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搬运作用与沉积作用
(1)机械搬运作用 ① 推移:碎屑颗粒沿介质底面滑动和滚动的 搬运方式。 特点:粗碎屑物质一般采用这种方式搬运,搬 运能力取决于流速、颗粒大小、颗粒成分、 颗粒形状等。
一、搬运作用的概念与搬运作用的方式 2. 搬运作用的方式 (1)机械搬运
(1)机械搬运作用 ② 跃移:碎屑物质沿地面呈跳跃方式向前移 动的过程。 特点:细砂、粉砂主要以这种方式搬运,搬运 能力与受力状况、流体流速、颗粒大小、 形状、性质和排列情况等因素有关。
盐坪 冲积扇 干盐湖
冰川
沙丘
冰碛
海湾 浊流
泻湖 障壁岛 深海扇
地 球 表 面 的 沉 积 环 境
四、地面流水的沉积作用 1. 河流的沉积作用 地面流水的沉积作用以机械沉积作用为主,化学 沉积作用微弱。 1. 河流的沉积作用:三个主要沉积场所 ① 河流汇入其它相对静止的水体处,如河流入 海、入湖及支流入主流处; ② 河床纵剖面坡度由陡变缓处; ③ 河流弯曲处,单向环流侵蚀凹岸,凸岸沉积
在不同流速情况下河底砂体的迁移
新疆柯坪音干村泥盆系砂岩中的交错层理
可能的古水流方向
新疆阿克陶县阿合他拉牧场下侏罗统砾岩
二、不同营力的搬运特点 2. 地下水的搬运作用
(1)以化学搬运作用为主; (2)搬运能力主要取决于地下水渗流 区的岩石性质和风化程度,此外还与 水温、压力、运移速度、酸碱度和 CO2含量等因素有关。
坡积物:由片流在坡坳、坡麓地带形成的碎屑 堆积物,其主要特点(与洪积物相比): ① 物质成分比洪积物更单一,砾石含量少; ② 分选性比洪积物差; ③ 磨圆度更低,砾石的棱角分明; ④ 略显层状,不具洪积物的分带现象; ⑤ 坡积物多分布于坡麓,构成坡积裙地形,而 洪积物主要分布于沟口。
五、地下水、冰川及风的沉积作用
二、不同营力的搬运特点 1. 地面流水的搬运作用 (1)既有机械搬运,也有化学搬运,以机械 搬运作用为主; (2)搬运能力主要取决于流速和流量,流速 增加一倍,搬运能力增加64倍; (3)推移、跃移和悬移三种方式都可能存在, 在河流的不同段,搬运方式可能不同; (4)河床中砾石的扁平面一般倾向河流上游。
一、搬运作用的概念与搬运作用的方式
1. 搬运作用: 风化、剥蚀产物被运动介质从一个 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就是搬运作用。 对碎屑物质和溶解物质的搬运过程往往采用不 同的方式。
剥蚀作用
岩石经过搬运与沉积后,层序会变得更复杂
剥蚀作用
3 2 1
源区地 层层序
1 2 3
沉 积碎 屑 层序
3
构造沉积
2
1+2+3
石笋 石柱
五、地下水、冰川及风的沉积作用 1. 地下水的沉积作用
泉华:沉积在泉 口的疏松多孔物 质。 泉是地下水在地 表的天然露头。
五、地下水、冰川及风的沉积作用 2. 冰川的沉积作用
2. 冰川的沉积作 用:机械沉积作 用,由冰川形成 的沉积物称冰碛 物。
五、地下水、冰川及风的沉积作用 2. 冰川的沉积作用
第六章 搬运作用 与沉积作用
背景图片是地球表 面主要的沉积环境
主要内容
一、搬运作用的概念与搬运作用的方式 二、不同营力的搬运作用特点(本章重点) 三、搬运过程中碎屑物质的变化 四、地面流水的沉积作用(本章重点) 五、地下水、冰川和风的沉积作用 六、湖泊(及沼泽)的沉积作用 七、海洋的沉积作用(本章重点) 八、成岩作用
1
3
2
1
一、搬运作用的概念与搬运作用的方式 2. 搬运作用的方式:包括机械搬运和化学搬 运。 机械搬运:运动介质对碎屑物质的搬运过程, 主要以推移、跃移、悬移和载移的方式搬 运,搬运过程不改变碎屑的物质成分。 化学搬运:运动介质对溶解物质的搬运过程, 主要以真溶液和胶体溶液的形式进行。
一、搬运作用的概念与搬运作用的方式 2. 搬运作用的方式 (1)机械搬运
支流 前积层 底积层 顶积层
顶积层、前积 层和底积层
四、地面流水的沉积作用 1. 河流的沉积作用
巴吞鲁日 新奥尔良
河口沉积逐渐向 海或湖推进,在 河流侧蚀作用的
墨西哥湾
共同影响下,河 流三角洲通常处 于游移状态。
最近5000-6000年以来密西西比河 河口三角洲的轮廓 从老至新分别标注1-7。
四、地面流水的沉积作用 1. 河流的沉积作用
洪积物的特点: ① 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物质成分较单一, 不同冲沟中的洪积物岩性差别较大; ② 分选差,砾石、砂、粘土混积在一起; ③ 磨圆度较低,一般介于次圆状到次棱角状 之间; ④ 层理不发育; ⑤ 不具二元结构,剖面上砾石、砂、粘土的 透镜体相互叠置,呈现多元结构。
四、地面流水的沉积作用 2. 洪流和片流的沉积作用
粒度中等,中 等磨圆,耐磨 与不耐磨的岩 屑都有
粒度小,近圆 形,主要由最 耐磨的石英组 成
粒度变小,磨圆度变好
三、搬运过程中碎屑物质的变化
3. 圆度和球度的变化
磨 圆 度
圆度:碎屑颗粒在搬运过程中棱角磨损而接近 圆形的程度。 破碎作用可降低圆度。 球度:碎屑颗粒接近球形的程度。
(1)除冰川外,随着搬运距离的增加,磨 圆度一般都变高。 (2)冰川以载移方式搬运碎屑,颗粒之间 的磨蚀作用差,冰碛物一般呈棱角状。
二、不同营力的搬运特点 5. 海洋(及湖泊)的搬运作用
(1)滨海主要由波浪搬运,峡湾或潮汐通道附近主 要由潮流搬运,半深海与深海主要由海流搬运; (2)滨海地区推移搬运方式盛行,横向搬运导致良 好的分选和碎屑物的带状分布; (3)滨海砾石的扁平面倾向海洋; (4)湖泊的搬运作用与海洋类似,但强度弱。
二、不同营力的搬运特点 1. 河流的沉积作用
河床坡度大, 紊流速度快, 搬运量大
河床坡度小,流速 降低,搬运物沉淀
流速降低时搬运能力减小,常发生沉积作用
四、地面流水的沉积作用 1. 河流的沉积作用
凹岸受到剥蚀 凸岸接受沉积 水流
沉积物搬运方向
河曲处单向环流与搬运物的运移路径
四、地面流水的沉积作用 1. 河流的沉积作用
一、搬运作用的概念与搬运作用的方式 2. 搬运作用的方式 (1)机械搬运
③ 悬移:细小的碎屑颗粒呈悬浮状态被 搬运的过程。 特点:主要发生在紊流中,搬运能力与紊 流作用、流体粘度、颗粒大小、形状 和性质等因素有关。
一、搬运作用的概念与搬运作用的方式 2. 搬运作用的方式 (1)机械搬运
④ 载移:碎屑物被冰川搬运的过程。 特点:搬运介质呈固体状态,搬运能 力巨大,可以搬运巨大的冰漂砾, 也可以搬运细小的粉尘。
河流弯曲处,单向环流侵蚀凹岸,凸岸接受沉积
四、地面流水的沉积作用 1. 河流的沉积作用
支流 干流
三角洲:河 流入海、入 湖的河口地 区形成的沉
顶
底积层
前 积 层 层
积
积 形 面上 三角形 三角洲
河流三角洲沉积纵剖面上的三层构造
顶积层、前积层和底积层
四、地面流水的沉积作用 1. 河流的沉积作用
一个小型的 河流三角洲, 剖面上可以 清楚地看到 三层结构
冰 川
冰川 积 的剥 冰川
的 沉 积 作 用 模
冰川 水
冰川 冰川 冰川
冰
式
和 冰 冰水沉积
五、地下水、冰川及风的沉积作用 2. 冰川的沉积作用
北斯堪的那维亚冰川鼓丘的卫星影像
每个鼓丘高约40m。它们是冰川运动时,因碎屑物过多并受基岩 阻挡,冰运物堆积而形成的长轴平行于冰川流向的丘状地形。
五、地下水、冰川及风 洪流和片流的沉积作用
狭窄河谷
洪流造 成的典 型沉积
冲积扇 辫状河流 平原
体之一
洪积扇
洪流出山时水流分散,搬运能力急剧下降,携带 的碎屑物堆积在山口呈半圆锥形或扇形堆积,称 洪积扇。 河流在出山口时也可形成类似冲积扇。
四、地面流水的沉积作用 2. 洪流和片流的沉积作用
三、搬运过程中碎屑物质的变化 3. 圆度和球度变化
磨圆度较好的砾岩,说明 经过较长距离的搬运
棱角状砾岩,反映搬运距 离较短,离物源较近
碎屑的磨圆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搬运距离
四、地面流水的沉积作用
沉积作用:被搬运的物质到达适宜场所后,由于条件改 变而沉淀、堆积的过程。 沉积物:经过沉积作用形成的松散物质。 机械沉积作用:被搬运的碎屑物质因为介质物理条件的 改变而发生堆积的过程。 化学沉积作用:以胶体溶液和真溶液形式搬运的物质, 因为物理化学条件发生变化产生沉淀的过程。 生物沉积作用:与生物生命活动及生物遗体相关的沉积 过程。
加拿大纽 芬兰花岗 岩表面的 冰川擦痕
五、地下水、冰川及风的沉积作用 2. 冰川的沉积作用
冰碛物的主要特征: ① 山岳冰川碎屑成分与冰川发育区的基岩成分基本 一致,大陆冰川的冰碛物成分复杂; ② 冰碛物分选差,大型漂砾与粘土、泥混杂,形成 “泥包砾”现象; ③ 冰碛物磨圆度极差; ④ 岩块和砾石无定向排列,杂乱无章,无层理; ⑤ 冰碛物表面常有磨光面或交错的钉头形擦痕; ⑥ 冰碛物化石稀少,常保存寒冷型的孢子花粉。
一、搬运作用的概念与搬运作用的方式 2. 搬运作用的方式 (2)化学搬运
(2)化学搬运作用 ① 胶体溶液搬运:低溶解度的金属氧化物、氢 氧化物和硫化物常呈胶体溶液被搬运。 特点:胶体溶液进入海洋或湖泊时,常发生胶 体凝聚沉积。 赤铁矿(Fe2O3)主要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沉淀的。 Al、Mn和Si等常以这种方式搬运
1. 地下水的沉积作用:以化学沉积作用为主。 常形成钟乳石和泉华沉积物。 溶洞是地下 水溶蚀作用 的产物,溶 洞内的沉积 作用一般会 形成钟乳石。
五、地下水、冰川及风的沉积作用 1. 地下水的沉积作用
石钟乳:溶洞顶形成的悬挂的锥状沉积物。 石笋:从洞底向上生长的笋状沉积物。 石柱:石钟乳与石笋连 接在一起时称为石柱。 钟乳石:石钟乳、石笋 和石柱统称钟乳石。
三、搬运过程中碎屑物质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