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
3、战争的性质与历史影响
◎ 对近东地区的浩劫。 ◎ 客观上促进东西方技术与文化的交流: 东方金属加工技术、纺织技术 制糖技术传入西欧。
◎ 贸易的扩大与流通领域的活跃 东方商品的流入与西欧诸国的贸易逆差。 窖藏贵金属的重见天日与货币经济发展。 ◎ 推进西欧城市经济的繁荣和庄园的衰落——地租的折算与 劳役制的解体。
1、封建化进程的缓慢 ◎ 8世纪末—12世纪初。 ◎ 罗马化微弱和起点低。 ◎ 马尔克的传统
与小农经济的保护。
◎ 自然条件的分散性。 ◎ 劳役制庄园与农奴制 的不发达状态。
2、政治进程 ◎ 萨克森王朝(919-1024年) 与法兰克尼亚王朝(1024-1125年) 的王权与统一的政治格局。 ◎ 霍亨斯陶芬王朝 (1138-1254年)以后
外在条件 ◎ ◎ ◎ 阿拉伯人的衰落。 突厥人的分裂。 1071年后东地中海的政治形势与拜占廷帝国的求援。
直接起因
◎ 1095年克勒芒宗教会议 教会承诺: 参加者可免除债务, 可无需领主的同意转让土地, 家属和财产受教会保护。
2、基本进程
◎
◎
起点:1096年。
第一次: 十字军国家的建立 耶路撒冷王国(巴勒斯坦)、 安条克公国(叙利亚)、
王权和取得税收权的一种手段
议会则想借同意新税来限制王权,
甚至想支配王权和政府
议会制是西欧封建制度的产物,是
贵族特权下放或普及化的结果,但它又
是联结中世纪封建制度和近现代西方民
主制度的桥梁.
2.英国议会等级制度的形成
◎ 背景:在各阶层与王权的冲突中, 自下而上形成的 ◎ 1199年国王约翰即位, 随意征收捐税, 侵吞贵族领地, 干涉领主法庭, 侵犯城市自治, 破坏原有的封建契约, 导致矛盾激化。
第一节 第二节
城市的兴起和十字军东侵 英、法议会君主制国家的形成
第三节
分裂的德意志和意大利
第一节 城市的兴起与十字军东侵 城市的概念 区别于乡村的非农业性区域,表现为人口和财富的相对集中。
一、城市的兴起
(一)城市的兴起的历史前提——经济的发展 三圃制 重犁 马力 人口迅速增加 农作物单位产量提高
(二)英国议会君主制的形成
1.相关问题——中世纪西欧的议会制度
起源 国王的议事会 当市民代表开始正式被召唤去和领主、教士一起参
加国王的大议事会时,就可认为议会已经形成了。
概念和形式 “国土上的各个等级”
是封建制度下的等级的概念 第一等级教士
第二等级贵族
第三等级城市市民
作用 国王们召开议会是作为宣传、加强
地位
保护作用: 保护脆弱的商品经济, 实现城市人口的政治联合, 进而争取自由和自治。
桎梏作用: 扩大再生产的限制, 行会内部对立加深的情况下 社会上层的统治工具。
(三)城市对西欧社会的影响 ⒈城市的兴起使欧洲出现了一个新的等级 ---市民阶级 。 ⒉城市商品经济的作用,促使旧的自然经 济的领地庄园制度瓦解和农奴依附地位的 消失。 ⒊城市与王权结盟,促使王权加强。 ⒋随着城市的出现,产生了市民日常需要 的世俗文化和世俗教育。
1297年获得批准征税的权力,
14世纪初获得颁布法律和审理政治案件的权力。 1343年, 议会形成两院制, 其中上院由 贵族代表组成, 下院由骑士和
市民代表组成。
二、法国 (一)查理帝国解体后法国的政治形势: ◎(9-11世中叶)的分裂 卡佩王朝(987-1328年) 西法兰克王国→法国。 ◎ 分裂的格局 法兰西岛: 巴黎、奥尔良。 公国: 布列塔尼、诺曼底、 勃艮第、阿奎丹。 伯国: 安茹、香槟、土鲁斯。
第 二 章
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
( 11 - 14 世纪 )
11-14世纪( 1050-1350年)是中 世纪西欧的盛期。这一时期,以采邑制 (封建庄园)为主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 位,但随着农业发展,人口增长,城市 和商业逐渐兴起;政治上王权与领主贵 族斗争,西欧开始向以封建议会君主制 为统治形式的民族国家转变;另一方面, 教权与王权相争,天主教会的权威发展 到顶峰并随后衰落下来。这一时期的重 大事件是十字军东征。
不得与其相悖,并组成由 15 名贵族参加的委员会
与国王共同施政,国王采取的任何措施均得他们同 意,方能实施.
贵族、骑士和市民的军队
于1264年打败国王。
1265年召开贵族、骑士和市民代表
参加的全国性大会---- “孟福尔”。
1295年 爱德华一世 模范国会----英国国会的开端。
◎ 议会政治的发展: 最初为监督《自由大宪章》和保障贵族、骑士、 市民权益的政治机构,后权限逐渐扩大,
西南属阿尔弗雷德的统治。
3、英国封建化过程 (1) 初步的封建化进程(9-11世纪中叶) 日耳曼人的征服与克尔特人的依附地位, 封建经济关系的起源。 日耳曼人的公社与份地。 人口稀少与粗放耕作。 日耳曼人的分化。 丹麦人的入侵与丹麦金的征收。
(2) 1066年诺曼征服(封建化第二阶段) 威廉一世 土地的分封:王室领地(1/7) 与贵族地产(6/7) (1086年) 《土地赋税调查簿》
二、十字军东侵 1、历史渊源 与社会背景 宗教方面 ◎ 朝拜圣地的宗教传统。
著名教堂→罗马
→耶路撒冷。 单独→结伙。 ◎ 1054年教会的分裂与重新统一的要求。
◎
世俗方面
生存空间的需要。
乌尔班二世称:“因为你们居住的土地被大海和高山 峻岭所围困,不够满足你们众多的居民;而且物产并不丰 富,物产填不满庄稼人的肚子……走上通向圣墓的征途, 把圣地从邪恶的种族手里夺回来,归你们自己占有。正如 《圣经》说的,那块‘丰饶之国’是上帝赐给以色列的子 孙的。耶路撒冷是世界的中心;它的物产丰富无比,就像 另一座天堂” ◎ ◎ ◎ 东方财富的向往。 过境贸易与商路的控制。 1089-1095年西欧连续七年的自然灾害。
在法国建立诺曼底公国,
在意大利建立西西里王国, 同时在大西洋和地中海充当海盗(即维京人);
挪威人袭击苏格兰和爱尔兰,主要发展北欧文化;
瑞典人袭击俄罗斯地区(即瓦兰几亚人)。
◎ 丹麦人的入侵(8世纪末)。
海盗式掠夺→领土的占领。
◎ 阿尔弗雷德的抵抗。 879年的威德摩尔和约:
罗马古道为界,东北属丹麦人,
◎ 教会势力的消长。
第二节 英、法议会君主制国家的形成
十一世纪以后,随着城市的兴起, 商品经济的发展,西欧分裂的、无定形 的、“封建等级制”国家,开始向集中 的、议会君主制的民族国家转变。在这 几个世纪里,国王与贵族的斗争始终是 西方政治史的主线。
一、英国
(一)封建制度的形成 1、早期历史 ◎ 克尔特人 盖尔人/不列颠人。 ◎ 罗马人的入侵与占领
——末日审判书 12世纪上半叶英国 封建制度确立.
4、英国封建制度特点:王权起点高于法国
◎ 威廉一世:王室经济的强大
特定的效忠关系 健全的地方行政管理机构 ◎ 亨利一世(1100-1135年) 机构的完善、
王室法庭及巡回法官。
◎ 亨利二世(1154-1189年 盾牌钱制、 王室法庭权限的扩大。 安茹—金雀花王朝)
4、教俗之争
◎ 焦点:主教任命权。
◎ 萨克森王朝时期德国
国王的主教任命权。
◎ 格里哥利七世的改革:
枢机主教选举教皇与
教皇任命主教。
◎ 沃姆斯会议与拉特兰会议(1076年)。 ◎ 卡诺莎事件(1077年)。
◎ 沃姆斯宗教协定 (1122年) 德国主教由 教会选举产生, 其宗教权力由教皇授予, 世俗权力由国王授予。
水车和风车
农业生产的发展、人口的增长,为城市和 商业兴起,提供了前提
9—11世纪西欧农业经济的发展 手工业独立 逃亡手工业者聚居 农产品专业生产区域 商业贸易发展
(二)西欧城市兴起的方式与城市的特点
1、城市兴起的方式
旧城市的复兴。 新城市的出现。 自发的聚集。 领主的建立。
2、城市的地位与特点
(二)王权的强化与等级会议的召开 1.王权的强化 ◎ 走向统一的历史基础: 商品经济— 城市与非封闭倾向。 市民与国王的联合。
◎腓力二世(1180-1223年) 扩大领地: 诺曼底公国与安茹伯国。
◎路易九世(1226-1270年) 完善机构。 司法: 王室法庭的审理范围 扩大到王室领地之外的各个地区 和广泛的司法管辖权。 货币: 国王发行的新币通行于各地。 军事: 募兵制与常备军。 兼并土鲁斯伯国。
前55-54年恺撒的入侵。
43年克劳迪的占领。 2、“七国时代”与英格兰独立 ◎ 日耳曼人的迁徙、 土著克尔特人的征服与七国时代。
◎相关问题——日耳曼人的分支: 东日尔曼人: 哥特人、汪达尔人、伦巴德人。 西日尔曼人: 法兰克人、阿勒曼尼人、盎格鲁人、萨克逊人、朱特人。 北日尔曼人: 丹麦人、瑞典人、挪威人。 其中丹麦人袭击英格兰和法国, 曾经入侵不列颠东北部地区,
911 年,德意志的加洛林王朝统治告终。 919 年萨克森公爵被选为王,开始了德国 的萨克森王朝( 919 - 1024 年)。奥托 一世( 936 - 973 年)时,德意志强盛 起来,由于他帮助教皇平定内乱, 962 年被加冕为“神圣罗马皇帝”,被认为是 查理曼的“罗马皇帝”的合法继承人。从 此德国在中世纪被称为神圣罗马帝国,其 地域也包括到了意大利北部。
以参与政府的工作提供了条件。
参考书 刘新成:《英国都铎王朝议会研究》,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 版. 孟广林:《英国封建王权论稿》, 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 赵文洪《中世纪英国议会与私有财产神圣 不可侵犯原则的起源》 《世界历史》 1998 年1期
思考题 1.与法国相比,谈谈英国封建制度的特点. 2.如何理解中世纪西欧的议会制度. 3.比较中世纪英法议会制度的异同(提示:性质、形 成、结构、职能作用大小、后果).
2.等级会议的召开 ◎腓力四世(1285-1314年)
“阿维农之囚”(1309-137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