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中考历史总复习繁荣开放的社会及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隋唐宋元时期课件

2018中考历史总复习繁荣开放的社会及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隋唐宋元时期课件


猜押预测►南宋诗人陆游说:“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 赋。”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 D ) A.南宋都城临安是南方的政治中心 B.宋代手工业进步 C.宋代商业繁荣,出现了“会子” D.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D 题干中“实仰东南财赋”即国家的收入主要靠南方经济, 反映了南宋时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命题点4 元朝的统治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统一的 封建王朝,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主要涵盖元朝的 地位、政治制度(行省制)、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西藏和 台湾)、元朝时期的民族融合和对外交往等核心知识点,在 考查中,与前后的知识相联系,难度较大,做到纵横联系, 学会知识的迁移是解答问题的关键。
猜押预测►“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许多知识分 子的追求,隋唐以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 A ) A.参加科举考试 B.等待朝廷察举 C.投笔从戎戍边 D.投作官吏幕僚
A 隋唐时期创立的科举制,为知识分子通过读书入仕提供了 一条途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许多知识 分子追求科举功名的真实写照。察举制是汉代实行的制度,C、 D两项的方式在古代并不典型。
考点5 五代及辽、宋、夏、金的并立
关联拓展►1.岳飞及文天祥只能称为抗金名将或抗元名将,而 不能称之为民族英雄。因为宋金、宋元之间的战争是中华民 族内部的战争,它只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而没有侵略与反 侵略之说。 2.政权更迭及分布示意图
3.怎样认识澶渊之盟? 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 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但是,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来看, 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 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稳定状态, 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 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任用⑤__姚崇__等人为相,“励精为治”,重视地 开元盛世(④__唐玄宗__) 方吏治,亲自考核县令的政绩;提倡节约,兴修水 利,发展生产 农业:修建多处水利工程,南方水稻采用育秧移植栽培; 饮茶之风全国盛行;唐朝农民制成曲辕犁和筒车2016.3 盛世经济 手工业:丝织技术高超,陶瓷业有了很大发展,越窑的 青瓷和邢窑的白瓷最具代表,唐三彩闻名全世界 商业: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等;长安城分 为市和坊,市是商业区,坊是住宅区;长安既是当时各 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
B 本题以帝王言论为史料载体,考查唐太宗的治国思想,属 于基础题。由所学知识可知,题干言论均是唐太宗吸取隋亡教 训而得出的认识。
猜押预测►“开元初,四方丰稔(丰收),城镇商铺林立,客商 如云。”直接反映了唐玄宗统治前期( A ) A.经济发展 B.吏治清明 C.人才济济 D.生活奢侈
A 本题考查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反映的是 开元初期农业丰收、城市工商业发达的情景,反映了开元年 间经济的繁荣。
第一部分 系统复习 成绩基石
主题3 繁荣开放的社会及经济重 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隋唐宋元时期
知识网络导航
考点梳理过关
考点1 隋朝的兴亡6年2考
581年北周外戚①__杨坚__(隋文帝)夺权建隋,定都 长安 统一 ②__589__年隋灭陈统一全国2017.3 1.目的:隋炀帝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 国的统治 2.三点:大运河以③__洛阳__为中心,北达涿郡,南 隋朝 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 大运 3.四段五河:大运河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 河 邗沟、江南河四段,依次连接起海河、黄河、淮河、 2014.5 长江、钱塘江五大河流 4.意义:它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大大促 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隋炀帝的暴政导致农民起义,618年,隋炀帝在江都 灭亡 被部将杀死,隋亡 建立
备忘► 1.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 舟。 ——唐太宗 2.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杜甫
关联拓展► 1.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是唐朝前期杰出的皇帝,他们励 精图治,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他们采取的相同措施是重用 人才,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发展科举制度等。 2.我国古代史上的治世局面:西汉文帝、景帝——文景之治, 东汉光武帝——光武中兴,隋文帝——开皇之治,唐太宗— —贞观之治,唐玄宗——开元之治,清朝初期——康乾盛世。
考点6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宋代社会风貌 6年5考
关联拓展►1.宋代对外贸易发生了什么变化?发生这些变化的 原因有哪些? 变化:汉代对外贸易主要以陆路为主,唐朝时陆路与海路并 举,宋代主要以海路为主。 原因:宋代农业、手工业发达;造船业发达,指南针应用于 航海;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市舶司,管理海外 贸易。 2.宋朝的经济重心南移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1)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2)生产力的进步是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3)经济的发展必须得到统治者的重视。 (4)自然环境对经济的发展影响巨大,应注意经济开发与保护 生态平衡的辩证统一,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江南地区的开发和经济重心的南移的关系:江南地区的开 发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命题点2 唐朝的盛世局面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盛世时期,主要包括唐太宗—— 贞观之治;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唐玄宗——开 元盛世;以及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和盛世的表现。解答问题 的关键是要理清脉络,总结规律。
2.[2015·德州,3题,1分]认为“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封建帝王 是( B ) A.汉武帝 B.唐太宗 C.唐玄宗 D.宋太祖
考点3 科举制 6年2考
创 立
2012.11
完 善
1.背景:魏晋以来选官只看门第高低,不利于选拔 人才 2.隋文帝开始用①__分科考试__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3.隋炀帝时正式设置② 进士科__,标志着科举制 度正式诞生2014.6 1.唐朝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最重要 2.唐太宗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 唐太宗时新科进士 3.③__武则天__在位时设立殿试和武举 鱼贯而出 4.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1.改善了用人制度,有利于选拔人才,巩固统治 2.使选官权从地方集中到朝廷,加强了中央集权 3.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4.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有利于④ 唐诗_的繁荣
考点4 唐代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 6年2考
备忘► 1.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唐太宗 2.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 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吐蕃赞普尺带珠丹 3.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日本书纪》
关联拓展►1.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几种方式 (1)设置管理机构。如唐太宗、武则天对新疆。 (2)和亲。如唐太宗、唐中宗与吐蕃。 (3)册封少数民族首领。如唐玄宗分别册封回纥、靺鞨、南诏 的首领为怀仁可汗、渤海郡王、云南王。 2.日本派出的遣唐使回国后,仿照唐朝的政治制度进行了著 名的“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了封建社会。
命题点3 经济重心的南移
经济重心的南移主要包括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表现(农 业、手工业、商业)、过程和启示这些核心考点。在近几年的 中考试题中,选择题和材料解析题都有所涉及,有一定的难度 。识记核心考点和联系以前所学的江南地区的开发是解答问题 的关键。
3.[2015·德州,4题,1分]汉代时“(江南)不忧冻饿,亦 亡(无)千金之家”,至宋代则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导致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 ) A.北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和劳动力 B.大运河贯通南北 C.各民族之间的长期交往 D.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 A 本题考查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最主要原因。其中C项是我 国民族融合的基本原因,首先可以排除;而B、D两பைடு நூலகம்虽然都 对经济重心南移有一定作用,但却不是最主要原因。
影 响
备忘► 1.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唐太宗 2.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3.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唐摭言》 4.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 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孙中山 5.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 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英国大百科全书》
六年真题全练 命题点1 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的重要政治制度,主要包括科举制度 的诞生、科举制度的完善、科举制度的僵化和废除等考点。对 重点知识点准确识记是解答问题的关键。 1.[2012·德州,11题,1分]2011年4月28日至10月22日的 西安世园会的会徽取名为“长安花”(见右图),取意于“春 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而这取意源自我国古代 的( C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C 本题通过创设新情境来考查科举制。因为“春风得意马蹄 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诗句是写登科后无比喜悦的心情,故 选C 。
备忘► 1.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2.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 怅龙舟更不回。——胡曾 3.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
关联拓展►秦朝和隋朝的相同点 1.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实现了国家的统一。秦朝结束 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隋朝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的分裂局面。 2.都制定了影响深远的政治制度。秦朝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制度,地方推行郡县制等;隋朝创立了科举制等。 3.都修建了巨大的工程。秦朝修筑万里长城、开凿灵渠;隋 朝开凿了大运河。 4.都因暴政而亡,且存在时间较短。秦朝从公元前221年建立 到公元前207年灭亡,共14年;隋朝从581年建立到618年灭亡, 共37年。
5.[2017·德州,3题,1分]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 流。下列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统一的四个封建王朝, 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C ) ①秦朝 ②隋朝 ③西晋 ④元朝 A.②①③④ B.①④②③ C.①③②④ D.③①②④
考点7 元朝的建立与统治 6年2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