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非阿片类镇痛药物

非阿片类镇痛药物

一、非阿片类镇痛药物二、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 ,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 )【性状】白色结晶或晶粉,无臭,味微苦。

易溶于热水及醇。

微溶于水。

【药理】本品为非那西丁和乙酰苯胺的代谢产物,为一种弱前列腺素合成抑制剂,有解热镇痛作用,但无抗炎作用。

应用相同剂量对乙酰氨基酚与阿司匹林镇痛效果和持续时间相等,但不引起胃肠道反应和血小板副作用,口服后吸收迅速,镇痛时间为 3 — 6 小时。

【适应证】急性或慢性疼痛。

【用法用量】 0.25 ~ 0 .5g , bid ~ qid 。

一日量不宜超过 4g ,与其他非甾体类药物组成合剂一日量不超过 2g 。

【不良反应】少数患者可有恶心、呕吐、多汗、腹痛。

剂量过高可引起肝功能损害。

【禁忌证】肝肾功能不全者。

【注意事项】妊娠及哺乳期慎用。

【规格】 0.3g / 片, 0.5g / 片。

阿司匹林(aspirin ,乙酰水杨酸, acetylsalicylic acid)【性状】本品为白色结晶状粉末,无臭、味微酸,微溶于水。

【药理】前列腺素可使机体对痛觉敏感,提高损伤感受器对机械性、化学性刺激的敏感性,降低痛阈。

阿司匹林能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使局部前列腺素生成减少,因而有镇痛作用。

阿司匹林的镇痛作用属于外周性,镇痛作用温和,最适用于躯体的轻、中度钝痛,特别是伴有局部炎症的疼痛。

阿司匹林还有抗炎、解热及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

口服后可在胃及小肠前部吸收,生物利用度为 68 %± 3 %, 45 ~ 60 分钟后达血药浓度的高峰,镇痛时间为 3 ~ 6 小时。

【适应证】急性或慢性疼痛。

【用法用量】 0.3 ~ 0 .6g ,“ tid ~ qid 。

【不良反应】与剂量有关。

长期用药可引起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血小板功能低下、肝功能损伤、耳鸣和听力减退。

过量应用可导致水杨酸中毒,患者表现为:头痛、眩晕、耳鸣、视力减退、呕吐、大量出汗、谵妄,甚至高热、脱水、虚脱、昏迷。

少数患者可有过敏反应,出现皮疹、哮喘。

【禁忌证】对此药过敏、胃十二指肠溃疡、有出血倾向者禁用。

【注意事项】同时用抗凝药、慢性胃十二指肠病变及肝、肾功能障碍者慎用。

【规格】 0.38/ 片, 0.5g / 片。

肠溶片: 0.38/ 片。

吲哚美辛(indometacin)【性状】类白色或微黄色结晶状粉末,几乎无臭无味。

【药理】通过抑制体内前列腺素合成而有解热、镇痛及消炎作用。

本品镇痛解热作用较阿司匹林强,但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不如阿司匹林。

本品口服吸收良好。

在血中 90 %与蛋白结合,生物半衰期为 7 ~ 12 小时。

主要由肝代谢。

【适应证】急性或慢性疼痛。

【用法用量】 25mg , bid 或 tid 。

控释胶囊 75mg , qd ,或 25mg , bid 。

栓剂 50mg , qd-bid 。

【不良反应】与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相似。

【禁忌证】与阿司匹林的禁忌证相似。

【注意事项】癫痫、帕金森病、精神障碍患者慎用。

【规格】肠溶片剂: 25mg/ 片;胶囊剂: 25mg/ 粒;胶丸: 25mg/ 粒;控释胶囊: 25mg/ 粒;栓剂: 25mg/ 粒, 50mg/ 粒, 100mg/ 粒。

布洛芬(ibuprofen , brufen)【性状】白色结晶粉末,稍有特异臭。

【药理】有抗炎、镇痛和解热作用。

临床上其镇痛作用优于阿司匹林。

缓释胶囊生物利用度好,血中布洛芬浓度高于普通片,生物半衰期为 4 ~ 9 小时,镇痛作用可维持 12 小时。

【适应证】急性或慢性疼痛,特别是不能耐受阿司匹林的患者。

【用法用量】 200mg , bid ,或 300mg , bid 。

缓释片需整片吞服,不可嚼碎。

【不良反应】偶有轻度消化不良、皮疹、胃肠道出血和肾功能损伤。

【禁忌证】肝肾功能不全、胃肠道溃疡患者慎用。

【注意事项】活动性消化道溃疡,支气管哮喘,心功能不全,妊娠及哺乳期慎用。

【规格】片剂: 100mg/ 片, 200mg/ 片。

缓释胶囊: 200mg/ 粒。

缓释片: 300mg/ 片。

双氯芬酸钠(diclofenac sodium)【性状】白色或类白色微粒。

【药理】双氯芬酸钠属于非甾体类抗炎药,具有消炎和止痛的作用。

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并有阻止血小板凝集的作用。

【适应证】急性或慢性疼痛。

【用法用量】肠溶片或缓释胶囊:成人初次剂量 50mg ,每日 3 次。

>1 岁儿童 1 ~ 350mg/kg/d 。

直肠用药:成人 25mg/ 粒,直肠一次用药。

注射液:成人 75mg ,深部肌肉注射,每日 1 —2 次。

最好选择口服用药。

【不良反应】胃肠道不适、恶心、头昏、头痛、过敏反应如瘙痒、皮疹、哮喘和水肿。

【禁忌证】胃溃疡。

严重肝肾功能或造血功能紊乱。

对乙酰水杨酸或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过敏者。

孕妇或哺乳者。

【注意事项】有胃肠溃疡病史者,不明原因的胃肠道疾病,肝肾功能损害、高血压、哮喘,鼻息肉和慢性呼吸道感染患者慎用。

【规格】肠溶片: 25mg/ 片, 50mg/ 片。

缓释胶囊: 100mg/ 粒。

注射液: 75mg/ 安瓿。

直肠栓剂: 25mg/ 粒。

萘普生(naproxen)【性状】类白色颗粒胶囊或片剂。

【药理】萘普生属于非甾体类抗炎药,具有消炎和止痛的作用。

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并有阻止血小板凝集的作用。

【适应证】急性或慢性疼痛。

【用法用量】口服用药:首次用药 1000mg/d ,分 1 ~ 2 次服。

维持用药: 500mg/d ,分 1 ~ 2 次:最大剂量 750mg/d , 1 次服用。

直肠用药:每日 500mg ,直肠一次用药。

【不良反应】胃肠道不适、恶心、呕吐、口炎、腹泻、便秘、头昏、头痛、过敏反应如瘙痒、皮疹、哮喘和水肿等。

【禁忌证】对本药过敏者。

胃十二指肠溃疡。

严重肝肾功能或造血功能紊乱。

【注意事项】有胃肠溃疡病史、肝肾功能不良、高血压、哮喘、鼻息肉和慢性呼吸道感染患者慎用。

【规格】片剂: 275mg/ 片, 550mg/ 片, 750mg/ 片。

直肠栓剂 500mg/ 粒。

塞来昔布(celebrex ,celecoxib)【性状】本品为白色不透明硬胶囊形片。

【药理】塞来昔布是具有独特作用机制的二芳香杂环类新一代化合物,即环氧化酶-2 特异性抑制剂。

塞来昔布与基础表达的环氧化酶-1的亲和力极弱,治疗剂量的塞来昔布不干扰组织中与环氧化酶-1相关的正常生理过程,尤其在胃、肠、血小板和肾等组织中。

对COX-2 和COX-1 的抑制比例为375 :1 。

塞来昔布口服吸收良好,2 ~ 3 小时达到血浆峰浓度。

口服胶囊后的生物利用度为口服混悬液生物利用度的99 %。

在治疗剂量范围内,塞来昔布具有线性、且与剂量成正比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本药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与浓度无关,在治疗剂量下,血浆蛋白结合率约为97 %。

塞来昔布主要在肝脏内经羟化、氧化和葡萄糖醛酸化进行代谢,代谢产物对环氧化酶— 1 和环氧化酶-2 无抑制活性。

本药主要通过肝脏清除,<1 %的药物以原形从尿中排出。

多剂服药后清除半衰期为8 ~12 小时。

连续服药5 天内达到稳态分布容积均值,约500L / 70kg ,表明该药在组织中广泛分布。

临床前研究表明本药可通过血脑屏障。

【适应证】急性或慢性疼痛。

【用法用量】塞来昔布100mg 或200mg ,口服,每日 2 次。

老年人、轻至中度肝功能不良、轻至中度肾功能不良的患者不必调整用药剂量。

重度肝功能或肾功能不良的患者应用需慎重。

【不良反应】常见不良反应(>1 %) 包括:消化不良、腹痛、腹泻、便秘、轻微头痛、流感样症状、外周水肿、短暂肝肾功能指标异常等。

在超过3000 患者年的临床研究中,末证实本药与致命的、严重或罕见不良反应有因果关系。

【禁忌证】对本品过敏者,已知对磺胺过敏者。

【注意事项】本药含有磺胺基团。

临床研究中,哮喘患者服用本品后未发生支气管痉挛,但由于未在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诱发哮喘、荨麻疹或急性鼻炎的患者中评估本品。

因此,尚未有研究资料之前,此类患者应避免服用本品。

本品不宜应用于妊娠及哺乳期的妇女。

【规格】胶囊:100mg/ 粒,200mg/ 粒。

美洛昔康(meloxicam ,MTX)【性状】淡黄色片。

【药理】美洛昔康是烯醇酸类的非甾体类抗炎止痛药。

治疗剂量下选择性抑制环氧化酶—2 ,对环氧化酶-1 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本药对炎症部位的前列腺素生物合成的抑制作用强于对胃粘膜或肾脏的前列腺素生物合成。

临床研究表明使用本药推荐剂量,胃肠道穿孔、溃疡或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其他NSAIDs 低。

本药经口服或肛门给药都能很好地吸收。

进食时服用药物对吸收没有影响。

口服7.5mg 和15mg 剂量的药物浓度分别与其剂量成比例。

用药3 ~5 天可进入稳定状态,连续治疗一年以上的患者体内药物浓度和初次进入稳定状态的患者相似。

在血浆中,99 %以上的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

每日 1 次给药时药物血浆浓度在相当小的峰—谷间波动。

本药代谢非常彻底,从粪便中排泄的原形药少于每日剂量的5 %,只有少量原化合物从尿中排出。

本药从体内排除的平均半衰期是20 小时。

肝功能不全或轻、中度肾功能不全对本药药代动力学均无较大影响。

平均血浆清除率为8ml/min ,老年人的清除率降低,分布体积小,平均为11L /min ,个体间差异可达30 %~40 %。

【适应证】急性或慢性疼痛。

【用法用量】美洛昔康7.5mg/d ,或15mg/d ,口服。

每日最大建议剂量为15mg 。

儿童适用的剂量尚未确定,目前只限于成人使用。

【不良反应】消化不良、腹痛、短暂的肝功异常、食管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结肠炎等胃肠道反应。

瘙痒、皮疹、口炎、荨麻疹、感光过敏等。

【禁忌证】对本药过敏者、活动性消化性溃疡、严重肝功能不全、严重肾功能不全、<15 岁的儿童、孕妇或哺乳者禁用。

【注意事项】与乙酰水杨酸和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可能有交叉过敏反应。

因此,对使用乙酰水杨酸和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后出现哮喘、鼻腔息肉、血管水肿或荨麻疹等症状的患者不宜使用美洛昔康。

【规格】片剂:7.5mg/ 片。

氯诺昔康(lornoxicam)【性状】黄色冻干粉。

【药理】氯诺昔康为非甾体抗类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 活性来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

它与一般NSAIDs 药物不同,它抑制COX-2 强于COX-1(COX-2 :COX-1=1 :6) ,同时它并不抑制5- 脂类氧化酶的活性,不抑制白三烯的合成,也不将花生四烯酸向 5 —脂类氧化酶途径分流。

因而封闭了后两者的逆向传递作用,而使向脊髓中疼痛的冲动减弱。

T 1/2 为3 ~5 小时。

临床试验证实该药对中、重度疼痛均有良好的止痛作用。

【适应证】急性或慢性疼痛,包括癌痛、风湿痛、术后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