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二局二处医院
快速血糖监测技术
血糖:血液中所含的葡萄糖
血糖测定:判断糖尿病病情和控制血糖情况的主要指标
血糖仪监测血糖的原理:通过测量血液中的葡萄糖与试纸中的葡萄糖氧化酶反应产生的电流量测量血糖。
采集末梢血:滴血式和吸血式
优点:较生化仪测量更快(30秒内)用血量更少(5微升以下)
血糖仪的特点:方便、快速、安全。
只适合日常检测,不能作为准确诊断糖尿病的工具,应进行及时校准和常规质控。
血糖值:
正常人:空腹:3.9~6.1mmol 餐后2小时:≤7.8mmol/l
糖尿病:空腹:≥7mmol/L 餐后2小时:≥11.1mmol/L
血糖危急值:
成人血糖低于3.9mmol/L 高于16.7mmol/L
择期手术者应把空腹血糖控制在7.8mmol/L以下,餐后两小时血糖控制在11.1mmol/L
急诊手术者随机血糖应控制在13.9mmol/L以下。
如空腹血糖>10mmol/L、随机血糖>13.9mmol/L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9%,应推迟非急诊手术。
眼科手术等一些精细手术对血糖要求更加严格,应控制在 5.8~
6.7mmol/L。
血糖异常:
1.生理性高血糖可见于摄入高糖饮食或注射葡萄糖后,或精神紧张、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分泌增加时。
生理性低血糖饥饿或剧烈运动、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血糖药过量。
2. 病理性高血糖
⑴糖尿病:
⑵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过多:如甲亢、肾上腺皮质功能及髓质功能亢进、腺垂体功能亢进、胰岛α-细胞瘤等。
⑶颅内压增高:颅内压增高(如颅外伤、颅内出血、脑膜炎等)刺激血糖中枢,出现高血糖。
⑷脱水引起的高血糖:如呕吐、腹泻和高热等也可使血糖轻度增高。
4. 病理性低血糖
⑴胰岛素分泌过多:由胰岛β细胞增生或胰岛β细胞瘤等引起。
⑵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不足:如腺垂体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⑶严重肝病患者:肝贮存糖原及糖异生功能低下,不能有效调节血糖。
低血糖临床表现可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1.自主(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的表现
低血糖发作时由于交感神经和肾上腺髓质释放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临床表现为出汗、饥饿、心慌、颤抖、面色苍白等。
2.脑功能障碍的表现
是大脑缺乏足量葡萄糖供应时功能失调的一系列表现。
初期表现为精神不集中、思维和语言迟钝、头晕、嗜睡、躁动、易怒、行为怪异等精神症状,严重者出现惊厥、昏迷甚至死亡。
血糖监测时间
糖尿病患者监测血糖的时间一天分布为八个点:分别为三餐前血糖、三餐后血糖、睡前血糖和凌晨3点血糖。
各个时间监测血糖的结果都有不同的意义。
空腹血糖:可以反映头天晚上的用药是否可以控制血糖到次日晨(即降糖药的远期疗效),还可以间接反映机体自身基础胰岛素的分泌情况。
这里说的空腹血糖是指禁食8~12小时后的血糖,即清晨空腹状态下的血糖,午餐和晚餐前的血糖不在此列。
对于长期使用降糖药的患者来说,空腹血糖的良好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因为血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清晨空腹检查时能较大程度地排除这些影响,反映真实病情。
测空腹血糖最好在清晨6:00~8:00取血,采血前不用降糖药、不吃早餐、不运动。
午餐、晚餐前血糖:可用来指导患者调整进食量和餐前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的量。
三餐后血糖:可以反映饮食控制和用药后的综合治疗效果,便于指导饮食和药物治疗;还可以间接反映进餐刺激后胰岛素的分泌情况
对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餐后两小时血糖有时比空腹血糖更重要,因为这类患者空腹血糖可能并不高,但因其胰岛素分泌功能已经受损,受高糖刺激后反应较差,而出现餐后高血糖。
应注意,测定餐后两小时血糖应从吃第一口开始到满两小时为止,有些人从吃完饭开始计时,其结果就有了明显的差别。
睡前血糖:反映胰岛β细胞对进食晚餐后高血糖的控制能力。
监测睡前血糖主要是为了指导病人科学加餐!
凌晨3点血糖
监测凌晨3点血糖有助于鉴别空腹高血糖的原因究竟是黎明现象还是苏木杰反应,这两种情况的临床处理截然不同。
黎明现象是生理反应,由于午夜后和清晨升高血糖的激素(反调节激素)分泌增多,例如生长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胰升糖素等分泌增多,增加肝糖释放以维持空腹血糖的正常,由于糖尿病人胰岛素的分泌不足或完全缺乏,不能使升高的血糖下降,因而清晨空腹血糖升高称黎明现象。
Somogyi(苏木杰)现象是由于胰岛素用量过大,经常可以在午夜后凌晨2---4时发生明显或不明显的低血糖,引起反调节激素的分泌增多导致清晨血糖升高。
快速血糖监测的操作流程
1、核对:医嘱、患者的床号、姓名、手腕带。
2、评估:
⑴、患者的病情、测血糖目的、意识和合作能力。
⑵、患者进食情况。
⑶、有无剧烈运动、抽烟和饮用刺激性饮料。
⑷、患者服用降糖药情况。
⑸、患者手指皮肤情况,血运情况,有无对酒精过敏。
3、病人准备:
解释目的、操作过程及如何配合,用温水或中性肥皂彻底洗净患者双手并干燥, 温暖手指以增加血液循环。
4、医务人员准备:
洗手、带口罩、带帽子。
6、物品准备:
一次性采血针头、酒精、棉签、快速血糖仪及试纸。
7、实施步骤:
(1)下垂准备采血的手10-15秒。
(2)用75%的酒精消毒指腹,待干。
(3)打开血糖仪开关。
(4)根据试纸编号调整仪器。
(5)核对,备采血针。
(6)取试纸。
(7)推压手指两侧血管至指前端三分之一处。
(8)采血针紧挨指腹,按动开关,针刺指腹。
(9)弃去第一滴血后将一滴血抹到试纸测试区域,使测试区域完全变为红色。
(10)棉签按压针眼部位1-5分钟。
(11)将试纸插入机内(必须在采血两分钟内),读取血糖值,将结果告知患者。
(12)取出试纸,关闭仪器,再核对。
(13)测试完的试纸和针头按医疗垃圾分类处理。
(14)整理床单位,整理用物,交代注意事项。
(15)洗手,记录
快速血糖监测技术评分标准(100分)
评委签字:考核时间:年月日
注意事项:
1.取血点在手指偏侧面, 神经分布较手指正中少,痛感较轻。
轮换选择10 个手指指尖皮肤。
避免取血部位太靠近指甲, 以降低感染的风险。
2.严重贫血、水肿、脱水、末梢循环不良及采血部位损伤等均影响结果;
3.某些药物,如扑热息痛、维生素C、甘露醇、多巴胺等对快速血糖仪的检测存在干扰;
4.快速血糖仪只能作为过筛或家庭用药的简易监控,不能代替实验室的结果。
特别是对糖尿病患者的诊断以及调整用药应该采用实验室的结果。
5.当血糖结果明显异常如出现危急值(>25mmol/L或<2.8mmol/L)时,应采集静脉血送检验科检测。
血糖值误差的原因:
1.糖仪代码与试纸条代码不一致、试纸条过期、试纸保存不当
测试前应核对、调整血糖仪显示的代码与试纸条包装盒上的代码相一致。
注意每台仪器与其相对应的试纸条配套使用。
购买时、使用前均应注意检查试纸条包装盒上的有效期。
保存要求:干燥、阴凉、避光、密封。
2.操作方法不正确、取血部位消毒后残留酒精、采血方法不当。
操作方法不正确常见问题?
a 试纸条没有完全插到测试孔的底部;
b. 滴血超过2分钟后再将试纸条插进血糖仪;
c.检测时试纸条发生移动等情况。
3.血糖仪不清洁、长时间不进行血糖仪校准。
血糖仪要定期检查、清洁、校准。
测试区的清洁:擦拭时不用酒精或其它有机溶剂,以免损坏仪器。
用棉签或软布蘸清水擦拭,再用干棉签擦干。
挤不出血怎么办?
1.末梢(手指)循环差:可采取温水洗手、垂手臂等;
2.采血的深度不够:采血笔有不同的刻度,根据自身情况采用不同的采血针头;
3.挤血的技巧没掌握:挤血用力处应在取血点至少0.5cm以上;
4.挤血时可以看到出血点处的皮肤充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