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冬季养生之道《健身休闲养生》课之四
冬季养生之道《健身休闲养生》课之四
脾 (土)
肺 (金) 肾 (水)
克它时:加重 它生的:痊愈
加重
稳定 痊愈
相持
加重 稳定
起色
相持 加重
痊愈
起色 相持
稳定
痊愈 起色
生它时:相持 它主的:起色
它克的:稳定
四季阴阳变化图
十 二 经 络 养 生
十 二 时 辰 养 生
“天人相应” 与养生
• “天人相应”是中医“ 整体观”的体现。 • 天,是指自然界存在着一定的“变化规律 ”,如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四季循 环。 • 人,指人体脏腑、经络、气血需随自然界 的变化主动地适应,才可以保障健康。 • 《内经》强调:“顺之则昌,逆之则灾害 生。”
• 传统养生学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 说。 • 饮食原则: • 保阴潜阳,温热软食,忌燥热粘硬。 • 民间有“今年进补,明年打虎”。 “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冬 季
行
衣
养生
住
食
二、冬季气候特点
冬季气候特点:
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 chè:裂 开)(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秋冬则阴气盛而阳气衰(素问•厥论篇)。
中医的渊源背景
产生于中国,经过数千年发展, 具有独特理论体系,有着丰富的养生 方法和诊疗手段的传统医学。是中国 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养生源远流长
在世界文化当中,唯独中国人的养生学是其 他民族所没有的。 ——英· 李约瑟
中医养生重视“治未病”
既病防变 欲病早治 未病先防
• 三级预防 • 二级预防 • 一级预防 • 阻止相关疾病 发生 • 疾病临床前期 • 早期治疗 • 确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病的发 展方向
阴阳学理论
• • • • 黑色鱼——精 白色鱼——神 气贯穿整体 道教养生就是要达到 精、气、神的和谐统 一 • 简单地说,精是肾精、 神是心神、气是元气
阴阳学理论
• 天有三宝,日月星; 地有三宝,水风火; 人有三宝,精气神。 • 肾精储藏,(气足) 血液循环,细胞载氧 量,决定了人体免疫 能力、生殖、泌尿、 呼吸、消化等功能
五行学理论
• 相生关系 相生,即资生,助 长,促进之意。五行 相生,是指木火土金 水之间具有依次递相 资生,助长,促进的 关系。
五行学理论
• 相克关系 相克,克即克制, 制约,制化即化生, 变化。五行制化,相 克是五行生克关系的 相互结合。
五行学理论
相生: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 金生水 水生 木 相克:木克土 土克水 水克火 火克金 金克 木
冬 季 养 生
冬 季 养 生
冬季养生
冬季养生
冬季养生
主要内容
1 2 3 4 5 6
前
言
冬季气候特点
冬季养生原则 冬季重在养肾 冬季养生方法
冬季预防疾病
一、前 言
影响健康的五大因素
遗传因素
生活习惯
数据来源于世界卫生组织
现代医学认为,影响人体的健康的因素是 多方面综合因素,而非单一因素,所以世界卫 生组织给我们提出了最全面的健康公式,即:
天人相应 —养生之本
• • 《道德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 道,道法自然” 。提倡人要顺应自然。 中医学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的一 切生命活动都与大自然息息相关,必须 与其保持和谐一致,才能保持健康。
把握四季节律进行调养
• 一年中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气 候变化,导致自然界中生物的生、长、 化、收、藏的物候变化。 《内经》说:“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 四时而适寒暑……如是,则僻邪不至, 长生久视。”
中国古代有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 、火药、印刷。假若没有指南针,哥伦布 就不会发现新大陆;假若没有造纸和印刷 ,今天我们看书就要用笨重的竹简。所以 说,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中国文化的组成 部分,它推动了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 。还有一个文化跟我们炎黄子孙繁衍生息 密切相关的,大家知道是什么吗?
——那就是中医文化!
金
水
五行图
五行学说
五行,即木、火、土
、金、水五种物质属 性元素。
这五种物质属性元素
“相生”、“相克” 的规律作为阐释天地 万物联系的基本法则 ,从而形成了五行学
说。
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不仅是中医药的说理工具,在指导 临床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五行学说,将人体的内脏分别
冬 季
• 冬季,是指我国农历10、11、12 月, 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 寒6 个节气。
• •
冬三月中,阴气胜于阳气,要谨防寒、 湿、风的外侵。 冬主收藏,肾脏当令,养精蓄锐,一待 来春。
冬季特点
• 气候特点------寒,燥 • 身体特点------血管 脆 • 血液 凝 • 血流 慢 • 思想 懒 • 手足 冰 • 肠胃 寒 • 筋骨 痛 • 能量 低
虎鹿熊猿鸟:五禽戏
• 中医专家根据根据体质 分型的结果,对每个人 的体质状况进行综合分 析与评估,制定出个性 化的体质调养和养生保 健方案,对受检者的日 常生活、饮食、起居、 情绪、运动锻炼等进行 恰当的指导。从而达到 改善亚健康和疲劳状态 、增强身体素质、抗衰 延年的目的。
“冬季养生” 的要领
健康100%=8%医疗+17%环境因素+15%遗传+60%生活方式
60%生活方式
你知道吗?
器官萎缩:据估计,70岁老人的脑、肾 、肺、肌肉等脏器组织的细胞数目相当于 年轻发育最旺盛时期的60%左右,脾脏和 淋巴的重量只及中年人的一半。 呼吸功能降低:80岁老人的肺活量约下降 25%。 消化能力差:50岁以后,胃肠功能逐渐减 弱,消化能力可下降1/3左右。 ---《生命科学》
• 《内经》“冬三月,此谓闭藏” 。
• • • • • •
养生之要:无扰乎阳、早卧晚起、使志若伏 若匿、去寒就温、无泄皮肤。 (1)晨炼要点——“必待日光” (2)心态要求——“若有所得” (3)饮食安排——“去寒就温” (4)适量运动——“无泄皮肤” (5)应时调摄——“补益肾元”
冬季养阴补肾,保脾胃
• 体质辨识,是中西医结合体检。
• 既有中医体质辨识,从宏观上把握健康状 况,又有现代医学的微观检查,及时排查 各种隐匿的疾病。 • 两者结合,优势互补。 • 中医吹,西医推。
• 中医体检与常规西医 体检不同,是根据中 医诊断学理论,通过 望、闻、问、切“四 诊”合参,对受检者 的神、色、形态进行 观察,加上舌质、舌 苔等舌象检查以及摸 脉,并询问受检者的 一般情况,对受检者 的身体状况做一个综 合判断。
冬季,自然界阴盛阳衰,气温降低,寒气袭人,
万物生机潜伏闭藏,河水结冰,地面坼裂,是一年中最 严寒的季节。在这样的季节里,我们该如何养生
呢?
请问,二十四节气中,冬三月包括哪些节 气呢?
立冬(11.7/8) 小雪(11.22/23) 大雪(12.6/8) 冬至(12.21/23) 小寒(1.5/7) 大寒(1.20/21)
•
春生
夏长
冬藏
秋收
四时与五脏的关系
• • • • 春应肝 夏应心 长夏应脾 秋应肺
• 冬应肾
太极图
一阴一阳谓之“道”
阴阳学理论
• 《周易·系辞》指 出:“一阴一阳之谓 道”。春秋战国时期, 《素问·阴阳应象大 论》指出:“阴阳者, 天地之道也,万物之 纲纪,变化之父母, 生杀之始„„”。
归属于五行,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
说明五脏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以五行相生说明五脏之
间的联系,另一方面以五行相克说明五脏之间相互制约 的关系。
五行五脏
五行 五脏 五腑 五季 五方 五色 五味 情志 开窍 其华 在身
木
火 土
肝
心 脾
胆
小肠 胃
春
夏 长夏
东
南 中
青
赤 黄
酸
苦 甘
怒
喜 忧思
目
冬季养生之道
《健身休闲养生》课之四
曲阜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解毅飞 教授
冬季养生
• ——防寒健肾
• 冬季,是一年四季之一,包括立冬、小雪、大雪、 冬至、小寒、大寒,共6丧节气。 • 冬季是一年丨最寒冷癿季节,特别是在北方地区, 气温多在零摄氏度以下。
• 因为“人与天 地相应” • 所以不同的季 节,有不同的 养生原则。
舌 口
爪
面 唇
筋
心脉 肉
金
水
肺
肾
大肠
膀胱
秋
冬
西
北
白
黑
辛
咸
悲
恐
鼻
耳及 二阴
皮肤 皮毛
发 骨
冬季与五行的关系
时 日
春 木 甲乙 寅卯辰 起色 相持
夏 火 丙丁 巳午未 痊愈 起色
长夏 土 戊己
卯未 戌丑
秋 金 庚辛
申酉戌
冬 水 壬癸 亥子丑 相持 加重
虚弱的脏器 肝 (木) 心 (火)
稳定 痊愈
加重 稳定
认识衰老
医学科学家们指出,衰老是一个发生于身体细胞内 的主动性基因(DNA)自杀编程性破坏过程,这一程序 在发育完成后自动启动衰老进程,而绝大部分疾病与身体 老化有关,包括癌症在内的许多致命疾患都是老化的终端 机制。衰老不是简单的被动的自然过程,所以,绝大多数 人的衰老过程是一个病理过程而不是100%的生理过程。 因此可以说,衰老是一种疾病。它是可以通过现代医疗技 术加以阻止甚至逆转的。 衰老是一个人体内发生的主动破坏过程。而体内细 胞的衰老,必然导致各个器官功能的衰退,最终引发了包 括癌症在内的各种与老化相关的退行性疾病。而抗衰老医 学治疗的目的,也就是要通过多种方法遏制这种过速衰老 的进程和速度,预防、阻止老化疾病的发生或延缓其发生 的时间,从而提高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与健康水平。 ---(摘自《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