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优化课堂教学的策略探析

优化课堂教学的策略探析

优化课堂教学的策略探析
【摘要】从优化教学情景、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等方面探讨优化课堂教学的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教师教学质量。

【关键词】教学情景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优化课堂
优化课堂教学,关键是转变观念,更新思想,加强教学研究,改进教学方法。

优化课堂教学应该做到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新颖,教学环节自然,教学过程规范,教学方法多样,教学结构合理,教学语言准确,师生互动协调。

这既是优化课堂教学的核心,也是优化课堂教学策略的基础。

—、优化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 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是教师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有效的办法是创设教学情景。

例如,利用多媒体声像导入;利用播放录音进行针对性的听力训练;利用投影仪进行幻灯片播放产生视觉影响而促进知识思维训练,等等。

创设教学情境可以使课堂教学变得更生动,教学手段更灵活,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英语课堂中应采用多媒体、投影仪等先进的教学媒体用于教学,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增加情景化、形象化的教学效果。

如在“The Olympic Games”的主题课堂教学中,先让学生欣赏奥运会主题歌,再观看奥运会比赛的精彩片段与领奖的感人片段,从教师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中,学生就能迅速进入主题“The Olympic Games”。

可见,创设和优化教学情景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有效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

二、优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优化教学模式应遵循三个原则:一是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三是以训练为主线的原则。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学生是双边活动的主体,学生主体论是我国当代教育改革的重要倾向。

在应试教育中,教师满堂灌,一言堂,唱独角戏,学生被动地听课、死记硬背、题海战,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对此,要优化课堂教学,就是要更新教学方法,改变传统式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为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最终目的。

优化教学模式主要包括教学活动民主化、教学手段现代化和课外活动多样化。

1.教学活动民主化。

这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建立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合作和平等友好的新型师生关系,形成教学相长、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教学活动民主化也体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大部分空间留给学生。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或分组竞赛,有效激发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巩固旧知识,提高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如在“Food Around the World”单元阅读课教学中,把学生分成五个组进行竞赛,每组写出一类食物的英语名称,如蔬菜、肉、水果、饮料、酒等五类食物名称,在教师限定的时间内,能写出该类单词最多且参赛人数最多的一组为胜。

学生争先恐后地把单词写到黑板上,在几分钟内,五个组写出的单词达几百个。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竞赛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够自主地、快乐地学习,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及创造性,而这种从“学会”到“会学”,也是从“教法”向“学法”转变的关键所在。

2.教学手段现代化。

笔者曾尝试采用投影仪批改英语作文,把全班学生的文章逐篇展示出来,让学生分析文章后纠正其中的错误,在两节课之内评阅全班六十几篇英语作文。

用投影仪批改作文的好处有:一是效率高,二是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三是作文的错误之处当面纠正。

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创设情景教学,扩大课堂容量,或进行现代远程教育,发挥远程教育的辐射作用,使学生在特定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学习语言,交流思想,掌握技能,有效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3.课外活动多样化。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继续、补充和扩展,教师通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扩展学生的见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满足学生不同爱好与兴趣的需要,使学生学得更主动、更投入。

多年来,学校一直坚持成立英语角,设立英语调频广播,组织开展英语朗诵比赛或演讲比赛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英语竞赛,并在竞赛中多次荣获国家级奖励。

学生借助课外活动,掀起英语学习高潮,英语成绩也得到迅速提高。

由此可见,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是相辅相成的,实施素质教育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可以通过课外活动打破课堂教学时间、空间的限制,纵横驰骋,形成对课堂教学的强有力补充。

这是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陶冶和升华的重要途径,是迅速提高学生整体素
质的重要渠道。

三、优化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是组织者,又是设计者。

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都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进行的,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必须是主动获取、主动发展的过程,而不是被动灌输或塑造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优化备课、优化上课和优化练习。

1.优化备课,教师应坚持“四有”“五备”。

优化备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教师只有熟悉教学大纲,吃透教材,上课时才能胸有成竹,挥洒自如,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轻松愉快。

“四有”是指脑中有“本”(即教材)、目中有“人”(即学生)、心中有“数”(即学情)和手中有“法”(即教法)。

“五备”是指备目标(即教学目标)、备教材、备提问、备板书和备练习。

教师除个人的备课外,还要重视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有利于教师充分发挥教研组的力量,集思广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集体备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制订教学目标、分析教材内容,确定教学重点、难点,选择教学方法,等等。

2.优化上课,教师应坚持“五为”“五突”。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双基”的主要渠道,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途径。

课堂教学除了强化德育渗透之外,还要对学生进行爱国、爱集体、爱科学等方面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五为”“五突”。

“五为”是指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想为核心和能力为目标。

“五突”是指突出重点难点、突出精选精练、突出思维方法、突出教学效果和突出因材施教。

3.优化练习,教师应做到“精讲”“精练”。

“精讲”是指用精练的语言,
准确地揭示教学内容的本质特点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教给学生认识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精练”是指根据教学目标要求,精选有代表性的、有层次性的资料和习题,指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进行积极、主动的训练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做到精讲、精练,使各层次的学生在成功中获得自信心与喜悦感,教师应不断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优化课堂教学是教学改革的最基本形式,也是教学改革成功的基本保障,教师要坚持从教学情景、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等方面优化课堂教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