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化学第五章相平衡
§5.3
理想溶液的气液平衡相图
5.3.2理想溶液的压力-组成图
理想溶液:分子结构相似,分子大 小相近的两种液体的混合物,各组 分在全部浓度范围都符合拉乌尔 定律,称为理想溶液。 [例5-1 ] 29.2℃时CS2(A)与 CH3COCH3(B)的液态混合物达 气-液平衡, 测得液相组成xB=0.540, 混合气体总压p=69.79kPa, 气相组成yB=0.400, pA*=56.66kPa, pB*=34.93kPa 问:该溶液是否为理想溶液?
§5.3 理想溶液的气液平衡相图 5.3.1 稀溶液的拉乌尔定律P14
液体的饱和蒸气压
定温下,单位时间内由液面蒸 发出的分子数=由气相凝结回 到液面的分子数时,称为气液 两相平衡,蒸气为饱和蒸气。 此饱和蒸气的压力为该液体在 该温度的饱和蒸气压 液体的饱和蒸气压正比于单位 时间内由气相凝结回到液面的 分子数,因此单位时间内由液 面蒸发出的分子数越多,由气 相凝结回到液面的分子数就越 多,饱和蒸气压越大。
pA x A 56.66 0.460
§5.3 理想溶液的气液平衡相图 5.3.2 理想溶液的压力-组成图
[例5-2 ]甲苯A和 苯B形成理想液态混 合物。已知在90℃ 两纯液体的饱和蒸气 压分别为pA*= 54.2 kPa和pB*= 136.1 kPa, 求(1)液相组成为 xB=0.65的溶液的饱 和蒸气压。
* B B
200 t=90℃ 150
甲苯A和苯B能形成理想液态 混合物。已知在90℃两纯液体 的饱和蒸气压分别为54.2 kPa 和136.1 kPa,写出液相方程 并绘图。
p/kPa
100 50 0 0.0 0.2 A
pB 136.1xBkPa
pA 54.2xA kPa
p p A pB
解:理想溶液的各组 分在全部浓度范围都 符合拉乌尔定律。
p A pA xA pB pB xB
溶液的蒸气压 p p A pB 107.4kPa
p p ( p p ) xB
A
B
A
§5.3
理想溶液的气液平衡相图
解:
5.3.2理想溶液的压力-组成图
0.4 0.6 0.8 1.0 B xB
54.2 (136.1 54.2) xB
图6.4.1 理想液态混合物甲苯(A)-苯 (B)系统的蒸气压与液相组成的关系
§5.3 理想溶液的气液平衡相图223 5.3.2理想溶液的压力-组成图
(2)气相线:系统的压力与气 相组成的关系
pA---稀溶液中溶剂的蒸汽压;
若B不挥发,蒸气为纯A, pA也称为溶 液的蒸气压; 若B也挥发,蒸气为A与B的混合气 体, pA为分压(pA=pyA, yA为混合气 体中A的摩尔分数,p为混合气体的 总压力)。
pA*---同温度下纯溶剂的饱和蒸汽压 xA--溶液中溶剂A的摩尔分数 pA<p*A,溶液的蒸汽压小于纯溶剂 的蒸汽压
物种数S=C 当系统中有一个独立的化 学反应,C=S-1 当系统中有一个浓度限制 条件, C=S-1
组分数等于化学物质的 数目(物种数)减去独立 的化学平衡反应数减去 独立的限制条件数。
C = S – R - R’
§5.1 相律 5.1.1相数,独立组分数和自由度
N2、 H2 和NH3的系统,
解:经计算可知,丙酮 不符合拉乌尔定律,二 硫化碳也不符合拉乌尔 定律,因此该溶液不是 理想溶液。 该溶液是真实溶液,当 xA →1时,A符合拉乌尔 定律;当xB →1时,B符 合拉乌尔定律
pB 69.79 0.4kPa
pB xB 34.93 0.540
pA 69.79 0.6kPa
相数Φ =2 变量:温度、压力 (蒸 气压)和盐的浓度。 但水蒸气压力是温度和盐 浓度的函数,或者说溶液 的沸腾温度是压力和盐浓 度的函数。 因此,自由度F=2。
F与C和Φ有关:C越大,则 F越大; Φ越大,则F越。
§5.1 相律 5.1.2相律
F与C和Φ有关:C越大,则F 越大; Φ越大,则F越小。 纯物,一相时,有两个自由 度,所以
当溶剂A中溶有少量溶质 B,液面上A占据的分率 由纯溶剂时的1减至xA, 单位时间内由液面蒸发 出的分子数为纯溶剂时 的xA倍,此时的饱和蒸 气的压力为纯溶剂时的 xA倍:
pA=pA*xA
第五章 相平衡 §5.3 理想溶液的气液平衡相图
5.3.1 稀溶液的拉乌尔定律P14
pA=pA*xA (溶剂A,溶质B)
t /℃ -20 -15 -10 -5 0.01 20
系统的饱和蒸气压 p/kPa
平衡压力 p/kPa
气 -液
0.126 0.191 0.287 0.422 0.610 2.338
气 -固
0.103 0.165 0.260 0.414 0.610
固 -液
193.5×103 156.0×103 110.0×103 59.8×103 0.610
第五章
相平衡
第二版第七章P214,第三版第七章P224
§5.1 相律 §5.2 单组分系统的相图 §5.3 理想溶液的气液平衡相图 §5.4 非理想溶液的气液平衡相图 §5.5 部分互溶双液系的相图 §5.6 二组分液-固平衡相图
第五章 相平衡 §5.2 单组分系统的相图
相图:描述相平衡时,系统的温 度(压力),温度(组成), 压力(组成)的关系绘成曲 线,这样的图形称为相图。 5.2.1 水的相平衡实验数据 单变量系统中,温度和压力 间有一定的依赖关系,因此, 应该有三种函数关系分别代 表上述三种两相平衡, p=f(T),p=φ(T), p=ψ(T)。通过实验测出这三 种两相平衡的温度和压力的 数据。 双变 单相量系统 量系 P=2 统P=1 冰 冰 无变量系 统P=3
相平衡
第二版第七章P214,第三版第七章P224
§5.1 相律 §5.2 单组分系统的相图
§5.3 理想溶液的气液平衡相图
5.3.1 稀溶液的拉乌尔定律 5.3.2 理想溶液的压力-组成图 5.3.3 杠杆规则 5.3.4 理想溶液的沸点-组成图
§5.4 非理想溶液的气液平衡相图 §5.5 部分互溶双液系的相图 §5.6 二组分液-固平衡相图
F=C–Φ+2
对于凝聚系统来说,由于压 力对相平衡的影响很小,只 考虑温度的影响,故这时系 统的条件自由度F *= C Φ +1
N2、 H2 和NH3的系统, 高温和有催化剂,则S= 3、R=1、R΄=0 , C=3-1-0=2 F=C Φ +2=21+2=3 在反应开始之前,真空 容器中只放入NH3,则S =3、R=1、R΄=1 , C=3-1-1=1 F=C Φ +2=11+2=2
A
l(水)
C
p/kPa s(冰) 0.610
B
(5)三条曲线 把图分为三个 区,分别表示 气相,液相和 固相。
g(水蒸气)
O
0.01
t/℃
5.2.2 水的相图
p
A
l(水)
C
s(冰)
g(水蒸气)
O C'
B
T
OC线,水的饱和蒸气压曲线 OB线,冰的饱和蒸气压曲线或升华曲线 OA线,冰的熔点曲线
p
A
l(水)
3.自由度F 已达平衡的系统,温度、 压力以及所有相中各组 分的浓度可以在一定范 围内改变而不产生新相 或消失旧相,有几个变 量可以独立改变,则自 由度F为几。 液态水
相数Φ =1 变量:T,p,各自独立,自 由度F=2
§5.1 相律 5.1.1相数,独立组分数和自由度
纯水在气、液两相平衡时,
相律 5.1.1相数,独立组分数和自由度
1. 相数Φ 相:系统中各处物理性质和化 学性质完全相同的均匀部分称 为一相,否则为不同相。不同 相有明显的界面,可以用机械 方法分离它们。
§5.1
2.独立组分数C 形成系统中所有各相所 需最少数目的物质。
不同种类的气体混合:一相 不同种类的液体混合:若相互溶 解为一相,相互不溶解为二相 不同种类的固体混合:固体一般 不互溶,所以有几种固体就有几 个固相;同一种固体的不同晶型 是不同的固相。 若互溶则称为固溶体或固态溶液, 为一相,如Sb-Bi合金
C
s(冰) g(水蒸气)
O C'
B
可以使水冷到0.01℃以下 而仍无冰产生,这就是水 的过冷现象。这种状态的 水称为过冷水。 过冷水与其饱和蒸气 的平衡不是稳定平衡, 但它又可以在一定的 时间内存在,故称之 为亚稳平衡,并将OC’ 线以虚线表示
T O点表示系统内冰、水、水蒸气三相平衡,是个无 变量系统。系统的温度、压力(0.01℃,0.610kPa) 均不能改变的,称之为三相点。
常温下,S=3,R=0,R’=0,C = 30 0=3 三组分系统 高温和有催化剂,则S=3、R =1、R΄=0 , C=3-1 -0=2 二组分系统 在反应开始之前,真空容器中 只放入NH3,则反应达平衡时 n(N2):n(H2)=1:3,所以二 者的浓度之比为1:3,即知道其 中一个的浓度,另一个就知道 了,则少了一个独立组分。S =3、R=1、R΄ =1, C= 3-1-1=1 单组分系统
[例5-2 ]甲苯A和苯B 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 已知在90℃两纯液体的 饱和蒸气压分别为pA*= 54.2 kPa和pB*= 136.1 kPa, 求(2)液相组成为 xB=0.65的溶液的饱和 蒸气的组成y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