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1地球和地球仪教案 第二课时

1.1地球和地球仪教案 第二课时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第2课时
课题
纬线和纬度 经线和经度 利用经纬网定位
教学
步骤
过程与方法
纬线
和经
线、
纬度
和经

教师出示地球仪,提问:
(1)观察地球仪,找出地轴、南极、北极、经线和纬线,说出经线和纬线的特征。
(2)观察地球仪,描述经度和纬度在地球仪上的排列规律。
(3)在地球仪上找出赤道和0°、180°、20°W、160°E经线,说明它们的重要性。
(续表)
教师
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经纬线的特点、经纬度的划分、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一点的位置的方法。其中,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是重点内容,如何根据经纬度判断某点的位置是本节的难点。
教学
反思
本课内容涉及了很多新的名词、概念,如经线、经度、纬线、纬度等,虽然并不要求学生掌握它们的确切定义,但仍会给初学者带来困难。同时,这些名词多为空间概念,真正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为此,教学要多利用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课件,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本节课较多地采用了讨论学习、问题探究等方法,并且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发挥的座位类比经纬网,与学生互动,培养了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归纳。
教师点拨:
(1)经纬线的特征
特征
纬线
经线
形状

半圆
长度
不相等
相等
指示方向
东西
南北
数量
无数条
无数条
特征
纬度
经度
0°起点
赤道
本初子午线
变化规律
北纬度度数向北增加,
南纬度度数向南增加
东经度度数向东增加,
西经度度数向西增加
代号
N表示北,S表示南
W表示西,E表示东
半球划分
赤道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
(1)分清经线和纬线;
(2)分清南北纬度和东西经度;
(3)用经纬度定位。
学生小组合作回答,教师归纳总结。
【设计意图】
经纬网的判读与定位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在学习了经纬线和经纬度之后,首先让学生在地球仪或地图上进行判读(两种形式的判读),然后归纳总结利用经纬网定位的规则,最后让学生自己绘制简易经纬网并进行定位练习。上述步骤的设计由判读到寻找规律再到绘图应用的顺序,遵循了由易到难、步步深入、层层递进的循序渐进原则,将难点分解细化,逐个突破,完成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学习。地球仪上的经纬网是立体的,而绘制的经纬网则是平面的,由立体图转换为平面图,培养学生图图转换能力。由直观到抽象,由动眼动口到动手,由易到难,对能力的要求逐步提高,符合认知规律。学生活动的设计为先自主学习,再合作探究,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分析、比较、归纳,从而得出结论。每个环节小组学习结束后是展示交流,展示是组员集体展示,边演示边讲解,分工合作,培养合作学习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2)经纬度的划分
(续表)
纬线
和经
线
纬度
和经

教师提问:
(1)思考:为什么不用0°和180°划分东西半球呢?
(2)用简图表示东西经度和东西半球的划分。(示例如下)
【设计意图】
经纬线的特点虽是重点,但难度不大。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即可完成。经纬度的划分比较抽象,难度较大,要充分运用地球仪、多媒体课件等直观教具,结合板图及时点拨、纠正、答疑、解惑。东西半球的划分是本节课的难点,突破难点的方法是:先在图上找到0°、180°和20°W和160°E四条重要经线,思考为什么不用0°和180°划分东西半球?然后教师指导学生绘制“经度划分和东西半球划分略图”,让学生通过动手绘制简图,理解东西半球和东西经度的范围差异,突破教学难点,并让学生初步学会使用简图表述地理事物的技能。
承转
我们知道了经纬线,如何用经纬线确定地球上某一点的位置呢?
利用
经纬
网定

教师出示问题:
(1)在地球仪或世界地图上找出上海、北京、纽约、伦敦,说出其经纬度。
(2)在地球仪或世界地图上找到“117°E,39°N”“123°W,49°N”和“151°E,32°S”三个地点,找到附近是哪个城市?
教师点拨:利用经纬网进行位置定位的规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