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教学计划一、主要内容叙事性文章《一面五星红旗》和《卖木雕的少年》,一篇略读课文是新闻报道《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语文园地包含“口语交际”、“我的发现”、“习作”、“日积月累”和“趣味语文”。
二、学情分析本单元课文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学生应该增强自身朗读水平的培养,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学会和作者实行情感上的沟通,达到领会意境,产生情感共鸣的效果,从而培养语感。
三、目标导向知识与技能1.会写31个生字,会认30个生字。
2.学会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准确书写生字的水平。
3.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4.摘抄文中的好词佳句,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过程与方法1.小组合作交流。
2.自读自悟。
教师引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关心世界大事,培养热爱和平的感情。
2.体会各国人民之间的团结友好。
25太阳是大家的(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准确读写“红彤彤、晚霞、浪花、睡觉、睡梦”等词语。
教学重点:感受诗歌的韵律美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背诵1、2自然段。
教师导学案学生活动一、导入简要介绍和平鸽与相关方面的知识二、课文导读读书方法提示:1.初读课文首先要解决生字词和难懂的句子。
2.自由朗读诗歌,初步感知诗歌韵律美。
3.要边读边做批注,利用“批注式阅读的基本方法,记录自己读书的感受,与【学习目标】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准确读写“红彤彤、晚霞、浪花、睡觉、睡梦”等词语。
3.我要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层次。
【学习重点、难点】感受诗歌的韵律美【活动方案】活动一: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诗歌,初步感知诗歌韵律美。
同学、老师交流。
三、跟踪指导参与到每个学生交流环节活动中,协助、指导、深化学生学习活动。
四、作业1.熟记本课的生字、词语。
2.做好活动单中的检测反馈题。
3.背诵1.2.自然段2.抽生分小节读。
3.组织学生评价读诗歌情况。
4.小组代表范读展示。
活动二:再读课文,自学生字1.自由朗读课文一遍,要读通顺,读流畅,读出诗歌节奏,并画出生字词。
2.组长指名朗读生字词,理解词语。
3.说说你用什么巧方法记住生字字形的。
4.小组展示,全班质疑解难。
活动三:有感情地朗读诗歌1.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能够把你喜欢的内容多读几遍。
2.小组交流画出诗歌朗读节奏,组内试读。
3.小组指名读【检测反馈】一、我会拼写。
Wǎn ( ) xiá() tóng( )yún( )péi( )tong( ) chén( ) jī( )二、我会辨认,会组词。
陪()霞()趁()拔()部()假()赶()拨()三、我会填写。
()的晚霞()的小朋友()的浪花()的鲜花25太阳是大家的(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继续学习课文内容,体悟景美人更美。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含义教学难点:积累课文特色语言,品味优美的语言,从中受到教育。
教师导学案学生活动一、温习旧知谈一谈通过上节课对课文初步学习的收获和这节课想知道什么。
二、导入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世界人民是一家。
三、对学生活动的指导学习过程1.分组口头叙述展示和板书讲解展示,还可根据情况加入动作。
【学习目标】1.感悟诗歌内容。
2.搜集、积累相关环境资料,体会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
【活动方案】【活动方案】活动一、说一说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2.你记住了哪些生字词和优美的语句呢?3.小组展示,背诵诗歌。
26一面五星红旗(第一课时)26一面五星红旗(第二课时)悟。
2.读文前,师生探讨读书方法。
三、对学生活动的指导学习过程1.弄清描写顺序,把握整体印象。
2.抓住事物特点,理解写作目的。
体味作者喻什么理,寄什么情。
3.分析文章结构,理清文章层次。
四、检测反馈师生合作,当堂完成。
(1)找出描写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语句。
读句,体会作者情感。
(2)自由读,看看作者怎样描写自己落水的场面,学习作者具体描写的写作手法。
(3)想象当时作者经历的变故。
2.学生小组交流探究。
3. 小组代表展示。
活动二:指导精读4—10自然段,积累感悟1.用自己喜欢方式朗读4—10自然段。
(1)对于老板来高姿态,用新大衣和五星红旗来交换面包,谁值钱?(2)为什么老板宁可要五星红旗,而不要新大衣?甚至还愿意为了五星红旗而多出面包?(3)我同意了吗?找出句子,体会情感。
2.小组交流自己理解感悟。
3.组长指定组员代表小组发言汇报。
活动三:延伸,深化中心1.自主学习课文最后两节,找出老板前后态度变化的句子读一读,从中我们发现了什么?你对那个面包店老板想说点什么?2.小组讨论交流。
3.小组代表交流发言。
【检测反馈】一、我能把这些宝宝送回家。
灵活机灵机智宽阔宽敞1.翠鸟长着一双透亮()的眼睛。
2.这是一个聪明()的孩子。
3.猴子是一种()的动物。
4.我们的教室()明亮。
5.汽车在()的公路上来来往往。
二、我能把句子补充完整。
1.今天是我的生日,爸爸送我。
2.星期一上午,老师带领我们去参观。
3.同学们。
27 卖木雕的少年(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
2.准确读写并积累“游览、工艺品、名不虚传、游人如织”等词语3.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准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
教师导学案学生活动27 卖木雕的少年(第二课时)二、导入提问: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
激发兴趣。
三、对学生活动的指导学习过程1.在展示独立学习成果之时,要学会倾听,学会补充,学会点评;2.老师把握时机,给学生打气,让他们有充足的信心去展示自己的成果,锻炼自己的水平;3.使问题在争论中得到理解、消化。
4.引导学生融进课文,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产生震撼心灵的阅读感受。
四、检测反馈组内合作,当堂完成检测。
预习28课《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情。
2.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
学习重点、难点: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活动方案】活动一:品读课文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标出描写少年言行和神情的句子,体会作者意图。
2.小组内反馈交流理解。
3.组代表发言,班级交流完善。
活动二:再读课文,研读两次对话。
1.自由读读他们之间的对话,注意读出语气。
2.组内分角色读课文,交流解决下列问题:(1)少年为什么感到遗憾?(2)最后,黑人少年为什么笑了?(3)通过哪些言行,行为以及神情的句子表现黑人少年的内心情感?3.小组代表总结讨论交流成果,集体完善提升。
【检测反馈】(1)我会填。
()的象墩子()的木雕()的坐凳()的中国话()的响声()的牙齿(2)我会写句子。
琳琅满目。
栩栩如生。
爱不释手。
(3)我会连线。
各式各样的景色仔细地喊起来雄伟壮观的神情高兴地摆手一丝遗憾的木雕连连地挑选*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培养默读水平。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了解我国人民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从而受到教育。
教学难点:搜集相关中国救援队的资料,拓展延伸,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语文园地七(第一课时)分组交流、讨论、补充、评议、提升口语表达水平教师导学案学生活动一、温习旧知敲定方案之我见。
二、导入世界真奇妙,不说不知道。
这次口语交际就让我们说说我们所了解到的世界。
我们能够说说从广播电视、书报杂志中了解到的国外情况,也能够介绍收集到的图片实物,还能够讲讲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友好交往的事情。
三、对学生活动的指导学习过程可按活动方案实行四、检测反馈根据课堂交流和老师提示,要求学生修改完善主题发言稿。
五、作业预习我的发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中的内容。
【学习目标】1.交流资料,了解人文地貌知识。
2. 训练提升口语表达水平。
【学习重难点】分组交流、讨论、补充、评议、提升口语表达水平【活动方案】活动一:交流搜集的资料1.自读口语交际要求,整理所收集的资料。
2.分组交流自己所收集资料。
3.小组展示,看谁的资料最新奇。
活动二:口语表达我最棒1.根据所收集资料,自主制作主题发言稿。
2.小组发言,交流完善。
3.小组选优秀代表展示,看谁内容得当,表达清楚连贯。
【检测反馈】修改完善主题发言稿。
语文园地七(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写自己最想写的,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2.内容具体,句子通顺,衔接自然。
教学重点:书信格式。
教学难点:信封的格式。
趣味语文(1课时)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朗读、背诵古诗词,并能谈谈对诗词的理解和体会。
2.引导学生感受标点符号的作用。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朗读、背诵古诗词,并能谈谈对诗词的理解和体会。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受标点符号的作用。
一、温习旧知 二、导入 三、对学生活动的指导学习过程 1.活动一中,引导学生抓住三个方面实行讨论交流。
(1)首先谈谈理解和感受。
(2)指名分句读,纠正读音,随时让其他同学读 (3)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体会。
2.活动二中,教师参与到各组的探讨中去。
四、检测反馈 五、作业 1.预习趣味语文。
收集本节课相关的词语。
丰富语言积累。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学习目标】1交流识字方法,积累写友谊的名句。
2.丰富语言积累,提升语文素养。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
【活动方案】活动一:我的发现1. 自己读,找规律。
2. 小组交流理解及词语理解。
3. 用自己喜欢的词语造句,展示交流。
活动二:读读认认1.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把生字多读几遍?2.小组交流:(1)谁想读给大家听?(2)谁想当小老师,教大家读读这些生字?(3)请带着生字再读读这些词,说说自己的发现。
(熟字加偏旁、形声字,左:上下结构,右:半包围)。
(4)同位合作读一读。
(5)小组开火车认认这些生字并组个词。
3.组内代表展示,集体完善。
活动三:读读背背1.同学们自己读一读,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组内交流:(1)谁来读?(指名分句读,纠正读音,随时让其他同学读)(2)请再读读这些诗句,读不好的诗名自己多练读,看看自己哪些诗句读得好?(3)谁把自己读得好的诗句读给大家听?(指名读)指导读。
(4)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读完了诗句你有何发现?(相关友谊)(5)我们都有朋友,快试着把这些诗句背一背吧。
3.指名背诵展示。
检测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