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至登封快速通道改建工程三标钢筋混凝土框架桥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郑州至登封快速通道改建工程三标项目经理部二○一三年七月钢筋混凝土框架桥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及编制范围1、编制依据(1)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有关政策、法规和条例、规定;(2)国家颁布的现行相关设计规范,施工技术规范,各种试验(检验)、检测标准(规程)和验标;(3)已到位框架桥施工图、相关配套图纸及相关设计文件、现场调查相关资料。
2、编制范围郑州至登封快速通道改建工程三标k33+560天仙庙4×8m框构桥的施工。
二、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1、工程概况郑登快速通道三标段起讫桩号为K25+000~K34+000。
路线由东向西南方向走来集镇翟坡、马沟、岳岗、巩楼、赵沟五个行政村,经郑煤集团东风电厂北侧绕过新密区,过新华路办事处杨寨村进入城关镇的楚沟村后到达本标段终点,全长9km。
设计速度为80km/h,本段设计为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26m宽整体式路基,中央分隔带1m,路缘带宽2×0.5m,行车道宽4×3.75m,硬路肩宽2×3.75m,土路肩宽2×0.75m。
本标段钢筋混凝土框构桥一座,结构形式为4×8m框构桥。
2、工程数量具体概况见下表:序号里程孔径结构形式主体长(横延米)斜交角度1 K33+5604×8m钢筋混凝土框构桥49.43 90 部位项目单位工程数量桥身C30砼桥体m37817.8沥青麻絮沉降缝m325.4C25砼冒石m3 6.8C25砼封端m30.8 基础C20砼框架桥基础m31322.7碎石垫层m3881.8干处挖土方m316175.2干处挖石方m3627 M7.5浆砌片石八字翼墙基m352.7M7.5浆砌片石八字截水墙m342.8 洞口M7.5浆砌片石八字墙身m3196.2M7.5浆砌片石八字墙铺砌m3339.4桥身结合部C30混凝土翼墙m344钢筋HRB335Φ12 kg 177059.6 HRB335Φ16 kg 255287.6 HRB335Φ28 kg 1019152.8地基处理CFG桩m 14280三、资源配置1、主要工程设备根据框构桥工程施工需要,配备电焊机6台,钢筋弯曲机2台,钢筋切割机2台,钢筋调直机2台,机械翻斗车4台,钢筋对焊机1台,吊车2台,混凝土罐车5台,挖掘机2台,洒水车1台,具体配置见下表:机械配置表序号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性能备注序号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性能备注1 电焊机BX1-525KW 台 6 良好2 钢筋弯曲机WJ-40 40mm 台 2 良好3 钢筋切断机QJ-40 40mm 台 2 良好4 钢筋调直机GTJ-114mm 台 2 良好5 抽水机100D-11kw 台 5 良好6 钢筋对焊机台 1 良好7 罐车HNJ5212m3 台 5 良好8 挖掘机EX220 1.3m台 2 良好9 吊车T25 20t 台 2 良好10 洒水车解放8t 辆 1 良好11 装载机ZL50 台 2 良好12 自卸汽车现代15t 台 6 良好13 插入式振动50型 2.2k个 5 良好14 压路机YZ26 台 2 良好15 木工机床台 2 良好2、人员配置主要参与人员见下页表:管理人员一览表序号姓名文化程度职称职务1 郭建英本科高级工程师项目经理2 杨永全大专高级工程师生产经理3 田丰雨本科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4 刘林本科工程师工程部经理5 张光忠中专工程师结构工程师6 甘立坤大专工程师中心实验室副主7 李龙县本科工程师试验室主任8 王显伟大专工程师质检工程师9 王昊本科工程师安全环境部经理10 刘杰大专安全员11 彭大建大专工程师合约商务部经理序号 姓名 文化程度 职称 职务 12 崔洪昌 大专 施工员 13 左分喜 中专 工程师 材料设备部经理 14王霞大专中级会计师财务部经理3、模板配置模板配置按最长跳开节段需要的模板长度确定。
根据框构孔径、长度同一孔径同一类型模板按优先采用标准的原则,每个框构配置四节箱身钢模板进行整体一次浇筑。
四、施工总体安排1、施工组织机构项目组织机构框图见下图:项目组织机构框图项目协调经理:罗洪项目总工程师:田丰雨项目副经理:杨永全项目经理:郭建英桥梁队桥涵施工第三班组拌和站桥涵施工第二班组桥涵施工第一班组经理:刘林工 程 部经理:王昊安全环境部经理:王霞财务 部经理:左分喜物资设备部主任:李龙县试验室主任:李轩英综合办公室经理:范佩测量 部2、施工任务划分根据本段桥涵实物工程量,并结合工期安排,本着“分段开工、分段成形、以利后续”的原则进行。
计划安排3个专业作业队承担本段框构桥的全部施工任务。
队伍上场人员实行弹性编制,动态管理。
高峰期上场人数125人,队伍安排及任务划分见下表。
施工队伍安排及任务划分表序号 施工队伍 施工任务 劳动力 1 桥涵施工第一班组 负责地基处理的施工 25人 2 桥涵施工第二班组 负责框构桥基础及墙身的施工 80人 3桥涵施工第三班组负责框构桥洞口的施工20人五、施工工艺及方法1、施工工艺流程框架桥施工工艺流程图见下图。
底板及侧墙底部模型检查验收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基坑开挖基底处理及基底垫层底板钢筋加工绑扎隐蔽工程检等强拆模;侧墙及顶板钢筋隐蔽工程检侧墙及顶板混凝土模侧墙及顶板混凝土浇等强(>75%)拆 模检查验收总体施工方法:底板、墙身、顶板各部位均采用定型钢模或木模,支架采用碗扣式支架,罐车运输砼进行现场采用汽车泵及串筒入膜浇注,桥身分底板和墙身下部(底板上50cm)一并浇筑、墙身上部和顶板钢筋砼一并浇筑的两次浇筑方式。
2.1施工准备(1)、桥开工之前,技术室根据设计图纸及相关资料认真核对桥的细部结构尺寸、标高及地基承载力要求。
(2)、桥施工前,应在小桥四周设截水沟和临时排水沟,存料、加工场地按照规范化管理要求进行硬化处理。
(3)、施工前,按设计要求和技术规范规划桥的砼框架主体模型、同时编制好施工组织计划与安排。
(4)、施工用材料陆续进场,并进行材料的检验,不合格材料坚决不予进场。
(5)、进行施工放样,定出开挖位置及中线桩并按要求施放护桩,以便施工过程中复测。
(6)、开工之前,由项目总工组织工程部及施工队负责人开专题技术交底会,明确施工过程控制及有关技术规范要求,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
2.2测量放样施工前,首先确定出框架桥中心及纵横轴线,施工放样时应注意框架桥与线路斜交的定位方法,准确的定出框架桥轴线与线路中心线的准确位置。
根据纵、横轴线,计算出基础边线,再放出基坑的开挖范围。
基坑各定位点的标高及开挖过程中标高检查,用水准测量控制。
3.1基坑开挖框架桥基坑采用明挖法,挖掘机开挖,辅以人工清底,机械开挖至距设计标高30cm 时采用人工清底避免扰动地基。
基坑底面平面尺寸应按基础换填尺寸大小每边加宽0.5米,基坑范围以外四周设排水沟和集水井,采用人工或水泵将基坑内的积水排出坑外,防止基坑遭水浸泡,影响基底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
根据现场实际地质情况及开挖深度进行放坡开挖,一般坡度取1:0.75。
3.2基底检验(1)基底平面位置、尺寸大小和基底高程。
(2)基底地质情况和承载力是否与设计资料相符。
(3)基底处理和排水情况。
(4)基底高程容许误差符合下列规定(见下表)基坑开挖及基础施工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表 序号 基坑情况 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 土(高程) ±50 测量检查 2石(高程)+50 -200基坑开挖到位后,联系监理及设计单位进行地基承载力试验和地质情况核实,且满足设计要求后按下图示意开挖基坑。
对特殊地质水文地段,结合现场情况,决定支护方案、开挖范围和防排水措施。
基础开挖示意图原地面原地面基础宽度1:0.751:0.753.3地基处理框架桥地基采用CFG桩地基加固方式,具体施工方法见CFG桩施工方案。
3.4混凝土垫层浇注框架主体下部60cm厚C20混凝土基础施工前先按设计位置进行放样及挂线,放样挂线经过现场核对合格后立模板,一次性浇注混凝土基础,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浇筑使用的砼由砼拌和站统一拌和,砼罐车运送。
基础模板采用标准钢模板拼装,尺寸为800*1500mm,模板表面必须平滑光顺,不得有缺损及凹凸不平的现象。
模板严格按所放基坑位置安装,必须保证框架桥基础各部分设计形状尺寸及沉降缝位置正确。
模板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安装前必须涂抹新机油或脱模剂。
模板安装用钢管固定,设立拉筋,支撑要牢固,在浇筑过程中不能变形、跑模;且模板接缝处采用止水带或腻子封闭,保证严密,不得漏浆。
安装完毕后,应抄平基础混凝土顶面标高并且在模板上作标记,基础顶面高程的允许误差应符合验标和设计要求。
模板加固完毕后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立即进行混凝土灌注。
基础根据不同环境等级分别采用设计要求的相应混凝土,混凝土由拌合站集中供应采用混凝土罐车运至框架桥施工现场。
拌和混凝土的原材料要符合有关技术规范的规定,并经检验合格,严格按施工配合比进行拌和,并按本次浇筑混凝土的数量由试验员做好混凝土试件。
混凝土采用汽车泵方式入模,从一端向另一端浇筑,采用插入式振动器逐层振捣。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在台阶部位应进行抹面。
待混凝土浇筑达到拆模强度后,拆模并洒水养护。
4、主体施工4.1钢筋加工及安装钢筋加工严格按照设计尺寸进行加工,主筋接头必须采用电弧焊,钢接头应避免设置在应力最大处,并分散布置。
双筋采用并排布置,三筋采用梅花型布置。
结构中钢筋骨架均为双面焊接,其中相互搭接长度不小于10d(d为钢筋直径),同时预留架立钢筋,架立钢筋加工好的一次性绑扎到位,采用钢管架加固。
骨架在钢筋工棚内下料制作,半成品运至施工地点进行绑扎,钢筋的弯制应严格其几何尺寸,接头型式、位置、焊接、弯制半径、长度等符合下页表要求。
钢筋加工允许偏差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1 受力钢筋全长±102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20尺量3 箍筋内净尺寸±5(桥梁±3)钢筋加工由钢筋加工厂统一加工后,加工成品钢筋经检验合格后运至施工现场人工进行绑扎,绑扎按已放出的中心线位置确定几何尺寸,弹好墨线,绑扎底板下梗肋及竖墙部分钢筋,顶、底板上下层钢筋之间绑扎定位支撑钢筋,以保证上下层钢筋的间距。
钢筋与模板之间采用同标号混凝土垫块,以保证保护层的厚度。
绑扎完成经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监理验收合格后进行模板安装。
钢筋安装及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名称 允许偏差(mm ) 检验方法 1受力钢筋排距 ±5 尺量,两端、中间各一处 2同一排受力钢筋间距 基础、板、墙 ±20 柱、梁 ±10 3分布钢筋间距 ±20 尺量,连续3处 4箍筋间距 绑扎骨架 ±20 尺量,连续3处 焊接骨架 ±10 5 弯起点位置(加工偏差±20mm 包括在内) 30尺量 6钢筋保护层厚度c (mm )C ≥35 +10 -5尺量,两端、中间各2处 25<C <35 +5 -2C ≤25 +3 -1 4.2底板施工 基础垫层浇筑完毕后由测量人员放出桥梁中心线,底板模板线及墙身模板控制线,并按设计弹出沉降缝位置,缝宽2cm ,绑扎底板钢筋,同时预埋墙身钢筋,立底板及墙身50cm 模板,模板采用钢模,模板衔接处用宽胶带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