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锤击预制管桩施工方案精编版

锤击预制管桩施工方案精编版

目录1.工程概况 (2)1.1基本说明 (2)1、总体工程概况: (2)1.2周边环境 (2)1.3桩基础的设计资料 (2)2.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2)3.打桩施工工艺 (3)4、锤击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措施 (3)5质量控制措施 (5)6.安全及文明施工 (6)6.1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6)6.2施工用电安全措施: (7)6.3施工机具使用安全措施: (8)7.附图 (8)8.项目现场人员配备 (9)1.工程概况1.1基本说明1、总体工程概况:本工程名称为广汽本田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产品自主开发及能力建设项目污水处理站、固体废物收集站和油脂库工程施工总承包,污水处理站位于厂区北部,建筑区的西南部,东侧距建筑区道路8.5m,南侧距厂区围墙24.45m,西侧为预留发展用地,北侧距固体废物收集站及油脂库30.2m。

污水处理站为双层钢筋混凝土框架与单层钢架的组合结构。

占地面积948.64m2,建筑面积742.28 m2。

建筑女儿墙12.0m。

东西总长30.8米,南北总宽30.8米,钢架柱距为30米×30米.生活间为双层钢筋混凝土框架,首层层高5米,二层层高5.2米。

高罩棚底标高10m,顶标高12m。

固体废物收集站及油脂库位于厂区北部,建筑区的西南部,东侧距建筑区道路8.7m,南侧距污水处理站30.2m,西侧和北侧均为预留发展用地。

本建筑物为单层钢筋混凝土框架与单层钢架的组合结构,占地面积336.07m2,建筑面积226.88 m2。

建筑女儿墙7.0m,东西总长35米,南北总宽10米,固体废物收集站柱距为10米×10米,油脂库柱距为7米×7米。

注:合同要求该工程的质量目标为合格。

1.2周边环境现场已具备开工条件,施工临时用电、临时用水按业主提供的接驳点接至现场,施工范围外道路为市政道路,可通行施工车辆,供施工设备和材料进场。

1.3桩基础的设计资料本工程污水处理站采用预制混凝土基础桩,设计桩径0.4m,单桩承载力特征值RA=900KN,我司拟布置1台锤击桩机进行压桩施工。

2.施工进度计划安排本工程采用ф400管桩,桩长控制在不小于10-15m范围,桩的工程量大165根桩,1台HD62型筒式柴油打桩锤进行施工,计划每个机械台班完成12~14支桩,约12工作天完工,如果遇特殊情况(台风、暴雨场地沉机,或停电等不可抗因素)则采用其它有效措施,同时现场做好排水、回填工作,确保打桩工程顺利完成。

3.打桩施工工艺测量放线→管桩吊运→桩机就位→起吊第一节桩插桩校正垂直度→锤击第一节桩→起吊第二节桩→电焊接桩→锤击第二节桩→送桩至满足试桩设计要求→桩机移位4、锤击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措施1、桩基开工前先在设计、监理、甲方等有关单位在场下进行试桩,定出有关参数,按此参数进行指导施工(如收锤标准、最后三阵锤的贯入度等),各承台的工程桩配桩应根据地质报告及施工经验进行管桩的配置,使工程桩桩长符合设计标高要求。

2、测量控制、定位与复测。

(1)放线定位:根据甲方提供的建筑物控制坐标点,做好交桩记录并经复核验收符合要求才能进行测量工作。

用全站仪设站于控制坐标点上,把施工图纸给定的各坐标点测放出来,并经复核符合要求后以此作为支点把各轴线及桩位测放定位,并将承台桩位用木桩锤入土层做好标记,于木桩上桩位点钉入铁钉,木桩突出地面10cm 至20cm,桩点,标高记录在册,并将控制轴线引至安全位置,以便恢复轴线及检查使用。

(2)轴线复核:施工前,对已放线定位的各轴线及桩位置重新复核一次,检查各轴线之间尺寸及桩位置尺寸是否符合施工图纸设计要求,并请甲方监理验线复核签字认可。

(3)标高控制:地面标高用水准仪测定,确保精度,对基准点加以保护。

3、吊运桩:(1)工程管桩厂提供质保书及产品合格证方能使用。

进场后应按规定要求进行管桩的外观检查,质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2)桩的现场堆放场地应平整、坚实、堆垛高度一般不宜超过四层;(3)管桩在驳运、堆放过程中应保持平衡,力求轻吊轻放,避免撞击和损伤。

(4)管桩按不同规格,长度及施工流水顺序分别堆放,并在地面上设置二道垫木,垫木应分别位于距桩端0.2倍桩长处,不得用有棱角的金属构件替代。

4、打桩机具(1)打桩机的桩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并选用行走方便,走管式桩架。

(2)柴油桩锤选用HD45柴油锤。

(3)桩帽及垫层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a、桩帽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耐打性。

b、桩帽宜做成圆筒型,套桩头用的筒体深度宜取350~400mm,内径应比管桩外径大20~30mm。

c、打桩时桩帽与桩头之间应设置弹性衬垫。

衬垫采用硬纸板材料制作,衬垫厚度应均匀且经锤击压实后的厚度不宜小于120mm;在打桩期间经常检查,及时更换或补充。

d、桩帽和桩锤之间应用竖纹硬木或盘圆层叠的钢丝绳作“锤垫”,其厚度宜取150~200mm。

(4)送桩器及衬垫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a、送桩器宜做成圆筒形,并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耐打性。

送桩器长度应满足送桩深度的要求。

b、送桩器上下两端面应平整,且与送桩器中心轴线相垂直。

c、送桩器下端面应开孔,使管桩内腔与外界连通。

d、送桩器应与管桩匹配。

套筒式送桩器下端的套筒深度宜取250~350㎜,内径应比管桩外径大20~30㎜。

e、送桩作业时,送桩器与管桩桩头之间应设置1~2层麻袋或硬纸板作衬垫。

(5)施工现场应配备电焊机、气割工具、索具、撬棍、钢丝刷、锯桩器等施工用具;每台打桩机尚应配备一把长条水准尺,可随时量测桩身的垂直度。

4、管桩的施打(1)施工场地要平整,并能满足施工机械地耐力的要求,四周要开设排水沟;(2)样桩放好后经有关单位复核无误方可施工。

打桩施工时,必须对每根桩根据轴线进行复核纠正,每天应对轴线控制桩进行复测校正。

桩位偏差不得大于20㎜。

(3)桩机要平稳,倾斜不得大于1%,做到就位准确,插桩垂直三点一线(即锤、桩帽、桩),不得偏移;(4)插桩定位和接桩时均要用经纬仪或线垂在桩的正面和侧面二个方向作垂直观测,确保垂直度。

第一节管桩起吊就位插入地面时的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0.5%,并宜用长条水准尺或其他测量仪器校正;必要时,宜拔出重插。

(5)管桩施工过程中,桩锤、桩帽和桩身的中心线应重合。

当桩身倾斜率超过0.8%时,应找出原因并设法纠正;当桩尖进入硬土层后,严禁用移动桩架等强行回扳的方法纠偏。

(6)在较厚的全风岩层中施打管桩,不宜采用大流水打桩施工法,宜将每根桩一次性连续打到底,尽量减少中间休歇时间,且尽可能避免粗砂-砾砂层或在接近设计深度时进行接桩。

(7)承台边缘的桩宜待承台内其他桩打完并重新测定桩位后再插桩施打。

(8)打桩时应由专职记录员及时准确地填写管桩施工记录表,并经当班监理人员(或建设单位代表)验证签名后方可作为有效施工记录。

(9)焊接接桩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J81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a、当管桩需要接长时,其入土部分桩段的桩头宜高出地面0.5~1.0m。

b、下节桩的桩头处宜设导向箍以方便上节桩就位。

接桩时上下节桩段应保持顺直,错位偏差不宜大于2㎜。

c、管桩对接前,上下端板表面应用铁刷子清刷干净,坡口处应刷至露出金属光泽。

d、焊接时宜先在坡口圆周上对称点焊4~6点,待上下桩节固定后拆除导向箍再分层施焊,施焊宜同时两个焊工对称进行。

e、焊接层数不得少于二层,内层焊渣必须清理干净后方能施焊外一层;焊缝应饱满连续。

f、焊好的桩接头应自然冷却后才可继续锤击,自然冷却时间不宜少于8min;严禁用水冷却或焊好即打。

(10)桩在打入过程中,发生下列情况时,应及时与有关方面研究,确定能否继续施工。

a、打入过程中贯入度突然变小,桩身出现严重回弹;b、桩身突然发生显著的偏斜和水平方向移动;c、桩身严重裂缝,产生露筋或桩顶砼破碎;d、周围建筑或管线发现异常情况。

e、地面明显隆起,邻桩上浮或位移过大。

(11)施工时按有关规定严格做好记录,内容有:桩的每米贯入锤击数,入土深度、锤的落距高度、回弹量、最后贯入度,焊接外观检查记录,桩的垂直度及平面偏移值。

(12)送桩因设计桩顶标高不一,大部分桩需送桩。

送桩应注意以下几点:a、送桩的规格和强度应能适应桩顶,桩锤及桩帽的构造要求,其外形不致使贯入阻力明显增大,且易于拔出,又尽可能少带起土体。

b、送桩伸出导杆末端的长度最多不宜超过三分之二送桩总长度,以保证送桩施工时桩锤、送桩和桩三者的轴线在一直线上,以减少偏心影响。

c、送桩下端宜设置桩垫,要求厚薄均匀,并尽量与桩顶全断面接触,以免桩顶受力不均匀而发生桩顶破损现象。

(13)打桩的最后贯入度应在下列条件下测量:a、桩头完好无损;b、柴油锤跳动正常;c、桩锤、桩帽、送桩器及桩身中心线重合;d、桩帽衬垫厚度等正常;e、打桩结束前立即测定。

(14)收锤:根据试桩定出标准:最后三阵每阵十击平均每阵贯入度2cm。

(落锤高度2.0m)。

(15)截桩头宜用锯桩器截割,严禁采用大锤横向敲击截桩或强行扳拉截桩。

5质量控制措施1)每天开工前检查打桩设备各部分的性能,以保证机械的正常动作。

管桩和桩尖进入工地时要检查管桩身和桩尖的质量,检查是否有合格证、生产日期、化验报告等证件,符合施工规范才能使用。

2)防止施工过程中,桩与桩之间泥土挤压造成完成桩上浮现象,施工过程中我施工单位将采取有效措施,如专人每天水平观测记录,如发现有上浮现象将进行必要的复打措施。

3)对于打桩过程,垂直度控制,桩的驳接等关键工序、必须充分注意。

必须重视,第一节桩入土时应采用双向吊垂控制其垂直度。

送桩时,一定要保证送桩器中心线与桩头中心在同一垂直线上,以免引起桩倾斜,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4)管桩施打时采用锤击法,施打过程中密切观察桩身垂直度在0.8%以内,当桩身倾斜度超出标准时要及时找出原因并设法纠正。

当桩尖进入硬土层后严禁用移动机架的办法强行纠偏。

5)桩机对桩中就位,第一节桩就位插入土中时,要严格进行双向吊中,要求两向的垂直度不超过0.5%。

6)桩的驳接应严格遵照设计接桩技术要求施工,确保焊缝饱满、充实、无焊渣、无气孔,等冷却8分钟后再施工。

7)材料、桩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其技术参数符合设计要求。

8)打桩时要连续进行,中途不适宜仃顿太久,以免桩周土壤固结,增加打桩的困难而造成管桩难以到达设计指定的持力层。

9)合理搭配桩长,送桩深度不应超过2.5米,也不宜外露过长。

10)接桩约在地面上0.8米进行,采用电焊焊接接桩。

11)当接近桩收锤标准时,请监理员检查贯入度的记录,宜采用收锤回弹曲线测绘纸记录。

12)一条桩施打完毕把桩机移到下一条的位置上。

13)打桩设专职的记录员,如实记录桩基每条桩施打的各项技术参数,每台班交监理员(甲方)签认。

14)现场的施工机具,材料不得乱放,保持场内整洁,创造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