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4.山水画的意境ppt课件

14.山水画的意境ppt课件

24
拓展延伸 (4分钟)
各种艺术门类之间总有一些共通之处,彼此往往
能够互相借鉴。下面这些山水画创作的心得体会,
对你写作有哪些启示?请简要谈谈你的感悟。
(1)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不太熟悉,就一定画不
出好画。
(2)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
思想感情的夸张渲染,意境会更鲜明。木然地画
画,是画不出好画的。
⑶第7段:作者举毛泽东《沁园春》的例 子,说明只有有了胸怀和思想的高度境界 才能写出高于现实的诗词,从而说明作画 与写诗一样要高于现实的道理,用作诗词 来谈作画,是化抽象的道理为生动形象的 例子,便于读者接受。
20
⑷第8段:通过列举画松树和苏州四棵古老 的柏树的例子,论述了山水画的意境是靠 长期观察,从中获得对这一对象的独特的 认知和思想感情,然后经过创造意境而获 得灵秀的山水画。
13
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 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
木然:形容一动不动或面无表情、反应迟 缓的样子。
苦心经营:用尽心思去筹划安排。
语不惊人死不休:如果写不出惊人之语, 那就至死也不肯罢休。就是说出来的话没 有达到目的誓不罢休的意思。
14
自学指导一 (5分钟)
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6
3.是否只要把握了“意境”便能创作出好的 山水画作品来?请结合内容说说“意境” 与“意匠”二者之间的关系。
作者认为除了意境之外,还需要有意匠。
意境是景与情的结合,画家通过对自然景 物的描绘,表现深厚的思想感情。而意匠 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简单地说, 就是加工手段。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 境也就落了空。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 得益彰的关系。
1.说说什么是“意境”?
2.要怎样才能获得意境?请简要概括。
3.是否只要把握了“意境”便能创作
出好的山水画作品来?请结合内容
说说“意境”与“意匠”二者之间
的关系。
15
自学检测一 (6分钟)
1.说说什么是“意境”? 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
2.要怎样才能获得意境?请简要概括。 首先,要仔细观察对象,深刻认识对象, 从而产生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然后将 这种思想感情与画作结合在一起,将对象 的精神实质表现出来,从而形成意境。
10
学习目标 (1分钟)
1.熟读课文,积累生字词。 2.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学习层层深 入的结构方式。 3.明确本文使用的论证方法。 4、学会赏析意境,提高审美情趣。
11
预习检测 (4分钟)
(1)字音 惆怅(chóu chànɡ) 暮霭(ǎi) 朝朝暮暮(zhāo) 浮光掠影(lüè) 夔门(kuí) 真挚(zhì) 渲染(xuàn)
(3)一个山水画家,对所描绘的景物,一定要有
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说假话不行。
(4)有的画家,没有深刻感受,没有表现自己亲
身感受的强烈欲望,总是重复别人的,就谈不到
意境的独创性。
25
写作启示
选择自己熟悉、印象深刻的材料。 注重对象的精神实质,极力渲染 情感,创设鲜明的意境。 写出新颖独特的感受。 表达真情实感。
作者在谈论山水画的意境时,运用了哪 些论证方法呢?试举例分析其作用。
1、举例论证: ⑴第3、4段:列举《送孟浩然之广陵》中 的诗句,说明诗歌的意境是怎样融入到自 然环境中去的。列举毛主席的《十六字令 三首》,进一步说明“写景就是写情。诗 画有意境,就有了灵魂。
19
⑵第6段:作者以白石老人画虾为例来具 体论证“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 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 的深度有关”的观点,增强了说服力。
苏 州 四 柏 树
21
2、道理论证:
第8段:作者引用四川人的话“峨眉天下秀, 夔门天下险,剑阁天下雄,青城天下幽”, 有力地论证“每一处风景都有其各自不同 的特色”的观点,进而论述了画作要力求 表现对象的精神实质,创造出鲜明意境, 增强说服力。
第10段:作者引用杜甫的名句,有力地论
证“要苦心经营意匠”的观点,增强说服
产生,又源于画家对客观事物身临其境地长期观
察和全面、深刻地认识。
D.山水画创作中,画家表达自己亲身感受的愿望
26
当堂训练 (6分钟)
1、对山水画意境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画家通过对自然景物
的描绘表现深厚的思想感情,山水画如果没有了
意境,也就没有了灵魂。
B.意境在于有情趣有画意,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
环境的说明和图解,那些追求自然的画作说不上
有意境,难以打动人。
C.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
1
2
3
4
5
6
7
8
14 山水画的意境
李可染
9
作者介绍 (1分钟)
李可染(1907—1989), 江苏徐州人。中国近代杰 出的画家、诗人,画家齐 白石的弟子。李可染自幼 即喜绘画,擅长画山水、 人物,尤其擅长画牛。
代表画作有《漓江胜境图》 《万山红遍》《井冈山》 等。画集有《李可染水墨 写生画集》《李可染中国 画集》《李可染画牛》等。
力。
22
3、对比论证:
第8段:作者以画松树为例,把五代画 家荆浩长期观察画松“始得其真”的 事例,与一位出外写生的作者短暂观 察画松浮光掠影的事例作对比,突出 强调了只有重视长期观察才能深刻认 识对象,创造出鲜明的意境,增强了 说服力。
23
课堂小结 (1分钟)
本文通过对意境与意匠的解读, 带我们了解并体悟了山水画。这是李 可染对于山水画意境的阐述,更使得 我们认识并深刻感受到这份情怀,也 希望大家从这篇文章的手法中提升自 己的写作水平。
1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词语释义
意境:一种能令人感受领悟、意味无穷却又 难以用言语阐明的意蕴和境界。
惆怅:伤感,失意。
身临其境:亲自到了那个境地。临,到;境, 境界,地方。
胸有成竹: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 的形象。后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
朝朝暮暮:意思是指每天的早晨和黄昏,比
喻从早到晚,天天如此。
17
自学指导及检测二 (3分钟)
• 依据上述解读,请你划分文章的层次, 概括各层次意思,理清本文的论证思 路。说说本文在结构上的特点。
阐释什么是“意境”
山水
(1---4)
画的 论述怎样获得“意境”
意境
(5---8)
论述“意境”与“意匠”的
关系
18
自学指导与检测三 (3+5分钟)
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