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管理制度
第一条事假
事假为无薪假,以小时为计量单位,不足一小时按一小时计算。
每月请事假不得超过三天,超过者原则上不给予批准;全年请假不得超过二十天,每次不得超过连续五天。
第二条公众假期
全体公民法定节假日:
元旦:一月一日;春节:农历除夕、正月初一、初二;
清明:四月五号国际劳动节:公历五月一日;
端午:农历五月初五;中秋:农历八月十五;
国庆节:十月一日、二日、三日。
国家修改上述公众假期的,按国家规定执行。
部分公民的节日或纪念日,按国家规定执行。
如假日与休息日重叠,不安排补假。
第三条年假
正式员工按下列标准享受带薪年假制度: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假期。
单次年假申请最少为一天,员工休年假的,应提前七天向公司申请,由公司和员工所在部门根据工作的具体情况予以安排。
原则上年假应于工作淡季申请,以不影响工作为宜。
员工年假应在到期前休完,超过有效期限未休部分不累计进入下一年假周期。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一)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
(二)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三)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四)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
(五)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符合以上条件的员工,已享受当前周期年假的,应在下一个年假周期内的年假抵扣。
员工未休年假,不予折现。
员工离职,未经批准,不得以年休假代替提前通知期。
第四条病假
凡请病假经领导签字,全年累积不得超过三十天;
病假需提供地市级医院认可的医师或医院病情及诊断证明,否则一概以事假处理;
正式员工在每一公历年内可享有5天带薪病假,员工入职当年的带薪病假天数折算方法如下:
病假期间薪资发放采用“先扣后补”原则。
首先以普通事假处理,年底结算时按享有的带薪病假天数情况补偿扣掉的部分。
注:病假期间薪资,即当地最低工资的80%。
员工中途离职不享有当年带薪病假
停工医疗相关规定参照国家标准。
医疗费用的报销:正式员工参加法定医疗保险,按各地社保相关政策规定执行。
公司有权对员工的医疗记录的真实性进行调查,对于可疑医疗记录,公司可以要求员工到公司指定的二级以上医院检查,员工无故拒绝检查又借故病假不上班的,按旷工处理。
员工因工负伤,按照国家规定办理。
第五条婚假
根据《婚姻法》以及《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符合法定结婚年龄的初婚公民可享受3天法定婚假;晚婚初婚者可享受15天晚婚假(包含3天法定婚假);二婚者只可享受3天的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
“第三十条男满25周岁、女满23周岁初次结婚为晚婚,已婚妇女满23周岁后怀孕生育第一个子女的为晚育。
”
第六条产假
正式员工在本公司工作期间生产,可根据实际情况享有带薪产假,具体参看国家相关法律规定。
员工请产假时,需出示有关证明。
(1)怀孕的女员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算作劳动时间。
(2)需提供区县级以上医院出生证明和计划生育证明。
(3)女员工分娩时,非晚育顺产90天,非晚育难产120天;晚育顺产120天,晚育难产135天,连续计算(含公休节假日);产假期间只发放基本工资。
(4)女员工怀孕不满4个月流产时应当根据医院的意见给予7天的产假;女员工怀孕4个月以上流产时,给予15天产假;产假期间只发放基本工资;
(5)公司转正员工享有此假;
(6)婚假与产假不能连休;
第七条陪产假
转正男员工在女方产假期间可享受陪产假,非晚育的可享受3天带薪假期,晚育的可享受10天带薪假期。
(不含公休节假日)
第八条丧假
根据原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规定》,国有企业职工的直系亲属死亡时,企业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酌情给予职工1—3天的丧假。
直系亲属包括父母、配偶和子女。
如果职工死亡的直系亲属在外地,需要职工本人去外地料理丧事的,企业应该根据路程远近,另外给予职工路程假。
职工在休丧假和路程假期间,企业均应当照常发放职工的工资。
职工在途中的车船费等,由职工本人自理。
目前国家还没有对非国有企业职工丧假作出具体规定。
经公司商议决定,企业职工的亲属死亡,统一给予职工1天(不含公休节假日)的丧假。
休丧假期间,发放基本薪资。
职工在途中的车船费等,由员工本人自理。
员工应填写《请假申请表》报部门主管经理、行政部门审批。
第九条原则
1.员工请假期间无论假别或天数,应觅妥职务代理人,来负责一切事物事宜,否则视同旷职;
2.以上内容未尽事宜,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本制度最终解释权归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