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 孔子的诚信观

1 孔子的诚信观


少次,孩子的名字早已被世人忘却,但孩子的陵墓仍然还在那里。1897年,政府成了这
块土地的主人。无名孩子的陵墓,在政府手中依然被完整地保留下来,成了格兰特将军 陵墓的邻居。 又一个一百年以后,1997年,为了缅怀格兰特将军,当时的纽约市长朱利安尼来到 这里,亲自记录了这个动人的故事,并把它刻在石牌上,立在这个无名小孩的陵墓旁。
同学交流、分享。
2.从课文中提出成语典故,如“内诚于心,外信于
人”“烽火戏诸侯”,要求全班同学结合相关成语、典故、
格言等,如“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一言九鼎”“一诺千 金”等。
课后作业
1.完成《练习册》相关语言训练题。
2.分小组按要求用一周时间完成“拓展训练”,写出研究 报告。要求: (1)该报告写作可采用“总—分—总”结构; (2)注重事实论据的使用。
孔子的诚信观
本课教学目录
● 教学目标 ● 阅读理解 ● 写作训练 ● 课后作业
● ● ●
课文导入 课堂讨论 课堂小结
教学目标
1.了解孔子的诚信思想,深刻理解诚信对个人、社会、国
家乃至全人类进步与发展的现实意义。
2.能正确解读课文,借助课文中起概括、提示作用的语句 列出课文内容要点;学习课文“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和事 实论证、对比论证等写作方法。 3.在课堂讨论和课后学习中能够借鉴课文写作方法,联系
“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
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美国第十六任总统林肯曾
经说:“你可能在某些时候欺
骗了所有的人,也可能在所有 的时候欺骗了某些人,但你却
不能在所有的时候欺骗所有的
人。”
阅读理解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
问之。曰:“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 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曾子杀彘教子
下面就让我们尝试着做一次辩论。
正方:我们需要“诚信” 反方:“诚信”已不足取
阅读理解
总 《论语》中的“诚信”思想
课 文 结 构
诚信对国家治理的根基作用 (为政) 分 诚信是朋友交往的基本原则 (处世) 诚信是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 (修养) 总 总结:内诚于心,外信于人
对 比 论 证 事 实 论 证
阅读理解
写作训练
以下列任一成语为题,先解释一下成语的含义,再写一两个相
关的当代故事,最后做适当的议论,500字左右。
立 木 以 信
烽 火 戏 诸 侯
君 子 一 言
驷 马 难 追
内 诚 于 心
外 信 于 人
一 言 九 鼎
课堂小结

内 诚 于 心
真诚
信誉

外 信任
诚挚
信心
课堂小结
1.由学生完成“心得笔记”的写作,并自主到讲台与
课堂讨论
下列故事给你什么启示?
美国纽约河边公园里矗立着“南北战争阵亡战士纪念碑”,美国第十八任总统、南
北战争时期担任北方军统帅的格兰特将军的陵墓就坐落在这里。格兰特将军的陵墓后边, 还有一座小孩子的陵墓。
两百多年以前的1797年。那位小主人五岁的时候,不慎从这里的悬崖上坠落身亡。
其父伤心欲绝,将他埋葬于此。数年后,由于家道衰落,老主人不得不将这片土地转让。 出于对儿子的爱,他要求新主人把孩子的陵墓作为土地的一部分,永远不要毁坏它。新 主人答应了,并把这个条件写进了契约。一百年过去了。这片土地不知道辗转卖过了多
课堂讨论
如何看待小池国三的行为?
日本有一个企业家叫小池国三,第一次从事商业活动时刚刚 13岁,在一家企业做推销员。由于工作努力,半个月就和33位客 户签订了合同。不久,他发现自己推销的产品价格比其他企业相 同产品贵了一些,非常不安。思来想去,最后他带着合同挨家挨 户说明情况,把合同全退了——半个月的业绩全完了,他也被所 在企业辞退„„
原文:子贡问政。子曰:“足食,
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 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
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
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 死,民无信不立。” 对 比 政府要诚信 商鞅立木为信
阅读理解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
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
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 “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
实际,充分运用典型实例说明事理,做到理据相谐,条例清晰。
课文导入
有人说,诚信是人内心升起的太阳,可以照亮自己,也可以 温暖别人;诚信是一把金钥匙,可以打开人的心锁,也可以打开 知识和财富的大门;诚信绽放着生命之美,生活因它而多姿,人
生因它而多彩。但人们对诚信的认识并不都是如此,在当代社会
经济生活中,方方面面诚信与失信的碰撞、冲突,一直就没有停 止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