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语文模拟试卷(四)-4

大学语文模拟试卷(四)-4

大学语文模拟试卷(四)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文章中选自《论语》的是()A.《季氏将代颛臾》B.《寡人之于国也》C.《国殇》D.《氓》2.下列作品中,通过采用寓言的形式说理的是()A.《寡人之于国也》B.《季氏将伐颛臾》C.《冯谖客孟尝君》D.《秋水》3.孔子认为“大同”、“小康”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A.人事制度B.物质文明建设C.所有制形式D.精神文明建设4.《论毅力》中“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这段话所用的论证方法是()A.演绎法B.归纳法C.类比法D.对比法5.《灯下漫笔》选自鲁迅著名的杂文集()A.《热风》B.《南腔北调集》C.《坟》D.《华盖集》6.奠定梁实秋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地位的一部作品是()A.《槐园梦忆》B.《雅舍小品》C.《雅舍谈吃》D.《实秋杂文》7.《论快乐》一文提出快乐是()A.分为肉体和精神的B.人生的享受C.人生的本质D.由精神来决定8.下面几个选项中不包括在记叙文的类型中的是()A.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B.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C.以写景为主的记叙文D.以说理为主的记叙文9.《郑伯克段于鄢》是一篇典型的()A.写人文章B.叙事文章C.议论文章D.抒情文章10.《战国策》的整理编定者是()A.刘向B.左丘明C.司马迁D.战国各国的史官11.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是()A.《左传》B.《吕氏春秋》C.《史记》D.《尚书》12.下面人物中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A.白居易B.刘禹锡C.柳宗元D.王维13.朱自清发表的第一部散文集是()A.《背影》B.《踪迹》C.《你我》D.《欧游杂记》14.下列作品中不属于郁达夫所创作的小说是()A.《故都的秋》B.《伤逝》C.《春风沉醉的晚上》D.《迟桂花》15.下列带点的字解释正确的是()A.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以为:认为B.无乃尔是过.与?过:过错。

C.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数:次数。

D.故谋由是作,而兵.由此起。

兵:战争。

16.战国后期产生的一种新诗体是()A.诗经B.乐府17.下列属于曹操作品的是()A.《从军行》B.《陌上桑》C.《蒿里行》D.《兵车行》18.王维山水诗突出的艺术特点是()A.旷达飘逸B.慷慨豪放C.沉郁顿挫D.诗中有画19.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的抒情方式是()A.直抒胸臆B.借景抒情C.借典故抒情D.借议论抒情20.下在作家中享有“短篇小说之王”美誉的是()B.都德C.卡夫卡D.莫泊桑二、文言文阅读:21~29小题,共30分。

(一)阅读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回答21~23小题。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21.本词表现了李清照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22.本词主要通过什么渲染愁情?哪一句最集中体现作者故国故家故人之思?(4分)23.本词在文字上有什么主要特点?(4分)(二)阅读《季氏将伐颛臾》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24~26小题。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24.这段选文表达了孔子的什么观点?(4分)25.这段选文是立论还是驳论?(2分)26.这段选文在全文的论证上起什么作用?(三)阅读下列文字,回答27~29小题。

劝学有游于子墨子之门者,子墨子曰:“盍.学乎?”对曰:“吾簇人无学者。

”子墨子曰:“不然.。

夫好美者,岂曰吾族人莫之好,故不好哉?夫欲富贵者,岂曰我族人莫之欲,故不欲哉?好美,欲富贵者,不视人①,犹强为之②。

夫.义,天下之大.器.,何以视人,不强为之?”选自《墨子》)【注释】①不视人:不用看别人行事。

②强:奋力。

27.解释加点词。

(4分)①盍.学乎②不然.③夫.义,天下之大器..28.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①有游于子墨子之门者。

②岂曰吾族人莫之好,故不好哉?29.本文说明了怎样一个问题?(2分)三、现代文阅读:30~38小题,共30分。

(一)阅读鲁迅的《灯下漫笔》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30~32小题。

……我们在目前,还可以亲见各式各样的筵席,有烧烤,有翅席,有便饭,有西餐。

但茅檐下也有淡饭,路旁也有残羹,野上也有饿殍;有吃烧烤的身份不资的阔人,也有饿得垂死的每斤八文的孩子……所谓中国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席。

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席的厨房。

不知道而赞颂者是可恕的,否则,此辈当得永远的诅咒!……这人肉的筵席现在还在排着,有许多人还想一直排下去。

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30.这一片段从内容上可分成几个层次?(2分)31.每一层次的中心内容是什么?(4分)32.作者是运用什么修辞方法来说理论事的?(4分)(二)阅读培根《论学问》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33~35小题。

有些书可供一尝,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咀嚼消化;这就是说,有些书只要读读他们一部分就够了,有些书可以全读,但是不必过于细心地读;还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全读,勤读,而且用心地读。

有些书也可以请代表去读,并且由别人替我作出节要来;但这种方法只适用于次要的议论和次要的书籍……33.这段文字提及了哪几种读书方法?(4分)34.这几种读书方法主要针对什么问题?(2分)35.最后一句话“有些书也可以请代表去读,并且由别人替我作出节要来”,这其中的含义是什么?(4分)(三)阅读下面文章,回答36~38小题。

父亲的儿子父亲身穿一条灯芯绒裤子和一件我十年级时穿不下的衬衫站在我门前。

他是来帮我装一只污物碾碎机的。

小时候,总觉得父亲只是家里一个拥有特权的长期房客。

我和母亲都很生气,多愁善感。

而父亲是个一辈子没有失眠过的乐天派。

和世上的许多父子一样,我们老是斗,而且没有停战的时候,我们父子之间的冷战从我少年时期开始一直持续到1973年离家上大学为止。

他以前当过海军战斗机飞行员,他相信世上的一切问题,包括被家人溺爱、萎瘪瘪没精神的儿子,都可以以纪律手段来处理。

作为家里的男孩子,家人对我寄予厚望。

我最怕把成绩单带回家。

父亲看着那些“C”,总是摇摇头,懊丧地说:“我不会考出这种成绩。

我要是有你这样的脑瓜子,肯定比你强。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们八年级男生在班上的地位高低往往取决于他的头发长短。

谁头发长,谁就会让人刮目相看。

可是,每到星期六,父亲就押着我上理发店,威风凛凛地对手握剪子的师傅说:“够梳就行了!”我闭上眼睛,为的是不让他看到我的眼泪。

我离家上了大学,可是父亲仍然占据着我的脑海。

做任何事情我都会听到父亲的声音。

直到我看见自己的文章印成铅字的时候,我才感到渐渐脱离了父亲的掌心,开始拥有了自己的生活。

现在,我疑惑,站在我面前的这位74岁的老人就是当年追打我,把我吓得屁滚尿流的巨人吗?他曾经对我的职业颇不以为然,“那活能赚钱吗?”如今,每当有人错把他当成“作家”比尔·海威时,我的职业成了他的自豪。

我们就像来自敌对阵营的退伍老兵,征战多年后终于握手言欢了。

过去的冲突已经遥远似梦。

不久前,我和父亲一起吃午饭。

父亲告诉我,部队会为他免费火化,骨灰也由他们负责撒到海里去。

我觉得心中有什“比尔,”他不知道说什么好,“我只是不想让你背上这个包袱。

”我想告诉他,我要背这个包袱,这是我与生俱来的权利。

但我说不出话来,只是伸出手,握住了父亲的手。

([美]比尔·海威周丹编译)36.根据原文,用最简洁的词语概括父亲形象的内在特点。

(2分)37.请分析文中父亲告诉我说“部队会为他免费火化,骨灰也由他们负责撒到海里去”这句话时的心理及其在文中的作用。

(4分)38.请分析本文采用回忆式叙述方法所达到的效果。

(4分)四、作文:50分39.阅读下面的材料,从中提炼观点,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一个贫穷的农夫一直为自己没有鞋子穿而感到苦恼,直到有一天他看到一个没有脚的人,他感到自己是多么的幸福!参考答案与详解一、选择题1.A【解析】此项选自《论语·季氏》,其他几项均不是选自《论语》。

2.D【解析】参看《秋水》一文课后的“艺术特点”项,“在整体构思上,本文通篇采用寓言形式说理”。

故选择D3.C【解析】《大同》文中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故此孔子认为“大同”和“小康”之间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所有制形式。

4.C【解析】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通过对有毅力者和无毅力者各自的成败结果来说明观点,是类比的方法。

5.C【解析】《灯下漫笔》选自鲁迅的杂文集《坟》。

参看课文介绍即知。

6.B7.D【解析】参看课文《论快乐》即可知道8.D【解析】参看课本《记叙文知识》即可。

9.B【解析】《郑伯克段于鄢》是典型的叙事文章。

10.A【解析】参看课文《冯谖客孟尝君》课后题解。

11.C【解析】《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史书。

12.C【解析】唐朝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柳宗元和韩愈。

13.A【解析】参看课文《背影》课后题解。

14.B【解析】《伤逝》是鲁迅的作品。

15.D【解析】A.以为:把……作为。

B.过:责备。

C.数:运数,规律。

16.D【解析】诗经是我国西周和春秋时期民歌的总集,乐府和新乐府是汉朝时期产生的。

17.C【解析】参看课文《短歌行》的课后题解。

18.D【解析】参看课文《山居秋瞑》的课后题解即可知道。

19.B【解析】参看课文《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0.D【解析】莫泊桑是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之王”。

参看课文《米龙老爹》的课后题解。

二、文言文阅读21.蒙受国破家亡之后只身流落他乡的凄惨心境和孤苦哀愁的感情。

22.主要通过五个层次以残秋景物铺叙来渲染愁情。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最集中表现了她对故国故家故人的思念。

23.主要特点是共9组叠词。

开头连用七组,从结构上感情上统领全词,创造了特定的感情氛围与情绪走向。

结尾两组构成细节,加剧了孤寂苦涩的气氛。

24.为政以德。

25.立论。

26.通过立论来驳斥对方的观点,驳中有立,驳立结合。

27.①何不,为什么不②这样③发语辞,可不译宝物,用以喻义是最珍贵的28.①有个到墨子门下游学的人。

②难道说我家族中没有人爱美,所以我也说不爱美吗?29.如果自己认为是正确的,就不必左顾右盼,应当努力去学习和从事。

三、现代文阅读30.这一片段大致可以分为两层。

31.第一层作者主要揭示旧中国的社会现状:富人花天酒地,穷人则饥寒交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