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教案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教案

单元主题:第一单元生活中的联想课题名称:第1课树叶的颜色✧知识要素形的联想与创造✧技能要求:对树叶裁剪、拼贴或添画✧教学目标体验与发现:课件演示,发现树叶中隐藏的变化与美丽实践与创造:通过对树叶联想,制作独创画面欣赏与评议:能从主题、构图、色彩等方面进行评价欣赏✧教学重点启发学生进行各种有效联想✧教学难点树叶的创意✧教学过程一.讨论与导入1.四人一组讨论欣赏各自带来的各种形状的叶片。

2.屏幕放一片特征明显的叶片,让学生联想,起到启发的作用。

3.准备放大镜,让学生在放大镜下观赏树叶。

4.提问:这些树叶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你有什么想法?(允许学生有各种想法)二.欣赏与议论1.屏幕展示有树叶联想制作而成的美术作品一两幅。

2.课件分解作品完成的过程。

3.出示课题,学生畅谈自己的创意。

(注意如果作品展示过多会限制学生的创意)三.构思与绘制1.在底版纸上摆放形状不同的树叶进行联想。

2.教师提出不同层面的作业要求。

3.选择适合自己的材料并按自己的意愿,完成作业。

(教师提示:尽量不和别人的画面雷同。

)四.展示与设想1.作业展示,相互欣赏,发现别人有创意之处。

2.教师提问:要是再给你一次创作的机会,你会有新的联想吗?什么联想?单元主题:第一单元生活中的联想课题名称:第2课鞋子的联想✧知识要素了解鞋子的结构✧技能要求:运用线条的疏密描绘鞋子✧教学目标体验与发现:通过写生,发现鞋子的“点、线、面”实践与创造:根据鞋子的外形,进行一定情节联想创作欣赏与评议:从色彩、构图方面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作品✧教学重点仔细观察,富有创意的联想✧教学难点线条的表现力✧教学过程一.讨论与导入1.屏幕展示学生写生的各式鞋子的线描作业,激发学生兴趣。

2.用课件解剖鞋子的结构,让学生充分了解鞋子的造型。

3.介绍写生要点。

二.欣赏与议论1.教师演示自己的创意。

2.引导学生欣赏书本范图。

3.提示鞋子想象的切入点。

4.表现有故事情节的画面。

三.构思与绘制1.提示学生认真观察细微之处,尽可能画仔细。

2.允许学生从局部开始描述。

3.鞋子在画面上不要太方正。

4.创作与众不同的作品。

四.展示与设想1.教师提供学生作业展示场所。

2.学生简单口述画面创意。

3.师生各自推荐喜欢的作品,并说明理由。

(主题、创意、色彩、构图)单元主题:第二单元贴出来的世界课题名称:第3课送给老师的花✧知识要素色块的疏密组织✧技能要求:剪与撕等拼贴技能✧教学目标体验与发现:体验撕贴的快乐,发现拼贴的美实践与创造:通过剪和撕拼贴方法设计一幅节日盆花欣赏与评议:欣赏作品,交流各自的制作经验✧教学重点花与花盆的设计与众不同✧教学难点不同材料和色块的搭配✧教学过程一.引入与交流1.课件展示范画,介绍创意之处和色块搭配的最美之处。

2.小组交流,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发现与尝试1.归纳意见,引导认识盆花的制作方法及其他物品如何来进行装饰以及色彩搭配。

2.启发学生设计一幅独特的盆花。

3.学生尝试用构图画出来。

三.构思与绘制1.确定制作方案,进行制作:①选择形式;②选择材料;③画出草图;④选择表现方法;⑤注意色彩的搭配。

2.教师辅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展示与设想1.展示自己的作品,分析存在问题。

2.能否发现别人的创意之处吗?说一说。

单元主题:第二单元贴出来的世界课题名称:第4课拼贴人物✧知识要素色块之间的搭配✧技能要求:色块的拼贴组合✧教学目标体验与发现:表现生活环境中的人物,体验形式美感实践与创造:通过五官和动态来表现人物的神态与心情欣赏与评议:相互欣赏作品,评论作品的成功与失败✧教学重点人物五官、发型的表现✧教学难点色彩搭配✧教学过程一.引入与交流1.教师出示范画,让学生说说各种制作方法,谈谈自己的感受。

2.教师展示制作方法,激发学生制作兴趣。

3.小组讨论,交流制作方法。

二.分析与感受1.教师归纳学生意见,分析作品美在何处?分析头发面部与五官如何表现。

2.让学生感受拼贴与绘画的不同之处。

三.创作与辅导1.学生制作:①选择材料;②画草图;③选择表现方法;④运用色彩搭配的基本知识。

2.尝试探索应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拼贴画面。

四.欣赏与评论1.展示作业,分析存在的问题。

2.自评作品,鼓励学生的自信心。

3.交流、欣赏、互评。

4.教师总评。

单元主题:第三单元走近大师课题名称:第5课跳跃的三原色✧知识要素了解三原色的组合,感受间色✧技能要求:学生调色、配色技能✧教学目标体验与发现:感受三原色,发现自己表现色彩的才能实践与创造:借助丰富的想象,创作自己喜欢的画面欣赏与评议:从各方面去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作品✧教学重点三原色的搭配✧教学难点画面的构思与水分的掌握✧教学过程一.欣赏与讨论1.展示大师作品,并介绍大师生平和作品特点。

2.欣赏、讨论,交流对大师作品的感受。

3.分析作品所呈现的节奏感。

二.实践与制作1.教师示范水粉画的技能技巧。

2.学生临摹书本范画。

3.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指出、纠正。

三.交流与再创作1.允许学生按大师的用色方法进行再创作。

2.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用以启发他人。

3.给画的成功的和不成功的学生继续提供画纸,以便再创作。

4.教师帮助能力相对欠缺的学生完成作业。

四.欣赏与问题1.因作业颜色未干,提供面积展示时,用电吹风吹干。

2.欣赏、评论同学画的创意和优点。

3.问题:因水分的原因,三原色之间的互相衔接会产生什么结果?单元主题:第三单元走近大师课题名称:第6课用间色画的画✧知识要素了解间色的组合,感受复色✧技能要求:运用水粉画技巧写生盆花✧教学目标体验与发现:通过图片欣赏,发现常见物品中的美实践与创造:用间色和原色写生盆花,并添加自己的创意欣赏与评议:从色彩和用笔方面去评价自己与他人作品✧教学重点知道间色的形成,并能运用✧教学难点间色的调和,构图的安排✧教学过程一.示范与欣赏1.教师示范三间色形成的过程,用课件做出三间色的来源。

2.学生试着在纸上调出三间色。

3.教师出示由三原色和三间色创作的作品给学生欣赏。

二.构思与构图1.欣赏盆花,并讲解盆花的基本结构。

2.讲解如何安排画面(构图)。

3.分析三原色和三间色在盆花的表现上如何安排。

4.画出盆花的铅笔小构图。

三.创作与修正1.提醒学生认真仔细观察后再动笔。

2.直接用单色起稿,要求构图饱满。

3.颜色水分适中,不宜太干或太湿。

4.涂好的颜色不宜修改,以免弄脏画面。

四.展示与评价1.完成的作品平放在地面上。

2.相互欣赏并评论。

3.推荐喜欢的作品并说明为什么。

4.谈谈对水粉画的感受。

单元主题:第四单元爱护文物课题名称:第7课走进古代壁画✧知识要素间色与复色应用,色彩搭配✧技能要求:水粉涂色的基本技法✧教学目标体验与发现:感受古代壁画,发现壁画的特点实践与创造:了解壁画色彩特点,临摹壁画并填补残缺欣赏与评议:欣赏壁画内容、色彩、造型,并说说自己的看法✧教学重点人物动态造型✧教学难点人物神态的塑造✧教学过程一.故事与导入1.课件导入壁画故事,教师讲解故事。

①欣赏古代壁画作品。

②以壁画《九色鹿》的动画故事为中心,介绍敦煌莫高窟的历史变迁。

2.插放资料片《敦煌莫高窟》,从自然景观介绍敦煌。

二.感受与交流1.以小组讨论所知道的古代壁画,有哪些内容和作用。

2.小组代表发言,说一说对古代壁画的印象以及这些壁画的作用。

三.实践与指导1.修补壁画,为其填色:①根据提供的线描壁画原稿,临摹壁画色彩,注重感受,可用原色、间色或复色。

②为壁画残缺部分补画,根据临摹的色彩感觉进行色彩的延伸(填色)。

2.发挥对壁画色彩的感受,可凭自己的感觉去临摹和填色。

四.展示与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欣赏并发现自己和他人的优缺点。

提问:你觉得哪些颜色更能表现壁画的古朴美。

2.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

对色彩效果不同的作业进行讲评,对大胆的作品给予鼓励,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

单元主题:第四单元爱护文物课题名称:第8课感受汉代陶俑✧知识要素人物造型的夸张✧技能要求:泥工综合技能的运用✧教学目标体验与发现:体验泥工的乐趣,了解汉代陶俑的造型特征实践与创造:抓住形象特征,运用概括方法,塑造人物欣赏与评议:观摩和评论同学的作品✧教学重点人物动态造型✧教学难点人物神态的塑造✧教学过程一.导入与欣赏1.欣赏《陶俑》图片,并讨论作品所表现的是什么人物?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的面部表情是怎样的?2.学生仔细观察人物的特点,模仿表演人物动作。

3.比较陶俑中的人物造型与现实中的人有何区别。

二.分析与感受1.了解人体大致的比例关系,坐姿与立姿的大体比例。

2.陶俑的造型很夸张,然而夸张的的重点在哪几个地方?三.制作与指导1.学生讨论制作步骤,先整体后局部。

2.多媒体展示不同的制作方法。

①团块捏塑:塑造人像时,可先仔细观察人物动态,然后按照人体结构的四大部分用大团块来处理,分别塑头部、躯干、四肢等有动态的造型,各部分要接牢,整个比例大小要相配。

②拼接:处理局部细节,采用拼接、添加等方法。

3.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尝试。

四.展示与评价1.交流制作经验:小组先讨论,对他人作品发表看法。

2.各小组选代表发言评价,指出作品的优点和不足。

3.教师对有创意的作品加以表扬和鼓励。

单元主题:第五单元我学剪纸课题名称:第9课剪出生活中的乐趣✧知识要素多折剪及阴阳剪✧技能要求:运用多种剪刻方法进行制作✧教学目标体验与发现:发现剪纸的特点和规律,体验剪纸的乐趣实践与创造:运用剪刻方法,创作多种形式的剪纸作品欣赏与评议:欣赏民间剪纸作品,发表个人评价意见✧教学重点掌握剪纸特点和基本方法✧教学难点剪刻出有创意的形象✧教学过程一.导入与发现1.教师剪纸示范,或运用课件展示剪纸的方法。

2.比较认识剪纸形象与绘画形象有何区别。

3.比较民间剪纸与马蒂斯剪纸的特色。

4.归纳小结:剪纸造型特点是形象概括、夸张、装饰性强、对比鲜明。

二.尝试与交流1.多媒体展示最早的北朝时期的剪纸作品,了解猴团花和马团花的特色。

2.总结剪纸的方法:对称剪刻、阴刻、阳刻。

3.欣赏剪纸作品,讨论作品表现哪些内容,纹样对形象的美化装饰作用。

三.创作与实践1.多媒体演示制作步骤。

2.学生尝试模仿制作,交流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根据学生不同能力,可选择对称剪、多折剪、阴阳剪等方法。

四.展示与评论1.把作品展示出来。

2.以小组讨论,并发表个人看法。

3.教师总结,对剪得好、讲得好的同学进行表扬鼓励。

单元主题:第五单元我学剪纸课题名称:第10课剪出成语中的故事✧知识要素剪纸基本纹饰的运用✧技能要求:掌握阴剪、阳剪与综合剪方法✧教学目标体验与发现:体验剪纸的乐趣,了解成语故事实践与创造:用剪纸创造成语故事形象,并发挥创造力欣赏与评议:欣赏剪纸作品,评议造型手法✧教学重点创作成语故事中的形象✧教学难点概括、简洁、生动地表现形象✧教学过程一.导入与游戏1.成语接龙游戏比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