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底板混凝土施工方案

底板混凝土施工方案

底板混凝土施工方案压直螺纹成型机、扳手、对焊机、钢筋钩子、钢卷尺等;2.2.3混凝土机具:混凝土泵、混凝土输送管、插入式振动棒、平板式振动棒器。

2.2.4起重机械:塔式起重机3、施工工艺3.1模板工程3.1.1模板的配制3.1.1.1模板的配制方法由于底板模板主要为集水坑、电梯井、排水沟及外墙墙根300㎜处模板,模板规格不多,结构简单,可按结构图纸尺寸直接配制模板。

3.1.1.2模板的配置要求外墙模板宽度为墙根高度300㎜,电梯井、排水沟、集水坑模板高度和其各自的深度相等。

模板长度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3.1.2模板的安装3.1.2.1墙体模板安装下料长度和根数,填写配料单,按配料单进行加工。

3.2.1.1钢筋除锈钢筋表面应洁净,无油渍、漆污、铁锈等。

如遇钢筋表面存在锤敲击时能剥落的铁锈,应在使用前用钢丝刷除掉。

3.2.1.2钢筋调直对盘圆钢筋采用卷扬机进行调直。

卷扬机两端采用地锚承力,应需要调直的钢筋卡在钢筋夹具里,开动卷扬机将钢筋拉直。

3.2.1.3钢筋切断1)将同规格钢筋根据不同长度长短搭配,统筹排料。

2)断料时避免用短尺量长料,防止在量料中产生累计误差。

为此宜在工作台上标出尺寸刻度线并设置控制断料尺寸用的挡板。

3)钢筋切断机的刀片安装时,螺丝要紧固,刀口要密合(间隙不大于0.5㎜);固定刀片与冲切刀片刀口的距离:对直径≤20㎜的钢筋宜重叠1~2㎜,对直径>20㎜的钢筋宜留5㎜左右。

4)在切断过程中,如发现钢筋有劈裂、缩头或严重的弯头等必须切除;如发现钢筋的硬度与该钢种有较大出入,应及时向有关人员反映,查明情况。

5)钢筋的断口,不得有马蹄形或起弯等现象。

3.2.1.4钢筋弯曲成型1)钢筋弯曲前,根据钢筋料牌上标明的尺寸,用石笔将各弯曲点划出。

2)钢筋在弯曲机上成型时,心轴直径是钢筋直径的2.5~5.0倍,成型轴宜加偏心轴套,以便适应不同直径的钢筋弯曲需要。

弯曲钢筋时,为了使弯弧一侧的钢筋保持平直,挡铁轴做成可变挡架。

由于弯曲机的成型轴与心轴在弯曲机工作时同时转动,会带动钢筋向前滑移。

为了防止钢筋滑移产生误差,在弯曲钢筋时弯曲点线与心轴的关系:钢筋弯90°时,弯曲点线约与心轴内边缘齐;弯180°时,弯曲点线距心轴内边缘约1.0~1.5d。

3.2.2钢筋连接本工程钢筋连接采用搭结、闪光对焊和滚压直螺纹连接三种连接方式。

3.2.2.1闪光对焊1)闪光对焊采用预热闪光对焊,工艺过程包括:预热、闪光和顶锻过程。

施焊时先闭合电源,然后是两根钢筋端面交替的接触和分开,形成预热过程。

当钢筋达到预热温度后进入闪光阶段、随后顶锻而成。

2)闪光对焊的对焊参数闪光对焊的对焊参数包括:调伸长度、闪光留量、闪光速度、预热留量、预热频率顶锻留量、顶锻速度、顶锻压力及变压器级次等。

a)HRB335与HRB400级钢筋的调伸长度为1.0~1.5d(d—钢筋直径);直径小的钢筋取大值。

b)预热闪光对焊留量取值为8~10㎜。

c)预热留量为4~7㎜,预热频率为1~2次/s。

d)顶锻留量取4~10㎜,级别高或直径大的钢筋取大值。

其中有电顶端留量约占1/3,无电顶锻留量约占2/3,焊接时必须控制得当。

顶锻速度越快越好,特别是顶锻开始的0.1s应将钢筋压缩2~3㎜,使焊口迅速闭合不致氧化,而后断电并以6㎜/s 的速度继续顶锻至结束。

顶锻压力应足以将全部的熔化金属从接头内挤出,而且还要使临近接头处(约10㎜)的金属产生适当的塑性变形。

e)变压器级次用以调节焊接电流大小。

钢筋级别高或直径大,其级次高。

焊接时如火化过大并有强烈声响,应降低变压器级次。

当电压降低5%左右时,应提高变压器级次1级。

3.2.2.2滚压直螺纹连接本工程钢筋滚压直螺纹套筒连接采用剥肋滚压直螺纹。

1)剥肋滚压直螺纹加工,将待加工钢筋夹持在夹钳上,开动机器,扳动进给装置,使动力头前移动,开始剥肋滚压螺纹,待滚压到调定位置后,设备自动停机并反转,将钢筋端部退出滚压装置,扳动进给装置将动力头复位停机,螺纹即加工完成。

2)现场连接施工,滚压直螺纹接头使用扳手进行施工,将两个钢筋丝头在套筒中间位置相互顶紧。

经拧紧后的滚压直螺纹接头应做出标记,单边外露丝扣长度不超过2P。

3.2.3钢筋绑扎3.2.3.1将基础垫层清扫干净,用石笔和墨斗在上面弹放钢筋位置线。

3.2.3.2按钢筋位置线布放基础钢筋。

3.2.3.3由于底板为双向受力钢筋,所有钢筋交点都必须绑扎牢固。

相邻绑扎点的扎丝扣成八字形,以免网片歪斜变形。

3.2.3.4由于基础底板采用双层钢筋网,在上层钢筋网下面设钢筋撑脚,以保证钢筋位置正确。

钢筋撑脚的形式和尺寸见钢筋撑脚图,图四所示撑脚用于裙楼,每隔1m 放置一个,直径为12㎜,,钢筋撑脚下垫水泥垫块。

图五所示的撑脚用于主楼,直径为25㎜,撑脚沿南北方向通长布置,东西方向间距为1500㎜。

钢筋撑脚支于下层钢筋网上。

3.2.3.8柱下钢筋全部伸到承台底或底板底。

3.3混凝土工程3.3.1混凝土搅拌和场外运输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场外运输采用滚筒式搅拌运输车。

3.3.2混凝土的场内运输与布料底板混凝土浇筑采用地泵进行场内运输与布料。

3.3.2.1混凝土泵受料斗必须配备50㎜×50㎜的振动筛,防止个别大颗粒骨料流入泵管,料斗内混凝土上表面距离上口宜为200㎜左右,以防止吸入空气。

3.3.2.2泵送混凝土前,先将储料斗内清水从管道泵出,以湿润和清洁管道,然后压入1:1~1:2水泥砂浆润滑管道后,再泵送混凝土。

3.3.2.3开始压送混凝土的时间宜慢,待混凝土送出管子端部时,速度可逐渐加快,并转入用正常速度进行连续泵送。

遇到运转不正常时,可放慢泵送速度。

进行抽吸往复推动数次,以防堵管。

3.3.2.4泵送混凝土浇筑入模时,端部软管均匀移动,使每层布料均匀,不得成堆浇筑。

3.3.2.5沿地面铺管,每节管两端垫50㎜×100㎜方木,以便拆装;泵管经过底板钢筋上方时,在底板上支设工具式钢管支架。

3.3.2.6泵送中途停歇时间不超过60min。

3.3.2.7泵管混凝土出口处,管端距模板应大于500㎜,且不向模板内侧面直冲布料,也不得直冲钢筋骨架。

3.3.2.8由于底板施工天气炎热,泵管将采用湿麻袋覆盖。

3.3.2.9只允许用软管布料,不允许使用振动器推赶混凝土。

3.3.2.10在集水坑、电梯井等处,沿其四周均匀布料。

进水口测温点后浇带出水口冷水管冷水管冷水管主楼筏板边线表规定。

预埋件和预留洞的允许偏差4.2钢筋工程4.2.1钢筋原材4.2.1.1钢筋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

4.2.1.2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

4.2.1.3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4.2.2钢筋加工4.2.2.1底板受力钢筋为HRB335和HRB400,钢筋弯折在设计上没有大于90°的弯钩,故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4.2.2.2箍筋的末端做成弯钩,弯钩形式符合设计要求。

4.2.2.3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为135°,弯后平直部分的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4.2.2.4钢筋的形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偏差符合下表规定。

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4.2.3钢筋连接4.2.3.1闪光对焊1)钢筋的接头设置在受力较小处。

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接头。

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2)闪光对焊接头的外观质量符合以下要求:a)接头处不得有横向裂纹。

b)与电极接触处的钢筋表面,不得有明显的烧伤。

c)接头处的弯折,不得大于4°d)接头处的钢筋轴线偏移α,不得大于钢筋直径的0.1倍,且不得大于2㎜。

3)每批闪光对焊接头取三个试件拉伸试验时,符合以下要求:a)三个试件的抗拉强度均不得低于该级别钢筋的抗拉强度标准值。

b)至少有两个试件断于焊缝之外,并呈塑性断裂。

4)每批闪光对焊接头取三个试件进行弯曲试验,弯曲至90°时,至少有两个试件不得发生破断。

5)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受力钢筋的连接接头宜相互错开。

纵向受力钢筋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d(d为纵向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小于500㎜。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及焊接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在受拉区不宜大于50%;接头不宜设置在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

6)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

绑扎搭接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的直径,且不小于25㎜。

4.2.3.2滚压直螺纹1)剥肋滚丝头加工尺寸符合下表规定剥肋滚丝头加工尺寸(mm)2)钢筋规格和套筒的规格必须一致,钢筋和套筒的丝扣应干净、完好无损。

3)每种规格钢筋的接头试件不少于3根,3根接头试件的抗拉强度均不应小于该级别钢筋康拉强度的标准值,同时尚应不小于0.9倍钢筋母材的实际抗拉值。

4)滚压直螺纹接头的单向拉伸强度试验案检验批进行。

同一施工条件下采用同一批材料的同等级、通型式、同规格接头,以500个为一个检验批进行检验。

4.2.4钢筋安装4.2.4.1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4.2.4.2钢筋安装位置的偏差符合下表规定。

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4.3混凝土工程4.3.1水泥的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性能指标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的规定。

4.3.2混凝土中掺用矿物掺合料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的规定。

4.3.3混凝土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4.4现浇结构4.4.1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不宜有一般缺陷。

4.4.2现浇结构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

5、质量保证措施5.1模板5.1.1模板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支模时垂直度准确。

5.1.2安装模板前弹出模板的边线和外侧控制线,以便于模板安装和校正;墙体模板上口通长拉线,以保证上口平直。

5.1.3外墙模板阳角处钢管采用双扣件加强。

5.1.4所有模板拼缝处填充双面泡沫胶。

5.2钢筋5.2.1钢筋进场时,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并按批进行检查和验收,每批由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的钢筋组成,重量不大于60t。

每批钢筋的复验报告要满足要求。

5.2.2钢筋进场时,每批钢筋抽取5%进行外观检查。

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结疤和折叠。

5.2.3钢筋焊接人员有焊工操作证。

5.2.4模板板面刷隔离剂时,严禁污染钢筋。

5.2.5各工种操作人员不准任意踩踏钢筋,扳动及切割钢筋。

5.2.6浇筑混凝土时,搭设上人和运输通道,禁止直接踩压钢筋5.3混凝土5.3.1混凝土进场时有混凝土出厂合格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