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蛋白质实验方法

蛋白质实验方法


蛋白质溶液由于具有水化层与双电层两方面的稳定因素,所以 作为胶体系统是相对稳定的。
(2)方法
①等电点沉淀:蛋白质在等电点时的溶解度最低。 ②盐析沉淀:中性盐的亲水性大于蛋白质分子,夺走水分子, 破坏水膜;同时又中和电荷,破坏亲水胶体。 ③有机溶剂沉淀:使蛋白质分子间的静电引力增加,水化作 用降低。 ④有机聚合物沉淀:聚乙二醇、葡聚糖、右旋糖酐硫酸钠等。
peptide或loop):
连接二级结构单元,在肽链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短肽,
长约1~5个残基。 •超二级结构(super-secondary structure): 两个或者几个二级结构单元被连接肽段连接起来, 进一步组合成有特殊几何排列的局域立体结构。
结构域(domain):蛋白质超二级结构形成的紧密、稳定而 且蛋白质分子构象上明显可分的区域, 它们承担着蛋白质分子不同的功能,是 整个蛋白质分子中的一些生物功能实体。
医学实验方法(4)
Methods of Medical Experiment (4)
蛋白质实验方法
第一节 第二节 蛋白质的结构 蛋白质分析技术
第一节 蛋白质的结构
一、相关概念
• 蛋白质(protein):体现生命现象的一类生物大分子;含 C、H、O、N、S等元素;以氨基酸为 基本结构单元,以共价键连接构成的 不分支的线性序列分子。
• 构象(comformation):分子内空间位置的改变,并不 涉及共价键的断裂和生成发生 的改变,单链旋转时,分子中 的基团或者原子可能形成不同 的空间排列和位置排列。又称 为空间结构、立体结构、高级 结构等三维结构。
二、氨基酸(amino acid,AA)
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20种L-α氨基酸
①连续密度梯度离心
②非连续密度梯度离心
2、沉淀法
(1)蛋白质胶体性质
①蛋白质分子量很大,在水溶液中形成直径1-100nm之间的颗 粒,已达到胶体颗粒范围的大小,因而具有胶体溶液的通性。
②蛋白质的水溶液能形成稳定的亲水胶体: A、蛋白质多肽链上含有许多极性基团。如:-NH3+、-COO- 、 -OH-、-SH-、-CONH-等,它们都具有高度的亲水性,当与水接 确时,极易吸附水分子,使蛋白质颗粒外围形成一层水化膜,将 颗粒彼此隔开,不致因互相碰撞凝聚而沉淀。 B、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在非等电状态时,相同蛋白质颗粒带 有同性电荷,与周围的反离子构成稳定的双电层。使蛋白质颗粒 之间相互排斥,保持一定距离,不致互相凝聚而沉淀。
氨基酸残基(residue):肽链中的氨基酸分子因脱水缩合 而基团不全。
四、蛋白质结构的组织层次
蛋 白 质 的 结 构 层 次 一级结构
二级结构
空间结构 三级结构
超二级结构 结构域
四级结构
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primary structure)
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主要的化学键是肽键)
不同生物与人的Cytc的AA差异数目
生物 与人不同的AA数目 0 1 9 10 11 12 13 14 15 21 23 25 31 35 43 44 黑猩猩 恒河猴 兔 袋鼠 牛、猪、羊、狗 马 鸡、火鸡 响尾蛇 海龟 金枪鱼 角饺 小蝇 蛾 小麦 粗早链孢霉 酵母
圆圈代表分歧点
根据细胞色素 C的 顺序种属差异建立 起来的进化树
这类疾病包括:人纹状体脊髓变性病、老年痴呆症、亨停顿 舞蹈病、疯牛病等。
疯牛病中的蛋白质构象改变
疯牛病是由朊病毒蛋白(prion protein, PrP)引起的一组人 和动物神经退行性(大脑淀粉样) 病变。 正常的PrP富含α-螺旋,称为PrPc。 PrPc在某种未知蛋白质的作用下可转变成全为β-折叠的 PrPsc,从而致病。
一级结构不同, 但空间构象极为相似
血红蛋白、肌红蛋白是氧的运载体, 分别存在于红细胞和肌肉中
第二节
蛋白质分析技术
一、 蛋白质的提取
抽提:是指用适当的溶剂和方法,从原料中把有效成分分离 出来的过程。 (一)蛋白质材料的来源 1、动物 (1)物种的不同,蛋白质氨基酸的序列有可能不同。 (2)尽可能接近正常状态下获得组织与器官。 (3)取出的组织和器官要迅速使用或冷冻保存(-80℃)。 2、植物 3、微生物 一般应在细菌的生长对数期的后半部份收集菌体。 4、基因工程产品
2、抑制蛋白水解酶
(1)改变提取液的pH,多数蛋白水解酶的最适pH为3~5, 提取液可以采用高于5的缓冲液。 (2)使用蛋白酶水解抑制剂。 (3)低温操作,应尽量保持温度在0~4 ℃ 。
(四)蛋白质的分离 1、离心法
(1)差 速离心用 于蛋白质 沉降系数 相差一个 数量级 (10倍) 以上的。
(2)密度梯度离心
2、蛋白酶抑制剂
(1)PMSF(苯甲磺酰氟):抑制丝氨酸蛋白酶和巯基蛋白酶。 (2)EDTA(乙二胺四乙酸):抑制金属蛋白水解酶。 (3)aprotinin(胰蛋白酶抑制剂):抑制丝氨酸蛋白酶。 (4)pepstatin(胃蛋白酶抑制剂):抑制酸性蛋白酶。 (5)leupeptin(亮抑蛋白酶):抑制丝氨酸蛋白酶和巯基蛋白酶。
氢 键 疏水作用
盐 键
阴、阳离子借静电引力形成的键
一级结构: 肽键、二硫键 二级结构: 氢键 三级结构: 疏水作用、氢键、 离子键、范德华力 四级结构: 氢键、离子键
6、蛋白质的变性
一般说来
一级结构决定构象
构象决定生物活性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是实现蛋白 质生物学功能的基础 蛋白质构象异常可导致疾病
在外来理化因素的作用下,维系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次 级键断裂,天然构象被破坏,生物活性丧失;溶解度 降低,对于球状蛋白粘度增加;光吸收系数增大;生 物化学性质改变。 一级结构和分子量不变。

4、四级结构(quaternary structure)
亚基(subunit):三级结构的一条多肽链。 亚基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 质近似球形或者椭球形。
5、次级键
范德华力
范德华力是存在于分子间的一种吸引力,它比化 学键弱得多。一般来说,某物质的范德华力越大, 则它的熔点、沸点就越高。对于组成和结构相似 的物质,范德华力一般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 而增强。 与氢连接的原子具有电负性大、半径小、含孤 对电子的特点 ,如:N, O, F, Cl等 疏水即憎水,疏水分子之间并不相互吸引, 是在水分子的作用下而聚集在一起
O=C 0.123nm 键长=0.133nm N-C 0.145nm
肽键平面:组成肽键的4个原子和2个相邻的α 碳原子都处于 同一个平面内,此刚性结构的平面。
两相邻酰胺平面之间,能 以共同的Cα为定点而旋转, 绕Cα-N键旋转的角度称φ 角,绕C-Cα键旋转的角度 称ψ角。
肽、蛋白质是氨基酸的线性多聚体
牛胰岛素
核糖核酸酶A
2、蛋白质的二级结构(secondary structure)
在蛋白质一级结构的基础上,氨基酸之间以氢键维持盘旋或 折叠。主要是α -螺旋( α - helix)和β -片层( β pleated sheet),以及β - 转角和无规卷屈。
无规则卷曲
• 连接肽段(connecting
3、低温保存
4 ℃、-20 ℃、 -80℃和 -196℃(液氮) 短期(1周之内)和长期(超过1周)
4、冻溶
低温( -20 ℃或 -80℃ )至4 ℃解冻1天,然后室温溶解,溶解 过程要规则的均匀摇晃(勿产生气泡),减少沉淀产生。
二、 蛋白印迹(western blot)
蛋白质印迹:蛋白质经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使 蛋白质按分子大小分开后,通过电转 移使其固定于滤膜上,再与溶液中的 其他蛋白分子相互结合。其中常用抗 体检测,因此也称为免疫印迹技术 (immunoblotting),亦称为Western blotting(蛋白质印迹)。主要用于检 测样品中特异性蛋白质的存在、细胞 中特异蛋白质的半定量分析以及蛋白 质分子的相互作用研究等。


4、过滤法
过滤(10um)、微过滤(0.1-10um)、超滤(0.01-0.1um)
(五)蛋白质的保存
1、冷冻干燥
CHRIST ALPHA2-4 LD plus 冷冻干燥机主要技术指标: •凝冰能力:最大4kg •凝冰效率:最大4kg/24h •冷室容积:6.5 L •制冷功率:2×370Kw •凝冰温度:-85℃ •冷室阱冷冻的温度:-50℃ •独立控制的外接口:12个 •控制器:LD plus •工作环境温度:10℃-32℃ 6 •机器大小:390×415×540mm
氨基酸的两性解离
紫外吸收性质(280nm)
大多数蛋白质含有色 氨酸和酪氨酸残基
茚三酮反应
原理:茚三酮溶液与氨基酸共热,生成氨。氨与茚三酮和还 原性茚三酮反应,生成紫色化合物。该化合物颜色的 深浅与氨基酸的含量成正比,可通过测定570nm处的 光密度,测定氨基酸的含量。
三、肽
肽键(peptide bond):连接两个氨基酸的酰胺键。一个氨基 酸分子的α-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分 子的α-氨基脱水缩合而成的酰胺键。
α -C
α -氨基
α -羧基
侧链R
对映结构体(手性 /question/5117897.html?fr=qrl3 ) 在化学中,组成相同但空间结构上互成镜像(对映体)的分子 叫手性分子。 能使平面偏振光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对映体称右旋体,记作(+) 或者D,反之称作左旋体,记作(-)或者L 。
按照极性分类: 1、非极性氨基酸,2、不带电荷的极性氨基酸,3、带正 电的碱性氨基酸,4、带负电的酸性氨基酸
按R基的极性性质可以分成以下4组:
非蛋白质氨基酸
天冬氨酸 谷氨酸 赖氨酸 碱性氨基酸 精氨酸 组氨酸 极性氨基酸
氨 基 酸
酸性氨基酸
蛋白质氨基酸 (20种)
色氨酸 蛋氨酸 丝氨酸 苏氨酸 半胱氨酸 酪氨酸 天冬酰胺 谷氨酰胺 中性氨基酸 丙氨酸 亮氨酸 异亮氨酸 非极性氨基酸 苯丙氨酸 缬氨酸 甘氨酸 脯氨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