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期末考试《电路原理》模 拟 试 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四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闭卷;
2.考前请将密封线内各项信息填写清楚;
3.所有答案请直接做在试卷上,做在草稿纸上无效;
4.考试结束,试卷、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正误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正确在括号内√、错误打×)
1. 在进行电路分析时,电压的参考方向可以任意设定,但电流的参考方向必须按规定设定。
( × )
2. 在非关联参考方向的情况下,p =ui 表示元件发出的功率。
( √ )
3. 非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不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 √ )
4. 直流电流源的电流恒定,而电压则由外电路决定。
( √ )
5. 独立电源有2种,受控电源也有2种。
( × )
6. 对具有n 个结点、b 条支路的电路,可以列出(n -1)个独立的KVL 方程。
( × )
7. 叠加原理只适用于线性电路。
( √ )
8. 理想运放工作于线性区时,不具有“虚短路”和“虚断路”性质。
(× ) 9. 电感储存电场能量,电容储存磁场能量。
( × )
10. 在换路前后电感电流为有限值的条件下,换路前后瞬间电感电压不能跃变。
( × ) 11. 正弦电压有效值U 与最大值U m 之间的关系是:m U U 3=。
( × )
12. 用有效值相量表示正弦电压u =311sin(ωt -45°)V 时,可写作V 45220︒-∠=U 。
( √)
13. RLC 并联电路在发生谐振时,阻抗的模达到最大。
( √ )
14. 三相对称负载的概念是指负载的三个阻抗的模或者辐角相等。
( × ) 15. 改变理想变压器的变比,只能对电压、电流进行变换。
( × )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在图2-1所示电容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正确关系式应是( b )。
(a )dt du C
i = (b ) dt
du
C i -= (c )dt di C
u = (d )dt
di
C u -= 2. 图2-2所示电路中,当R 1增加时,电压I 2将( c )。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图2-1 图2-2
3. 图2-3所示电路中,供出功率的电源是(b )。
(a)理想电压源
(b)理想电流源
(c)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
4. 已知图2-4所示正弦电流电路输入电压u =210sin ωt V 。
发生谐振时,电压表V 2、V 3的读数均为20V ,则电压表V 1的读数为( a )。
(a)10V (b)50V (c)30V
图2-3 图2-4
5. 作星形连接有中线的三相不对称负载,接于对称的三相四线制电源上,则各相负载的电压( b )。
(a)不对称
(b)对称
(c)不一定对称
6. 在图2-5所示电路中,已知U S =2V ,I S =2A 。
A 、B 两点间的电压U AB 为( a )。
(a)1V
(b)-1V
(c)-2V
7.在图2-6所示电路中,开关S 在t =0瞬间闭合,若V 0)0(C =-u ,则=+)0(i ( b )。
(a)3A
(b)2A
(c)1A
图2-5 图2-6
8. 图2-7所示电路中,用一个等效电源代替,应该是一个( b )。
(a)2A 的理想电流源
(b)2V 的理想电压源 (c)不能代替,仍为原电路
9. 判断耦合电感同名端的实验电路如图2-8所示。
在开关S 闭合瞬间,若电流表指针正向偏转,则( a )为同名端。
(a)a 与c 端 (b) a 与d 端 (c)b 与c 端
C
i
u +
-
2 2
U S
6V
Ω
图2-7 图2-8
10. 电路如图2-9、10、11所示,能够实现i O u u -=运算关系的电路是( c )。
(a)图2-9 (b)图2-10
(c)图2-11
图2-9 图2-10 图2-11
三、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已知某三相四线制电路的相电压∠022=A U 13︒
V ,∠022=B U -107︒
V ,∠380=
C U 133︒
V ,则三个线电压之和为( 0V )。
2. 已知电流A )601000cos(2)45100cos(222)(00++++=t t t i ,则该电流的有效值为( 3A )。
3. 4Ω的电阻和3Ω容抗串联,接到u =10sin(ωt -180︒)V 的电源上,则电容电压u C 为(6sin(ωt +126.9︒ )。
4. 图3-1所示对称三相电路中,若A 072a ︒∠=I ,负载Ω︒∠=010Z ,则相电压=a
U ( V ︒∠0240 )。
5. 图3-2所示电路中,受控电压源所发出的功率为( 8W )。
图3-1 图3-2
6. 图3-3所示电路中,耦合电感元件的等效感抗ab Z 为( 1.5Ω )。
7. 图3-4所示电路的电压转移函数H u 为(
)(L
j R R R ω++212
)。
S U
3Ω I
8. 如图3-5所示理想变压器可看作一个二端口网络,它的传输参数矩阵T=⎢
⎣⎡⎥⎦
⎤
310
03
/。
图3-3 图3-4 图3-5
9. 图3-6所示一端口网络的输入电压V 0220︒∠=U
、电流A 302︒∠=I ,则网络的无功功率Q =( -220Var )。
10. 图3-7所示电路的戴维宁等效电路的=oc
U ( V 45260
∠ )。
图3-6 图3-7
四、计算题(共35分)
1. 电路如图4-1所示,用网孔电流法求4V 电压源发出的功率。
(9分)
图4-1
解:
j2Ω
U
+
2
1''
U
+
_
oc
U
⎪⎪⎩⎪⎪
⎨
⎧-=+-⨯+-++===分
分分分34
)12(12)212(1A 31A 21A 13214321l l l l l l l i i i i i i i
解得:A 12
12)
2112334(4=++⨯-⨯+⨯+-=l i
W 444V 4==l i P (吸收) 1分;故发出功率-4W 。
2. 图4-2所示电路原已稳定,t =0时将开关S 闭合。
已知:U S =20V ,I S =2A ,R 1=12Ω,R 2=8Ω,L =5H 。
用三要素法求开关S 闭合后,线圈电流)(L t i 及电流源端电压u t ()。
(9分)
图4-2
解:
A 2)0()0(S ===-+I i i L L
A 2.2)(2
1S 211
S =+++⨯=∞R R U R R R I i L
s 25.02
1=+=R R L
τ
[]τt
L L L L i i i t i -+∞-+∞=e )()0()()(A e 2.02.24t --=
t
i
L R t i t u L L d d )()(2+==V e 4.26.174t -+
3. 电路如图4-3所示,已知0S
040∠=U V 、负载阻抗Ω+=4j 4L Z 。
求当Z L 获得最大功率时,理想变压器的变比n 以及Z L 所获得的最大功率P Lmax 。
(9分)
图4-3
u (t )
N 1:N 2
S U 4+j4Ω
解:一次侧等效电路为
当Ω+=-=='100100)100100(*
2j j Z n Z L L
时,负载可获得最大功率。
∴100100)44(2j j n +=+⨯,5=n
W 4100
440100422
max
=⨯=⨯=S L U P
4. 图4-4所示电路中,V )601000sin(210︒+=t u ,V )301000sin(25C ︒-=t u ,容抗X C =10Ω。
求无源二端网络N 的复阻抗Z N 及有功功率P 。
(8分)
图4-4
解:
V U U U C
N ︒∠=︒-∠-︒∠=-=5.862.113056010 A jX U I C C ︒∠=︒-∠︒-∠=-=605.09010305 Ω+=︒∠=︒∠︒∠==10205.264.22605.05.862.11j I
U Z N N
W 5205.022=⨯==R I P
S
U Z 0
I L
Z '
u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