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90后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和生活状况分析

90后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和生活状况分析

90后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和生活状况分析——基于海口市琼山区三门坡镇及其周边地区的调查经济1103班张菁指导教师潘晔引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迈进,农民工这个群体在城市中生活发展状况的相关问题已不再是一个陌生的社会关注焦点,但根据我的阅读及资料查找中,我发现社会很少具体的对某个单独的农民工群体进行重点关注和相关深入的调查,再且,对于本身也是90后的自己,我的家乡也有许多早已走入社会工作的同学,在平常的联系与交流中,对他们的生活状况多少有个大概的了解,由此,我产生了对他们这个群体做一个严肃的问卷调查与深入了解的想法。

以下是我在假期的调查中得出的相关结果,在呈现调查报告中,我将基于他们的基本信息来重点陈述他们的工作与生活方面的相关内容,以此来了解他们的生活风貌和价值观念,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并针对性的提出我的建议和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调查过程的相关处理:本次调查主要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问卷内容主要包括90后进城务工青年的基本信息、生活方面和工作方面以及维权方面。

问卷总共分发了150份,实际回收67份,考虑到调查样本相对较小的局限而对调查分析有所影响的因素,本文在采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相关分析,以期达到一个对90后进城务工青年的生存状况的了解和对其存在的问题能提出相应有效地解决措施的目的。

摘要:90后进城务工青年作为现在的一个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在未来的十年中这个群体将在农民工的队伍中处于不断壮大和上升的趋势,而对于目前经济的发展依旧主要依靠的是廉价劳动力而非资本运转的中国来说,90后务工青年的发展与生活风貌将对城市发展及三农问题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对此,社会和政府都应对之进行深入了解和关注,以采取相应措施来尽量满足他们在城市生存发展的需求,90后务工青年也应结合当下实际来发展自己,努力使自己在城市中的工作生活更好。

一、基本信息1、调查区域的信息三门坡镇是一个经济发展比较好的乡镇。

它的土地广袤而肥沃,土地面积119.26平方公里,人口约为2.4万人。

目前全镇种植橡胶3.6万亩,荔枝8.3万亩,胡椒3200亩,槟榔9700亩,香蕉11000亩,各种瓜菜13000亩。

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特色农业已初步具有基地化和规模化。

另外,文明生态村的建设及乡村旅游的发展也为乡镇人民带来了创新性的收入。

且三门坡镇地处通往海口、三亚、文昌三叉路口上,优越的区位优势、便利的交通和不断壮大的经济规模使三门坡镇成为琼山区南部较为繁荣的商贸和文化中心。

这也为“回乡型”农民工在家乡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土地和产业保证。

而对于由于学业不佳放弃求学的90后的青年,进城务工的主要目的是在能够让自己经济独立的同时能见些世面、学些本领﹑谋求个人的发展,通过在城中的生活来更好的认识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以更好的融入这个社会,另外在城市中打工也是比较受青年们心仪的交际和求偶的方式。

当然,不排除由于家庭困难而被迫过早的走入社会的工作岗位的90后青年,但不管出于什么原因致使年轻的他们离开家乡,离开校园,走进城市打工,通过调查,我发现在不同的工作生活中,他们有着相似的工作生活感受和需求。

2、调查对象的信息调查显示,务工的青年呈现年轻化,最小的只有17岁,1996年出生,而1991年到1993年出生的青年占了大半数,我认为这主要原因是农村人偏向于早婚的结果,很多90年出生的青年结婚后一般选择回家乡从事农业,而不再长期的留其次年龄愈小女性所占比例一般愈多(调查样本中1994年除外),这其中的原因我认为是女生相对男生要早熟而相对更好地适应不同于校园的社会环境,另外,从劳动力的角度看,我认为对智力和体力要求均较低的服务型工作,女性的选择空间比男性要大得多,比如餐饮业的服务员﹑批发零售业的导购员等多数都是女性来担当。

如下图:人数男女出生年月二、工作方面1、工资方面由于海南没有发展工业的历史原因,而大力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也顺应了海南所拥有的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的条件,这也决定了进城务工青年们所从事的行业分布:大多数90后青年都从事的是住宿餐饮业,其次是居民服务或其他服务业和批发零售业,少部分也从事制造业或者建筑施工业。

这也是他们工资普遍不高的一个原因,一般都只在1000元到3000元之间。

但工资除受工种影响以外,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也是一个主要原因,在调查与访谈中我发现,他们对教育持有一种功利性的观念,认为教育是一项风险投资,即在受过高等教育后也不一定在就业市场中占有优势,产生一种教育无用的结论。

我认为他们之所以会有这种看法是因为他们只看到了教育对个体外部能力的提高作用,而忽略了教育对个体的综合素质提升作用。

这也许是很多90后的青年都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便选择进城务工的原因,这就导致了他们劳动技能的掌握较少和个人综合素质相对较低的结果,而在具有“门槛效应”特点的职场激烈竞争的现实中,他们的竞争力是极弱的。

这是对他们的工资收入产生影响的一个很大原因。

如图显示:人数小学初中中专高中工资所以,工资低也成为了青年朋友特别是女性朋友换工作的主要原因,在调查中,多数人都有换过2~4份工作的经历,有些甚至已经换了5~6份的工作,而只有刚入社会不久的96年出生的青年是还未换过或者换过一份的。

一般情况下增加自己在一家单位的工龄也是涨工资的一种方式,但他们普遍觉得工作久了没激情,而且在工作中发展空间较小也是一个问题。

这就形成了因工资低而频繁更换工作,因频繁更换工作而无法持续提高自己的工资收入的停滞状态。

但更换工作也受其他诸如工作环境和工作时间的因素影响。

比如,在酒吧里当服务员,月薪有两千元以上,而且加上平时收的小费,工作收入并不是很低,但酒吧的工作一般从下午六点开始上班到夜间两点,而且工作场所充满了烟酒的气味,嘈杂而混乱,环境上是不利于人的身心健康的。

2、培训方面在培训上,除了单位和雇主偶尔组织的培训外,大多数人几乎没参加过任何形式的培训。

调查结果出乎意料的是,在工资如此之低竞争力如此之弱的现实下,他们的培训需求首要的不是劳动技能,而是是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和个人消费,其次才是劳动技能。

这也符合一个初入社会而还没有的社丰富经验的90后青年的心理和现实需求。

而目前许多单位或政府提供培训的内容大多以相关产业所需求的技能为主,这就与90后务工青年们的实际需求相脱节,导致培训没收到很好的效果。

针对未能接受培训的原因调查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没钱参加”,“时间不允许”,“没有适合的培训”。

这样受时间,费用和培训内容与自身需求的差距的影响使很多90后青年无法有效参加相关培训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3、维权方面调查还显示了大家普遍上没有和雇主签订劳动合同,这可能也是工作不稳定的原因之一。

且在雇主是否为其买保险方面,只有26.9%的人清楚自己买了保险,还有16.4%的人认为虽没购买但雇主有现金支付的情况,更多的人是不清楚自己有没有买保险。

从中也看出他们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比较淡薄。

三、生活方面总的来看,90后务工青年的闲暇生活是短少有限而单一的。

一天至少工作8个小时,平常的上班一般是一周有一日的休假,法定节假日除了春节可能放假外,其余假期一般都要正常上班。

职业所限和交友范围的狭窄的原因,大部分调查者的休闲活动都是睡觉、看电视或者上网、逛街、和朋友喝酒,很少有人会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来阅读或运动锻炼等更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

知识上的有限和现实环境的局限导致绝大部分人在政治上没有鲜明的立场,这样就形成了很多人在社会重大事件上都容易人云亦云现象,很少人会有自己鲜明的观点和独到见解,这也是很多人在日常生活或者社会集体活动中容易出现不冷静的激进情绪的原因,这多少又会影响到了社会的稳定问题,比如在钓鱼岛事件的游行中出现的抵制日货最终引发打砸同胞的日系车等违法行为,这都是不理性的表现。

这当然不能片面的归罪于90后务工青年自己的不争气,一个现象的形成是归因于多方面使然的。

生活中缺乏阅读和思考来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在精神方面就会更多地受社会潮流和观念的左右,而在当下这种以成功为主流等快餐文化成为大众文化的现实中,对初入社会不久而还未形成自己成熟的价值观的90后青年来说是弊大于利的。

四、对解决90后进城务工青年问题的建议以上对当地进城务工的90后青年的生活状况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讨论,从中我们可以意识到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这一群体存在的问题,小到他们个人的人生发展,大到对国家社会的发展都是不利的。

对此,我针对其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重点提出以下的建议。

第一,加强对90后进城务工青年的培训力度。

从现实来看,培训的供给主要来自当地政府,企业和培训机构三方。

就政府而言,提供的培训比较受青年朋友的欢迎,因为收费低,证书硬,含金量高,但政府提供的培训明显不足;就企业而言,出于成本效益和员工流动的不确定性等原因,对员工的培训也不会积极;而对商业类的培训机构费用高且青年们对之认同度也不高,综上所述,社会所提供的培训是远远不足的。

所以,针对供需中的问题,我认为政府可以不直接提供培训,但要履行好政府职能,起到宣传和制定有关培训的政策作用,将培训工作委托给企业和培训机构来完成,增加培训的次数和保证培训质量。

来提高年轻劳动人员的劳动技能和综合竞争力,以适应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和提高工资收入。

对于培训的具体内容,不应只局限于劳动技能的培养,通过政府做调查来了解他们的当前需求和空缺,通过宣传,委托企业或培训机构来针对性的提供培训内容,可以是法律知识、人际关系的处理、心理健康调节等等。

第二,政府应加大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

受收入水平和职业所限,打工青年的休闲生活都比较单一而消极,网络虽很发达,但知识上的狭窄限制了他们充分利用网上资源的能力,城市里虽提供了名目繁多的休闲场所和娱乐服务,诸如高档影院,KTV等,但农民工收入水平都相对较低,加之现在物价居高不下,这些场所对于他们可谓是可望而不可即。

所以,建设些符合务工青年实际经济情况的休闲娱乐设施来充实他们的生活,对他们的身心发展将大有裨益。

,间接的提高他们修养与内在素质都将会起到不小的作用。

第三,媒体应本着职业道德来正确引导舆论。

在通讯和网络如此发达的当代,媒体的作用不可忽视。

从维护社会稳定的角度出发,从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角度出发,从扩大传播面、提升传媒影响力的角度出发,从履行媒体的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的角度出发,媒体都有责任、有必要进一步关心关注农民工群体,加大其在媒体报道中的分量。

而且媒体应本着拓宽报道面,力求真实、客观、准确、全面地展现农民工群体的整体形象的原则,不局限于批评性报道,不少媒体对农民工的报道失之偏颇,展现在公众面前的农民工,要么是“被侮辱被损害”的对象,要么是侮辱损害他人的涉案对象,这片面的报道对公众都是不正确的引导,媒体一方面要积极关注务工青年的生活状况,一方面要加大报道先进务工青年份子的力度,使社会各界更加了解他们,认识他们,更重要的是使城乡人民之间能够形成互相平等对待,相互尊重的社会氛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