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三毕业班中考前家长会上讲话

初三毕业班中考前家长会上讲话

明光市紫阳中学初三毕业班中考前家长会上讲话
尊敬的家长
你们好!
日子过得真快,不知不觉之中,三年的时光就那么不见了。

今天是4月28日,离中考只有46天了,时间虽说46天,但是在校学习时间却只有34天了。

我们的孩子就要面对人生的第一次大考------中考了,想起孩子七年级来学校报名的情景,就好像是昨天一样,可转眼间,三年初中生活就将结束。

三年来,我们和各位家长一起作为见证,见证了我们的孩子慢慢长大的这个过程;看看今天,可以说,酸甜苦辣一起涌上心头。

今天见到各位,我首先要说的是对各位的感谢,由衷的感谢各位三年来对学校工作的支持,以及为学校的发展献言献策、默默的奉献!俗话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中考全市有5千多名考生,可谓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谁冲在前就能过河,稍有不慎放松就可能意味着前面九年的努力都付之东流。

在中考前的这仅仅一个多月时间里,我们一定要以孩子复习应考为中心,孩子、学校、家长三方面共同努力,才能确保孩子在中考中取得理想成绩。

在这中考前冲刺阶段,我们老师和家长该做些什么呢?这就是今天我们坐到一起来的用意所在。

已是为5月全市联考做好充分准备。

下面我从以下几个个方面来说一下:
一、本学期已进行两次月考
(一)第一次月考,分会6校联考,分会前100名;潘村中学31
人、紫阳中学26人、泊岗中学20人、浮山中学7人、柳巷中学9人、太平中学10人。

分会前80人;潘村中学25人、紫阳中学20人、泊岗中学15人、浮山中学6人、柳巷中学6人太平中学8人。

第二次月考,分会前72名紫阳中学占22人。

通过这2次考试有了纵向比较,我们感受到了既鼓舞又急迫。

从最高分和综合实力上看我校还是有一定优势,郑科650分分会第一,姚奋超641分分会第五名。

(二)年级总体情况
我校在分会很强势,除了潘村中学外,其它四所学校都远远落后于我们,从教师配备,我们各科在分会占优势,很有实力。

如:第一次月考吴启章得政治,58分以上紫阳中学8人、最高分69分;潘村中学58分以上3人,最高分60分;太平中学58分以上3人、最高分63分;柳巷中学58分以上2人、最高分59分;浮山中学58分以上4人最高分60;泊堈中学58分以上4人,最高分64.因此,从以上不难看出,2014年中考我们紫阳中学再打一次翻身仗,漂亮仗,我们有信心,有把握,请各位家长放心,紫阳中学教师不会叫您们失望得。

二、体育加试和理化实验
这两项已经考过了,同学们通过努力,大部分达到了自己的预期效果,家长也都知道自己孩子的成绩了,在这我就不多说了。

三、下一阶段须注意的问题:
中考前这段时间时间,主要是查漏补缺,完善知识体系,提高应试能
力。

睡前各自根据自己的薄弱点有选择的看书,每晚不允许超过11点,请家长督促好。

“文科科目:多看书,熟记知识点,减少因不仔细而造成的失误,打好基础的同时,提升解决灵活性难题的能力,努力消灭弱项。

认真分析错误原因,感悟和反思每一道错题,弥补缺漏,力争高分。

理科科目:不可放松,增加练习的同时,回顾过去的错题和经典题型,注重细节,减少失误。

巩固各种解题方法和特殊题型的特殊思维方法,提高解决未知难题的能力,力争满分。


剩下的四周冲刺,侧重梳理一下各科的知识体系,全面整理资料回顾反思错题,查漏补缺,减少失误,在每一次模测中检测漏洞,提升综合解题能力,力争把失误降到最低,中考就一定能够取得更满意的成绩!
家长中考考前七避免
有人说中考不仅考学生,也在考家长,的确如此,家长的心态和教育方式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和考前心态。

家长都是望子成龙,全心全意为孩子忙里忙外的,但有的是帮倒忙,一片好心反引孩子逆反。

教育不仅需要爱,更需要智慧,在此根据孩子的心理现状对考前的家庭教育提出几点建议:
避免叨唠、尤其是当母亲的,总有过多的不放心,一句话恨不得说上八遍,“又考了吗?听懂了吗?”“怎么又看电视?这样还能上重点?”……本来孩子复习紧张,情绪不太稳定,父母无休止的唠叨,
更容易诱发不良情绪。

这种督促不但于事无补,还容易伤害感情。

父母一定要克制自己,少说多做。

孩子不想听你讲话,不妨变换形式,比如写个纸条放到书桌上。

避免许愿、一些家长总想用一些奖赏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比如“考得好,给你买笔记本电脑”“考上重点班,带你到游玩”,其实这些并不能起到什么实际促进作用,反而增加了孩子的心理负担,怕考不好受到惩罚。

避免威胁、一些家长为了促使孩子努力而制造压力,“考砸了,我们就不管你了”,“考不上重点高中你这一辈子就完了”,诸如此类的话会使孩子产生对中考的担忧和恐惧心理,不利于考试的发挥。

避免比较、有些家长为了激发孩子奋进,总是树立很多榜样,“你看你表姐多争气,考好了,重点学校轮番到家里动员”,“某某多争气,又是全年级前几名。

”,这些看似激励的话对孩子都起不到促进作用,反而伤害了自尊心。

越拿孩子的不足跟别人比,他就越觉得高不可攀,越自卑气馁。

正确的做法是,多过程比较,少成绩比较,多和自己比,和过去比,和同等水平的比。

避免过度保护、很多家长考前把孩子重点保护起来,全家人都围着孩子转,甚至请假在家照顾孩子,把起居生活大包大揽起来,这反而会增加孩子的不安,一种到了中考如临大敌的感觉,还增加心理负担,不利于以一颗平常心面对中考。

避免过多干涉、很多家长看到孩子不抓紧学习就着急,特想帮助孩子提高,于是对孩子的时间进行规划,不准这样做,必须那样做,
可是效果适得其反。

一位学生说,一举一动好似受监视,很压抑,爸爸的方法不适合我等,所以我们可以帮助但不要卷入太深。

避免期望过高、我们要根据孩子的水平提出期望,不要给孩子规定必须考上什么学校,最好不要过多谈论。

引导孩子把关注的焦点,从考试结果转移到学习过程中来,告诉孩子只要踏实过完这一个月就行,这样孩子没有负担就能轻装上阵。

最后祝福全体即将参加中考的学生及家长,一帆风顺,
谢谢!
明光市紫阳中学:范循轩
2014—4--2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