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年中级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相关专业知识模拟试题2(DOC)

2015年中级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相关专业知识模拟试题2(DOC)

2015年中级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相关专业知识模拟试题(5)一、单选题(以下每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第1题病毒在细胞培养中被特异性抗体作用,而失去感染性的试验为(a)第2题利用紫外法(280nm)测定蛋白质浓度是因为蛋白质含有(e)。

本题考查蛋白质对紫外光的最高吸收峰波长,蛋白质因其含有酪氨酸、色氨酸残基对紫外光有吸收,最大吸收峰为280nm。

第3题浑浊尿加热仍浑浊,但加两滴稀释醋酸后变清并伴有气泡,其浑浊原因是(c)磷酸盐和碳酸盐尿,加入5%~10%乙酸数滴,浑浊可消失;如同时有气泡产生则多为碳酸盐结晶。

第4题关于白蛋白,下列错误的是(d)。

本题考查白蛋白的相关概念,白蛋白的分子量约为66000。

第5题C K测定时反应中必须存在的物质是(d)。

本题考查CK的激活剂,Mg2+是CK的必需激活剂。

第6题手工法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是用低倍镜计数两个计数池中的嗜酸粒细胞数,共计大方格(b)取嗜酸性粒细胞稀释液0.38ml,加血20μl,混匀后充入计数板2个计数池中,静置3~5min,然后在低倍镜下计数2个计数池共10个大方格内嗜酸性粒细胞数量,计算公式:嗜酸性粒细胞/L=10个大方格的嗜酸性粒细胞/10×10×20×106。

第7题性联丙种球蛋白缺乏症属于(b)性联丙种球蛋白缺乏症患者血清中各类19含量明显降低,外周血成熟B细胞和浆细胞数量几乎为零,属于B细胞缺陷病。

第8题外周血涂片异型淋巴细胞增高的患者,应首选哪项检查进一步诊断(e)。

嗜异性凝集试验是检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重要实验。

第9题Z-分数(Z-s c o r e)是(a)。

“Z-分数”是控制测定值与各自平均数之间的差,除以控制物的标准差所得到的。

第10题关于粪便检查,错误的是(D)。

大便检查性状为鲜红色见于直肠息肉,结肠癌,痔疮等。

急性肠炎时因肠道受刺激或有炎症,一般呈黏液便。

第11题H L A检测用于法医的个体识别的原因是(B)。

HLA系统的多基因性和高度多态性,使无亲缘关系的个体间,拥有各座位完全相同的一套等位基因可能性非常之小,而且每个人拥有的HLA等位基因型一般终身不变,因此可以用于确定个体身份。

第12题转氨酶的作用需下列哪一种维生素来作辅因子(D)。

本题考查转氨酶的辅酶,转氨酶转氨基时,辅酶磷酸吡哆醛从α-氨基酸上接受氨基转变为磷酸吡哆胺,后者将其氨基转给α-酮酸,辅酶又恢复为磷酸吡哆醛,在催化中起着传递氨基的作用。

第13题单核细胞染色反应为阳性,并被氟化钠抑制的是(E)。

单核细胞的醋酸AS-D萘酚酯酶染色呈阳性且被氟化钠抑制的,而氯醋酸AS-D萘酚酯酶染色是粒细胞的特异性酯酶。

第14题十二指肠引流液中不含有(D)。

十二指肠引流液的化学检查主要是针对胰腺外分泌功能所进行的检查,即促胰酶素一促胰液素试验。

诊断胰腺疾病采用促胰酶素一促胰液素试验,观察胰液量、碳酸氢盐和淀粉酶的变化。

第15题不符合M2的是(D)。

细胞化学染色中,髓系特异的POX呈阳性反应。

第16题三分群血细胞分析仪中,第一群主要是(A)。

正常白细胞直方图,在35~450fl将白细胞分为3群,第一群为小细胞群,主要为淋巴细胞群,体积为3 5~90fl;第二群为中间细胞群主要为单个核细胞,体积为90~160fl;第三群为大细胞群,体积160~45 0fl,主要为中性粒细胞。

第17题冷凝集试验的正常值应≤(C)。

75%的支原体肺炎病人,于发病后第二周血清中冷凝集素效价达1:32以上,一次检查凝集价>1:64或动态检查升高4倍以上时,有诊断意义。

某些患冷凝集素综合征的病人,其效价可高达1:1000以上。

绝大多数正常人本试验呈阴性反应,但本试验并无特异性,流行性感冒、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锥虫病、肝硬化等也可呈阳性反应,但滴度均较低。

第18题肝炎病毒感染后对人体具有保护性的抗体为(B)。

抗-HBs抗体是HBsA9的中和抗体,是一种保护性抗体。

第19题H L A检测用于法医的个体识别的原因是(B)。

HLA系统的多基因性和高度多态性,使无亲缘关系的个体间,拥有各座位完全相同的一套等位基因可能性非常之小,而且每个人拥有的HLA等位基因型一般终身不变,因此可以用于确定个体身份。

第20题含有血清的培养基或卵黄培养基最佳灭菌方法应采用(D)。

细菌的形态与各种生物学性状均在对数增殖期最为典型,应选择改期进行研究。

第21题某类型试剂是在同一比色杯中,先后加入两种试剂与检品中的两种被检物发生反应,在各反应达到平衡期时分别测定,整个测定过程进行三次比色,得到两个测定项目的结果,该类型试剂盒为(A)。

某类型试剂是在同一比色杯中,先后加入两种试剂与检品中的两种被检物发生反应,在各反应达到平衡期时分别测定,整个测定过程进行三次比色,得到两个测定项目的结果,该类型试剂盒为三点双项同测终点法试剂盒。

第22题急性肾功能不全少尿期,最严重的并发症是(E)。

尿期主要表现为尿量骤减或逐渐减少,进行性氮质血症,代谢性酸中毒,水中毒和钠潴留、高钾血症、高磷血症和低钙血症以及尿毒症症状,其中高钾血症是少尿期最严重的并发症。

第23题试带法检测尿白细胞主要采用(D)。

粒细胞胞质含有特异性酯酶,使试带吲哚酚酯产生吲哚酚,后者与重氮盐形成紫红色缩合物,呈色深浅与中性粒细胞的多少呈正比。

第24题病毒吸附宿主细胞主要方式是(D)病毒吸附宿主细胞主要方式是由病毒包膜或无包膜病毒衣壳表面的吸附蛋白与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所介导。

第25题下列哪项属于特异型糖尿病(C)。

考查糖尿病的分型,WHO糖尿病分类把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特殊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

其中胰岛素生物学作用有关基因缺陷所致糖尿病属于特殊糖尿病。

第26题关节炎症时引起滑膜液黏稠度减低的原因是(C)正常关节腔液高度黏稠,黏稠度高低与透明质酸有关,炎症时透明质酸聚合物分解引起滑膜液黏稠度减低。

第27题关于铁的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B)萎缩性胃炎及腹泻时,从胃肠道吸收的铁减少。

第28题单核细胞特异的免疫标志是(C)。

CD14是单核系细胞的标志。

第29题不属于2型糖尿病发病的原因是(C)。

考查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其按病因和致病机制包括胰岛素生物活性降低、胰岛素抵抗和(或)胰岛素分泌障碍。

胰岛素合成异常可见与1型糖尿病。

第30题类风湿关节炎的特点不包括(A)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全身性结缔组织炎症,多发于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

免疫学检查可见血清及滑膜液中出现类风湿因子,血清IgG、IgA和IgM水平升高。

其他自身抗体也可出现,如抗角蛋白抗体、抗RA33抗体、抗环瓜氨酸抗体(抗CCP抗体)、抗核周因子等。

第31题测定时白蛋白与溴甲酚绿结合形成绿色复合物,其吸收峰在(E)本题考查白蛋白的测定方法,白蛋白与溴甲酚绿结合形成绿色复合物,其吸收峰在628nm。

第32题尿三杯试验结果为第一杯和第二杯均为清晰,第三杯有弥散的脓液,可初步诊断为(C)。

清洁度工:杆菌+++、皮细胞++++、白(脓)细胞(个/HPF)0~5、球(杂)菌-,临床意义为正常。

第33题不符合成人T细胞自血病的是(E)成人T细胞白血病不存在骨髓干抽现象。

第34题胚胎第6周,肝造血发生,其造血干细胞主要来源于(B)卵黄囊血岛是造血干细胞最早的来源地。

第35题确诊白血病的必备条件(D)骨髓检查白血病细胞达到一定的标准是诊断白血病的重要条件。

第36题血钙降低常见于(B)佝偻病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慢性营养缺乏性疾病。

因缺乏维生素D,钙吸收不良,导致血清钙离子浓度降低所致。

第37题不符合M2的是(D)。

细胞化学染色中,髓系特异的POX呈阳性反应。

第38题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可见于(A)。

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绝对值>0.05×109/L,常见于:①过敏性或炎症性疾病;②骨髓增生性疾病;③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

第39题关于正常精子形态的描述中,哪项是不正确的(D)正常形态:蝌蚪状,由头、体(颈、中段)、尾构成;头部正面呈卵圆形,侧面呈扁平梨形;体部轮廓直而规则;尾部细长。

第40题L-J质控图中,失控线为(B)。

L-J质控图中,失控线为χ±3SD。

第42题能测定蛋白质分子量的电泳技术为(B)本题考查SDS-PAGE电泳分离蛋白质原理,SDS-PAGE电泳分离蛋白质时,经SDS作用,所有蛋白质带相同电荷,电泳的快慢只与蛋白质的分子量有关。

第43题CSF采集的第3管用作下列哪项检查(E)。

脑脊液由临床医师进行腰椎穿刺采集,穿刺成功后先进行压力测定。

然后采集3管脑脊液:第1管做细菌学检查,第2管做化学检查和免疫学检查,第3管做理学及显微镜检查。

第44题行瑞特染色时缓冲液的最适pH为(B)。

pH6.4~6.8细胞染色效果较好。

第45题下列哪种情况使血液黏度增高(B)。

血液黏度增高:红细胞比容越大、数量越多、变形能力越强和聚集性越高,则血液黏度越大;白细胞、血小板数量显著增多时,血液黏度增高;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越高,相对分子量越大,链越长,血浆黏度越高。

温度增加,血液黏度亦增高。

第46题健康婴幼儿粪便中主要细菌正确的是(A)。

健康婴幼儿粪便中主要是双歧杆菌、拟杆菌、肠杆菌、肠球菌、葡萄球菌。

第47题最易通过血脑屏障的物质是(C)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血浆中的成分有选择性的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其中最易通过的物质有钠、镁、氯、二氧化碳。

第48题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介导的血管和平滑肌反应属于(A)。

I型超敏反应主要由IgE抗体介导,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是关键的效应细胞,其释放的生物活性介质是引起各种临床表现的重要分子基础,效应器官主要病变表现为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腺体分泌增强、平滑肌收缩等。

第49题抗可溶性抗原的抗血清要长期保存,理想的方法是(D)。

抗血清分装后,用真空干燥机进行干燥,制成干粉,密封后在普通冰箱可保存4~5年抗体效价无明显变化。

第50题生物体内氨基酸脱氨基的主要方式为(E)。

本题考查氨基酸的脱氨基方式,体内的氨基酸可通过多种方式脱去氨基,包括氧化脱氨基作用、转氨基作用、联合脱氨基作用及嘌呤核苷酸循环,其中联合脱氨基作用是氨基酸脱氨基的主要方式。

所谓联合脱氨基,是指氨基酸的转氨基作用和氧化脱氨基作用的联合。

第51题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免疫表型多显示(B)。

CD3、CD7、CD2阳性是T淋巴细胞的标志,而HLA-DR阳性B淋巴细胞的标志。

第52题肝糖原能分解为葡萄糖是因为肝内存在有(D)在空腹时,循环血糖浓度下降,肝糖原即迅速分解6-磷酸葡萄糖,并在葡萄糖-6-磷酸酶催化下,生成葡萄糖补充血糖。

第53题下列哪种疾病不属于原发性免疫缺陷病(D)。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