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 编制说明 (1)1.1编制依据 (1)1.2编制原则 (1)1.3适用范围 (1)2 工程概况 (1)2.1工程简述 (1)2.2工程地质情况 (2)2.3工程水文条件 (2)2.4管桩设计概况 (2)3 施工组织 (3)3.1机构设置 (3)3.2劳动力计划 (3)3.3材料及机械设备计划 (3)3.4施工布置 (4)4 施工准备 (4)4.1场地准备 (4)4.2材料、机械设备准备 (5)4.3技术准备 (5)5 施工方案 (5)5.1工艺流程 (5)5.2施工方法 (5)6质量保证措施 (9)6.1质量管理保证措施 (9)6.2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9)7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2)7.1文明施工措施 (12)7.2安全生产措施 (12)7.3压桩机操作使用注意事项 (14)8 附件 (15)1 编制说明1.1编制依据1)本工程施工图纸及设计方提供的指导性施工技术交底。
2)国家、水利部及广东省有关工程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及规定,现行的水利工程设计、施工规范、技术规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及本工程的特殊规范要求等。
3)国家、水利部、地方及业主有关工程建设施工管理及确保施工安全的行业规定、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等。
4)施工现场踏勘所取得的有关工程地质、水文、气象、材料供应、施工场地、水电、交通运输状况,以及当地民风民俗、自然环境、水土资源状况等调查资料。
5)我单位在以往水利工程施工中获得的施工经验,尤其是在泵站工程施工中积累的成熟技术、科技成果、施工工艺方法等。
1.2编制原则1)响应和遵守招标文件及设计文件中对于预应力砼管桩施工的安全、质量、工期、环保、文明施工等相关规定;2)根据现有资源集中施工力量,合理规划施工工期的原则;3)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统筹考虑的原则;4)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5)高度重视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工作,合理利用土地的原则。
1.3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工程白藤泵站预应力砼管桩的施工。
2 工程概况2.1工程简述工程位于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东北部的白蕉联围,行政区划属珠海市斗门区白蕉镇。
白蕉联围排涝整治工程治涝区集水面积134.77km2。
白蕉联围排涝整治工程的主要功能是防洪(潮)、排涝。
本工程为新建白藤泵站,站址位于现白藤大闸与界河新闸之间的白蕉东堤上,距界河新闸约200m处。
泵站通过新建引渠,直接从白藤湖内取水。
承泄区为外侧的界河。
泵站采用正向进、出水布置。
因此泵站的纵轴线(顺水流方向轴线)与此处白蕉东堤垂直。
设计排水流量60m3/s,装机5台×550kW,单机12.0 m3/s。
2.2工程地质情况拟建泵房底板建基面高程-4.5m,其基础位于②-3淤泥质土与粉砂互层上,其承载力特征值fak为80kPa。
其承载力低,且具有高压缩性,不能作为持力层。
基坑开挖后形成较深基坑,最大坡高约9.0m,且边坡土体有性状较差的软塑状低抗剪强度的②-1淤泥、②-2淤泥质粘土、②-3淤泥质土与粉砂互层,开挖时需注意边坡稳定,开挖时应分级开挖,必要时对边坡采取支护措施。
闸室与泵房基础土体及边坡土体垂直渗透性弱,不会发生基坑突涌问题。
但由于②-3淤泥质土与粉砂互层各个位置的水平渗透性差异性较大,局部水平渗透性较大,边坡可能产生局部的渗透破坏问题。
2.3工程水文条件珠海市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和东南信风,干湿冷暖分明;冬季处于冷高压的前缘,盛行北风和东北风,雨水较少,常见冬季干旱。
春季2~3月,由于暖湿气流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交汇于华南地区,往往形成大范围的低温阴雨天气;从4月上旬开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北抬,西南季风活跃,开始进入雨季,前汛期(4~6月)主要是西南低空急流暴雨和峰面雨,其雨量约为年雨量的40%~50%。
后汛期(7~10月)的降雨以台风雨为主,后汛期雨量为的35%~45%。
工程区年平均气温为22℃,多年平均降水量2036.5mm,多年平均蒸发量1673mm。
2.4管桩设计概况1)桩径500mm,壁厚不小于100mm;桩体混凝土强度≥C80;2)采用直径为φ50cm管桩作为基桩,以砾砂层为基桩的持力层,底高程按-50.0m控制,桩底打入持力层5.0m左右,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大于 770KN,管桩采用PC-AB500(100)-a预应力管桩。
3)预应力管桩做法参见03SG409《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中的PC预应力高强砼管桩。
4)本工程共设计预应力管桩763条,桩长约40~50米,砾砂层桩底打入持力层5.0m左右。
详见《管桩编号图》3 施工组织3.1机构设置为确保“高速、优质、低耗”的创建优质工程,根据职能明确,精干高效,运转灵活,指挥有力的原则,按照项目管理的需要,组成项目管理机构,全面负责本工序的施工管理。
组织机构主要成员表3.2劳动力计划为满足工程施工需要,在施工过程中人员配置情况见下表。
班组作业人员计划表3.3材料及机械设备计划1)材料计划材料计划表2)机械设备计划机械设备计划3.4施工布置1)根据本工程特点及设计工程量,计划投入2台柴油锤击压桩机进场施工,以尽可能减少压桩对周围楼房及道路的影响。
2)在现场范围内修通临时道路,接通施工用水、用电。
3)场地局部土质较差,地基承载力不足,不能满足桩机行进要求,需对场地进行砖渣回填压实。
4)清除现场妨碍施工的高空和地下障碍物,如地下管线,旧有基础,地面上电杆、电线、树木等。
5)整平打桩范围内场地,周围作好排水沟;修建现场临时道路。
4 施工准备4.1场地准备1)清除地下障碍物,对原地面进行清理和整平,将路基范围内原地面上淤泥、树根、草皮、腐植土等全部挖除,为预应力砼管桩施工做好场地平整。
2)做好临时排水设施,疏干场内积水,使周边水不再进人场内,雨水、渗水随时排出。
3)做好临时储备预应力砼管桩场地。
4)完成现场便道及临时用水、用电工程。
4.2材料、机械设备准备按3.3材料及机械设备计划准备4.3技术准备1)编制预应力砼管桩施工方案,经审批后向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收集场地工程地质资料和水文地质资料。
3)按照实际的机械设备、作业人员和作业环境等条件,进行现场工艺试验,验证机械设备和人员配置、施工质量、施工效率等。
4)预应力砼管桩编号图绘制5 施工方案5.1工艺流程5.2施工方法(1)打桩准备1)试桩施工前再次逐根检查,即检查混凝土桩有无严重质量问题,对管桩两端清理干净,施焊面上有油漆杂物污染时,清刷干净。
2)桩锤的选择选择桩锤时,充分考虑桩的形状、尺寸、重量、入土长度、结构形式以及土质、气象等条件,并掌握各种锤的特性。
桩锤的夯击能量克服桩的贯入阻力,包括克服桩尖阻力、桩侧摩阻力和桩的回弹产生的能量损失等。
如果桩锤的能量不能满足上述要求,会引起桩头部的局部压曲,难以将桩送到设计标高。
鉴于本工程土层,选用6.0t锤。
3)施工桩位测设根据桩基施工图进行桩位测设,并提前进行平面定位和高程复核以及控制点复核。
经项目质量员复核后,最后由监理核查认可,方可施工。
4)堆存吊运按照审定的桩基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进行管桩堆放。
现场堆放场地要平整、坚实,垫木间距依吊点位置确定,堆放层数不得超过三层,不同规格的桩必须分开堆放管桩堆存设计两个支点(图1),其吊点符合图2所示的位置要求。
管桩堆存需要使用软垫(木垫)。
管桩起吊运输中要防止振动、冲撞。
卸桩时采用两点吊,可先将桩身吊起0.2-0.3m,检查机身稳定性、制动器的可靠性和吊具的牢固性,确认一切状况良好后,再缓慢起吊、转向,下降时必须低速轻放,避免桩身受损。
图 1 图 25)管桩龄期的确定管桩从制造成型到打桩施工的间隔时间尽量长些,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标准值,现场堆存一定量的桩,按“先进场桩先打”的原则,满足管桩的强度要求。
桩基轴线和样桩的定位点,设置在不受沉桩直接影响的地点,并在施工中定期做好系统的检查,定位点需要移动时,先检查其准确性,并做好测量记录。
认真做好桩基的测量放样记录,并及时提请监理复核,复核手续及时、完善,经监理复核通过后再施打。
(2)打桩阶段技术措施各个承台打桩流程,根据各个承台桩位的具体布置形式,沉桩顺序由一端向另一端连续退打进行,但当桩基平面尺寸比较大或比较小时,采用由中间向两端或四周的沉桩顺序进行。
1)插桩桩打入过程中修正桩的角度较困难,因此就位时正确安放。
第一节管桩插入地下时,尽量保持位置方向正确。
开始轻轻打下,认真检查,若有偏差及时纠正,必要时拔出重打。
校核桩的垂直度采用垂直角,即用两个方向(互成90°)的经纬仪使导架保持垂直。
通过桩机导架的旋转、滑动及停留进行调整。
经纬仪设置在不受打桩影响处,并经常加以调平,使之保持垂直。
2)锤打因地层较软,初打时可能下沉量较大,采取低提锤,轻打下,随着沉桩加深,沉速减慢,渐增起锤高度。
在整个打桩过程中,使桩锤、桩帽、桩身保持在同一轴线上。
必要时将桩锤及桩架导杆方向按桩身方向调整,不使管桩受到偏心锤打。
打桩较难下沉时,检查落锤有无倾斜偏心,特别是检查桩垫桩帽是否合适。
如果不合适,更换或补充软垫。
每根桩连续一次打完,不中断,以免难以继续打下。
3)接桩与焊接①接桩时使新接桩节与原桩节的轴线一致,两施焊面上的泥土、油污、铁锈等预先清刷干净。
当下节桩的桩头距地面1—1.2m时,即可进行焊接接桩。
接桩时可在下节桩头上安装导向箍,以便新接桩节的引导就位。
上节桩找正方向后,对称点焊4—6点加以固定,然后拆除导向箍。
管桩焊接施工时由有经验的焊工按照技术规程的要求认真进行;施焊第一层时,适当加大电流,加大熔深。
采用手工焊接,第一层用ф3.2或ф4.0的E4320型焊条,第二层以后用ф4.0—ф5.0的E4320型焊条,保证焊接质量。
焊接保证不少于三层以上并及时将焊渣清除干净。
②上、中、下节桩焊接时,采用小电流焊接,最大限度的避免因焊接温度过高而影响砼结合部的强度。
③上、中、下节桩对接检查合格后,先进行定位点焊,点焊时所采用的焊接材料与正式施焊时相同,点焊如有缺陷及时铲除。
④焊接前,将焊缝附近的铁锈、油污、水气和杂物清除干净。
焊接时,焊接件表面保持清洁。
⑤焊接完成后,由项目部质量员检查合格后,请监理检查。
检查合格后,保证冷却5分钟后施打。
⑥上、中、下节桩对中,不偏斜,(二台经纬仪控制)按图施工,误差在两节桩之间出现间隙,采用厚薄适当的铁片填实。
焊接时要采取防风措施,减少焊接变形,焊缝连续饱满,并确保规定的焊缝长度。
⑦打桩时详细、准确地填写打桩记录。
特别注意最后贯入度,即最后50cm 桩长的锤击高度及桩的贯入度。
4)送桩为将管桩打到设计标高,需要采用送桩器,送桩器用钢板制作,长4m。
设计送桩器的原则是打入阻力不能太大,容易拔出,能将冲击力有效地传到桩上,并能重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