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学物理单元教学设计模板王钰12010245480new

中学物理单元教学设计模板王钰12010245480new

2通过了解红外线、紫外线在高科技上的应用,体会科技的力量,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科学实践活动,有团队精神。
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感受自主实验探究的快乐和获得成功的愉悦,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总结成功的经验,分析失败的原因,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从而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过程
与方法
1通过实验及观察认识光的反射,体验光的反射的奇妙感觉。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能在观察和学习中发现问题,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及提出问题的能力。
2结合生活体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3通过观察认识,折射现象,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能在观察和学习中发现问题,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及提出问题的能力。
7经历信息处理过程,有对信息的有解释根据调查或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
和价值观
1有学习物理的兴趣,有对科学的求知欲,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反射、折射和散射现象的美妙,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及和谐相处的情感。
中学物理单元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单元名称
光现象
设计者学校/班级
宁夏大学物理师范(1)班
设计者姓名
王钰
选用
教材
八年级人教版
所需教学课时数
十一节
教学设计理念
本单元的学习遵守理论联系实际和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主,以老师讲授为辅的教学理论,从实际出发探究理论知识,然后根据理论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小组讨论和联系猜想,从而使得学生自主探究光现象。对于光的反射、折射的理解和画图部分以及平面镜成像部分需要强化,要重点强调光路的可逆性,重点强化学生的画图能力。对于光的折射和反射以及平面镜成像部分的学习要构建学习支架和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对于看不见的光部分的学习可以构建情感支架,让学生更加关注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注重引导学生理论与实际的密切联系。本单元的学习是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对于重点知识的掌握以教师讲授为主。通过自主实验,使得学生可以初步掌握基本的实验步骤和安全实验的方法。本单元计划采用多种评价方法,首先是通过填写学生需求评估调查表,对于学生学习情况有初步的了解,然后根据结果及时修改教学计划。对于学生的预习方面,学生需要在每次自学完成后,去完成预习达标测试题。在学习结束后,完成课程达标测试题。然后教师组织考试进行测试,通过考试评估学生的掌握情况,然后确定复习计划。已达到教学要求。
4体验色光的混合和颜色的混合,通过比较获取相关知识。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有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能通过实验探究物体的颜色。
5初步尝试对不可见的事物通其可见效应对该事物进行研究的方法。
6收集数据,会利用多种渠道收集关于红外线、紫外线的相关资料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能与他人交流,有自我反思和听取意见的意识,有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的特点。
3.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
4.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5.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6.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色光组成的,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重点:光的直线传播;用探究法研究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特点;光的折射现象;红外线、紫外线的作用。
实验法探究法
讨论法
课件
模拟实验
第三节
光的反射及习题讲解
讲授法讨论法
课件,练习册
第四节
平面镜成像
实验法、探究法
讨论法
课件
演示实验
模拟实验
第五节
平面镜成像及习题讲解
讲授法讨论法
课件,练习册
第六节
光的折射
实验法探究法
讨论法
课件
演示实验
自主实验
第七节
光的折射及习题讲解
难点: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简单的光现象;用光的反射解释一些简单现象;虚像的概念;解释简单的折射现象;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作用及应用;做好探究实验及分析。
教学目标阐明
知识
与技能
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的分类;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2了解自然界的光的反射、折射、色散射现象,并知道它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任务分析
本模块包含的教学内容
本单元要学习光的反射、折射和散射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学会画光路图,了解看不见的光的具体应用。本章包括六节内容,要学习反射定理和折射定理。掌握平面镜成像的基本规律。学会用实验探究法自主探究所学知识。
新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
1了解自然界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认识光的内容,了解光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策略制定
本模块课程安排
新授课
(6)节
实验课
(4)节
测试课
(1)节
复习课
(1)节
探究课
(3)节
习题课
(3)节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实验法、实践法
教学媒体
演示实验、模拟实验、课件、
本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安排
基本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媒体
第一节
单元内容简介
光的传播
讲授法讨论法
自主实践法
课件
第二节
光的反射
需求分析
光现象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它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对于光的相关现象的理论过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客观地的理解生活中的,并且可以利用基础物理知识进行简单的解释。使学生切身体会到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见过生活中诸多的光现象,对于光现象有初步的了解,通过学习学生会应用理论知识解释相关的光现象。在数学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画图经验和技巧,所以在画光路图时只要理论知识熟练就基本可以作图。由于本单元会有很多的探究实验,所以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体验自主探究的乐趣。
3掌握光的反射、折射、色散的基本概念及规律。
4初步了解太阳光谱;了解色散现象,知道光的三原色和颜料三原色的不同。
4了解光路可逆性。
5 掌握平面镜成像的基本规律。
6了解紫外线、红外线的存在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7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用简单的验仪器,具有安全意识,会描述实验现象,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8了解物理学及其相关技术发展的大致历程,知道物理学不仅含有物理知识,而且还含有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