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专题练习(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专题练习(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历史专题练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易错雷区,步步为赢】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使德国陷入受奴役地位达一代之久,降低数百万生灵之生活水平以及剥夺其整个国家、整个民族之幸福,是一项令人深恶痛绝的政策——即使这种政策事实上可行,即使藉此能够养肥我们自己……如果法国和意大利准备利用它们暂时的战胜国权利去毁掉已经战败投降的德国和奥匈帝国并以此来结束这场欧洲内战的话,它们自身同样会走向毁灭,因为战胜国和战败国被背后的精神和经济纽带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密不可分……通过把赔款支付额定在德国的支付能力之内,我们可以恢复德国的希望和进取心,可以避免由和约条款不可能完成而导致的永久性摩擦以及不正常的压力……——据[英]凯恩斯《和约的经济后果》(1919年12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在德国赔款问题上凯恩斯的主张与凡尔赛和约规定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凯恩斯提出其主张的主要原因。

2.伍德罗·威尔逊是美国第28任总统,他所秉持的国际事务中的理想主张被后人称为“威尔逊主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我非常有兴趣地观察到,从所有的地方,从所有的思想中,从所有的讨论中,都建议:现在必须有的不是实力均衡,不是一个反对另一个的强大的国家集团,而是建立一个单一的、压倒一切的强大的国家集团,它是世界和平的委托人。

——1918年12月28日威尔逊的演说(1)材料中提出什么主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主张针对哪一国际问题?(2)结合史实,说明威尔逊的主张是否真正得以实现。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的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列宁(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列宁作出这一判断的依据。

材料二1945年9月发表的《美国战后初期对日政策》说,美国占领日本的最终目标是……使日本从属于美国。

同时,美国希望在远东成为自己合作者的是中国,把日本作为将来合作者的想法,无论在道德上和感情上都是不能接受的。

——高兴祖《战后美国对日本的占领政策》(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战后初期美国希望在远东成为自己合作者的是中国而不是日本?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漫画材料二丘吉尔在其所著《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书关于二战中大西洋战场重要性的论述:大西洋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场。

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在陆战、海战和空战中所发生的每一次战斗。

之所以不能忘怀,是由于这些战斗所造成的历史性后果。

(1)漫画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哪些侵略史实?你如何看待漫画在历史研究中的价值?(2)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程来看,你是否同意材料二关于大西洋战场重要性的评价?说明你的理由。

5.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原子弹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但给地球带来了更大的战争威胁。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有人问爱因斯坦:“第三次世界大战会使用什么武器?”他回答道:“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用什么武器,但我知道第四次世界大战用的武器是石头。

”材料二下图中,爱因斯坦在向电视观众介绍核武器对人类的巨大危害。

材料三鉴于未来任何世界大战必将使用核武器,而这种武器威胁着人类的继续生存,我们敦促世界各国政府认识到并公开承认,它们的目的决不能通过世界大战来达到,因此,我们也敦促它们寻求和平办法来解决它们之间的一切争端。

我们将结束人类的生存呢,还是人类将结束战争?——摘编自《罗素—爱因斯坦宣言》(1)你如何评价材料一中“原子弹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第四次世界大战用的武器是石头”这两个观点?(2)根据材料三,爱因斯坦的忠告和呼吁在冷战时期起到了怎样的效果?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爱因斯坦在一战、二战和冷战时期是如何进行反战活动的?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天,枪炮沉没了,一场大悲剧结束了。

一个伟大的胜利赢得了。

天空不再降临死亡,海洋只用于贸易交往,人们在阳光下可以到处行走。

全世界一片安宁和平,神圣的使命已经完成。

……我们体验了失败的痛苦和胜利的喜悦,从中领悟到决不能走回头路。

我们必须前进,在和平中维护在战争中赢得的东西。

——麦克阿瑟材料二在欧洲,对战争的反思,对历史的态度有一句名言:宽恕,但不忘记。

从来没有一次战争比这次战争更容易加以制止的了,假如当初我们采取共同的措施来保障我们的安全的话,这个灾难也许不会降临在我们头上。

——丘吉尔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麦克阿瑟对二战的反思。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二战后欧洲人是如何践行材料中的名言的?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世界上最不平静的半岛——朝鲜半岛,一直是这个世界上最易燃的地区之一。

一家日本媒体将朝鲜半岛比喻为“危险的大国竞技场”,而另一位专家说,大国权力政治的行使埋下了朝鲜问题的祸根,但同时也约束了这一祸根的恶化。

在这个多方利益博弈的舞台上,剧终会是和平吗?——《朝鲜半岛——高危之下60年》(1)结合所学知识,概述60多年前中、美两国出兵朝鲜半岛这个“危险的大国竞技场”的原因。

(2)分析说明朝鲜战争与当时世界格局的关系。

(3)历史总是让人惦记,60多年后的朝鲜半岛今天依然不太平静,尤其是朝核危机。

2013年2月12日朝鲜进行了第三次核试验,更是加剧了朝鲜半岛乃至整个世界的紧张局势。

在当前新的世界形势和条件下,针对材料中“在这个多方利益博弈的舞台上,剧终会是和平吗?”这个问题,请论述一下你的看法。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

日本方面重申站在充分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提出的“复交三原则”的立场上,谋求实现日中邦交正常化这一见解。

——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材料二日本前首相菅直人在8月15日战败纪念日重申“永不再战”誓言,就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给亚洲邻国带来的重大损害和痛苦表示“深刻反省”。

明仁天皇在接下来的讲话中说:“回顾历史,我真心希望战争惨祸不再重演,我和全体国民一道,向死于战火的人们表示深切哀悼。

”——《京华时报》(2010年8月6日)材料三在二战结束50周年的时刻,我们愿向全世界所有在战争中的受难者,表示哀悼。

我们回顾世界现代史上殖民统治和侵略的种种行为,我们承认过去进行这类行为和给其他国家公民特别是亚洲人民所造成的痛苦的事实,深表遗憾。

——日本众议员1995年6月9日《终战决议》(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日联合声明》签署的重大意义。

(2)根据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菅直人、明仁天皇和日本众议员1995年6月9日《终战决议》没有诚意的原因。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果世界没有分成两个对立的阵营,如果朝鲜不是处在两个阵营的中间,那么发生在这个‘晨静之乡’的冲突……最终会在朝鲜范围内以朝鲜的方式得以解决。

由于历史和地理上的偶然因素,朝鲜将成为美国和苏联之间力量竞赛中的一名小卒……——贝文·亚历山大(美)《朝鲜:我们的第一次失败》材料二赤色中国并非寻求主宰世界的那个强大国家,……这个策略(将战事从朝鲜扩大到包括中国本土)会让我们在错误的地点、错误的时间,与错误的敌人进行错误的战争。

——布莱德雷1951年5月15日在美国参议院军事外交关系委员会作证的声明(1)据材料一,“历史上和地理上的偶然因素”是指什么?(2)据材料二概括布莱德雷的主张,并简述其理由。

【名师点睛,易错起源】易错起源1.两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关系例1.材料早在1910年,俄国科学家就发现了放射性现象。

1941年4月,苏联驻纽约的情报机构向国内报告,西方最著名的物理学家正在讨论铀具有的巨大军事意义。

其后苏联著名物理学家库尔恰托夫被任命为发展核计划的学术负责人。

1943年4月,来自全苏的著名专家开始了研制工作。

1945年8月,苏联国防委员会通过决议,着手研制原子武器,以打破美国的垄断。

斯大林对库尔恰托夫说:“请说出您需要的一切帮助,您不会遭到拒绝的。

”苏联部长会议成立了直属部长会议的管理总局负责研制工作。

参加这项工作的人员达数十万之多。

一位参与者写到:“我们能够团结一致,首先是给我们提供了相当优越的科学工作条件。

其次,是内心的感觉,即击败法西斯德国后,我们同最强大敌人的对抗仍没有结束。

”1949年8月,苏联第一枚原子弹试爆成功。

——摘编自[俄]亚·维·菲利波夫《俄罗斯现代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制定和实施原子武器研制计划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原子武器研制成功的条件和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积极作用。

【变式探究】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人们对如何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撇开经济进步而单纯依靠军事力量换来的和平是短暂的,而且也是徒劳的。

——保罗·肯尼迪《联合国过去与未来》结合一战后和二战后的相关史实,写一篇历史短文,谈谈你对材料所述主张的认识。

要求:①主题明确,观点合理;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

易错起源2.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例2.合作精神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给人类留下的宝贵财富。

图一为1937年延安大礼堂悬挂的旗帜和标语,图二为1945年11月在哈尔滨建成的苏军烈士纪念碑,它们体现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合作。

据图一和图二,结合中国抗战的史实,说明合作对于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性。

【变式探究】材料朕深鉴于世界大势及帝国之现状,欲采取非常之措施,以收拾时局,兹告尔等臣民,朕已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愿接受其联合公告。

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希求帝国之自存与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至如排斥他国主权,侵犯其领土,固非朕之本志。

然自交战以来,已阅四载,虽陆海将兵勇敢善战,百官有司励精图治,一亿众庶之奉公,各尽所能,而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

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

如仍继续交战,则不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并将破坏人类之文明。

如此,则朕将何以保全亿兆之赤子,陈谢于皇祖皇宗之神灵。

此朕所以饬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停战诏书》(1945年8月14日)(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日本《停战诏书》发布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停战诏书》对侵略战争的辩解。

易错起源3.雅尔塔体系下国际关系的特点、影响例3.(2014课标全国Ⅰ,4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联合国多次讨论不扩散核武器问题,但因美、苏两国的争斗,没有取得成果。

1960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1 576号决议,要求所有生产核武器的国家暂时和自愿地不将核武器控制权移交给非核国家,不向其提供制造核武器的必要的机密情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