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教案:2.3化学平衡第四课时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教案:2.3化学平衡第四课时
不一定平衡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①当m+n≠p+q时
平衡
②但m+n=p+q时
不一定平衡
温度
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当体系温度一定时(其他不变)
平衡
气体的密度(ρ)
密度一定
不一定平衡
颜色
反应体系内有有色物质时,颜色稳定不变
平衡
教学回顾
与反思
讲授:习题:复习:讨论:其他:
集体备课教案
个人备课教案
1.直接判断法
(1)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0。
(2)同一物质的消耗速率与生成速率相等。
(3)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
2.间接判断法
(1)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2)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
(3)各气体的体积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3.以反应mA(g)+nB(g) pC(g)+qD(g)为例来说明
平衡
③υ(A)∶υ(B)∶υ(C)∶υ(D)=m∶n∶p∶q,υ(正)不一定等于υ(逆)(平衡与否该式都成立)
不一定平衡
④在单位时间内生成了nmol B的同时消耗了qmol D,均指υ(逆)
不一定平衡
压强
①m+n≠p+q时,总压强一定(其他条件一定)
平衡
②m+n=p+q时,总压强一定(其他条件一定)
3、加强新知识的运用,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处是掌握新知识的关键,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思维习惯。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通过从日常生活、基本化学反应事实中归纳化学状态等,提高学生的归纳和总结能力;通过溶解平衡、化学平衡、可逆反应之间的联系,提高知识的总结归纳能力。
重点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难点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课型
高二化学教案(选修四)
课题: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平衡
授课班级
课时
第四课识
与
技能
1、理解化学平衡状态等基本概念。
2、理解化学平衡状态形成的条件、适用范围、特征。
过程
与
方法
1、用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从而提高判断平衡状态、非平衡状态的能力。
2、利用化学平衡的动态特征,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混合物体系中各成分的含量
①各物质的物质的量、质量或物质的量分数、质量分数一定
平衡
②各气体的体积或体积分数一定
平衡
③总体积、总压强、总物质的量一定
不一定平衡
正、逆反应速率的关系
①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mmol A,同时也生成了mmol A,即υ(正)=υ(逆)
平衡
②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nmol B的同时也消耗了pmol C,即υ(正)=υ(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