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贝聿铭作品分析

贝聿铭作品分析

道口,地面上的
三个小金字塔为 通往三个不同美 术馆的“光明的 指引”。
以玻璃金字塔带入冲
突美学理念,以放置
在卢浮宫地下的扩建
部分避开场地狭窄的 困难。贝聿铭“将人 类最杰出的作品给最 多的人来欣赏”。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
❖ 东馆位于一块3.64公顷 的梯形地段上,东望国 会大厦,南临林荫广场, 北面斜靠宾夕法尼亚大 道,西隔 100余米正对西 馆东翼。基地成狭长的 梯形。贝聿铭用一条对 角线把梯形分成两个三 角形。西北部面积较大, 是等腰三角形,底边朝 西馆,以这部分作展览 馆。等腰三角形的中垂 线与西馆的东西轴线重 合,东馆的西墙面对西 馆,东西呼应。
• 建筑融合自然的空间观念,主导贝氏一生的作品,如
伊弗森美馆,狄莫伊艺术中心与康乃尔大学姜森美术 馆等。这些作品的共同点事内庭将内外空间串连,使 自然融于建筑。到晚期内庭依然是贝氏作品不可或缺 的元素之一,唯在手法上更着重在自然光的投入,使 内庭成为光庭,如香山饭店的常春厅,巴黎卢浮宫的 玻璃金字塔与比华利山庄创意艺人经济中心。
设计理念
• 50年代末,60年代初贝聿铭继承第一代现
代建筑大师的基本建筑原则的基础上逐渐形 成了自己的建筑风格设计,他掌握了在建筑 设计中运用抽象几何形体的娴熟技巧,巧妙 运用石、混凝土、钢和玻璃等建筑材料。作 为华人建筑师,他主张寻求恰当的途径来表 达中国建筑传统的本质,建成一批影响很大 的建筑。
间设计。
由停车场到拿破仑厅 ,虽说然是没有自然 光的地下,但贝氏在 途中安排了一个倒置 的玻璃金字塔,让进 入美术馆的行进过程 又创造了一次高潮空 间,同时又有了自然 光,在空间与造型方 面更呼应了广场处的 金字塔大门意象,这 正是贝氏设计高招之

呈正方形,面积 达268,920平
方英尺的拿破仑 厅,四个直角正 对着各方位的通
对皇宫沉重的
存在表示足够 的敬意。
玻璃金字塔高21.6米,底边长35.3
米,与埃及金字塔的布局相同,金字 塔周围是一方正的大水池,水池转了 45度,在西侧的角被取消,留出空地
作为入口广场,以三个角对向建筑, 构成三个三角形的小水池。当云淡天 清的时节,玻璃金字塔倒映在明镜般 的水池中,增加了建筑的空间效果, 在方正水池的角隅,紧邻着另外四个 大小不一的三角形水池,构成另一个 正方形,与金字塔,建筑物平行,每 个三角形水池有巨柱喷泉,像是硕大 的水晶柱衬托着晶莹的玻璃金字塔, 在拿破仑广场,贝氏将建筑与景观完
英尺,高度的考验相当惊人。 同时为了美观,不锈钢板的厚 度即不能过厚,不过虽然有这 些困难限制,贝氏依然很成功 地创造了一座优雅的楼梯,达
到贝氏一贯的空间焦点效果
在拿破仑大厅仰视675
片钻石状的玻璃,因为 室内外光线之亮度的差 异,玻璃几乎视而不见 ,确实做到了贝氏追求 的目标,更可贵的是能 从地下室体会户外,欣 赏罗浮宫优雅的建筑, 让内外相边接,着实创 造了划时代性的室内空
勤,有了这座金字塔,博物馆 就有了足够的服务空间,包括 接待大厅,办公室,贮藏室以 及售票处,邮局,小卖部等, 卢浮宫博物馆的服务功能因此 而更加齐全。
拿破仑厅有两层,人们通常都 是先抵达大厅,其中不锈钢的 螺旋形楼梯,令人不禁想到贝 氏所有美术馆中具雕塑性格的 楼梯,不过这次他没有再用混 凝土,而是选用更“科技性”的 建材。看似十分单纯的不锈钢 楼梯,其实大不简单,没有支 柱,全以楼梯本身的螺旋形特 性来支撑,而且楼梯高度达29
美的结合在一起。
玻璃金字塔高71英尺,是苏利殿高度的三
分之二,这是贝氏研究周围的建筑物的心得 ,也再度证实了贝氏设计与环境的紧密关系 ,金字塔的底边长116英尺,底边与建筑物
平行,亦即与方位平行,与埃及金字塔的布 局相同,这又强化了与环境的关系
有了这座金字塔,观众的参观 路线更为合理。观众在这里可 以直接去自己喜欢的展厅,而 不必像过去那样去一个展厅而 要穿过其他几个展厅,有时甚 至要绕行七八百米。一个现代 的博物馆,后勤服务设施一般 占总面积的一半,过去卢浮宫 博物馆只有20%的面积用于后
• 他一直都是坚持着现代主义风格,贝聿铭一
向反对在建筑上的随波逐流、趋于流行。他 经历了70年代风行一时的后现代主义,他 依然是兢兢业业地在现代建筑中反复推敲、 反复研究,从而提炼和发展了经典的现代主 义建筑,使之达到一个又一个高度。能够在 潮流起伏的建筑和艺术中处之泰然、行若无 事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除了贝聿铭之外,实 在不多。我们把他的这种原则称之为始终如 一的、发展性的现代主义立场原则。在追逐 潮流的现代建筑界中,他体现出一种自信、 坚定、明确的设计立场,同时又不对第一代 大师盲目地崇拜。
日本美秀美术馆
• 贝聿铭,美籍华人建筑师,1983年普利兹
克奖得主,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贝聿铭为苏州望族之后,出生于民初广东 省广州市,父亲贝祖贻曾任中华民国中央银 行总裁,也是中国银行创始人之一。贝聿铭 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 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 石材,代表作品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 东厢、法国巴黎罗浮宫扩建工程、中国香港 中国银行大厦,苏州博物馆,近期作品有卡 达杜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贝聿铭 Ieoh Ming Pei
Logo
• 中文名: 贝聿铭 • 外文名: Ieoh Ming Pei • 国籍: 美国 • 民族: 汉族 • 出生地: 广东广州 • 出生日期: 1917年 • 职业: 建筑师 艺术家 • 毕业院校: 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 • 主要成就: 设计香港中银大厦 • 获普利兹克奖 • 代表作品: 香港中银大厦;北京香山饭店;
• 虽然贝聿铭受西式教育受美国影响甚巨,但贝
氏认为中国是他的根,他一直在为中国建筑做 贡献
代表建筑
1 华盛顿国家博物馆东馆 2 卢浮宫入口 3 苏州博物馆 4 香山饭店 5 美秀博物馆 6 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Logo
卢浮宫入口
1988年建成的
卢浮宫扩建工 程是世界著名 建筑大师贝聿 铭的重要作品 。他以一座透 明金字塔反映 周围建筑,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