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总复习教案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复习目标:一、探究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和与二氧化碳相关的问题。

(1)怎样检验二氧化碳,(2)怎样证明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低,(3)如何证明蜡烛的组成中含有碳、氢元素,二、药品的取用(1)如何取用密度较大的块状固体药品,如何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多少,(2)用细口瓶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应注意哪些问题,(3)量筒应该怎样正确读数,如果采用了俯视或仰视读数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关系,如何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4)如何称取粉末状的药品或易潮解的固体,用天平如何称量未知质量固体或定质量固体,砝码和游码应按什么样的顺序使用,如果药品和砝码的位置颠倒,且使用了游码,能否知道药品的实际质量, 三、物质的加热(1)如何正确地点燃或熄灭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应如何处理,它的火焰哪一部分温度最高,怎样证明这一点,(2)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或固体时,分别应注意哪些问题,两者有何区别,(3)给药品加热时,发现试管炸裂,可能原因有哪些,四、药品和仪器的处理(1)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什么,如何放置,2)实验后药品能否放回原瓶,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目标:一、空气的主要成分及作用空气中主要含有哪些气体,每种气体分别有哪些用途,二、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1)燃烧匙中一般放什么物质,给物质的量有什么要求,目的是什么,(2)能否用木炭、硫磺代替红磷,为什么,能否用铝箔、铁丝来代替红磷,为什么,如用木炭来做实验,又如何改进实验,(3)产生什么实验现象,得到什么结论,实验原理是什么,(4)若测定的氧气的体积分数明显偏小,有哪些可能原因,三、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和危害空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有哪些,原因是什么,空气被污染后会造成什么危害,四、能从组成上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和混合物有什么区别,例举几种常见的混合物,五、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有什么区别,如何判断“硫在氧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六、化合反应氧化物什么叫化合反应,化合反应有什么特点,例举几个化合反应,什么叫氧化物,学会识别氧化物七、探究S、Al的燃烧有关问题(1)S在空气中燃烧和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有什么不同,说明什么,(2)Al燃烧时,火柴在什么时机插入集气瓶中,为什么,集气瓶底部为什么要放些细纱,八、分解反应什么叫分解反应,分解反应有什么特点,例举几个分解反应,知道催化剂的重要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起到什么作用,如果要证明MnO2是某个反应的催化剂,需要做哪些实验,九、探究氧气的实验室制法(1)有三种方法制取氧气,原料分别是什么,反应原理分别是什么,三种方法的优缺点,(2)用KMnO4制取氧气的装置需要哪些仪器,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3)用KMnO4制取氧气时,绵花的作用,试管口为什么略向下倾斜,什么时候开始收集,为什么,结束时,如何操作,为什么这样,十、探究碳和铁的燃烧(1)在空气和纯氧中的现象分别是什么,(2)为什么木炭点燃后要缓缓插入集气瓶中。

(3)铁丝为什么要盘成螺旋状,如未发现“火星四射”的现象,原因有哪些,分别应如何改进,(4)通过上述实验得出氧气的什么化学性质,十一、本单元的反应符号表达式(1)碳、硫、磷、铝、铁分别与氧气反应符号表达式,(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个反应符号表达式,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目标:一、水的组成根据什么现象可以推断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二、单质和化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要学会区别,各举几个例子,并写出化学式,三、认识物质的微粒性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哪几种,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四、探究分子的性质分子的特征有哪些,列举几个实例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列举几个实例证明分子间有间隔的,五、水的净化(1)纯水与天然水的区别是什么,硬水与软水的区别是什么,(2)有哪些净化水的操作,净化程度最高的是何种操作,(3)明矾和活性炭的净水的原理分别是什么,(4)什么样的混合物可以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过滤的操作要领“一贴两低三靠”的含义是什么,六、水污染水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什么,应如何防治,七、节约用水认识节约标志,列举生活中常见的节约用水的做法,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目标:一、原子的构成(1)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的构成,(2)原子是由哪几种粒子构成的,它们是怎样构成原子的,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原子的空间分布和质量分布分别有什么特点,二、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三、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元素可以分为哪三类,分类的依据是什么,不同类别的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和化学性质各有什么特点,四、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如:8、18、28、38、48等五、形成“化学过程中元素不变”的观念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是否改变,微观原因是什么,六、核外电子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为什么说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七、原子与离子S与S2-如何相互转化,在转化过程中,质子数、中子知道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相互转化。

如:Na与Na+、数、最外层电子数变化情况,知道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NaCl是由什么粒子构成的,八、说出几种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K、Na、Ca、Zn、Mg、Cl、Al、SO4、OH、NO3、NH4、CO3等。

九、能用化学式表示常见物质的组成(1)根据俗名写化学式;(2)根据用途写化学式;(3)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

十、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 (1)计算相对分子质量;(2)计算元素间的质量比;(3)计算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4)根据计算来确定有机物的组成中除C、H元素之外是否含有氧元素;当 M有机物等于 MH +MC 不含有O元素;大于 MH +MC 含有O元素;差值即为氧元素的质量。

十一、能懂商品标签上的物质成分及含量(1)要注意标示的是物质的质量还是元素的质量,如:加钙盐CaCO3-Ca,加碘盐KIO3-I;(2)要注意标示的单位质量与所给的质量或体积单位是否一致。

十二、能根据某种氮肥包装袋或产品说明书标示的含氮量推算它的纯度(1)标示的含氮量实际含氮量(不纯)根据化学式计算含氮量理论含氮量(纯)则纯度=实际含氮量/理论含氮量×100%(2)判断广告其真实性若标示的含氮量大于理论含氮量则是虚假广告。

十三、平均值问题两种不等量物质混合,所得实际结果必介于两种之间。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复习目标:一、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认识常见反应中的质量关系(1)铁钉生锈后质量为什么增加,(2)高锰酸钾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质量为什么减少,二、用微观的观点对质量守恒定律作出解释(1)知道质量守恒的微观原因,(2)会推断未知物质的化学式(注意有无系数)三、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在什么情况下,必须在密闭体系中进行实验。

四、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1)查化学式 --- 根据化合价;(2)查配平 --- 数原子数,尤其氧原子;(3)查条件和箭头 ---- 根据所学知识或题目所给信息。

五、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1)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必须要查;(2)比例式必须要列;(3)设答必须要完整;(4)单位,x---不带单位,数字---必须带。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目标:一、认识物质的多样性(1)碳的单质: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认识同种元素可以形成不同单质;(2)无定形碳:木炭、活性炭、焦碳、碳黑的特性和用途;(3)金刚石和石墨性质有什么显著的特点,主要原因是什么,分别有什么用途,二、初步学习实验室制取CO2(1)用什么药品,固体能否选用CaCO3或Na2CO3粉末,液体能否选用稀盐酸或稀硫酸,原理是什么,用什么装置,(2)依据什么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常见的发生装置有哪些,常见的收集装置有哪些,(3)如何进行气体的检验和验满、验纯(可燃性气体),三、知道自然界的氧和碳循环,如何实现,四、温室效应知道温室效应的成因和防治;注意与空气污染、酸雨污染的防治区别。

五、探究CO2的主要性质及其用途(1)CO2的物理性质有哪些,如何通过实验来说明,由此性质决定它有什么用途,(2)探究CO2与水、澄清水灰水反应,学会设计实验说明CO2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由此性质决定它有什么用途,六、知道CO的主要性质及其用途1)物理性质有哪些,(2)化学性质有哪三个,(3)如何检验CO,七、本单元的化学方程式之间联系要熟练掌握。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复习目标:一、认识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的条件及防火、灭火、防爆炸的措施(1)燃烧的条件及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2)缓慢氧化的条件 (3)爆炸发生的条件;(4)防火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5)防爆炸的措施(列举实例)二、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1)与氧气接触,温度达不到着火点;(2)温度达到着火点,不与氧气接触;(3)两者皆满足三、控制变量法证明的必要条件,例:A、B、C三个条件;具备B、C,不具备A,不成立,说明A是必要的; 具备A、C,不具备B,不成立,说明B是必要的;具备B、A,不具备C,不成立,说明C是必要的;同时具备A、B、C,成立,说明ABC同时具备时,结论就可以成立;例:铁生锈,铜生锈;四、燃料有关问题石油的几种产品及主要用途(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等);知道石油是由沸点不同的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了解我国能源和资源短缺的国情;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形成,利用,主要组成元素,所属物质类别,了解使用H2、CH4、C2H5OH、液化石油气、汽油、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认识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五、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意义,不完全燃烧的后果,措施,六、本单元有关的反应化学方程式要熟记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复习目标:一、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能区分常见金属和非金属(实验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金属有哪些区别于一般非金属的物理性质,举例说明金属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硬度大、熔点高等性质,列举常见的金属之最。

二、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性质决定用途的观点出发,列举金属的用途。

了解常见金属的特性及用途;如:Cu、Fe、Al。

三、认识加入其他元素可以改良金属的特性举例说明在金属中加入其它元素可以改变金属的性能。

四、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的合金生铁和钢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百炼成钢“蕴涵着什么化学知识,列举常见的生铁和钢制品。

五、知道常见金属与氧气反应从”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不同“的观点出发举例说明金属的活动性不同。

六、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1)回忆金属活动性顺序表(2)能否用铝锅长时间盛放食醋,为什么,(3)天然水中溶解有一些铁盐,为什么新买来的铝锅烧开水后,在水面会留下一道黑色的印痕,(4)农业上常用硫酸铜溶液和熟石灰来配置农药波尔多液,为什么一般选用木通而不用铁铜来配制,如何检验配好的波尔多液是否含有硫酸铜,七、实验探究酸溶液、盐溶液跟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的规律(1)金属与酸溶液的置换反应:对金属的要求,对酸溶液的要求,(2)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对金属的要求,对盐的要求,置换与被置换的顺序:Zn Fe 与CuSO4反应,置换时---先强后弱,所以Zn 先与CuSO4反应;Fe 与Cu(NO3)2 、 AgNO3混合溶液反应,置换时---先弱后强,所以Fe先与AgNO3溶液反应八、知道一些常见金属的矿物有哪些常见的铁矿石和铝矿石,写出它们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