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下古诗词赏析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评析】前四句,写诗人因被贬23年,受沉重打击,内心愤愤不平、凄凉伤感。
后四句情调变高昂,一方面讽刺了那些善于见风使舵往上爬的人,另一方面又表示不能如此消沉还得挺起腰板来。
颈联:本意是比喻在自己被贬谪边地好像沉舟病树般奄奄一息之时,有多少人却飞黄腾达爬了上去。
后来引申出“新事物终究要取代旧事物”这一客观规律和真理。
【练习】1.请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了怎样的一幅图画?波涛滚滚的大江之上,沉没的船只旁边,有成千上万的船只扬帆竞发;大自然中,枯死的树木前有千万棵树抒发作者对老友的怀念以及岁月流逝、人事全非的感慨之情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沉舟”、“病树”是诗人自喻,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后人将之引申为新事物终将代替旧事物议一自然规律,表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2、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评析】本篇是一首咏史之作。
开篇以一件古战场遗物来兴起对前朝英雄人物和战事结果的慨叹。
后两句是诗人的议论,也是一种假设,如果大不作美,没有东风相助,那么周瑜就不会战败曹操,“二乔”就会成为曹操的战利品,深颌铜雀楼,供曹操享用。
换言之,就是说当时从军事实力方而看,周瑜根木就不是曹操的敌手,之所以胜了曹操,那是因为老天作美,为周瑜提供了风向之便。
表操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练习】1、诗歌开头为什么从一把不起眼的折戟写起?借一件占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小中见大。
(折戟一一小;赤壁之战一一大;国家的命运一一大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千古传颂的名句,它的意思是: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曲操取胜,二乔将被美讲铜雀台中了3、试体会“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议论的妙处。
诗人并未从正面去评论战胜的原因,而是提出一个与事实相反的假设,不刮东风,不用火攻,周瑜就有可能战败。
对丁•这个结局诗人没有育说,而是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命运,别出心裁,表达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二乔”并非普通女子•,而是东吴国家命运的象征。
4、选出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
(D )A该诗开头从一件不起眼的折戟写起,很自然的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B “自将磨洗认前朝”为后两句论史咏怀作铺垫,诗人心绪无法平静。
C诗人一反传统看法,认为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重写。
D在这首咏史诗中,作者关注的重点是赤壁之战,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
3、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评析】首联回顾自己大半生的经历,特别是四年抗元斗争经历。
二、三联抒发祖国即将沦亡、自己虽竭4、 尽全力挽救然而邱峰被俘无力回天的无限悲愤与痛苦心情。
尾联:表明自己誓死丕属以身殉国的必死决心? 及对自己为国尽忠为民效命必将留名青史的自信。
激励若无数仁人志士为正义事业从容就义C[练习】1. 文天祥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清结合对“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两句诗的分析,来体会 他的爱国情感。
把个人命运与山河命运紧密相连,个人沉浮紧系着祖国的安危2.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名句,请简要分析。
自占以来谁能不死呢,我要让自己的一片忠心永留史册。
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势千占传 颂的名句水调歌头•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评析】“把酒问天”设问开篇,“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将天上与人间作比,突出了他当时“仕” 与“隐”的矛盾心理,词人不满现实,企望天上的纯洁。
但天上恰如人间,同样不能圆满。
苏轼遥望月宫, 似与嫦娥共舞,身处瑶池仙境,起舞弄影的飘逸中带着几分酒后的轻狂。
下片写实,表现词人对人世间悲 欢离合的解释O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三句,借见月而表达作者对亲人的怀念之情。
“人有悲欢离 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三句,写词人对人世悲欢离合的解释,形成了一•种洒脱、旷达的襟怀, 把作为社会现象的人间悲怨、不平,同月之阴晴圆缺这些自然现象相提并论,视为一体,求得安慰。
结尾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转出更高的思想境界,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发出深挚的慰问和祝愿,给 全词增加了积极奋发的意蕴。
[练习】1. 此词中想象天上之景的句了是: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是: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是:。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乃干古名句。
请对此句进行简要的评析。
此句是说,惟愿(兄弟)彼此珍重,在远别的时光中共赏美好的月色。
表达对亲人美好的祝愿。
讲 而转出更高的思想境界,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发出深挚的慰问和祝愿,给全词增加了•积极奋发的意蕴。
也表达『词人由心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的乐观开阔胸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体现在哪些词句上?由此还表现出他的什么特点? 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②旷达的胸怀,乐观的生活态度。
5、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踢。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评析】诗人是为“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而“伤心”吗?不是,由“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可知 是为占往今来的老百姓伤心。
隐含对百姓的同情,对封建统治者的讽刺。
【练习】1.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聚”和“怒”写得都很形象生动,请你就此说说你的理解。
把“峰峦”“波涛”的雄伟气势写得生动形象。
“聚”形容潦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怒”形容黄河之 水的奔腾澎湃,从视觉和听觉写出潼关的险要。
2. 诗人是为“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而“伤心”吗?诗人为占往今来的老百姓“伤心”。
隐含对百姓的同情,对封建统治者的讽刺。
3.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中的“亡,白姓苦”好理解,为何“兴,百姓苦”呢?•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上木,修建豪华宜殿,从而给人们带来巨大灾难;•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百姓。
此句议论精辟地揭示了封建统治给人们带来的苦难。
6、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评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了作者那种超然世外、了无挂牵、漠视名利、自得其乐的处世态度与志向情趣。
诗人居住在人多的地方,却不感到喧哗嘈杂,原因是“心远”,心中没有任何牵挂,所感受到的是,大自然的美景,生活中有酒即醉,采菊花,看飞鸟,望南山,悠闲日在,与世无争。
“忘言”二字是贪图到“真意”的表现。
【练习】1.体现这首词思想内容的一个词是_ 心远O2.这首词将记叙、描写、议论两年、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请选这四种表达方式中的任一种,作筒要分析。
1—2两句i己叙,概括写出诗人的生活环境’第二句揭示的情境对于第•句是极少的例外,所以用“而”字做坚决的转折。
3~ 4两句议论,以自设宾主的设问方式揭示出心志淡远在“心境”中独立安闲的缘由。
5 —6句细致描写采菊的过程,并以所见写心境。
“山4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中间有“悠然”的心境,收尾两句抒发感情,“忘言”申渗透出诗人对隐居牛活的由衷再爱。
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诗人悠然淡泊。
的心情。
4.历来论者对这首诗的第六句持不同见解:有人认为“悠然见南山”好,有人认为“悠然望南山”好。
请简明扼要地谈谈你的看法。
见”字好。
“见”字更能显示出诗人悠然、淡泊,超脱于尘杂之外的情愫,自然真切。
“望”字好。
“望” 字表示有意识地凝目眺望"更能寄托诗人对僧i首云集的庐山胜地一往情深的而爱,是诗人隐逸思想的直实外化,体现着艺术形式服从于思想内容的创作原则。
7、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馈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评析】1一4句形象描绘了苦闷彷徨的情形:金杯玉盘,佳肴美酒,身为酒鬼却无法下咽,坐立不安这° 5—6“渡黄河”“登太行”比喻努力实现自己的大抱负大目标,可-是却四面碰壁是,道路不通,令人沮丧。
7—8两句,精神又昂扬起来:当年姜太公、伊尹不是先苦后甜终成大业么?9句写面对现实,不由得痛苦而消沉。
不过,诗人最后并没丧失信心。
10—11句充满了自信与对理想不屈的追求:终有一天,我会乘风破浪横渡沧海。
全诗感情激越,几伏几起。
【练习】1.赏析“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想渡过黄河却看见冰雪堵塞了大河,准备登上太行又见莽莽的风雪弥漫高山。
用比喻的手法,将“冰塞川” “害满山”喻为自己遇到的重重阻力。
照应题目“行路难”,抒写了诗人在长安经历仕途风波的体验和事 .与愿违的痛苦心情。
2.诗中引用两个典故有什么作用?姜太公碧溪垂钓,伊尹梦舟H边的典故,表达了诗人梦想自己有朝一H能像古人一样,为统治者信任重用,建立•番伟大的功业。
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为后人称道,试作简要分析。
.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乘氏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此句9、北风卷地白草折,散入珠帘湿罗幕,瀚海阑干百丈冰,纷纷暮雪下辕门,山回路转不见君,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胡天八月即飞雪。
狐裘不暖锦衾薄。
愁云惨淡万里凝。
风掣红旗冻不翻。
雪上空留马行处。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把实现政治理想比喻为“长风波浪”,表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不屈的精神、豪迈的气概和乐观的精神。
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胃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人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