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组织财务管理》试卷(一)含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公共组织财务管理专用基金经常性支出账务检查二、单选题(在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将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多选不给分。
每题1分,共12分)1、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净资产在法律上归属于()A、所有者B、社会C、经营者D、出资者2、公共组织的活动经费来源不包括()。
A 有偿服务收入B 公共财政开支C 个人的投资D 捐赠资金3.反映民间非营利组织某一时期开展业务活动的收入、费用及净资产的变动情况的报表是()。
A.资产负债表B.业务活动表C.收入支出表D.现金流量表4、一般情况下,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费收入为(),除非相关资产提供者对资产的使用设置了限制。
A、非限定性收入B、限定性收入C、其他收入D、投资收入5.区分长短期投资的依据主要取决于()。
A.投资期限长B.投资收益C.投资的目的或意图方面的差异D.投资风险6、()是财务报告的主体和核心A、财务报表B、财务情况说明书C、资产负债表D、收支情况总表7.非营利组织进行长期投资的目的主要是()。
A.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产利用效率B.容易变现C.流动性强D.获得高于银行存款利率的投资报酬率8.下列经济业务可以直接用现金支付的是()。
A.支付职工退休金B.上交税金C.支付材料款D.预付货款9、()是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中心。
A 收入管理B 支出管理C 预算管理D 定员定额管理10、公共组织财务核算不着重进行(),着重核算有关资金的收支结余。
A 收支结余B成本核算C资产核算D盈亏核算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投资基金有两个主要来源,一是从当年未分配结余中转入;二是从拨入专款形成的结余中转入B职工福利基金按照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修购基金按照结余的一定比例提取C事业单位对外投资时,在增加对外投资的同时,应增加事业基金——投资基金D专款结余按照规定留归本单位使用部分,形成事业单位的一般基金12、“银行存款日记账”应定期与“银行对账单”核对,至少()核对一次。
A 每天B每周C每月D每季三、多选题(在本题的每1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正确答案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请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少选、多选不给分。
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属于非营利组织的有()。
A 事业单位B 社会团体C 基金会D 民办非企业单位2、政府组织净资产包括()A、固定基金B、事业基金C、专用基金D、结余3.我国高等院校的专用基金包括()。
A.职工福利基金B.修购基金C.住房基金D.医疗基金4、内部监督是对本单位财务活动的()的检查A、真实性B、合法性C、有效性D、合规性5.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资产分为()。
A.流动资产B.固定资产C.无形资产D.委托代理资产6.制约非营利组织对外投资的重要因素是()。
A.组织当前的财务状况B.组织整体的业务活动目标C.投资收益D.投资风险7、流动资产中的非实物资产清查主要有()A、存货B、应收及预付款项C、现金D、各种存款8.属于公共组织固定资产的有()。
A.房屋和建筑物B.设备C.低值易耗品D.图书9.引起固定资产增加的因素有()。
A.购入B.投资转出C.接受捐赠D.融资租入10、行政单位的其他收入包括()。
A.零星杂项收入B.有偿服务收入C.非主管会计单位拨入的财政性资金收入D.有价证劵及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1、比较事业单位与政府组织的财务特征。
2、非营利组织要获得免税资格需符合哪些条件?3、政府组织和事业单位净资产的形成来源?五、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行政单位可以用暂时闲置的现金及各种存款购买证劵。
2、经营支出是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
3、民间非营利组织因故停止业务,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净资产将由出资者收回。
4、转制为企业性质的公共组织,其全部资产按照规定评估作价,扣除负债后,转作国家资本金,作为国家对转换后的企业的投资。
5、财务分析报告既是已完成的财务活动的总结,又是财务预测的前提,在财务管理的循环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6、“结余”是考核公共组织单位资金使用情况的最重要的指标。
7、财务决策是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核心,它直接关系到各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质量。
8、目前,公共组织的财务预算一般采取增量预算的编制方法。
9、一般来说,在非营利组织事业支出中人员支出不宜过高。
人员支出比率越小,说明非营利组织可以用更多的资金开展业务活动。
10、事业单位的修购基金只能用于单位固定资产的修理,而不能用于固定资产的更新。
五、论述题(每题11分,共22分)1、谈谈您对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工作的建议。
2、论述我国地方政府负债形成的原因。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答案第1套一、名词解释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公共组织财务管理是公共组织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根据财务制度及财经法规,按照财务管理的原则,对公共组织有关资金的筹集、分配及使用所引起的财务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并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综合性的经济管理工作。
专用基金:专用基金指非营利组织按照规定提取或者设置的具有专门用途的资金,是非营利组织拥有的限定用途的净资产,主要包括修购基金、职工福利基金、住房基金、医疗基金和其它基金。
经常性支出:是指政府组织为维持正常运转和完成日常工作任务发生的资金耗费,包括人员经费支出和公用经费支出。
账务检查:是财务检查的一种工作方法,又称作会计检查,它是对公共组织的会计凭证、账簿和会计报表等会计资料进行检查的一种方法。
由于公共组织的一切财务收支都要反映在一定的会计凭证、账簿、会计报表上,通过凭证、账簿、报表的分析检查,就可发现问题,查明真相,实行有效的管理。
二、单选题1、B2、C 3.B 4、A 5.C 6、A 7.A 8.A 9、C 10、B、11. C 12、C三、多选题1、ABCD2、A D 3.ABCD 4、ABCDE 5.ABCDE 6.ABCD 7、CDE8.ABDE 9、ABCD 10、ABD四、简答题1、事业单位与政府组织相比的财务特征。
第一,业务职能不同。
第二,资金供应渠道不完全相同。
第三,财务核算内容有所不同。
第四,资金补偿程度不同。
第五,专用资金提取不同。
2、我国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要同时符合下列条件:(1)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设立或登记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宗教活动场所以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认定的其他组织;(2)从事公益性或者非营利性活动,且活动范围主要在中国境内;(3)取得的收入除用于与该组织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外,全部用于登记核定或者章程规定的公益性或者非营利性事业;(4)财产及其孳息不用于分配,但不包括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5)按照登记核定或者章程规定,该组织注销后的剩余财产用于公益性或者非营利性目的,或者由登记管理机关转赠给与该组织性质、宗旨相同的组织,并向社会公告;(6)投入人对投入该组织的财产不保留或者享有任何财产权利,本款所称投入人是指除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外的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组织;(7)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开支控制在规定的比例内,不变相分配该组织的财产,其中:工作人员平均工资薪金水平不得超过上年度税务登记所在地人均工资水平的两倍,工作人员福利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8)除当年新设立或登记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及民办非企业单位外,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及民办非企业单位申请前年度的检查结论为“合格”;(9)对取得的应纳税收入及其有关的成本、费用、损失应与免税收入及其有关的成本、费用、损失分别核算。
凡符合规定条件的,应向其所在地税务主管机关提出免税资格申请,并提供相关材料;财政、税务部门按照上述管理权限,对非营利组织享受免税的资格联合进行审核确认,并定期予以公布。
对非营利组织的税收优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非营利组织自身的税收优惠,分为所得税、营业税、流转税的减免;一是对于向非营利组织捐赠的单位与个人的税收优惠,捐赠主体的税收优惠,分为对企业的优惠、对个人的优惠和印花税法的特殊待遇规制。
3、答:政府组织和事业单位净资产的形成来源主要是以下几个渠道:一是国家拨款形成,国家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对政府组织的财政拨款和对事业单位的事业性补助拨款的收支结余,按规定留给单位使用,形成一部分净资产来源;二是出资者出资形成,出资者在资金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以货币资金、实物或无形资产对事业单位出资,也形成一部分净资产来源;三是按规定提取形成,按规定,事业单位可按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直接转为基金,这是事业单位净资产的重要来源;四是结余分配形成。
五、判断题1、×2、×3、×4、√5、×6、×7、√8、√9、√10、×六、论述题1、谈谈您对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工作的建议。
答: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督工作可从以下方面进行加强:(1)建立健全财务制度,严守财经纪律。
各行政事业单位应当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关于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有关政策规定,对专项资金实行归口管理。
归口管理单位财务部门负责日常管理与监督工作;用款单位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政策和财经纪律,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
应定期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必要时可以收回拨出的资金;对重要支出项目,可按照财政部门的规定,委托社会中介组织进行审计。
(2)加强预算管理,管好用好预算内、外资金。
搞好预算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首要环节。
《预算法》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行政单位财务规则》都对其作出了规定。
据此,财政部从2000年预算开始,实行“两上两下”的预算审批制度。
各行政事业单位应当予以重视,按规定做好预算编制工作。
(3)严格执行开支标准,搞好政府采购改革。
各行政事业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统一规定的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对职工工资、津贴、补贴和各种福利待遇,不得扩大范围、提高标准。
在支出管理中,要坚持精打细算,从严从紧,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大手大脚。
要提高财务收支计划的严肃性,特别是对专项资金,要严格按照下达的计划,专款专用,不得挪用和挤占。
在安排支出时,必须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制度。
政府采购制度是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一项新制度,对强化财政支出管理、抑制腐败具有积极的作用,也是目前财务监督的一个重点。
(4)加强收费管理,清理整顿银行账户。
对行政事业单位收费,要定期进行检查和清理整顿。
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必须取得财政部门和计委的批准文件。
对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通过市场取得的不体现政府职能、不属于预算外资金的经营、服务性收入,必须依法纳税,并纳入单位财务收支计划,实行统一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