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洗法的操作规程及流程图
熏洗法是将药物煎汤,趁热在患处熏蒸、淋洗,以达到疏通揍理、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杀虫止痒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一、评估
1.当前主要症状、临场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
2.患者体质及熏洗部位皮肤情况。
3.女性患者评估胎、产、经、带.
4.心理状况。
二、目标
1.缓解患者的关节疼痛、肿胀、屈伸不利、皮肤瘙痒等症状.
2.减轻眼科疾病引起的眼结膜红肿、痒痛、糜烂等症状.
3.促进肛肠疾患的伤口愈合.
三、禁忌症
月经期、孕妇禁用坐浴.
四、告知
注意药液温度,防治烫伤.
五、物品准备
治疗盘、药液、熏洗盆(根据熏洗部位的不同,也可准备坐浴椅、有孔木盖浴盆或治疗碗等)、水温计,必要时备屏风及换药用品.
六、操作程序
1.遵医嘱配制药液.
2.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
3.根据熏洗部位安排患者体位,暴露熏洗部位,必要时用屏风遮挡,注
意保暖.
4.熏洗过程中,观察患者的放映,了解其生理和心理感受,若感到不适,应立即停止,协助患者卧床休息.
5.熏洗完毕,清洁局部皮肤,协助衣着,安置舒适卧位.
6.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字.
七、护理及注意事项
1.冬季注意保暖,暴露部位尽量加盖衣被.
2.熏洗药温不宜过热,温度适宜,以防烫伤。
3.在伤口部位进行熏洗时,按无菌技术操作进行.
4.包扎部位熏洗时,应揭去敷料。
熏洗完毕后,更换消毒敷料.
5.所用物品需清洁消毒,用具一人一份一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熏洗法操作流程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