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学大纲“无机材料化学实验”实验教学大纲Syllabus for Experiment of Inorganic Material Chemistry课程编号:07031003编写人:陈传盛审批人:刘洪波一、实验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根据人才培养计划及教学大纲要求,综合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教学需要和安排,开设《无机材料化学实验》课程,内容包括无机化合物的制备、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与鉴定、酸碱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沉淀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和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概念;掌握无机及分析化学的基本操作、基本技能,从而能够根据所学原理设计实验,选择和使用仪器;验证所学的原理,巩固加深对课程原理的理解,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强化并树立准确“量”的观念;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是求是的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作风,锻炼学生观察现象、正确记录数据和处理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化学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学时学分总学分:1.0 总学时:30 实验学时:30本课程共设置实验14个,其中必开实验8个28课时,选开实验6个32课时。
其中10个实验以验证为主,2个基本实验,1个综合性实验,1个设计实验。
三、实验项目名称和学时分配四、单项实验的内容和要求1.化学试验常用仪器及基本操作规程实验内容:(1)熟悉基础化学实验常用仪器;(2)玻璃仪器的洗涤;(3)玻璃仪器的干燥。
实验要求:(1)学习基础化学实验室规则和安全守则;(2)领取并熟悉基础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熟悉其名称、规格、用途、性能及其使用方法;(3)学会并练习常用玻璃仪器的洗涤和干燥方法。
主要仪器:玻璃仪器一套,计算机一台,投影仪一台,实验录像教学带一套。
K2Cr2O7(s),H2SO4(浓),NaOH(s),去污粉,丙酮,无水乙醇,乙醚。
2.天平的使用和NaCl标准溶液的配制实验内容:(1)电子天平的使用;(2)NaCl标准溶液的配制。
实验要求:(1)了解电子天平的构造和工作原理;(2)掌握电子天平正确操作和使用规则;(3)掌握电子天平的称量法;(4)学会配制标准溶液。
主要仪器:电子天平,NaCl,烧杯,容量瓶。
3.盐酸溶液的配制与标定实验内容:(1)了解基准物质的准备过程;(2)盐酸浓度的标定;实验要求:(1)学会用基准物质标定盐酸浓度的方法;(2)进一步掌握滴定操作;(3)初步了解数理统计处理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主要仪器:滴定管,锥形瓶,移液管,量筒。
4.酸碱离解平衡与弱酸离解常数的测定实验内容:(1)同离子效应;(2)共轭酸(共轭碱)在水溶液中的离解;(3)水解反应;(4)弱酸离解常数的测定。
实验要求:(1)加深理解同离子效应、共轭碱(或共轭酸)的离解及其主要影响因素;(2)利用测缓冲溶液pH值的方法测定弱酸的离解常数,熟悉pH计的使用方法;(3)学习移液管、容量瓶的使用方法,并进一步练习配制溶液。
主要仪器:滴定管,锥形瓶,量筒,试管,烧杯,pH计。
5.氧化还原反应实验内容:(1)常用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反应;(2)介质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3)介质对氧化还原产物的影响;(4)氧化还原平衡的移动。
实验要求:(1)了解介质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2)了解金属还原性的大小对氧化还原反应速度的影响;(3)了解氧化剂的浓度对氧化还原反应速度的影响;(4)了解氧化还原平衡的移动。
主要仪器:试管,KI,硫酸,氯化亚锡,高锰酸钾,硝酸铅,醋酸,硅酸钠、恒温水浴锅。
6.水中钙、镁含量的测定实验内容:(1)0.02mol·L-1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2)钙硬度和镁硬度的测定。
实验要求:(1)学会用配位滴定法测定水的总硬度,掌握配位滴定的原理,了解配位滴定的特点;(2)学会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及稀释;(3)学会KB指示剂、铬黑T指示剂的使用及终点颜色变化的观察,掌握配位滴定操作。
主要仪器:分析天平,酸式滴定管,锥形瓶,移液管(25mL),容量瓶(250mL),烧杯,试剂瓶,量筒(100mL),表面皿,EDTA(s)(A.R.),KB指示剂,CaCO3(s)(A.R.),HCl(1∶1),三乙醇胺(1∶1),NH3—NH4Cl缓冲溶液(pH=10),铬黑T指示剂(0.05%),钙指示剂(s,与NaCl粉末1∶100混合)水样。
7.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高锰酸钾法)实验内容:(1)水样的滴定;(2)空白溶液的滴定。
实验要求:(1)掌握酸性高锰酸钾法测定水中COD的分析方法;(2)了解测定COD的意义。
主要仪器:锥形瓶,滴定管,高锰酸钾标准溶液。
8.葡萄糖含量的测定实验内容:(1)0.05mol·L-1I2标准溶液的配制;(2)0.05mol·L-1I2溶液的标定;(3)葡萄糖含量的测定。
实验要求:(1)学会间接碘量法测定葡萄糖含量的原理,进一步掌握滴定法技能;(2)学会I2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3)进一步熟悉酸滴定管的操作,掌握有色溶液滴定时体积的正确读法。
主要仪器:分析天平,台秤,烧杯,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容量瓶(250mL),移液管(25mL),锥形瓶(250mL),碘量瓶(250mL);I2(s)(A.R.),KI(s)(A.R.),Na2S2O3(s)(A.R.),Na2CO3(s)(A.R.),K2Cr2O7(s)(A.R.)于140℃电烘箱中干燥2h,贮于干燥器中备用),KI(20%),HCl(6mol·L-1),淀粉溶液(0.5%),NaOH(2mol·L-1),葡萄糖试样(0.05%)。
9.铁的比色测定实验内容:(1)标准溶液配制;(2)吸收曲线的绘制;(3)标准曲线(工作曲线)的绘制;(4)试样中铁含量的测定。
实验要求:(1)学会吸收曲线及标准曲线的绘制,了解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2)掌握用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的方法原理;(3)学会722型分光光度计的正确使用,了解其工作原理;(4)学会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5)掌握比色皿的正确使用。
主要仪器:722型分光光度计,容量瓶(100mL,50mL),吸量管,硫酸铁铵FeNH4(SO4)2·12H2O(s)(A.R.),硫酸(3mol·L-1),盐酸羟胺(10%),NaAc(1mol·L-1),邻二氮菲(0.15%)。
10.SiO2含量的测定实验内容:(1)实验溶液配制;(2)SiO2含量的测定。
实验要求:(1)进一步熟悉标准溶液的配制过程;(2)了解配位化合物形成的基本原理;(3)掌握容量测定法的基本原理。
主要仪器:坩埚,容量瓶,万用电炉,碱式滴定管。
11.Al2O3含量的测定实验内容:(1)实验溶液配制;(2)K值的计算;(3)Al2O3含量的测定。
实验要求:(1)进一步熟悉标准溶液的配制过程;(2)学习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3)掌握络合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主要仪器:锥形瓶,烧杯,滴定管。
12.水泥中矿渣掺加量的测定(KMnO4法)实验内容:(1)实验溶液配制;(2)矿渣掺加量的测定。
实验要求:(1)进一步熟悉标准溶液的配制过程;(2)掌握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主要仪器:锥形瓶,烧杯,滴定管。
13.四氨合铜(II)硫酸盐的制备实验内容:(1)列出试验所需的原料、规格、数量及计算的依据;(2)列出所需的试验仪器;(3)写出制备目的物的详尽的试验步骤;(4)分析所得的产物,确定配离子中心Cu+与NH3的比值。
实验要求:(1)初步学习文献查阅方法;(2)利用查阅的文献,确定四氨合铜(II)硫酸盐的制备;(3)设计试验方法证明所得的化合物为目标物。
主要仪器:锥形瓶,烧杯,滴定管。
14.过氧化钙的制备及含量分析实验内容:(1)过氧化钙的制备;(2)过氧化钙含量的测定。
实验要求:(1)掌握制备过氧化钙的原理及方法;(2)掌握测定过氧化钙含量的分析方法;(3)巩固无机制备及化学分析的基本操作。
主要仪器:分析天平,酸式滴定管。
五、实验教材或实验指导书[1] 陈烨璞.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2] 徐甲强.无机及普通化学实验.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3] 韩福全.基础化学实验.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4] 钱可萍.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5] 陆宁宁,伍天荣.无机化学实验.中国纺织工业出版社,1997六、考试方法实验操作考试(60%),平时成绩(40%),平时成绩包括平时实验操作和完成实验报告情况。
“陶瓷色料与釉料实验”实验教学大纲Syllabus for Experiment of Ceramic Colored Glaze and Decoration课程编号:08050033编写人:成茵审批人:刘洪波一、实验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本门实验课程是辅助《釉及色料》教学的实验课程。
在专业人材培养中,主要培养基本的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加深课程的内容的理解,对于正确理解《釉及色料》课程内容起到巩固的作用。
训练釉及色料性能测试的实验技能,掌握釉料、熔块及色料的制备方法及测试技术,验证、巩固《釉及色料》课堂上讲授的基本原理。
主要培养进入专业学习后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根据课程学习内容设计实验,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其程度是根据实验室条件,做到人人动手操作。
二、课程学时学分总学分:1.5 总学时:26 实验学时:12本课程共设置实验3个, 以综合实验型为主。
三、实验项目名称和学时分配:四、实验项目内容与要求1.熔块的制备实验内容:应用熔融冷淬法制备熔块,熔块类型包括:透明熔块、乳浊熔块及无光熔块,任选其一。
实验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合理设计熔块配方,通过熔块制备实验,掌握熔融冷淬法制备熔块的制备工艺,解决制备过程中出现的工艺问题,了解熔融冷淬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
实验仪器:实验电阻炉,水槽,分析天平,坩锅,研钵。
2.釉料的制备实验内容:设计釉料配方,制备釉料,并涂覆到坯体表面,获得坯釉结合产品。
釉料种类包括:乳浊釉、结晶釉及电瓷用棕釉,任选其一。
实验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合理设计釉料配方,掌握釉料制备的基本工艺流程,解决制备过程中出现的工艺问题,掌握釉料烧成温度的测定方法,了解制备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
实验仪器:实验电阻炉,分析天平,耐火度测定仪,球磨机,研钵。
3.色料的制备实验内容:设计色料配方,制备陶瓷用色料。
色料种类包括:尖晶石色料、锡基色料、锆基色料和包裹色料,任选其一。
实验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合理设计色料配方,掌握色料制备的基本工艺流程,解决制备过程中出现的工艺问题,了解制备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及色料呈色机理。
实验仪器:实验电阻炉,分析天平,坩锅,研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