌心向着受讯队员。
34.停火:掌心向正前方上下摆动。
35.撤退:用食指划过自己的喉咙。
36.撤退:胳膊垂直向下,握拳向后摆动。
37.V字队型:前臂和身体垂直,手掌左右向下摆动。
5、“太古怪了”(too queer):在太阳穴处用食指划一圆圈。
6、自以为是(complacent assertion)手势语言;用食指往上鼻子,还可表示“不可一世”(overbearing)。
7、“别作声”(stopping-talking)手势语言:嘴唇合扰,将食指贴着嘴唇,同时发出“hush”嘘嘘声。
8、侮辱和蔑视(insulting and scorning)手势语言:用拇指顶住鼻尖儿,冲着被侮辱者摇动其它四指的鸡冠或手势。
9、赞同(agreement)手势语言:向上翘起拇指。
10、祝贺(congratulation)手势语言:双手在身前嘴部高度相搓的动作。
11、威胁(menace)手势语言:由于生气,挥动一只拳头的动作似乎无处不有。
因受挫折而双手握着拳使劲摇动的动作。
12、“绝对不行”(absolutely not):掌心向外,两只手臂在胸前交叉,然后再张开至相距一米左右。
13、“完了”(that’s all)手势语言:两臂在腰部交叉,然后再向下,向身体两侧伸出。
14、“害羞”(shame)手势语言:双臂伸直,向下交叉,两掌反握,同时脸转向一侧。
15、打招呼(greeting)手势语言:英语国家人在路上打招呼,常常要拿帽子表示致意。
现一般已化为抬一下帽子,甚至只是摸一下帽沿。
16、高兴激动(happiness and excitement)手势语言:双手握拳向上举起,前后频频用力摇动。
17、愤怒、急燥(anger and anxiousness):两手臂在身体两侧张开,双手握拳,怒目而视。
也常常头一扬,嘴里咂咂有声,同时还可能眨眨眼睛或者眼珠向上和向一侧转动,也表示愤怒、厌烦、急燥。
18、怜悯、同情(pity)手势语言:头摇来摇去,同里嘴里发出咂咂之声,嘴里还说“that’s too bad.”或“sorry to hear it.”不同的手势,表达不同的含意。
那么我们在运用手势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一是注意区域性差异。
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由于文化习俗的不同,手势的含意也有很多差别,甚至同一手势表达的涵义也不相同。
所以,手势的运用只有合乎规范,才不至于无事生非。
掌心向下的招手动作,在中国主要是招呼别人过来,在美国是叫狗过来。
翘起大拇指,一般都表示顺利或夸奖别人。
但也有很多例外,在美国和欧洲部分地区,表示要搭车,在德国表示数字“1”,在日本表示“5”,在澳大利亚就表示骂人“他妈的”。
与别人谈话时将拇指翘起来反向指向第三者,即以拇指指腹的反面指向除交谈对象外的另一人,是对第三者的嘲讽。
OK手势。
拇指、食指相接成环形,其余三指伸直,掌心向外。
OK手势源于美国,在美国表示“同意”、“顺利”、“很好”的意思;而法国表示“零”或“毫无价值”;在日本是表示“钱”;在泰国它表示“没问题”,在巴西是表示粗俗下流。
V形手势。
这种手势是二战时的英国首相丘吉尔首先使用的,现在已传遍世界,是表示“胜利”。
如果掌心向内,就变成骂人的手势了。
举手致意。
它也叫挥手致意。
用来向他人表示问候、致敬、感谢。
当你看见熟悉的人,又无暇分身的时候,就举手致意,可以立即消除对方的被冷落感。
要掌心向外,面对对方,指尖朝向上方。
千万不要忘记伸开手掌。
与人握手。
在见面之初、告别之际、慰问他人、表示感激、略表歉意等时候,往往会以手和他人相握。
一是要注意先后顺序。
握手时,双方伸出手来的标准的先后顺序应为“尊者在先”。
即地位高者先伸手,地位低者后伸手。
如果是服务人员通常不要主动伸手和服务对象相握。
和人握手时,一般握上3到5秒钟就行了。
通常,应该用右手和人相握。
左手不宜使用,双手相握也不必常用。
双手抱头。
很多人喜欢用单手或双手抱在脑后,这一体态的本意,也是放松。
在别人面前特别是给人服务的时候这么做的话,就给人一种目中无人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