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导读课教学设计

《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导读课教学设计

《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整书阅读教学设计石家庄市南石家庄小学张涵文书目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向孩子们讲述了八个中国传统节日的古老传说。

他们分别是《可怕的年》《宫女元宵》《化为灰烬的山》《流亡的诗人屈原》《牛郎和织女》《嫦娥仙子》《寻找先长费长房》《贪睡鬼与漏勺》。

从这些故事中,孩子们可以了解与节日相关的传统文化、民间习俗、以及趣闻轶事。

在书的最后,作者还贴心地奉上了与传统节日相关的活动,例如:在春节如何包饺子,在元宵节如何制作灯笼,在清明节如何制作风筝……孩子们读完故事之后,能够领略到故事之外更为广阔的天地。

推荐版本:[法]纪尧姆.奥利芙著/何治泓绘阳光出版社2016年编译出版适用年级小学二年级建议课时:3课时(导读课、交流课、汇报课各1课时)设计思路:培养学生阅读前观察封面,阅读目录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对传说的阅读兴趣,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梳理各个故事的人物,情节,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从生动有趣的故事中了解历史,获得心灵智慧的启迪。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灿烂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探寻研究,可以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和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了解,弘扬和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第一节走近传统节日故事——《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读前引导课一,课程时长:1课时二,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由来》这本书,了解重要的传统节日2、初步学会看书的封面目录。

运用思维导图了解故事人物,节日习俗,故事情节,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

3、激发阅读这本书的兴趣,感受读书的快乐。

三,教学资料ppt 视频阅读材料,阅读单。

教学过程一、猜图导入,理解“传统”1、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谜语:白白身子圆溜溜,样子像个乒乓球,放在锅里煮一煮,全家吃它过十五。

学生猜出谜底:汤圆课件分别出示春节(身着喜庆服装的小女孩手拉对联,旁边挂着一串大红鞭炮,脚下还撒落着金色的元宝)。

端午节(秀色可餐的粽子)、中秋节(嫦娥手捧月饼)三幅画,谁能根据画面猜出它们表示的是什么节日?并说一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这些节日是什么时间?教师补充指导。

评价:看来同学们在生活中很留心观察啊,这些节日都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

2、理解什么是传统节日。

我们的日历上可有两种日期:公历和农历,这些节日的时间是公历日期还是农历日期?所以在日期前还应加上“农历”二字。

传统节日一般都使用农历日期,这是因为我国古代人民记录时间的方法。

(板书:农历)同学们,像这样从古代就已产生,一直流传至今,并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节日,我们就把它叫做传统节日。

(板书:传统节日)学生齐读:传统节日。

既然是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节日,有什么文化内涵,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节日呢?相信这本书会给你答案的。

二、认识绘本结构我们一起走近《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相信这本书会给予你想要的答案。

1.出示封面前环衬内容后环衬封底图片,介绍绘本结构。

我们拿到一本书之后,怎么快速的了解这本书,可以从封面+作者+封底(绘本独特,其他书籍就是前言和书目、序、等等)来了解,一般的绘本有一个故事,而这本绘本的不同之处是由8个故事组成。

看封面,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教师实时做简单解释。

这本有趣的书是谁写的呢?2.认识作者,了解故事纪尧姆·奥利芙是一位在中国生活多年的汉学家,曾将很多中国的民间传说、古诗词和经典小说以及儿童作品翻译成法语在法国发表。

他的作品曾获“书之夜”图书奖以及圣埃克苏佩里奖。

一个外国人非常喜欢中国文化,并且把我们的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国,可见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太有魅力了。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可见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

为了便于我们学习张磊把这些故事翻译成了汉语。

除了作者我们还可以了解到本书的插图绘画者,何治泓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主修中国国画。

她曾为很多儿童作品画过插图,她创作的《龙龙的新年》这本书曾获彼得·潘奖;作品还曾获得圣埃克苏佩里奖。

相信她的画对我们理解文章很有帮助。

3.封底你知道了哪些信息?目录中我们知道这本书讲了8个传说,从这故事中,我们可以了解与节日相关的传统文化、民间习俗、以及趣闻轶事。

三,发现时间线1、这本书写了八个故事,每个故事前的导语部分告诉我们节日,节日的时间,节日风俗。

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提炼。

3、展示阅读单。

(学生上传)4、我们是否给这些节日排排序。

学生尝试,教师指导。

排出: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同学们,你发现了什么?5、发现时间线这些故事好像一颗颗珠子,这些时间好像一条线,我们用这条线把这些珠子穿起来就成了一条漂亮的项链。

这些故事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来写的,正好是一年,这就是时间的轮回,一年一个轮回,我们在每一年都度过这些节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些节日是怎么保留下来的呢?这些节日的习俗又是怎么流传下来的呢?四,思维导图分析故事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中最开始的节日是春节,课下我们已经读了《可怕的年》《宫女元宵》的故事。

1、谁记得在《宫女元宵》中有哪些人物?他们遇到了什么事?想了哪些办法怎么解决的?结局怎样?生答,教师补充点评。

2、出示相应插图,片段。

3、他们遇到问题都是想了一个办法,这样的办法就是叫做计谋。

老师记得这两个故事中都提到了一个词:计谋4、根据你们的总结,老师做了一个思维导图,《宫女元宵》人物:东方朔计谋结局。

展示导图。

5、现在请你们依照老师的导图完成手中的阅读单《可怕的年》。

《可怕的年》人物:计谋结局6、学生说,教师总结,呈现思维导图。

7、展示学生作品。

学生利用导图进行故事的讲解。

六、教师小结两个故事都运用了计谋,会想办法,动脑筋解决问题,古代人遇到困难,问题懂得运用智慧来解决。

这些重要的日子流传下来就成了节日,这些智慧,办法被保留了下来成了习惯,形成了风俗。

这些风俗习惯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了人们美好的心愿,但愿所有人生活美满,家庭团圆。

这也是为什么这些风俗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原因。

七,布置阅读任务在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些人发生了一些故事,又形成了新的节日,接下来的同学们用一周的时间完成两个故事的阅读《化为灰烬的山》《流亡的诗人屈原》。

今天的导读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第二课时推进课走进传统节日的故事一、课程时长:1课时二、教学目标1、了解《化为灰烬的山》《流亡的诗人屈原》故事。

2、运用思维导图了解故事人物,节日习俗,故事情节,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

3、激发阅读这本书的兴趣,感受读书的快乐。

三、教学资料ppt 视频阅读材料,阅读单。

教学过程一,儿歌导入,揭示课题1,听儿歌《清明》2,读古诗《清明》3,我们讲的春节,元宵节都是农历日期,唯独清明节是每年的公历时间4月5日左右,其实清明节不只是一个节日更是一个时节,这个时节有很多天,所以诗中才会说清明时节。

它依然是我们的传统节日。

它的故事就是《化为灰烬的山》二,重温故事,生本对话。

课下我们已经读了重耳(晋文公)介子推他们如何需找介子推的?寻找介子推,派使者亲自前往,说明他很真诚。

据说当年重耳流亡是,受尽了饥寒交迫,介子推割下自己身上的肉做熟了让重耳吃,晋文公才没有饿死。

三面烧山介子推出来了吗?没有,活活烧死。

晋文公是如何纪念介子推的?小组讨论,找出相关词句。

生回答,教师总结,思维导图将绵山改名为“介山”修建祠堂,周年纪念日禁止烟火。

禁止烧火煮饭,只吃冷食,木屐前沉思,穿木屐白色丧服扫墓戴柳枝,血书随身携带。

介子推是个什么样的人?第一段忠君爱国才华卓越淡泊名利人们是怎样纪念介子推的?严守禁令,不用烟火吃冷食,头戴柳枝,做“子推燕”柳条挂门,表达对逝者灵魂的尊重。

做的这些事成了习俗。

还有一个人和介子推一样,他的去世离开也让人们纪念他,《流亡的诗人屈原》诗人屈原爱国体现在哪里?第二三四段“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居民们是怎样寻找屈原的?生回答,教师总结,思维导图沿河打捞找寻呼唤他们没有找到又是怎么做的呢?生回答,教师总结,思维导图竹叶米饭扔到河里雄黄酒倒入河里包粽子喝黄酒赛龙舟成为习俗。

三,对比故事,感悟情怀这两个节日有什么共同特点?都是纪念一个人。

两个人都忠君爱国。

一些事都成为了习俗。

他们都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但这个故事是真的还是假的,我们不得而知了,因为这些故事都是传说,传说顾名思义就是口口相传,也许经过千百年,这些传说也会发生改变,但是这些人物的民族精神是永远不会消失,流传千古,警示后人。

四,布置阅读任务接下来继续阅读《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中的《牛郎和织女》《嫦娥仙子》这两个故事。

第三课时走进传统节日的故事一、课程时长:1课时二、教学目标1、了解《寻找仙长费长房》《贪睡鬼与漏勺》故事。

2、运用思维导图了解故事人物,节日习俗,故事情节,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

3、激发阅读这本书的兴趣,感受读书的快乐。

三、教学资料ppt 视频阅读材料,阅读单。

教学过程一,古诗导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齐读,九月九日是重阳节,诗中哪些地方体现出这个节日的习俗?登高插茱萸这个节日的故事就是《寻找仙长费长房》仙长:意思是对仙人的尊称;对道士的敬称。

二,重温故事,生本对话。

1,出示图片,回忆故事这个故事讲了人们受___怪物____的折磨,苦不堪言,_桓景___历尽千辛万苦,寻找_费长房________,学习降妖除怪之术,最后___杀死怪物_____,救了所有村民。

2,出示问题,分组完成,各组表述,找出相关段落,说一说补充,完成导图。

①怪物做了哪些凶恶的事?1它四处传播瘟疫,祸害人畜既可怕又可憎。

先是岸边的居民所饲养的牲畜大批离奇死亡,接着居民们也染上怪病,每天都有人丧命。

年复一年,当地生灵涂炭,人们受尽了怪物的折磨,苦不堪言。

②桓景怎样寻找费长房的?4他四处寻找,拜访了许多道观、庙宇和私塾,请教过许多行者、隐士及学士,终于打听到在东部有一座圣山,山上住着一位老仙长,名叫费长房。

世人都称他才能盖世,法力无边。

不过,人们同时警告桓景,圣山相去遥远,途中险象丛生,此行怕是凶多吉少。

5桓景是个勇敢而坚毅的人,在仙的指引下,他一路向东,安全抵达圣山;又走了一段长长的山路,终于来到仙长费长房的居所。

③如何学习降妖除怪之术的?8除此之外,仙长还赠予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并教会他剑法。

练剑需要意志坚定、持之以恒。

桓景少吃少睡,刻苦用功,剑术一日比一日精湛,终于达到出神入化的高超境界。

④如何打败怪物?11九月初九的上午,桓景严格遵照仙长的指令,把所有的村民都召集到村庄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和一碗菊花酒,随时准备迎战恶魔。

到了中午,伴随着几声可怕的吼叫,怪兽果然从汝河中狂奔而来。

还没到村民避难的山脚下,它就闻到了茱萸叶和菊花酒的气味,只好猛然停住,大惊失色。

就在这时,桓景手持青龙剑,从山上猛冲下来,朝怪物的腹部狠狠地刺了几下,不出多时就取了怪物的性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