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础写作重点

基础写作重点

第一章观察与感受
观察的含义:(名词解释1)P13
写作中的观察,是指作者运用自己的感官对客观四五进行有计划的、目的性很强的自觉感知活动。

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人们只有通过观察才能感知、发现和理解外在事物。

观察对于写作更是有着特殊的意义:它是人们获取写作材料的重要途径,是诱发写作动机和灵感的动因,有助于真实地反映客观事实,有助于培养作者灵敏的感受力。

观察的要求:(简答1)P17~19
1.观察要细致。

指观察要集中注意力,善于捕捉事物的细节,对事物做细致、准确的把握。

2.观察要捕捉特征。

特征是事物之间相互区别的重要标志,只有把握了事物特征的观察,才能更好地认识事物,写出事物的个性特征。

3.观察要开放五官。

真正的观察需要全身心的投入,综合发挥人的感官功能的作用,这样对外界事物的观察才会丰富、立体。

4.观察要与情感体验相结合。

观察者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在客观事物上,在情感的作用下,对客观事物产生个性化的独特体验,使客观物象经过作者生命的融入、情感的灌注异变为极具表现功能的艺术形象。

5.观察要与思考相结合。

观察是一种自觉的、有目的的感知活动,它具有总体性、选择性、理解性等特点,观察者要开动脑筋,不断对观察对象进行深入思考,以获得对事物的新感悟、新认识、新发现。

感受的含义:(名词解释2)P21
感受是指写作主体受到客观事物的刺激后所产生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他是通过感觉和知觉从外界事物中获得感官信息,并融入了作者的情感和意识,具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因素。

第四章选材与炼意
材料的含义:(名词解释3)P76
就是作者为特定的写作目的而收集的一系列事实现象和事理依据,诸如人物、事件、景物、情理、例证、数据、名言等。

材料是一个总体(适用范围最广,适用于各类文体),分为素材(原始材料)、题材(经过加工)和资料(用于实用文章写作)。

材料的作用:(简答2)P76~78
1.材料是引发创作冲动的诱因,
2.材料是形成正确认识的前提,
3.材料是形成主体的基础和表现主题的支柱,
4.材料是创造艺术形象的基本要素。

选择材料的原则:(简答3)P79
1.选择最能表现主题的材料
2.选择真实可靠的材料
3.选择典型的材料
4.选择新颖生动的材料
5.选择自己熟悉的材料
主题的含义:(名词解释4)P86
主题是作者通过文章的全部内容所表现出来的基本认识和中心意思。

在不同的文体中,主题的叫法也不一样。

文学作品的主题主要是通过作品内容所显示出的中心意蕴。

提炼主题的要求:(简答4)P91
1、主题要正确
2、主题要鲜明
3、主题要集中
4、主题要新颖
5、主题要深刻
第五章运思与结构
结构的含义:(名词解释5)P100
结构是指文章的布局安排,组合构造。

也就是作者依据主题表达的需要和体裁的特点,根据预设的构思,把所选用的材料,有步骤、有主次并且艺术化地组织起来,它们将成为一篇完整的文章。

结构的原则:(简答5)P101
1.要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
2.要有利于表现主题思想
3.要符合不同问题的要求
4.要做到严谨、自然、完整、统一
5.要体现变化与创新
第七章表达方式
叙述的含义:(名词解释6)P133
叙述,就是把人物的经历和时间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表述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

是一种基本的、在写作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表达方法。

叙述的方法:(简答6)P134
1.顺序,也叫直叙(不用太关注)即按照人物成长或是活动的自然时序,事件的发生,发
展,变化过程的生活顺序来进行叙述。

2.倒叙:打破自然时序,把事件的结局或事件发展过程中某个突出的片段提到前边来写,
然后按事件的发生发展顺序展开叙述。

3.插叙:在叙述过程中,根据表达内容的需要,暂时中断顺序主线,插入一段与顺序在时
间上不一致的另一事件的叙述,然后再接上原来的顺序主线进行叙述。

4.补叙(适当补充、解释或说明):在叙述过程中,根据表达内容的需要,对前面涉及的
某些事物或情况作必要补充,解释,交代,说明。

5.平叙,也叫平等叙述、分叙(A-B式,ABAB式):指对同一时间内发生在不同地点的两件或多件事情所做的平等叙述或是交叉叙述。

此外,叙述要求做到:交待明白、条理分明、详略得当、注意兴波
描写的方法:(简答7)P140
1.工笔和白描:
工笔:用细致,逼真的笔法对描写对象进行精雕细刻式的描绘,常用比喻,拟人,夸张的修辞。

白描:指一种不尚修饰,精练质朴的语言,简笔勾勒对象的特征,重在传神的笔法。

2.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
3.主观描写和客观描写
4.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
抒情的类别:(简答8)P143
抒情:指作者或文章作品中人物主观感情的表现和抒发。

1.直接抒情
2.间接抒情
(1)借事抒情(2)借景抒情(3)借物抒情(4)借理抒情
论证的方法:(简答9)P145
1.立论的方法
(1)归纳法(2)演绎法(3)类比法(4)比喻法(5)因果法(6)引证法(7)对比法(8)反证法(9)排除法(10)归谬法
2.驳论的方法
(1)驳论点:直接反驳:
间接反驳:反证法,归谬法
(2)驳论据:釜底抽薪法
(3)反驳论证
名词解释题4分×5 简答题8分×2 分析题14分写作题50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