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九版生理学课件感觉器官的功能(第4~6节)

第九版生理学课件感觉器官的功能(第4~6节)

不同频率的纯音引起基底膜位移的示意图
生理学(第9版)
二、内耳耳蜗的功能
(二)耳蜗的感音换能作用
2. 耳蜗的感音换能机制
声波→基底膜振动→盖膜和基底膜之间产生剪切 运动→外毛细胞纤毛弯曲或偏转
内毛细胞纤毛随着盖膜与基底膜之间的内淋巴流 动而发生弯曲或偏转
毛细胞纤毛的弯曲是引起毛细胞兴奋并将机械能 转变为生物电的开始
3. 听神经动作电位(AP)
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 单一听神经纤维动作电位
耳蜗微音器电位及听神经干动作电位
第五节
平衡感觉
生理学(第9版)
一、前庭器官的感受装置和适宜刺激
(一)前庭器官的感受细胞
1. 半规管 壶腹-壶腹嵴-毛细胞 2. 椭圆囊和球囊 囊斑-毛细胞
前庭器官中毛细胞顶部纤毛受力情况与 电位变化关系示意图
概述
人耳的正常听域图
生理学(第9版)
一、外耳和中耳的功能
(一)外耳的功能
1. 耳郭 收集声波,辨别声源方向 2. 外耳道 具有传音和共振增压作用
(二)中耳的功能
1. 鼓膜和听骨链 具有传音和增压作用 声波在整个中耳传递过程中将增压22.4倍 (17.2×1. 3),而振幅约减小1/4
2. 咽鼓管 平衡鼓室内空气与大气压差, 维持 鼓膜正常位置、形态和振动
人耳的结构示意图
生理学(第9版)
一、外耳和中耳的功能
(三)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
1. 气传导
声波经外耳道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骨链和卵圆窗膜传入耳蜗。是声波传导的主要途径
2. 骨传导
声波直接作用于颅骨,经颅骨和耳蜗骨壁传入耳蜗 ➢ 传音性耳聋 (鼓膜或中耳病变):骨传导 > 气传导 ➢ 感音性耳聋 (耳蜗病变):气传导、骨传导同时↓
生理学(第9版)
二、内耳耳蜗的功能
(一)耳蜗的功能结构要点
被前庭膜和基底膜分成三个腔
➢ 前庭阶与卵圆窗膜相接,鼓阶与圆 窗膜相接。前庭阶和鼓阶内都充满 外淋巴,它们在蜗顶相沟通
➢ 蜗管为膜性盲管,蜗管内充满内淋 巴,内淋巴与外淋巴不相通
毛细胞
➢ 包括内毛细胞和外毛细胞,它们的 顶部为内淋巴,而周围为外淋巴
盖膜和基底膜之间的剪切运动引起外毛 细胞纤毛弯曲示意图
生理学(第9版)
二、内耳耳蜗的功能
(二)耳蜗的感音换能作用
2. 耳蜗的感音换能机制
基底膜振动→短纤毛向长纤毛侧弯曲→细胞顶部的 机械门控通道开放→K+内流→膜发生去极化→激活 电压门控钙通道→Ca2+内流→递质释放→将听觉信 号传递给听神经,同时激活钾通道→K+外流→膜发 生复极化
常见的前庭姿势调节反射
刺激 车启动或突然加速 刹车或车突然减速 电梯上升 电梯下降 绕身体纵轴向左旋转 绕身体纵轴向右旋转
姿势改变 乘车者身体将后仰,后仰前躯干部屈肌和下肢伸肌紧张↑ 乘车者身体将前倾,前倾前躯干部伸肌和下肢屈肌紧张↑ 头前倾,四肢伸肌紧张↓,下肢屈曲 头抬起,全身伸肌紧张↑,下肢伸直 右颈肌紧张↑,左侧↓,头向右偏移;左侧上、下肢伸肌紧张↑,左 肢体伸张;右侧上、下肢屈肌紧张↑,右肢体屈曲,躯干向右偏移 与向左旋转时的情况相反
对缺氧和钠泵抑制剂哇巴因敏感 对基底膜的机械位移敏感
血管纹在产生和维持耳蜗内淋巴 高K+中的作用机制示意图
生理学(第9版)
二、内耳耳蜗的功能
(三)耳蜗的生物电现象
2. 耳蜗微音器电位(CM)
一定范围内与声波的频率和幅度完全一致 无阈值,无潜伏期和不应期 不易疲劳,不发生适应现象 为多个毛细胞感受器电位的总和
耳蜗纵切面和耳蜗管横切面示意图
生理学(第9版)
二、内耳耳蜗的功能
(二)耳蜗的感音换能作用
1. 基底膜的振动和行波理论
声波振动→耳蜗内液体→基底膜的底部振动→行波方式 →向耳蜗顶部传播
声波频率决定行波传播距离和最大振幅出现位置 ➢ 低频→行波传播远→最大振幅靠近蜗顶 ➢ 高频→行波传播近→最大振幅靠近蜗底 ➢ 基底膜振动的最大振幅处,毛细胞受刺激最大
重点难点
了解 1.外耳的功能;咽鼓管的功能;耳蜗的结构要点;听神经动 作电位;听觉传入通路和听皮层的听觉分析功能;自主神经 反应 2.平衡感觉、嗅觉和味觉的中枢分析
第四节
听觉
生理学(第9版)
概述
听觉器官的适宜刺激
➢ 20~20000Hz的声波
听阈
➢ 对于每一种频率的声波,人耳都有一个刚能引起听觉的最小强度,称为听阈
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第四节 听觉 第五节 平衡感觉 第六节 嗅觉和味觉
重点难点
掌握 1.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 2.基底膜的振动和行波理论 3.耳蜗微音器电位 4.前庭器官的感受细胞 5.前庭器官的适宜刺激和生理功能
重点难点
熟悉 1.人耳的听阈和听域;鼓膜和听骨链的增压作用;耳蜗的感 音换能机制;耳蜗内电位;前庭姿势调节反射;前庭自主神 经反应;眼震颤 2.嗅觉感受器及其适宜刺激;嗅觉的一般性质 3.味觉感受器及其适宜刺激;味觉的一般性质
最大可听阈
➢ 当声音的强度增加到某一限度时,则在引起听觉的同时还会引起鼓膜的疼痛感觉,这一限 度称为最大可听阈
生理学(第9版)
听域
➢ 右图是以声波频率为横坐标,以 声压为纵坐标绘制而成的人耳听 力曲线,其中下方曲线表示不同 频率的听阈,上方曲线表示其最 大可听阈,两条曲线所包绕的面 积称为听域
感觉器官 椭圆囊 椭圆囊 球囊 球囊
外半规管 外半规管
生理学(第9版)
二、前庭反应
(二)前庭自主神经反应
前庭器官受过强或过久的刺激时所引起的 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导致皮肤苍(第9版)
一、前庭器官的感受装置和适宜刺激
(二)前庭器官的适宜刺激和生理功能
1. 半规管
正、负角加速度运动
2. 椭圆囊和球囊
直线加速度运动
➢ 椭圆囊:水平方向 ➢ 球 囊:垂直方向
(头部在空间的位置)
椭圆囊和球囊中囊斑的位置以及毛细胞顶部 纤毛的排列方向
生理学(第9版)
二、前庭反应
(一)前庭姿势调节反射
基底膜振动→长纤毛向短纤毛侧弯曲→细胞顶部的 机械门控通道关闭→膜发生超极化,无递质释放
机械门控通道在毛细胞信号转导中的作用示意图
生理学(第9版)
二、内耳耳蜗的功能
(三)耳蜗的生物电现象
1. 耳蜗内电位(内淋巴电位)
是正电位(+80mV),内淋巴高K+, 低Na+, 与血管纹边缘细胞膜上的 钠泵和Na+-K+-2Cl-转运体有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