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综合生物试题1.下列关于通道蛋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种离子通道只允许一种离子通过B.离子通道与细胞内外渗透压的调节有关C.水通道蛋白是覆盖在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质D.离子通道只在对特定刺激发生反应时才瞬时开放【答案】C【解析】一种离子通道只允许一种离子通过,并且离子通道只有在对特定刺激发生反应时才瞬时开放,例如神经冲动传递过程中的Na+通道,A、D正确。
离子通道在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同时,实现了对细胞内外渗透压的调节,B正确。
通道蛋白是一类跨越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的蛋白质,C错误。
【考点】物质跨膜运输方式——通道蛋白。
2.下列有关高中生物教材中实验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A.绿叶中的色素在滤纸条上呈现不同宽度的原因是它们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B.用光学显微镜能观察到植物细胞中被染成红(或橘黄)色的脂肪颗粒C.摩尔根和萨顿都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D.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细胞不能用来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答案】B【解析】绿叶中的色素在滤纸条上呈现不同宽度的原因是他们的含量不同,它们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使它们在滤纸条上呈现不同的色素带,A错误。
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而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C错误。
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细胞为成熟的植物细胞,有中央大液泡,所含细胞液只要与外界溶液具有浓度差,就会发生质壁分离或复原现象,为了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可以用加入红墨水的外界溶液,D错误。
【考点】基础实验及某些科学史。
山东中学联盟3.酵母菌细胞中的蛋白质A是一种激酶,可以磷酸化其他蛋白质,从而使其他蛋白质具有生物活性,但只有蛋白质B的浓度超过蛋白质A的浓度时,蛋白质A才有活性,细胞才能进行有丝分裂。
研究酵母菌细胞中的蛋白质含量时,得到下图所示结果。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2对应的区域内蛋白质A没有活性B.持续高水平表达蛋白质B,细胞体积可能会变小C.肿瘤抑制蛋白可能会影响蛋白质B基因的表达D.蛋白质A的活性不受蛋白质浓度的调控【答案】D【解析】图中2对应的区域内蛋白质B的浓度低于蛋白质A 的浓度,结合题干信息,此区域内蛋白质A没有活性,A正确。
持续高水平表达蛋白质B,会使蛋白质A持续的具有活性,细胞进行连续的分裂,细胞体积变小,B正确。
由图中信息可知,蛋白质A有活性后,细胞能顺利进行有丝分裂,而肿瘤抑制蛋白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分裂,抑制的原理有可能是通过抑制蛋白质B基因的表达而使蛋白质A没有活性,从而使肿瘤细胞不分裂,C正确。
由题干信息“只有蛋白质B的浓度超过蛋白质A的浓度时,蛋白质A才有活性”,可知蛋白质A的活性受蛋白质浓度的调控,D错误。
【考点】信息题——蛋白与有丝分裂的关系。
4.(改编,容易题)下列关于HIV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HIV的遗传物质中不含胸腺嘧啶和脱氧核糖B.HIV的主要传播途径为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C.感染HIV 后,人体内的T细胞会一直下降D.通过特异性免疫反应,人体可将侵入机体的部分HIV清除【答案】C【解析】HIV的遗传物质是RNA,RNA中不含胸腺嘧啶和脱氧核糖,A正确。
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B正确。
感染HIV的初期,随着HIV浓度的增加,T淋巴细胞的数量也增加,后期HIV浓度增加时T细胞数量减少,C错误。
在感染HIV的初期,HIV的数量下降主要是通过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将侵入机体的部分HIV清除,D正确。
【考点】艾滋病及传播途径。
5.下列关于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A.基因位置的改变不会导致性状改变B.从根本上说没有突变,进化不可能发生C.基因重组可以产生新的性状D.高茎豌豆产生矮茎子代属于基因重组【答案】B【解析】基因位置的改变能导致性状的改变,如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A错误。
如果没有突变,就不可能产生新的等位基因,基因重组就没有意义,生物就不可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就不可能进化,B正确。
基因重组能产生新的性状组合,基因突变能产生新性状,C错误。
高茎豌豆产生矮茎子代属于基因分离,基因重组指的是两对或两对以上的基因的重新组合,D错误。
【考点】关于变异的分析。
6.某一单基因遗传病家庭,女儿患病,父母和弟弟均正常。
该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10000,若弟弟与一正常的女性结婚,其子女正常的概率为()A.302/303 B.99/30000 C.8/9 D.1/303【答案】A【解析】根据父母均正常、女儿患病,可知该病为隐性遗传病。
根据父亲正常而女儿患病,排除伴X 隐性遗传的可能,所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弟弟表现型正常,基因型是1/3显性纯合,2/3杂合,该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10000,所以人群中正常女性的基因型显性纯合的概率为99/101,杂合的概率为2/101,所以子代正常的概率为1-1/4×2/101×2/3=302/303,选A。
【考点】人类遗传病的有关计算。
29.(6分)某科学家将3H标记的氨基酸注射到浆细胞中,以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
(1)要检测细胞器的放射性强度,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法将这些细胞器分离出来,在分离出来的各种细胞器中,首先出现放射性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在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的过程中,膜面积先增加后下降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膜面积的变化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9.(6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1)差速离心核糖体(2)高尔基体内质产生的囊泡与高尔基体融合,使其膜面积增大;高尔基体产生囊泡与之脱离,又使其膜面积减小(2分)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考点】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
30.(9分)为探究光照强度对不同植物幼苗光合作用能力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将生长状况相同的不同植物的幼苗分成A、B两组,分别栽种在温度适宜,其它条件均相同的环境中,测定结果如下图所示。
(1)光照强度为150LX时,B组幼苗光合作用强度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强度,此时叶绿体中的ADP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在光照强度为300LX的条件下培养这两组幼苗,则这两组幼苗的生长速度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光照强度为1500LX时,限制A组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此时若突然中断光照,叶绿体中C5的含量将________________。
【答案】30.(9分,除注明外,每空2分)(1)等于(1分)由叶绿体基质移向类囊体薄膜(1分)(2)相等(1分)光照强度为300LX时,A、B组幼苗的净光合速率相等(或积累的有机物的量相等)(3)CO2浓度减少【考点】光合作用过程及应用。
31.(12分)某同学为研究甲状腺的功能进行了如下实验:取若干只健康成年小鼠均分为两组,其中甲组切除甲状腺,乙组不切除甲状腺(假手术),实验开始时和实验中每隔一段时间,分别测定每只小鼠的耗氧量、观察其精神状态,并记录。
(1)本实验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同学用耗氧量作为检测指标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乙组小鼠的耗氧量会________________(填“增加”、“减少”、“不变”),甲组小鼠的体温可能会________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基本稳定”)。
该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将乙组的部分小鼠放置到了低温环境中,结果乙组小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明显增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组时,还可增设丙组作为实验组,以使实验结论更具有说服力。
对丙组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31.(12分,每空2分) (1)研究甲状腺激素对小鼠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兴奋性的影响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新陈代谢过程中需要消耗氧气(2)不变降低寒冷刺激使甲状腺激素含量增高,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3)切除甲状腺、给予甲状腺激素【考点】生命活动的调节——甲状腺的功能;实验设计、分析能力。
32.(12分)某科研人员从北京野生型红眼果蝇中分离出紫眼突变体,并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①:紫眼雌果蝇×野生型雄果蝇→F1均为红眼→F2中红眼:紫眼=3:1实验②:紫眼雄果蝇×野生型雌果蝇→F1均为红眼→F2中红眼:紫眼=3:1(1)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以确定基因不位于__________和X、Y染色体非同源区段。
因此,科研人员提出了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假设(假设1),你认为果蝇眼色的遗传还可以提出哪一种假设(假设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对F2的实验结果进一步分析,则支持假设1的实验结果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研究确定北京紫眼果蝇突变体的突变基因位于Ⅲ号染色体上,之前发现的来自日本京都果蝇中心的紫眼隐性突变体—Hn r3的突变基因也位于Ⅲ号染色体上,而且Hn r3突变体的其它基因均与野生型的相同。
这两种突变体的产生是不同基因突变还是同一基因突变的结果?请设计实验进行研究(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答案】32.(12分,除注明外,每空2分)(1)细胞质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2)实验①的F2中红眼雌果蝇:紫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1:1:2,而实验②的F2中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紫眼雄果蝇=2:1:1(或实验①的F2中紫眼均为雌性,实验②的F2中紫眼均为雄性)(3)让北京紫眼果蝇与Hn r3紫眼果蝇进行交配,观察子代果蝇的眼色情况。
如果子代表现紫眼性状,则这两种突变体的产生是同一基因突变的结果,如果子代表现出正常的野生型,则这两种突变体的产生是不同基因突变的结果(6分)解析:(2)突变均为隐性突变时,“互补实验”可以检测出这些突变是在同一基因上还是在不同基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