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项目进度管理研究综述

项目进度管理研究综述

项目进度管理研究综述发表时间:2014-12-26T13:02:33.560Z 来源:《价值工程》2014年第11月上旬供稿作者:潘广钦[导读] 项目进度管理作为项目管理三大核心部分之一,是项目各利益方最为关注的内容,对项目成功与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尤其是工期特别紧的项目潘广钦PAN Guang-qin(达州职业技术学院,达州635001)(Da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Dazhou 635001,China)摘要院项目进度管理作为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直接决定着项目管理的成效。

本文在综合国内外项目进度管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就关键链技术在项目进度管理中的必要性和意义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Abstract院As the core content of project management, project schedule management directly decides the effect of project management.Based on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s of project schedule management at home and abroad, the necessity and significance of critical chaintechnology in project schedule management are studied and discussed.关键词院项目管理;项目进度管理;研究意义;综述Key words院project management;project schedule management;research significance;review中图分类号院TU723 文献标识码院A 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4)31-0086-040 引言近年来,随着项目管理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项目进度管理作为其重要组成之一,也引发了一系列热议。

施工单位为保证项目按期完成,纷纷采用先进管理手段,进行项目进度控制。

所谓项目进度管理,就是指在项目管理时,利用现代化信息管理手段对项目管理的进度进行控制和调节的一种管理。

项目进度管理是项目管理的核心目标之一,直接影响着项目库管理的成败。

因此,在实际管理过程中,项目施工方往往借助各种现代化手段,依据项目合同规定进行进度管理和控制,并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控制方案,以保证项目进度目标的实现。

项目进度管理是一项集项目时间和费用控制、资源优化、作业进度计划与调整于一体的管理方式。

项目施工单位必须提高其重视度,积极进行技术创新,运用各种先进手段,不断提升其管理质量和水平,以适应当前项目管理工作的实际发展需要。

项目进度管理的目标为严格控制项目时间期限,最大程度地节约时间,缩短工程周期,提高施工效率。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项目进度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企业对项目管理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在此背景下,如何优化内部管理环境,提升项目管理总体水平,越来越成为施工单位关心的主要问题。

本文主要就国内外项目进度管理的总体情况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和研究,以期为今后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良好参考和借鉴。

1 项目进度管理研究的重大意义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企业或组织的很多非重复性工作是通过项目完成的。

在这些独一无二的项目中管理效率对于企业或组织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随着项目管理学科的诞生,项目管理理论在国内外专家学者的不断探索与实践中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和进步,项目管理的理论也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或组织中得到推广应用。

项目管理技术在企业或组织中的广泛应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企业或组织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和难题,大大提高了企业或组织的管理效率,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即便如此,也不能说项目管理理论和技术对于企业或组织的管理是无懈可击、完美无缺。

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项目在运行实施过程中会面临不同的复杂项目管理环境,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复杂因素。

项目在时间和资源方面往往受到限制,这就增加了企业或组织的管理难度,影响项目实施的进度及完成质量,如果不能处理好项目进度管理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必然会增加项目成本,甚至会使企业或组织面临困境,进而可能出现生存危机。

复杂的项目管理环境对项目实施的影响也非常严重,它可能导致整个项目完工时间推迟,使企业或组织受到巨额罚款损失,或是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或是导致不良的社会影响。

高效成功的项目进度管理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缩短项目完工工期,降低项目成本,从而提高项目整体效益。

2 项目进度管理研究现状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为了实施和管理大中型规模项目的需要,项目管理迅速发展起来并发展成为一门学科。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项目管理快速发展成熟,被广泛应用至各个领域。

而项目进度管理作为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之一,在项目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以项目按期完成为目标,要求对项目进度和日程安排情况进行严格地管理与控制。

显然,在进度、质量和成本三大要素中,对于工期要求特别紧的项目管理,进度保证是项目考虑的首要目标,其次是考虑如何采取质量保证措施保证质量安全,最后是成本的降低问题。

项目进度管理过程将项目各阶段主要的可交付成果分解成更小的、更容易管理的控制单元,使项目计划更加周密,从而保证项目能“更快、更好、更省”地实现项目目标。

对于一个项目来说,如果不制订一个合理的进度计划,不能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项目活动严格按进度计划执行,就难以保证项目的如期完成。

2.1 国外项目进度管理研究现状项目管理这一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国,至今已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其理论基础和应用实践等较为丰富,项目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

美国人Gantt 最早提出甘特图技术[1,2]应用于项目进度管理,甘特图技术发展至今仍然是项目进度管理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以日历的形式将项目的主要内容罗列出来,能够较为清晰地反映出项目活动各时间段的进度信息,为今后的项目管理工作树立了格式标准。

与其他技术相比,甘特图技术更为清晰直观、简单便捷、易于绘制。

但这一技术难以表达各项目活动间的逻辑关系,同时进行定量分析及定性计算,反映不出任务拖延或资源调配的问题。

因此,甘特图技术适用于一些较为简单的小型项目。

甘特图形式如图1 所示。

美国杜邦公司于1956 年提出了关键路径法(CriticalPath Method,CPM)[1,2],其工作原理为数字分析。

在实际处理过程中,它运用特定有序的网络逻辑法对各个活动序列进行分级计算,从而判断出最适合项目活动的关键路径。

这种分析方法较为灵活,适用于较为复杂的项目。

关键路径法主要通过项目网络图(见图2)对各活动的持续时间和进度信息进行分析和计算,能够在较短时间内选择出最优路径。

因此,工作人员在进行项目进度管理时,只需对关键任务的进度进行控制与监督,即可按期完成项目。

1958 年,美国海军特种计划局在研制北极星导弹项目中提出了计划评审技术(Plan Evaluation ReviewTechnology,PERT)[3],它借助于网络表示各项活动与所需要的时间及各项活动的相互关系,在一个庞大的网络图中找出关键路线,确定项目的期望完成时间。

开发的计划评审技术应用于导弹研制计划后,极大地提升了项目施工效率,使得其工期从原来的10 年缩短为8 年,引发效仿浪潮。

项目进度管理作为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之一,目前已成为国外项目管理研究的热点问题,各研究学者积极运用项目管理知识和理论开展相关研究,成效显著。

在进行项目进度管理研究时,研究人员首先要理清项目结构,划分研究范围,再根据项目研究特点,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项目活动研究。

近年来,随着CPM 和PERT 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项目进度管理领域也出现了一系列变革。

项目管理人员积极利用CPM 和PERT 网络计划优势,将其应用至项目进度控制管理中,通过建立整数规划模型的方式进行进度控制,取得了良好成效。

此后,项目管理人员将一大部分精力放于此类模型的解法上,研究出了最符合经济性原则的计算方法。

Davis(1973)、Gavish(1981)和Pirkul(1986)[6,7,8]等人分别利用线性规划法和动态规划法研究和分析了RCSP 问题,并结合具体实例,研究出了相应的计算模式和规律。

Sevkinaz Gumusoglu 等提出基于Primal-dual relationships的线性规划模型改进网络计划技术CPM 和PERT 的算法,用于解决项目的计划和控制问题。

Morse 和Whitehouse(1988)及Tsai 和Chiu(1996)运用启发式算法对RCPSP 问题进行了相关分析和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Lee 和Kim(2000)则针对一些计算较为复杂的模型进行了验算和推导,极大地提升了启发式算法的计算效率,其研究成果已被广泛应用至项目进度管理当中。

国外对项目进度控制的热门研究是项目实施进度与计划进度的比较分析。

经过专家学者的不懈努力,横道图,S 曲线、香蕉曲线和挣值法等[1,2]比较方法已非常成熟,在项目进度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2 国内项目进度管理研究现状国内项目进度管理起步较晚,经过一个较长时间的相关理论学习和消化,近年来,项目进度管理的研究和应用实践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在理论研究方面,国内研究工作者在熟练掌握CPM和PERT 等项目进度管理方法后,积极投身更深入的研究。

郭阳[9]提出资源约束下现金流进度计划优化数学模型,并进行了相应的算法研究。

王亚平[10]基于模糊理论对作业活动时间的不确定性进行研究,提出有向模糊网络图,靳鹏、胡志根[11]采用模糊三角数来表示作业活动时间,杨应玖提出用灰量表示作业活动时间,构造了灰色网络计划图,这些都是对传统的网络计划技术的改造,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另外,很多学者还从其他不同的角度对项目进度管理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王清波[12]基于层次分析法构造有效控制系统模型,研究对项目目标系统的有效控制方法;丁乐群[13]对项目进度管理实施的奖惩进行研究,提出了奖惩机制数学模型;马国丰[14]等将约束理论引进项目进度管理,分析了项目进度延迟的原因;汪强[15]从信息化角度探索进度控制的信息化问题;俞宗卫[16]从进度控制理论的角度探讨了减少进度失控的方法;邹琼[17]从六西格玛管理探讨项目进度管理问题;程锡礼[18]等运用蒙特卡洛仿真获得项目的完成时间分布并找出关键工序;郭志鑫[19]等提出基于关键链法的多项目进度计划与控制模型;何满辉[20]等采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模拟两阶段软件项目的实施过程,对项目的完成时间进行有效预测,同时还讨论了人员的分配对项目进度的影响;张保忠[21]从系统协同的理念出发,结合线性加权法,建立了项目进度多目标优化的数学模型;庞秋翠[22]等从动态目标管理的角度对项目进度管理作了探讨;朱磊[23]等运用动态规划的分阶段思想,把马尔可夫链和甘特图技术运用于IT 项目的进度预测;王先甲[24]将博弈论思想引入工程进度控制管理的活动中,建立了工程进度协调的合作对策模型,并利用Shapley 值方法对合作利益进行分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