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保险专业(保险方向)2008级人才培养方案金融保险专业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态势及变化,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对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和整理,对课程体系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对人才培养模式的进行了创新。
一、专业的社会需求调研分析社会的发展是动态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必然呈现出动态性,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紧紧抓住市场对人才需求的脉搏。
因此,我们十分注重社会需求调研和分析,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社会背景和行业背景做了深入的调查,分析了近几年毕业生的就业岗位追踪调查数据,对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范围和岗位进行了调整,进而在此基础确定金融保险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以期更能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
(一)人才培养的社会背景和行业背景1、金融保险业近几年发展迅速金融保险业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孕育而产生的一项新兴产业,在近几年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在保险规模上,2007年全国保险费收入7035.7亿元,同期保险业总资产达29000亿元。
保险市场主体数量稳步增加,而且保险公司组织形式呈现出多元化格局,截至2007年底,全国保险公司126家,其中产险公司44家、寿险公司59家、再保险公司6家,保险集团及控股公司8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9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2000余家,其中专业代理公司2083家,经纪公司370家,保险公估公司294家,外资保险公司代表处139家,保险营销员150余万人。
此外,保险公司体制改革与机制转化继续推进,这主要表现在国有保险公司的股份制改革不断深入,上市保险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得到重视与改善,保险公司内部控制机制正在向规范健全方向转变。
2、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总体水平较低虽然我国保险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是我国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总体水平较低,与国际平均水平相比。
我国保险深度2000年为1.8%,2002年至2007年都在3%—4%之间徘徊,而世界平均水平为8%,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为10%以上。
在保险密度上,2002年我国为233元/人,2003年为298元/人,2004年为323元/人,2005年为376元/人,2006年为434元/人,2007年为539元/人,而发达国家为多在2000—3000美元/人之间,保险密度较高的瑞士则达到5660美元/人。
3、金融保险业未来几十年发展潜力很大(1)财产保险发展的潜力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财产保险业务相应会增长。
在未来的中国财产保险市场上,至少存在四大潜力:机动车辆保险、企业财产保险、家庭财产保险、责任保险。
在机动车辆保险方面,一则随着入世和交通的改善,个人购车相应增加(在我国近三年以年平均20%速度增长),机动车辆损失保险的业务量将会进一步增加;二则随着机动车辆第三者强制责任险的实施,也将增加机动车辆第三者责任保险的业务。
在企财险方面,随着企业制度的改革、产权制度的明晰和企业效益的提高,将增加企业财产保险的需求。
在家财险方面,随着福利制度的改革,个人购房将增加,其保险业务将会增加。
随着民事法律制度的完善,责任保险尤其是公众责任保险、产品责任保险、雇主责任保险和医疗责任保险将蕴藏着巨大的潜力。
当然,随着住房制度的改革,个人购房的增加、个人购车的增加,保证保险业务的规模也会增加,当然,这取决于经济发展状况;随着中国西部的大开发,建筑工程保险和安装工程保险也将得到较快发展。
(2)人身保险发展潜力分析巨大的人口基数、人口老龄化和家庭小型化趋势将有利于寿险市场规模的扩大。
2006年底,我国人口已达13亿,占世界人口的1/5。
对保险业发展更有利的是,在人口总数不断增加的同时,我国将逐步步入高龄、老龄化社会。
据估计,预计到21世纪20至40年代,我国老龄化水平将居世界前列。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正处于改革且尚未定型时期,由于社会统筹保险只能保障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剩余部分必须通过商业保险渠道来解决,因此包括养老保险在内的商业人身保险在这方面任务十分艰巨,加快发展,势在必行。
我国保险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保险的市场格局,险种体系基本健全,保险公司多极竞争的格局已经形成。
无论是财产保险还是人身保险都正处在从原始的规模扩张向追求效益的转型期,人们对保险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也日渐提高。
中国保险发展需要一大批精通金融保险的专业人才,特别是基层的保险销售、基层管理人员以及内勤人员更是供不应求。
(二)专业人才需求及特点1、人才需求概况(1)我国保险业的整体需求情况中国保险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谈到:在“十五”期间,“保险人才总量不足,高素质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较为缺乏。
”“业务发展目标,2010年,全国保险业务收入争取比2005年翻一番,突破1万亿元。
保险深度4%,保险密度750元。
保险业管理的总资产达到5万亿元以上。
”“优化人才结构,提升人才素质,拓宽培养渠道,努力建设一支适应保险业发展的监管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保险营销人才队伍。
”与我国金融保险业迅猛发展趋势相比较,我国的保险人才则显得相对匮乏。
在从事保险业的170多万人员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凭的人数不足50%,其中保险专业毕业的人数更是不到20%。
占保险从业人员绝大比重的保险营销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文化素质参差不齐,专业水平较差;较高层次的保险经纪人、公估人等人才更是奇缺,这一切严重阻碍了我国保险事业的发展。
在2007年春季北京人才市场上,保险业务员、保险经纪人成为目前保险行业需求量最大的职业类型。
大多数职位年龄要求25岁~45岁之间,学历大专以上底薪为2000元左右。
在中国商业网所做的人才需求调查中,在未来人才市场上最走俏的13类经济专业人员中,保险人才是继财经记者之后的第二大走俏人才。
(2)人才需求的调查情况2007年7月~8月,我们利用学生暑假的时间向相关单位发放问卷,调查本专业人才需求情况,共调查了51家相关保险公司及其分支机构。
问卷的具体结果如下:1、单位专业队伍人数:平均专业队伍人数达到139人2、专科以上学历工作人员人数:平均达到31人,占平均总专业队伍的22.3%3、岗位分布情况:(1)营销人员:平均29人,占平均总专业队伍的21%(2)内勤人员:平均12人,占平均总专业队伍的8.6%(3)讲师、组训人员:平均7人,占平均总专业队伍的5%就邯郸市情况而言,截止2008年3月,邯郸市有各类保险公司共27家,其营业网点遍布市区及各县,营业网点总数已超过80个,从业人员总数达10000人,但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不足30%。
根据我们的市场调查和业内专家保守预测,未来10年内邯郸市将增加各类保险机构和营业点50个,需要新增各类保险人才至少10000人,尤其需要大量的保险专业代理人、经纪人、理赔定损员、寿险训练师、基层团队管理者、保险理财顾问等文化素质较高的高技能人员。
由此推及全省至少需要新增各类保险从业人员达10余万人。
2、专业培养方向的调整2003年,我们通过设置五个课程模块,建立了适应五个就业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体现了学生的就业渠道多元化、业务素质多元化,可“量体订做”式地培养专业人才。
在每个年度灵活选取保险综合管理、保险营销、涉外保险、公司理财等专业培养方向1~2个方向,适应行业对人才的能力要求。
2003年以来,我们依据人才需求的变化,适时对专业培养方向作了调整,并确定相应的培养目标。
2003年,依据市场对保险营销人员的旺盛需求,我们将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定为综合管理方向,同时考虑保险营销岗位需求量较大,加大了保险营销技能培养的力度。
2004年,在保证人才培养方案基本稳定的情况下,考虑到学生就业意愿、用人单位需求,确定了专业培养方向为基层营销管理及内勤管理,加强了财务核算、出单、档案管理等内勤岗位技能的培养。
2005年,为适应财产保险企业的需要,在保持上述培养方向的同时又加强了车险定损及理赔方向能力的培养。
2006年,为适应城市保险的二次开发,为高端客户提供保险规划和理财的服务,我们又强调了对保险理财顾问和家庭理财规划方面技能的培养。
2007年,在专业调研的基础上,我们扩展了中国人寿订单培养的范围,与邯郸民生人寿保险公司和人民保险公司达成订单培养人才的协议,并在原有的人才培养方向上将限选课组二和限选课组三,改为分别针对财产保险公司和寿险公司人才需求的课程模块,第三学年即实行顶岗实习。
2008年,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上,我们更加强调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的构建,加大了课程改革的力度,在课程设置上任务导向、项目驱动,创建了项目课程。
同时,对原有的课程体系做了调整,更加强调按照就业岗位的技能来设置课程模块。
3、就业岗位(群)的定位(1)到保险公司从事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的出单、核保、定损、理赔、财务管理等保险经营管理工作。
(2)作为保险理财顾问或保险经纪人从事保险营销工作,或从事保险营销的基层团队管理和人员培训、组织、教育等工作;作为保险公估人从事保险事故的估损、鉴定等工作。
(3)到证券、银行、金融信息咨询公司等从事团队管理、市场开发等工作。
(4)到相关企业从事金融保险和公司理财的工作。
(5)其他相关岗位二、指导思想与培养目标(一)指导思想以提高金融保险专业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宗旨,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建立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教学机制,通过综合和具体的职业技术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实际工作经验,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以金融保险行业就业岗位为导向,为邯郸市及河北省经济建设服务为宗旨,产学研结合,培养高技能人才。
适应保险业的实际出发,实行产学结合,强化实践环节,突出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一定的外语应用水平,较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较扎实的保险基础知识,较强的从事具体保险业务工作的能力及竞争意识,较好的应变能力,面向保险行业一线的高技能专门人才。
要求学生在校期间除获得英语、计算机等级证书外,必须考取保险代理人资格证书,鼓励学生考取保险经纪人、保险公估人、理财规划师等专业资格证书。
三、毕业生业务规格(一)政治思想方面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懂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的基本思想,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为国家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吃苦耐劳、遵纪守法、团结协作的品德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业务方面1、从业范围本专业毕业生可到国内外各财产与人寿保险公司作基层管理人员、保险培训师、专业销售人员,以及到代理人公司、经纪人公司从事专业保险中介的服务工作,社会保障部门及其他部门或企业的相关岗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