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2019-2020年中图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复习巩固一第1题【单选题】图片材料体现了洋务派的作为涉及的主要领域有( )①政治②军事③经济④教育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中国近代化经历了层层深入的历程。
19世纪末,中国近代化的核心内容是( )A、学习西方的经济技术B、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C、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D、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兴中会B、光复会C、中华革命党D、中国同盟会【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
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
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
”如此推理,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该走的道路是( )A、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B、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C、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D、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洋务运动【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某同学制作了下面图示,以理清历史事件之间的某些因果关系。
根据结构空白的方框内应填写:(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改革政治体制是戊戌变法运动的主题之一,百日维新期间光绪皇帝发布诏令( )A、裁撤部分中央机构B、设立议院C、制定宪法D、设立制度局主持新政【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历史兴趣小组为下列图片拟一历史主题,最贴切的是( )A、抗争——中国人民摆脱外来的侵略B、探索——寻求强国御侮之道C、屈辱——步步走向殖民地的深渊D、复兴——中华民族崛起之路【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如下图所示的是小明收藏的一份报纸,此报纸是( )A、《新青年》B、《时务报》C、《新民众报》D、《五四报》【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每个人一生中都有自己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
三人的选择都是为了( )A、挽救中华民族B、实行君主立宪制C、推翻清朝政府D、建立民主共和国【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洋务运动求自强,戊戌变法图立宪,辛亥革命建共和在系列救亡图存的运动中,中国逐渐汇入工业文明大潮。
这些运动( )A、完善了近中国的民主制度B、取得了反抗外国侵略的胜利C、完成了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D、反映了近代化道路的艰辛探索【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新文化运动的旗帜( )A、自强、求富B、民主共和C、民主、科学D、“师夷长技以制夷”【答案】:【解析】:第12题【单选题】某班决定本学期举办一期以“纪念康有为”为主题的板报,同学们提供了以下资料,能采用的是( )A、创建中国同盟会B、发起“公车上书”C、建立了中华民国D、创办黄埔军校【答案】:【解析】:第13题【单选题】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武昌起义爆发②兴中会成立③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④公车上书⑤新文化运动开始A、②①③④⑤B、②④①③⑤C、②③④①⑤D、②④③⑤①【答案】:【解析】:第14题【单选题】近代中国有人指出:“(土耳其)不变旧法,遂为六大国割地废君,而柄其政。
日本一小岛夷耳,能变旧法,乃能灭我琉球,侵我大国。
前车之撤,可以为鉴。
”“伏惟皇上……破除旧习,更新大政。
”由此可知他主张( )A、变法维新、救亡图存B、学习西方、发展科技C、解放思想、宣扬民主D、发动民众、进行革命【答案】:【解析】:第15题【判断题】洋务运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16题【填空题】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发动了______,取得成功。
随后的一个月中,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率领革命军发动了______,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答案】:【解析】:第17题【问答题】近代化的探索:中国近代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
在民族危难之时,无数的仁人志士积极地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材料一: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示意图材料二:变法之本,在于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
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变法通议》材料三: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从洋务自强到变法维新,从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尽管期间遭遇过种种挫折和失败,但中国社会的变革,毕竟在山重水复中景随人转,迭相递进,由学习西方的军事思想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推陈出新。
阅读材料,思考并回答:(1)开启中国近代化历程的事件是洋务运动,请问这个运动的性质是?(2)根据材料二写出倡导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两个代表人物(3)辛亥革命最伟大的历史意义是什么?(4)新文化运动的后期,李大钊等人还传播了什么思想?(5)根据材料三,在近代化探索历程中,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答案】:【解析】:第18题【改错题】(题目有一处错误,请找出错误之处并加以改正。
)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轮船招商局等一批近代民用工业。
【答案】:【解析】:第19题【材料分析题】“海洋”与“海权”是世界历史绕不开的话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2000年左右,希腊早期文明——爱琴文明发祥于克里特岛,后来文明中心又转移到希腊半岛,出现迈锡尼文明。
爱琴文明晚于苏美尔和古埃及文明,但早于欧洲其他任何古文明,是迄今发现的欧洲最古老的文明。
材料二:迪亚士沿大西洋南下到达非洲西南端,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越过大西洋和印度洋到达印度,麦哲伦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完成环球航行后,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法国沿着新航路走上了殖民扩张和掠夺的道路。
尤其是英国,相继打败海上强国西班牙、荷兰和法国后,到18世纪后半期,在世界各大洲建立了殖民地,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日不落帝国”。
材料三: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西北边疆危机引发了清政府内部“海防”和“塞防”孰轻孰重的争论。
直隶总督李鸿章认为“新疆不复,于肢体元气无伤;海疆不防,则腹心大患愈棘”。
陕甘总督左宗裳则认为,“时事之宜筹,谟谋之宜定者,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
(三则材料均组编于教材、教参内容)材料四:“必须突破重陆轻海的传统思维,高度重视经略海洋、维护海权”,中国海军将“逐步实现从近海防御型向近海防御与远海护卫型结合转变”。
(2015年中国国防白皮书)据材料一,指出“爱琴文明”产生的独特自然地理条件。
紧扣材料二,指出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的主要实现途径。
据材料三,概括李鸿章、左宗棠的主张,举出清政府当时加强海权的主要史实。
19世纪中后期,中国被哪几个海权强国所欺凌?(试举两个国家)结合材料四,你认为当前我国强化海权的关键是什么?【答案】:【解析】:第20题【材料分析题】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
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摘自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材料三:……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依据材料一的四幅图文材料,分别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名称。
图3人物领导了一次伟大的运动,这次运动(革命)的指导思想什么?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这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材料三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回顾这场运动,你觉得我们对待西方文化应持有怎样的正确态度?【答案】:【解析】:第21题【材料分析题】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不断向西方学习,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暨道光二十年,林文忠公始译洋报,为讲求外国情形之始。
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也称“林文忠公”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冯忠辉《近代前期主要政治派别与中国文化的走向》材料二:“复(严复)殚心著述,於学无所不窥,举中外治术学理,靡不究极原委,抉其失得,证明而会通之。
精欧西文字,所译书以朅辞达奥旨。
”——《清史稿》材料三:中日和约十一款,全权大臣既画押,电至京师,举国哗然,内之郎曹,外之疆吏,咸有争论,……。
初则广东举人梁启超联名百余,湖南举人任锡纯、文俊铎、谭绍裳各联名数十,首诣察院,呈请代奏。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材料四:……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许多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材料五: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
……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
……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
……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请回答:材料一中的“林文忠公”是谁?受他影响,魏源编著了《海国图志》一书,编写的目的是?材料二中的“复”影响最大的译著是?“复‘提出的进步观点有?材料三中“中日和约”是指近代史上的哪一条约?材料四中的“德、赛两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你觉得我们对待西方文化应持有怎样的正确态度?指出先进的中国人为解决材料五中的“器物”、“制度”、“文化”的不足分别进行了哪些探索?【答案】:【解析】:第22题【材料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江南制造总局材料二: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
这些人被称为“洋务派”。
材料一是洋务运动中创办的近代军工企业,其创办者是谁?创办于哪一年?根据材料二,指出这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这次运动的口号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答案】:【解析】:第23题【材料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朝后期,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促使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有了改变现状、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抵御外侮的要求,代表人物有林则徐、魏源、严复等。
——选自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材料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选自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材料三: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
……北洋军阀为维护自己的统治,在思想领域里掀起了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从而兴起了新文化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