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标准工时管理办法(1)

标准工时管理办法(1)


不合 理的 時間 損耗
合理的時間損耗(早會、 不合理 合理的換單、上下班的 的時間
清洁、正常的設備維護、 損耗
正常的檢查等) = 部門 寬放
标准工时管理办法(1)
个人宽放
l 在工作時間內,工人因為疲勞而產生延誤、因為個人的需 要如:喝水、上廁所、擦汗、換鞋等而產生延誤,听取工 作指令而產生的延誤等,所有的這些延誤(工時損耗)是工 人必須的,而且是合理的延誤,我們就把它定義為個人的 寬放。
(工序的标准时间 / 工位数) X 生产线人数 / 3600; 分段式生产: 生产线标准工时(mhrs/kpcs) = 1000 X工序的
标准时间之和 / 3600;
标准工时管理办法(1)
停拉工时
l 停拉工时的定义: 在正常生产中生产线停顿的 工时。
l 停拉工时与异常工时的区别; l 停拉工时的统计包含合理的停拉工时和不合理
l 管理人员(干部编制): 在生產車間的編制內,對生產的過程起著
管理、指導、指揮的作用的人員,它包括部門經理、主管、組長等。
l 人员划分的目的: 1.计算间接工时; 2.控制间接人员数量.
标准工时管理办法(1)
工时统计
l 要分清的几个概念; l 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l 统计表见Form-2.
标准工时管理办法(1)
l 个人宽放的定义: a. 喝水,上厕所等个人生理需要: 白班: 9:30~9:40AM; 15:00~15:10 (11 hours); 夜班: 20min;
(20min/660min=3%)。 b.工作疲劳: 3%; c. 其它: 如领取工具, 听从指示等: 2%。
标准工时管理办法(1)
部门宽放
要分清的几个概念
l 生产线的标准工时 l 直接标准工时与实际直接工时 l 直接标准工时与间接标准工时 l 标准工时与直接标准工时和间接标准工
时 l 标准工时与实际工时; l 实际工时与实际直接工时和实际间接工

标准工时管理办法(1)
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l 直接标准工时 = 生产线的标准工时X产量 l 直接标准工时 + 额外工时 + Downtime ≌ 实际直接工时; l 间接标准工时 = 直接标准工时 X (间接工人数 / 直接工人数); l 标准工时 = 直接标准工时+间接标准工时 l 标准工时 + 额外工时 + Downtime ≌ 实际工时 l 实际工时 = 实际直接工时+实际间接工时= 付钱的工时. l 相对Routing的效率:
的停拉工时,当停拉时间大等于10分钟以上起 就要计时。 (Please see the form-1)
标准工时管理办法(1)
停拉工时记录-1
流水线型生产线:例如:
停止 工序
影响工序和人数
停止
停止工时
工序 4 5
6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7
4
工位

2
3
1
2 1.75hrs
1.75 X 10 = 17.5mhrs
人数 2 3
标准工时管理办法(1)
人员划分
l 直接生产人员: 直接對產品的生產進行操作和在線檢查的人員,
如:在線的生產工人、在線的檢查人員。
l 间接生产人员(非干部编制): 不直接對產品的制作過程進行
操作,而是對產品的生產起著輔助生產作用的人員,如:專門的清洁 人員、送料員、拉貨員、質量檢查人員(抽查) 、班長、文員等。
l 在上班時間內,因為部門運作如:早會、合理的換單、上下班的 清洁、正常的設備維護、正常的檢查等而引起的延誤,所有的這 些延誤(工時損耗)是部門必須的,而且是合理的延誤,我們把它 定義為部門寬放。
l 部门宽放的定义 : l A. 班前会:10分钟; l B.上下班清洁: l C.正常的设备维护: l D.合理的换单: l E. QA正常检查:
标准工时管理办法(1)
标准时间
l 对象 工序:工序标准时间=工序的正常时间*(1+个人宽放+部
门宽放) 生产线:见下面内容。 l 生产的类型:流水线生产,分段式生产. l 标准工时的定义:1条生产线生产1000pcs成品所需要的
标准工时。 l 标准工时的计算: 流水线生产: 生产线标准工时(mhrs/kpcs) =1000 X Max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2020/11/19
标准工时管理办法(1)
l 分段式生产:a. 拉头投入的线材条数要≥拉尾 生产出的线材条数; b. Output以拉尾生产出的线 材条数为准; c. 工时 = Σ [(FO的工序开始时间 – FO的工序结束时间) X 工序的人数]。
标准工时管理办法(1)
报价工时
l 报价的时间 =工序正常时间X(1+个 人宽放+部门宽放)X ( 实际工时 / 标准工时).
1
4
工序 4 5
6
7
4中的 1个工

工位 数
1
3/2
1/2
2/2
1.75hrs
1.75 X 5 = 8.75mhrs
人数 1 3/2 1/2 4/2
标准工时管理办法(1)
停拉工时记录-2
分段型生产线:例如:
停止 工位
影响工位和人数
工序
4
5
4
工位 数
2
3
人数
2
3
工序
4
5
4中的 1个工

工位 数
1
3/2
标准工时管理办法(1)
2020/11/19
标准工时管理办法(1)
内容
l 正常时间 l 宽放 l 标准时间 l 停拉工时 l 额外工时 l 人员划分 l 工时统计 l 报价工时
? END
标准工时管理办法(1)
正常时间
l =测量时间*评比系数 l 靠IE工程师的专业技术
来保证
标准工时管理办法(1)
标准工时/(实际工时-额外工时 - Downtime )*100%.
标准工时管理办法(1)
Form 2
标准工时管理办法(1)
工时记录
l 流水线生产: a. 拉头投入的线材条数要≥拉尾 生产出的线材条数; b. Output以拉尾生产出的线 材条数为准; c. 工时 = (FO的拉尾开始时间 – FO的拉尾结束时间) X 拉线的人数。
宽放
l 为什么要增加 宽放
l 个人宽放; l 部门宽放;
标准工时管理办法(1)
为什么要增加宽放
上班時間
工作時間
部門損耗
有效工作時 間
個人損耗
正 额外工 常 时(培训, 工 标准工 时 时之外
的工时 等)
合理的時間損耗 (工人因為 疲勞而產生延誤、因為個 人的需要如:喝水、上廁 所、擦汗、換鞋等而產生 延誤,听取工作指令而產 生的延誤) = 個人寬放
人数
1
3/2
停止
停止工时
1.75hrs
1.75 X 5 = 8.75mhrs
1.75hrs
1.75 X (1+3/2) = 4.375mhrs
标准工时管理办法(1)
停拉工时记录-3
分段型生产线:例如:
停止 工位
5中 的2 个工 位
影响工位和人数
工序
5
工位
2
人数
2
停止
停止工时
1.75hr s
1.75 X 2 = 3.5mhrs
标准工时管理办法(1)
额外工时
l 额外工时的定义: 不在标准时间考虑的范围内,
而且又不属于Downtime的工时。如:培训、包装外来 的成品(没有标准时间)、不在标准工时内的裁线。
l 额外工时与异常工时的区别; l 如何记录; (Please see the form-1)
标准工时管理办法(1)
Form1
标准工时管理办法(1)
?
l 如何确定宽放? l 如何细分停拉工时?方便统计? l 如何细分额外工时?方便统计? l 重工工时如何统计?是划入停拉工时还是划入
额外工时? l 影响生产效率的因素有哪些?哪些因素属于停
拉工时?哪些因素属于额外工时?哪些因素既不 属于停拉工时也不属于额外工时?
标准工时管理办法(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