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自测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面属于国别体史书的是()A.《诗经》B.《史记》C.《战国策))D.论语》2.以下哪一个不是援所谋的“三窟”()A.市义于薛B.薛地建庙C.游说于梁D.游说齐王3.“市义于薛”表现了谖的()A.刚勇仁义B.深谋远虑C.诙谐幽默D.清正廉洁4.下列不是孟尝君的性格特点的是()A.深谋远虑B.目光短浅C.礼贤下士D心胸宽广5.“狡兔三窟”出自()A.《战国策》B.《孟子》C.《论语》D.《史记》6“食以草具”中,“食”的解释正确的是()A.给人吃B.食物C.以……为食D.吃7.《谖客孟尝君》的中心旨意是()A.如何巩固政治地位B.如何礼贤下士C.如何报效知己D如何求取功名8.《谖客孟尝君》写了三次弹铗、营就三窟,这种情节安排特点是()A.倒叙方式B.前后呼应C.抑扬交错D.一波三折9.写孟尝君手下人对谖“贱之”、“笑之”、”‘恶之”,这对刻画谖形象来说,其表现方法是A.对比反托B。
象征暗示C.侧面映衬D.类比显现10.写谖烧债券市义后,孟尝君“不说”,这对刻画谖形象的作用是A.对比反衬B铺垫反托C.类比显现D.侧面映衬11,援的主要性格特征是A.贪得无厌B.不甘屈居人下C.报效知己D.深谋远虑12.下列谖的行为,体现民本思想的是A再三弹铗而歌B.尽烧债券市义C.游说西梁势D.立宗庙于封地13.谖再三弹铗而歌的精袖实质是()A 探求知己,以展怀抱B.收买人心,以民为本C.虚声势,以救危机D。
立足封地,以固根基14.先说谖“无好”“无能”,且再三要求提高待遇,然后再写他为孟尝君营就三窟的奇异才能,这种表现手法是A.铺垫反托B.前后照应C.一波三折D.先抑后扬15.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A.《史记》B.《汉书》C.《后汉书》D.《三国志》16.下列历史著作属于纪传体的是A.《左传》B.《战国策》C.《史记》D.《资治通鉴》17.因愧见江东父老而自刎这一情节表现出项羽(〕A.无可奈何B.勇猛无比C.宁死不屈D.知耻重义18.下列作品,描述悲剧英雄形象的是()A.《谖客孟尝君》B.《垓下之围》C.《武灵王胡服骑射》D.《马伶传》19.“太史公曰”的“太史公”指的谁()A.司马迁自称B.《史记》点评者C.《资治通鉴》的作者D.《资治通鉴》的点评者20.《中丞传后叙》中,作者驳斥诬蔑许远投敌的谬论时,其批驳的主要着眼点是()A.驳斥论点B.驳斥论据C.驳斥论证D.驳斥态度21.在《中丞传后叙》中,作者所记叙的主要人物是()A.籍、巡、许运B.雷万春、巡、许远C.巡、许远、南霁云D.于嵩、巡、许远22.《中丞传后叙》中用来刻画南霁云形象的是()。
A.停杯投箸B.抽刀断指(C.背诵《汉书》D.杀妾食肉23.《中丞传后叙》当南霁云抽刀断指时,作者写道:“一座大惊,皆感激而为云泣下。
”这对刻画南霁云形象来说,运用的表现方法是()A.对比B.铺垫C.侧写D.象征24.《中丞传后叙》中,作者写巡“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这种人物描写方法是()A.肖像描写B.行为描写C.言语描写D.心理描写25.《中丞传后叙》中,写巡“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这里所表现的他的性格特征是()A.宽厚谦和,为国让贤B.从容镇定,视死如归C.骁勇善战,忠实诚信D.嫉恶如仇,忠贞刚烈26.《中丞传后叙》的两种主要行文方式是().A.叙述与抒情B.议论与抒情”C.叙述与议论D.描写与抒情27.《中丞传后叙》中,表述许远誓死守卫睢阳事迹的方式是()A.驳斥谬论中补叙事迹B.夹叙夹议中抒情赞美C.主要是补叙动人轶事D.主要是描绘典型细节28.提出“惟言之务去”这一主的文学家是()A.欧阳修B.武C.愈D.柳宗元29.《中丞传后叙》所歌颂的三个正面人物是()A.巡、许远、雷万春B巡许远、翰C.巡、许远、籍D.巡、许远、南霁云30.《中丞传后叙》中南霁云的性格特征是(。
A.宽厚谦和,为国让贤B.从容镇定,视死如归C.骁勇善战,忠实诚信D.嫉恶如仇,忠贞刚烈31.下列属于编年体史书的是()A.《史记》B.《左氏春秋})C.《资治通鉴》D.《三国志》32.武灵王能够推行“胡服骑射”的根本原因是()A.武灵王说服公子成B.越武灵王采用正确方法,并且符合国家的根本利益C.“四海一家”政策D.大臣的倾力支持33.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的主要目的是()A.移风易俗,破除陋习B.加强边防,扩领土C.党同伐异,巩固统治D.废弃儒学,改奉异教34.《武灵王胡服骑射》的主要意义是()A.战争形式的转变B.民族融合的体现C.服饰制度的演化D.思想文化的变革35.下列作品,体现思想文化变革精神的是()A.《谖客孟尝君》B.《垓下之围》C.《武灵王胡服骑射》D.《西湖七月半》36.体现中国古代战争由车战转变为骑战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孟子劝梁惠王实行王道B.谖为孟尝君营就三窟C.霸王项羽拔剑自刎乌江D.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37.《武灵王胡服骑射》所具体描述的中心事件是()A.武灵王北略之地B.灵王与肥义谋划胡服骑射C.说服公子成支持胡服骑射D.招兵买马穿胡服练骑射38.武灵王胡服骑射成功的主要原因是()A.以利国利民为出发点B.君王变革态度很坚决C.以关键人物为突破口D.耐心说服,以理服人39.《武灵王胡服骑射》的主要人物描写方法是()A.行为描写B.心理描写C.语言描写D.细节描写40.下列历史事件,具有民族融合意义的是()A.孟子劝梁惠王实行王道B 谖为孟尝君营就三窟C.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D.邦率诸侯打败楚霸王41.《纪念傅雷》的作者引用俗话“秀才人情纸半”,表现手法为()A.欲扬先抑B.欲抑先扬C.比拟D.夸42.傅雷的性格最突出的是他的()A.易怒B.狂傲C.刚直D.执著43.“浩然之气”出自()A.《孟子·公丑上》B.《论语·公冶长》C.《诗经》D.《楚辞》44.《纪念傅雷》开头所采用的叙述方式是()A.顺叙B.倒叙C.插叙D.平叙45.作为一篇记叙文,《纪念傅雷》所采取的议论方式是()A.夹叙夹议B.叙后评议C.寓理于情D.含而不露46.《纪念傅雷》中所引“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一语,出自()A.《论语》B.《孟子》C.《庄子》D.《荀子》47.《纪念傅雷》中贯穿作者所回忆的几件事的中心线索是()A.傅雷的翻译工作B.傅雷的三次发怒C.傅雷的撒手西归D.傅雷的人格价值48.傅雷刚直个性的社会品格是()A.报效知己,深谋远虑B.从容镇定,视死如归C.坚持真理,刚正不屈D.勤勤恳恳,无私奉献49.作者写《纪念傅雷》的主要用意是()A.“这二十年过得好快,我还没有写一篇文章纪念他们”B.“我和他虽然几乎处处不同,但我还是尊敬他”C.“这种刚直品德,在任何社会中,都是难得见到的”D.“只愿他的刚劲,永远弥漫于知识分子中间”。
50.《我与地坛》中母亲“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这样的人物描写方法是()A.语言描写B.行为描写C.心理描写D.细节描写51.《我与地坛》中“春天是小号,夏天是定音鼓,秋天是大提琴,冬天是圆号”,这种表达方式是()A.对比B.侧写C.类比D.象征52.《我与地坛》中“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
”这里所用的修辞手法是()A.比喻B.比拟C.借代D.对偶53.《我与地坛》中,用多种事物类比四季,这种联想方式是()A.相似联想B.时间统一性联想C.相反联想D.地点统一性联想54.《我与地坛》中下列对地坛的描述,具有“我”的人生象征意味的是()A.“园子荒凉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B.“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C.“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D.“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55.《我与地坛》中的地坛与母亲之间的关系是()A.对比B.象征C.铺垫D.烘托56.《我与地坛》中,用种种事物来类比四季,其整体象征意味是()A.对自然景物的复杂感受B.对社会现象的复杂感受C.对人生命运的复杂感受D.对各种知识的复杂感受57.《我与地坛》反复抒写母亲死后“我”的痛惜和追悔,对表现母爱来说在种表现方法是()A.对比反衬B.类比显现C.象征暗示D.侧面烘托58.《我与地坛》中,“她来找我”,“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这里采用的修辞手法是()A.比喻B.比拟C.借代D.层递59.《我与地坛》中,运用了比拟修辞的是()A.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B.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
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C.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D.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一60.《我与地坛》中,运用比喻修辞的是().A.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
B.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
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C.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D.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61.《我与地坛》中描绘的落日光辉、雨燕高歌、孩童脚印、苍劲的古柏、夏雨秋风,象征()A.地坛绚丽多姿B.地坛并不衰败C.“我”倔强的心魂D.“我”对生命的礼赞62.《我与地坛》中“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和恋人”指()A.怎样活的问题B.关于死的事C.为什么出生的问题D.关于自强不息的事二、简答题1.《援客孟尝君》中描写谖初为门客时频频争地位待遇的作用是什么?2.从哪里可以看出谖与孟尝君之间是互为对照的?3.请谈谈你对谖为孟尝君营就“三窟”的看法。
4.《该下之围》主要描写了哪三个场面?这三个场面各表现了项羽怎样的性格特点?5.指出《垓下之围》中的细节加工之处,说明其表现作用。
6.结合《垓下之围》中“太史公日”一段评议,谈谈你对项羽功过及其失败原因的看法。
7.结合《中丞传后叙》并说明本文议论与叙事紧密结合的特色。
8.《中丞传后叙》在塑造英雄人物形象时,采用了哪些方法?试作具体分析。
9.《中丞传后叙》为什么叫做“后叙”?10.概括南雾云的性格特征,并分析作者所用的细节描写手法。
11.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令为什么能够成功推行?12.武灵王是怎样说服公子成的?13.武灵王胡服骑射有何历史意义?14.《纪念傅雷》写出了傅雷怎样的个性特征?表现了怎样的.15.《纪念傅雷》作者将傅雷称为“刚者”,并在文章的结尾说:“只愿他的刚劲永远弥漫于知识分子中间。
”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6.《纪念傅雷》是按什么顺序来进行回忆的?开头运用了什么叙述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17.《我与地坛》作者通过哪几种方式表现母爱的深挚?请结合有关段落作简要说明。
18.《我与地坛》中哪些地方具有象征性意蕴?19.说明《我与地坛》第三部分中排比、类比、象征三者之间的关系。
三.简析题1.齐人有媛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