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电机使用说明书(中文)

发电机使用说明书(中文)

功率(kW)
3000
6000
12000
15000
偏移距离(mm)
3
4
5
5
4.3.2转子安装:
先在转子的汽轮机端装一接长轴,然后将转子、轴承一并吊起,穿入定子(见下图),当转子重心临近非汽轮机侧定子线圈端部时,接长轴已伸出定子内孔,可供钢丝绳第二次绑系,此时在定子铁心内圆垫以适当厚的纸板,使转子本体搁置在定子铁心上(护环不可搁在定子铁心上作支持点),再更换绑系,将转子移到规定位置。
3.10发电机采用多进多出及进出风相互间隔的密闭循环通风系统。热空气通过用水冷却的空气冷却器进行冷却。为弥补漏气,可通过空气过滤器补给新空气。
3.11发电机引线端有一座式滑动轴承,轴瓦浇锡基轴承合金(ZChSnSbDll-6),采用球面轴瓦以自调中心线,轴承座用铸铁制成,非汽轮机端轴承座与底板及油管间用绝缘间隔开,以防轴电流。轴承用压力油循环润滑系统,润滑油由汽轮机的主油泵供给,润滑油用L-TSA-32或L-TSA-46汽轮机油。
5.1.10电机保护装置各仪表、开关是否良好及校准。
5.2电机的干燥和绝缘电阻的测量:
为了防止线圈绝缘被打穿,在发电机运转前必须进行干燥处理,其方法有:
5.2.1短路干燥法:
发电机在短路情况下运转,转速不一定是额定转速,定子短路电流应逐渐增加,以免铁心与线圈的相对膨胀过剧而损坏绝缘,最后稳定的电流受定、转子温度的限制,干燥时注意各部分的温度是否均匀。
1500 r/min
3000 r/min
限值
240μm
200μm
5.4.4集电环应在无火花情况下运转。
5.4.5发电机内部着火时,应立即通水灭火。
此外在发电机运转中,应定时测量电机电压、电流、功率、频率、各部分温升,轴承油温、油压、油量,冷却空气进风温度,出风温度,冷却水进水温度,水压、水量、振动等数据,一旦发现不正常现象,应立即采取措施,使恢复正常,否则应停机检修。
4.3.3根据联轴器检查发电机及汽轮机中心是否找正,并注意检查下列部位:
a发电机定子与转子间的气隙应均匀,最大与最小差不得大于气隙平均值的±5%。
定子第一次绑系
第二次绑系
第二次绑系
轴承
b装上端盖后,检查风扇与挡风圈的径向间隙与轴向间隙以及端盖密封圈与转轴间的径向间隙。
发电机型号
汽轮机端
非汽轮机端
δ1(mm)
4.2.9吊开转子,进行底板灌浆。
4.3电机安装
4.3.1定子安装:
将定子吊到底板上,调整好位置。定子的轴向位置应考虑到发电机转子在运转时两轴颈间的伸长以及由于汽轮机转子的相对伸长而引起发电机转子的轴向位移,因此安装时必须使发电机定子的中心线向非汽轮机侧偏过一定的距离,以保证在负载时正常运转(参考数据见下表):
定子线圈对半组成,端部连接采用银焊。
定子在引出线端有6根出线铜排。
3.4发电机转子用整体优质合金钢锻成,冷却方式为空气表面冷却。在转子大齿上开有通风槽,通风槽楔上留有风孔,以改善转子表面散热效果,护环上开有通风孔以便更有效地冷却转子线圈的端部。
3.5转子线圈是用裸铜线绕成,其匝间绝缘用绝缘垫条或半叠包以绝缘带。转子线槽槽楔采用非磁性材料制成,以减少漏磁。转子线圈端部以环氧玻璃布板垫紧。护环与转子线圈间绝缘采用环氧玻璃布板绝缘。集电环两端各一个,通过引出线与转子线圈相连。
式中:R—绝缘电阻(MΩ), —发电机额定电压(V), —额定容量(kVA);转子冷态绝缘电阻不小于1 MΩ。
c连续三、四次绝缘电阻的测量,一次比一次升高,并最后保持到稳定。
5.2.3.6非汽轮机端轴承绝缘的绝缘电阻在冷态下用1000V摇表测定时,应不小于1 MΩ。
5.3发电机的启动、并列与停车时应注意的事项:
3.13发电机两侧的上下端盖内均装有灭火水管,上端盖上装有视察窗。
3.14发电机底板由汽轮机端底板、座式轴承处底板及两个侧面底板四部分组成。
3.15发电机有转子接地电刷装置。
4安装说明
4.1基础辅设
基础由客户根据外形图和具体条件而设计,并应考虑以下原则:
4.1.1基础应有足够的承重能力,要能承受静的或动的负载,防止下沉、移动和振动。
a汽轮机要有足够的时间适应负荷情况,以免叶片受过大的应力。
b发电机定子电流应逐渐升高,使铜线和铁心间膨胀量相差不致太大。
c负荷增加的速度不得过大,负载的增加一般是,电机在冷态投入线路时,即可立刻运行在30%额定负载下,然后在30min内将负荷逐渐升高到正常值。
在发电机减负荷停车时,冷却器应参与调节,最后加以关闭,以便电机内部温度降低不致过快。
5.4运转中除发电机电压、电流、功率、频率及各部分温升(定子线圈、转子线
圈,定子铁心,轴承等)不得超过技术数据中规定的限值外,必须注意下列事项:
5.4.1轴承的进油温度应介于30℃~40℃间,出油温度不得大于65℃。
5.4.2冷却空气进风温度不得大于40℃,不低于0℃(一般以冷却器不结露为限,正常约为20℃),相对湿度不得超过75%,冷却水温度不得大于33℃。
5.1.3集电环与电刷的接触情况;
5.1.4电刷压力是否正确,电刷能否在刷握内自如滑动;
5.1.5发电机出线是否良好,相序是否正确;
5.1.6轴承油路与冷却器水路是否畅通;
5.1.7各紧固螺钉是否紧固;
5.1.8轴承储油箱内润滑油牌号是否正确,油是否充足;
5.1.9所有测温装置及其连接是否接装良好;
0.25~0.57
≈10
≈3.5
0.25~0.57
≈20
QF-J15-2,6.3kV
10.5kV
≈3.5
0.25~0.57
≈10
≈3.5
0.25~0.57
≈20
4.3.4冷却器安装:
一般冷却器安装可根据安装图纸进行,安装时必须注意下列事项:
a冷却器的安装应使冷却器进出水获得必须的温度阶梯。
b为了使冷却器检修时能滴干冷却管内的水分,安装时宜装成有一定的斜度。
3.6转子本体、槽楔与护环构成阻尼系统,故不另设阻尼线圈。
3.7转子护环采用非磁性钢锻件,以减少转子漏磁及损耗。中心环采用优质钢锻件,护环与中心环采用热套配合,护环与转子本体也采用热套配合,中心环采用环键作为轴向固定。
3.8转子两端各装一离心式风扇。
3.9集电环采用优质钢锻成,集电环上车有螺旋形小槽,可增强冷却效果,并有排灰作用。
1.概说
1.1发电机为隐极式同步发电机,由汽轮机驱动。
1.2发电机采用静止可控硅励磁。
1.3发电机采用封闭循环的通风系统,有空气冷却器。
1.4发电机旋转方向从汽轮机端看为顺时针。
1.5发电机的使用环境条件为:海拔不超过1000m;冷却气体温度不超过+ ;
相对湿度不大于75%;不受昆虫,爬虫及腐蚀性气体侵蚀的室内。
a发电机转子线圈匝间短路或转子线圈接地,使磁场失去平衡。
b汽轮机与发电机连轴器之中心配合不正确。
c转子线圈变形,位置移动。
d转子失去平衡。
e发电机定子铁心损坏,硅钢片松弛。
5.2.3.4加热时测定电流、温度及绝缘电阻的数值,并作出温度和绝缘电阻的关系曲线,一般每隔30min测量一次,直至电机冷却为止。
5.2.3.5发电机之绝缘电阻符合下列条件,即可停止干燥(定子用2500V摇表,转子用500V摇表测量)
a在15℃~30℃时,吸收比R60/R15≥1.3
b在接近运行温度时,定子线圈绝缘电阻之值不小于
5.2.2铁耗加热法:
用电缆穿过定子铁心或在转子上绕以线圈,通入低压交流电,定子铁心或转子因铁耗而发热,使线圈干燥。
5.2.3在应用上述方法干燥时应注意以下各点:
5.2.3.1加热前用压缩空气将电机各部分吹干净;
5.2.3.2温度应慢慢上升,以免膨胀太快而损坏绝缘;
5.2.3.3温度一般不超过70℃(用温度计测量)出风温度不应超过65℃。
1.6空气冷却器的进水温度不大于+ 。
2运行工况
2.1发电机在额定工况下连续运行时各部分温升限度如下:
电机部分
温升限度(K)
测量方法
定子线圈
85
埋置检温计法
转子线圈
90
电阻法
定子铁心
80
埋置检温计法
集电环
80
温度计法
2.2发电机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运行时,轴承的出油温度不得超过 ,轴瓦温度不得超过 。
2.3当发电机的功率因数为额定值,电压与额定值的偏差不超过±5%,且其频
4.1.2应与汽轮机的基础做成一整块,以免因不均匀的下沉,骨架变形等引起机组中心线改变,而使电机受到损坏。
4.1.3基础浇好后应先加重物进行预压。
4.1.4地脚孔位置,必须准确按图,孔之大小应比螺栓大5~7cm,以便校正、灌浆。
4.1.5混凝土应完全干固。
4.2底板安装
4.2.1基础检查,外部观察须无裂纹、气泡、以及其他外部缺陷,以铁锤敲打,声音应清脆,经试凿证明基础凝固结实牢固。
5.5使用中故障分析
5.5.1发电机电气不稳定现象。
这种一般是由于发电机的进相电流或退相电流所引起,有时由于系统电压太低及调速器不灵,也会引起不稳定及脱步。
5.5.2发电机发不出电压
一般由于下述原因:
a励磁系统有故障。
b在转子线圈有两点接地时,也会引起发电机的电压不足。
5.5.3发电机振动
一般由于下述原因:
3.2发电机定子铁心是由经涂漆处理过的0.5mm高硅扇形片套于鸽尾支持筋上叠压而成,全长分成若干段,形成若干径向风道,铁心用压圈压紧。
3.3发电机定子线圈由双玻扁铜线制成。采用全粉云母F级绝缘。直线部分与端部均采用模压,端部作成篮式渐伸线结构。经三个端箍成一整体,并通过环氧玻璃布板支架固定在机座两端。
发电机开始转动时汽轮机要有一段暖机时间,再慢慢提高到额定转速,此时应进行以下检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