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年级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
1-10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1-14小题有多个正确选项。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一定发生变化
B .速度方向发生变化的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C .速度变化的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D .加速度变化的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2.决定平抛物体在空中运动时间的因素是( )
A .初速度
B .抛出时物体的高度
C .抛出时物体的高度和初速度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3.如图所示为一皮带传动装置,右轮半径为r ,a 点在它的边缘上.左轮半径为2r ,b 点在它的边缘上.若在传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则a 点与b 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
A .1:2
B .2:1
C .4:1
D .1:4
4.第一宇宙速度就是( )
A .人造天体环绕地球运动的最小速度
B .第一宇宙速度跟地球的半径无关
C .使人造天体环绕地球运动所必需的最小地面发射速度
D .使人造天体摆脱地球引力束缚所必需的最小地面发射速度
5.某物体在地面上受到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为F ,若此物体受到的引力减小到
4
1,则此物体距离地面的高度应为(R 为地球半径)( )
A .R
B .2R
C .4R
D .8R
6.地球可近似看成球形,由于地球表面上物体都随地球自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赤道处受的地球引力等于两极处,而重力小于两极处
B.赤道处的角速度比南纬300处的角速度大
C.地球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都指向地心,且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比两极处大
D.地面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时提供向心力的是重力
7.关于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做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在上升阶段,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减少
B.做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在上升阶段,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增加
C.做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在上升阶段,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
D.做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在上升阶段,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
8.甲、乙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的2倍,则( )
B.甲的动能是乙的动能的2倍
A.甲的动能是乙的动能的1
2
C.甲的动能是乙的动能的1
D.甲的动能是乙的动能的4倍
4
9.一空盒以某一初速度在水平面上滑行,滑行的最远距离为L.现往空盒中倒入沙子,使空盒与沙子的总质量为原来空盒的3倍,仍以原来的初速度在水平面上滑行,此时滑行的最远距离为( )
A.L/9
B.L/3
C.L
D.3L
10.关于功的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托着一个物体沿水平方向匀速前进,人对物体做了正功
B.人托着一个物体沿水平方向加速前进,人对物体做了正功
C.力和位移都是矢量,功也一定是矢量
D.因为功有正功和负功的区别,所以功是矢量
11.某同学查询到“神舟”六号飞船在圆形轨道上运行一周的时间约为90分钟,他将这一信息与地球同步卫星进行比较,由此可知( )
A.“神舟”六号在圆形轨道上运行时的向心加速度比地球同步卫星小
B.“神舟”六号在圆形轨道上运行时的速率比地球同步卫星大
C.“神舟”六号在圆形轨道上运行时离地面的高度比地球同步卫星低
D.“神舟”六号在圆形轨道上运行时的角速度比地球同步卫星小
12.两颗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它们的质量之比为m A:m B=1:2,轨道半径之比r A:r B=3: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的线速度之比为v A:v B=1:3 B.它们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a A:a B=1:9
C.它们的向心力之比为F A:F B=1:18 D.它们的周期之比为T A:T B=3:1
13.在下列实例中,不计空气阻力,系统机械能守恒的是( )
A.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
B.小球落在弹簧上,把弹簧压缩后又被弹起
C.沿光滑曲面自由下滑的物体
D.起重机将重物匀速吊起
14.从同一高度以相同的速率分别抛出质量相等的三个小球,一个竖直上抛,一个竖直下抛,另一个平抛,则它们从抛出到落地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A.运行的时间相等 B.加速度相同
C.落地时的速度相同 D.落地时的动能相等
二、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16分)
15.倾角为30°的斜面上有一个质量为1kg的物块,物块从静止开始以2.5m/s2的加速度加速下滑1m.在物块下滑过程中(重力加速度g取10m/s2)物块的重力做功 J,支持力做功 J,摩擦力做功 J 。
16.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已知电磁打点计时器所用的电源的频率为50 Hz,查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 m/s2,测得所用的重物质量为1.00 kg.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把第一个点记作O,另选连续的四个点A、B、C、D作为测量的点,经测量知道A、B、C、D各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62.99 cm、70.18 cm、77.76 cm、85.73 cm.
(1)根据以上数据,可知重物由O点运动到C点,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______,动能的增加量等于________.(结果取三位有效数字)
(2)根据以上数据,可知重物下落时的实际加速度a=________,a________g(填“大于”或“小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28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做答在答题卡上)
17.长L=0.5 m、质量可忽略的轻绳,其一端系于O点,一端连有质量m =2 kg的小球,现使小球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如图所示,g =10 m/s2,求:
(1) 若小球通过最高点A时v A=5 m/s,轻绳受到的拉力为多大?
(2) 若小球通过最低点B时v B=6 m/s,轻绳受到的拉力为多大?
(3) 若小球通过O点的等高点C时v C=4 m/s,轻绳受到的拉力为多大?
18.一种氢气燃料的汽车,质量为m = 2.0×103kg ,发动机的额定输
出功率为80kW ,行驶在平直公路上时所受阻力恒为车重的0.1倍.若汽车从静止开始先匀加速启动,加速度的大小为a = 1.0m/s2 .达到额定输出功率后,汽车保持功率不变又加速行驶了800m ,直到获得最大速度后才匀速行驶.取g= 10m/s2.试求:
(1) 汽车的最大行驶速度;
(2) 汽车匀加速启动阶段结束时的速度;
(3) 当速度为5m/s时,汽车牵引力的瞬时功率.
19.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从高为h、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最后停在水平面上,已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
(1)物体滑至斜面底端时的速度;
(2)物体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不计斜面与平面交接处的动能损失)
物理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6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A B B C A A C D C B BC ABC ABC BD
二、填空题(16分)
15.5 J 0J -2.5 J
16.(1)7.62 J 7.57 J (2)9.75 m/s2小于重物受空气阻力,纸带受限位孔或打点计时器振针的阻力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28分)
17. (1)在最高点mg +T 1=L
v m A 2得:T 1=80 N (2) 在最低点T 2-mg =L
v m B 2 得:T 2=164 N (3) 在C 点轻绳的拉力提供向心力T 3=L
v m C 2得:T 3=64N 18. (1)汽车的最大行驶速度3
38010==40m/s f 0.1 2.01010m p v ⨯=⨯⨯⨯额
(2)设汽车匀加速启动阶段结束时的速度为1v ,由F f ma -=,得3410F N =⨯
由1F p v 额=,得3
13
801020/410v m s ⨯==⨯ (3)当速度为5m/s 时,处于匀加速阶段,牵引力的瞬时功率为:3410520p Fv kW ==⨯⨯=
19.(1)物体下滑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且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由动能定理:mgh =12
mv 2,可求得物体滑至斜面底端时速度大小为v =2gh ;
(2)设物体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为l ,
由动能定理:-μmgl =0-12
mv 2, 解得:l =v22μg =h 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