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裤裙纸样

裤裙纸样


第三章 裙装结构设计
第四节 裙子基本纸样分割原理及应用

2.竖线分割裙的设计
多片裙通常是竖线分割 裙,即四片裙、六片裙、 八片裙等,竖线分割裙的 分割线功能性比较强,即 省道转移到分割线中。 四片分割裙设计
第三章 裙装结构设计
第四节 裙子基本纸样分割原理及应用

2.竖线分割裙的设计
多片裙通常是竖线分割 裙,即四片裙、六片裙、八 片裙等,竖线分割裙的分割 线功能性比较强,即省道转 移到分割线中。 六片分割裙设计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服装构成的人体工学
三、男女体型差异及特征 从服装纸样的技术要求而言,人体骨骼、肌肉、脂肪和皮肤的生理差 别和形态特征是必须要加以研究的。 1、男、女骨骼的差异 男性的骨骼强悍,有棱角;女性则平滑柔和;男性上身骨骼较发达, 肩较宽,胸廓体积大,骨盆窄而薄;女性肩窄小,胸廓体积小,下身 骨骼较发达。总体而言,男性为倒梯形,女性则是正梯形。 2、男、女肌肉及表层组织的差异 由于生理上的原因,女性与男性肌肉和表层的差异点是:女性乳房隆 起,背部稍向后倾斜,使颈部前伸,造成肩胛突出,由于骨盆宽厚使 臀大肌高耸,促成后腰部凹陷,腹部前挺,呈现S型曲线;而男性颈 部竖直,胸部前倾,收腹,臀部收缩而体积小,故整体形成挺拔有力 的造型 由于男、女肌肉与表层组织的差异,决定了女装纸样设计主要在于褶 和省的变换运用,而男装的纸样设计主要在于用材料的性能和分割的 技术处理上。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服装构成的人体工学
2、人体动态尺寸 腰脊关节的活动尺度影响着上下身连接的纸 样设计。腰脊活动尺度的测定是以人体自然 直立状态为准,腰脊前屈80°,后伸30°, 左右厕屈35°,旋转45°。这是裤子后裆 线的加长(俗称后翘)、衬衣后身下摆长于 前身等的原因所在。髋关节的活动范围以大 转子的活动尺度为准。人体直立时由于功能 障碍,实际不能以0°为起点,应以内收 10°开始。为了计算方便,以将两腿垂直地 面设定0°为标准,髋关节前屈、后伸、外 展、内收30°;膝关节后屈、后伸、外展、 内收等动作均形成不同的角度。 这是下装 如裙子作贴身设计的时候,需开衩、作褶等 的原因所在。
表2-1-1 我国成年男女臀、腰、胸均值表 部位 臀围 腰围 胸围 男子 90.51 74.06 87.91 单位:cm 女子 91.52 70.26 83.39
注:该表为1972年全国体型测量调查的均值
第二章 下装腰臀围差的结构处理
第一节人体腰臀部相互关系
二、腰、臀部形态差异 腰、臀部形态差异腰、臀部的截面差异(如图2-1-1所示),在于 两者在前中线至侧缝线部位差异不大,仅在数量上HL大于WL,在 后中线至侧缝线部位差异很大。从表面形态上看,腰、臀部在后中 线处差异较大。如图2-1-2所示,腹部在前中线处的垂直交角为<a, 正常体的<a约为8°左右; 臀部在后中线处的垂直交角为<B,正 常体的<B约为20°左右; 臀沟处的交角为<y,正常体的< y 约 为10°-12°(男10°、女12°); 臀部在侧面的垂直交角为<a, 正常体的<a约为8°。 从表面形态看,腰、臀部在后中线处差异 较大。
图1-1-1 人体躯干四大区域图
2、体块的连接点 连接人体九个体块的有颈部、腰部、 大转子、膝关节、踝关节、肩关节、 肘关节、腕关节八组连接点。
图1-1-2 人体九大体块图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服装构成的人体工学
二、人体的基本构造
骨骼、肌肉和皮肤共同形成了人体的外部形体特征。 1、骨骼 由于人体骨骼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连接,构成了人体的基本骨架,基 本骨架的运动特征构成了与纸样设计相关的基本结构点。如下肢中, 大转子是臀围线的标准;膝关节构成下肢变化的基准线;腓骨头作 为裤长的确定标准等。
由于人体臀部的生理特征,其凸点分布比较均匀,大体 分布在前身腹部、侧身大转子和后身臀肌上。
第三章 裙装结构设计
第三节 裙子基本纸样的省移
一、腹凸与省移
作用于腹凸的省或结构 线,可以沿着中腰线选 择,且每一个省均可做 省移,最常用的是把省 变成横向断缝结构。
二、臀凸与省移
臀部凸点分布比腹部凸 点略低,因此臀省略长 于腹省,但臀凸省移的 应用范围和腹凸相似。
图2-1-3 人体腰、臀截面图
图2-1-4 腰、臀部省形的比较
第三章 裙装结构设计
第一节 裙子基本纸样
人体下身凸点特征与分布,及在裙子基本纸样中的结构处理
第三章 裙装结构设计
第二节裙子廓形变化的规律

1.紧身裙
紧身裙的特点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在腰部和臀部比较合体, 二是裙摆围度较小。
其结构基本上是在原型裙子的 基础上增加一些功能上的设计, 为穿脱方便在裙子的上端设计 拉链,为行走方便裙子下摆设 计开衩或褶。
图2-1-1 腰臀部形态比较图
图2-1-2 腰、臀部的表面差异比较图
第二章 下装腰臀围差的结构处理
第二节 基本款式的腰、臀差结构处理
人体腰、臀截面图上,将每一区间内的 腰围三等分,并与o点相连。在每一等 分区间内将腰、臀围长度分别比较,可 以看出从前中线到后中线,它们的差分 别是a、b、c、d、e、f、g,这7个量 在结构设计时一般作如下形式处理: a:前裤(裙)片门襟撇去量; b:前裤(裙)片栋缝撇去量; e:后裤(裙)片栋缝撇去量; f、g: 后裤(裙)片省道量; 省道的形状在不同的部位有所不同,在 人体腹部,由于。腹肌的外突应采地瘪 形省;在人体的臀部,由于近腰围处四 进,而在近臀围处义开始凸出,故应采 用胖形省。
第一章 绪论
第二节 服装平面结构设计基础
二、服装纸样设计的方法
1、纸样设计系统方法 通过人体测量,得到不同类型人的净尺寸,加以平均,并通过专业 化和理想化的技术处理取得不同类型的标准尺寸,制造出规格齐全 的人体模型(立体人台和平面基本型)。纸样的基本型是把理想实 体变成平面的样板而已,基本型也可以根据标准尺寸通过计算和比 例分配获得。
总结:
一、裙摆宽松程度决定了腰口线弯曲程度; 二、省道的设计灵活且省量的大小与裙子的合体程度 及人体的体型有关。裙子臀部逐渐变得宽松时,侧缝收省 的作用消失,侧缝由曲线变为直线。
第三章 裙装结构设计
第三节 裙子基本纸样的省移
腹凸、臀凸点在一线区域内处处存在
第三章 裙装结构设计
第三节 裙子基本纸样的省移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服装构成的人体工学
四、 下装纸样设计的人体静态、动态参数及应用
1、人体静态尺度
肩斜度是指肩端至颈根与水平线所形成的夹角,女性为 20 o ,男性 为 21 o ;颈斜度是指人体的颈项与垂直线形成的夹角,女性为19 o , 男性为17 o 。当人体自然直立时,手臂呈稍向前弯曲的状态,弯曲的 程度男性约为6.8cm,女性约为6cm。
2、纸样设计基本型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国内现行服装纸样制作方法大体上可分为两种:比例法、原型法。 比例裁剪和原型裁剪是目前国内最主要的两大服装结构理论学派, 是从不同角度揭示人体与服装结构关系的两种理论。
第二章 下装腰臀围差的结构处理
第一节人体腰臀部相互关系
一、人体腰、臀部的数值差异 从表2-1-1中可以看出,男女两者的数据差异较大,同时, 腰围占 臀围数值的比例,男子大于女子,用这一比例可从理论上讨论各类 成人(正常体)的腰、臀关系。
第三章 裙装结构设计
第四节 裙子基本纸样分割原理及应用

3.裙子的育克与交叉分割
裙子的育克是指在腰臀部 设计分割线而形成的中介部分, 育克的设计目的经常是为了保 证符合人体的体型,因此其分 割的位置有一定的确定性,不 象节裙的分割位置主要是由款 式决定的。
育克分割裙设计
第三章 裙装结构设计
第四节 裙子基本纸样分割原理及应用
裤裙装纸样设计
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服装系:张蓓蓓
Contents
1
2 3 4 5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下装腰臀围差的结构处理 第三章 裙装结构设计 第四章 裤装结构设计 第五章裤裙装工业样板设计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服装构成的人体工学
一、人体区域的划分和连接点 1、人体区域的划分及体块 人体区域的基本划分为头、躯干、上肢 和下肢四大区域。
2、肌肉 躯干肌肉的形体状态对服装结构的认识是十分重要的,把握的关键 在于理解躯干肌肉构成所呈现的形态特征。如下体中的臀大肌位于 腰背筋膜的下方,是臀部最丰满处,与相对应的前身为趾骨联合的 三角区,由于臀大肌的“颠峰”与大转子凸点在同一截面上,因此 后身躯干呈明显的S 形。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服装构成的人体工学
可以利用原型加宽摆量,将原型的 两个省道合并转移至下摆,同时将 侧缝改成直线。
第三章 裙装结构设计
第二节裙子廓形变化的规律

4.半圆裙和整圆裙
半圆裙是指裙摆围度正好是整圆的 一半,整圆裙则是裙摆围度恰好是 一个整圆,整圆裙是裙子整体结构 设计的极限。
这两种款式的裙子臀围加放更多, 裙摆更大,充分体现了裙子飘逸的 风格,在这种情况下省道的作用消 失,侧逢为直线,而腰围的弯曲程 度更大。
第三章 裙装结构设计
第四节 裙子基本纸样分割原理及应用

1.分割造型的原则
服装的分割线与人体的形体特征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 系: 首先,分割线设计要以结构的基本功能为前提;
其次,纵向分割是使分割线与人体凹凸点不发生明显 偏差的基础上, 尽量保持平衡; 其三,横线分割,特别是在臀部、腹部的分割线,要 以凸点为确定位置。
4.裙子腰位的变化
低腰裙实质上就是在设计好正常腰位裙子的基础之 上剪掉一部分,注意低腰是有一定限度的,即剪掉的 部分不可以太大。 如果直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计低腰裙纸样,需要注意几点: 1、腰长从设计的裙腰处量至臀围处。 2、裙腰的长度不是腰围的尺寸。
第三章 裙装结构设计
第五节 裙子基本纸样的施褶原理及应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