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荒漠化
解析
P 处为晋、陕、内蒙古交界处,煤矿遍布,故随工矿开
发、居民点和道路建设,地表植被破坏严重,导致荒漠化发 展迅速。
考点二
荒漠化的防治 2.读“我国某生态环境问题分布统计图”, 完成
[典例导入]
(1)~(2)题。
(1)该生态环境问题是 A.土地荒漠化 C.酸雨 法可取的是 A.大面积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 B.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问题,严禁乱砍滥伐 C.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D.引水灌溉,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B.水土流失 D.生物多样性减少
答案 热带雨林被大面积砍伐,全球温室气体浓度上升,气
候变暖加剧。水土流失,河流泥沙增加等。
[典例导入] 1.近年来,右图中 P 区域荒漠化发展迅速,荒漠 化土地呈点状、线状分布,其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 D ) A.过度放牧 B.过度樵采和过度开垦 C.水资源利用不当 D.工矿开发、居民点和道路建设
油松幼林 降 混交林地 坡耕地 荒草地 地 雨 降雨 泥量 泥沙 径流 泥沙 量 强度 径流 径流 泥沙量 径流 (kg) (m 量 量 量 量 量(L) 量(L) (kg) m) 沙 (L) (kg) (L) (kg) 33 弱 111 0.1 155 41.3 153 4.7 154 18 14 很强 29 0.5 327 39.4 71 0.8 212 25 19 强 28 0.3 113 1.2 51 0.4 52 0.6
1985 89
1995
2000
2005
197.26 257.8 262.2
4.下列治理我国土地荒漠化的措施中,可行的是 ①南方低山丘陵区均实行退耕还林 居、轮牧 展灌溉农业 A.①② C.②③ B.③④ D.①④ ③露天矿区采取表土填埋复垦
解析
第 3 题,目前,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荒漠化面积迅速
扩大的主要原因。 4 题, 第 各地区应因地制宜地治理荒漠化, 如露天采矿区应加强复垦,西北地区应实行轮牧制度等。
规律解读 1.从考查内容上看,主要关注荒漠化的成因与防治措施;森 林产生的环境效益与生态效益及森林破坏带来的危害。 2.从考查形式上看,以区域环境图为载体,考查本区域内的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相关的治理措施。有时也以一些 表格、数据为资料的呈现形式,考查相关的功能、环境问 题及治理措施。 3.从能力考查上看,识图能力是根本,通过图表中信息的提 取与解读,从而分析出所给区域的环境问题与对策。
地和牧草地。 持。
沙地:治沙和合理利用草场;旱地:水土保
(2009· 江苏地理)下图是“我国西部某地区略图”,图中 左上方所示为当地铁路沿线的草方格沙障。读图,回答 4~5 题。
4.P 地与 Q 地相比,P 地(双选) A.年大风日数少 C.年降雪日数少 B.年降水量多 D.沙尘暴日数多
(
)
5.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态功能是(双选) ( A.截留水分 C.削弱风力 B.改变气候类型 D.改变植被类型 )
(1)指出左图中甲所在地形区的名称,并分析其降水量小的原因,同时结合 右图简要分析伊犁河谷成为“西域湿岛”的原因。 (2)根据右图描述伊犁河谷地区的地形特征。 (3)分析对伊犁河谷的开发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和解决措施。
(1)指出左图中甲所在地形区的名称,并分析其降水量小的原因,同时结合 右图简要分析伊犁河谷成为“西域湿岛”的原因。
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
第二章
[最新考纲] [分析解读]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 能够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生
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 态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荒漠化以及森林、湿地等开发利 用中存在的问题,掌握它们形成的原因,了解其危害和综合 治理保护措施。 命题分析
答案
(1)土地荒漠化
西南
(2)森林破坏(水土流失) (3)降水少,蒸发旺盛,气候变干燥;沿河沿湖地区用水量 大;湖泊泥沙淤塞,导致湖面缩小。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从2009年起,新疆投资60亿元实施伊犁河谷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到 2011年新增耕地320余万亩,为把伊犁河谷打造成我国优质商品粮基地奠定了 基础。 材料二 新疆部分地区年降水量线分布图和伊犁河谷地区山河分布示意图
方法技巧 框图法宏观认知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分布、特点及 防治 我国西北地区不同生产状况下产生不同的荒漠化问题,具 体分析如下图所示:
5.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图 中 甲 处 , 在 发 展 生 产 过 程 中 产 生 的 主 要 生 态 问 题 是 ________,受盛行风影响该现象最有可能朝________方向扩展。 (2)图中乙处的主要生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1963 年, 图中湖泊的面积有 2.5 万平方千米, 但到了 2007 年, 面积不到 2 000 平方千米。专家预测,如果不采取切实有效的拯 救措施,20 年后该湖可能从地球上消失。试分析该湖泊面积缩 小的主要原因。
纺织 10.9
其他 19.7
2009
60.7
8.1
12.3
表3
2.2
16.7
解析
图示区域是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一部分,一般从
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方面描述区域的自然特征,结合 图中呈现的信息加以描述。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可以从图中直 接读取,在明确沙地和旱地分别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前提 下,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治理,沙地主要是沙漠化的问题, 旱地主要是水土流失的问题。 答案 内陆地区; 高原地形; 气候较干旱; 植被稀少等。 耕
(2009·浙江文综)关于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中国南方土地荒漠化地区生态环境尤为脆弱 B.自然因素引起的土地荒漠化速率比人类活动引起的要快 C.三江平原过度垦殖,土地荒漠化更为严重 D.西北地区风蚀强烈,风沙灾害比较普遍
)
2010· 安徽文综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由于此区域地处南
解析
第 4 题,P、Q 两地分别位于贺兰山东西两侧,由于
贺兰山对冬季风的阻挡,P 地大风日数较少;而 P 地距海洋 较近,又处在迎风坡,年降水量较多。第 5 题,草方格沙障 一方面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另一方面能截留水 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被存活。
答案
4.AB
5.AC
(2008· 海南地理)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某地,相同面积、不 同土地覆被水土流失的观测结果如下表。据此完成 6~7 题。
题组四
森林破坏带来的危害
8.(2010· 浙江文综)下图是世界某区域略图。读图,完成下 列问题。
据报道, 近年来④地所在区域非法牧场扩张对生态环境产 生负面影响。你认为主要有哪些负面影响?
解析
图中④区域近年来“拓荒养牛”的非法牧场越来越
多, 对森林破坏严重, 影响了热带雨林“地球之肺”的功能, 产生了生态环境问题,造成温室气体浓度上升。同时由于森 林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
考向预测 1.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结合时事热点,关注区域发展与环境保护。 2.加强对相关图表和文字材料的阅读、分析及应用,阐述荒漠 化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3.描述森林等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带来的危害,结合所 在省区的地理环境及森林等资源特点,分析本地的环境问 题、带来的危害及其治理的措施。 4.理解荒漠化和热带雨林的综合治理与保护措施。
(
)
(2)为了避免该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西北地区愈演愈烈, 下列做 ( )
解析
Hale Waihona Puke (1)我国西北各省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
气候干旱;加上长期以来人类的过度放牧、过度垦殖、过度 樵采等,土地荒漠化严重。(2)防止土地荒漠化切实可行的措 施是保护现有植被,严禁乱砍滥伐。
答案
(1)A
(2)B
下面为“我国土地荒漠化发展情况表” 。据此回答 3~4 题。 年份 荒漠化 面积(万 公顷)
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降水少而蒸发旺盛,气候干燥,铁 矿石开采过程中易造成地带植被破坏而引发土地沙漠化。
答案
B
2009· 浙江文综
解析
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稀少,植被稀疏,风蚀
强烈,风沙危害比较普遍,生态环境尤为脆弱;土地荒漠化 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但人为原因尤为重要;三江 平原过度开垦造成的主要危害是湿地破坏。
答案
3.B
4.C
(3)分析对伊犁河谷的开发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和解决措施。
环境问题:土壤盐渍化和荒漠化。措施:因地制宜地发展农 业,合理灌溉,利用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
(2010·安徽文综)目前我国每年需要通过远洋货轮进口大量铁矿石。下图 所示区域是我国重要的铁矿石进口地。图示区域铁矿开采引发的生态环 境问题主要是 ( ) A.森林锐减 B.土地沙漠化 C.土地盐渍化 D.物种灭绝
6.相同降雨强度下,泥沙量由小到大依次为 A.混交林地 B.混交林地 C.混交林地 D.混交林地 坡耕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荒草地 坡耕地 坡耕地 油松幼林地 油松幼林地 荒草地 坡耕地 荒草地
(
)
油松幼林地
7.下列判断中,符合该地情况的是 ②开垦坡地可有效改善当地生态 效益越优 A.①④
(
)
①自然恢复植被的生态效益优于人工单一树种针叶林 ③森林树种越丰富, 生态 ④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优于退耕还草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
D
(2011·浙江文综)图1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图2为图1中Ⅰ—Ⅱ两点连线的地 质剖面示意图,表3为乙市工业产值构成表。完成下列问题。
说出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和 农业土地利用类型。你认为 沙地和旱地在生态环境治理 中应分别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什么?
年份 2005
煤炭 46.1
电力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