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有良心的教师
暑假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师德集训,聆听了李局长的讲座,观看了发生在我们教育系统身边的一桩桩感人事迹,一个个师德高尚的老教师的故事视频,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在大山深处,为的是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天真的双眼,让人震撼,肃然起敬,他们无愧于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人们常说,教师干的就是一份良心活。
什么是良心呢?辞典对良心的解释是:“人们对自己行为的是非、善恶和应付的道德责任的自我
意识。
”这样的解释总是太过学究,让人不好理解,通俗点讲,“良心”就是“知道荣辱,晓得好坏”。
英国近代作家毛姆在其《月亮和六便士》小说中有一段这样的讲话:“良心好比安插在每个人心头上的岗哨,时时监督着你是不是做出了违背道德规范的事情,”“良心是逼
迫每一个人把社会置于个人之上,把个人拘系与社会的一条牢固链条。
”“良心是道德的卫士”。
树立正确的荣辱观,非常有必要倡导
每个人都来重视到的良心的养成。
在当今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功利思想在慢慢侵蚀着校园这一方
“净土”。
一些自身免疫力不强的教师也渐渐变得浮躁起来,干着与自己身份极不相称的事情:“”身在曹营,心在汉,于是乎热衷于兼职,热衷于家教者有之。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端的是爱心碗,吃的是良心饭,更应该经受自己的良心拷问,做一位有责任心的教师。
一个有良心的教师是一个充满仁爱之心的老师。
仁爱之心就是要有一颗爱人之心。
“教育是根植于爱的”,爱是教育的源泉,爱是照
亮教师职业生涯道路、学生心灵的不灭明灯。
马卡连柯曾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是在创造奇迹,创造新人。
唯有爱,教师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才会把辛苦的教育工作当作乐趣来从事,它能使教师感受到每一个学生的喜悦和苦恼都敲打他的心,引
起他的思考、关怀和担心。
”没有对教育工作的热爱,没有终身从教的想法是教不好书的。
爱生如子,关注他们的健康成长,需要多方面的抚育,付出的不仅仅是时间,还有心血,认真去做了,收获的必定是累累硕果。
教育是一个生命过程,是一个成长过程。
作为成长过程,成长的品质,取决于精神状态的品质。
教师作为“灵魂的工程师”,就要走进孩子的心里,要懂得孩子,关心、同情他们。
“我们必须学会变成小孩,才配做小孩的先生。
”不歧视后进生,帮辅学困生,是教书的一项硬性指标。
善待后进生和学困生,善待学生家长,都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任务,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底线。
人人有享受教育的权利,教育公平,优质教育,是目前社会上最关注的教育问题之一,热爱后进生和学困生,热情接待学生家长,这样才会和他们心心相印,产生共鸣,走进学生心田。
爱是教育的源泉,责是教育的关键,情是教育的生命。
教育需要爱,也需要责,更需要情,爱心+责任心+同情心就是良心。
做一位有良心的教师,是教育者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实际行动,也许有人会问:“良心有多重?良心值多少钱?”是啊,良心有多重,该怎样去衡量?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去思考:一个孩子的一生幸福有
多重?中华民族的未来的未来有多重?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有多重?当我们思绪飞扬的时候,那无法衡量的份量是否已昭然于心?
这次暑假是的集训学习,让我们的心灵经历过洗礼和震撼。
师德教育,做一名有良心的教师,才能对得起教师这份职业的崇高,敬畏职业,方能做好工作和守护好职业道德底线。
肖良
2018年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