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独立作业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知识 (共5题;共11分)1. (1分)改正下列各句中的错别字。
①惟妙惟肖因地制宜迥然不同险象叠生________②未雨绸缪穿流不息眼花缭乱韦编三绝________2. (1分) (2015七上·开县期中) 对作家作品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B . 文言文中“君”“尊君”“家君”分别理解为您、您的父亲、您家的父亲。
C . 《羚羊木雕》文末写我独自在冷冷的月光下行走的环境描写,作用是为了烘托“我”的孤独无助和内心的痛苦。
D . 《秋天的怀念》的作者是史铁生,当代作家,代表作有散文集《我与地坛》。
3. (4分) (2019八下·桂平期末) 古诗文默写(1)浮云游子意,________。
(李白《送友人》)(2)拣尽寒枝不肯栖,________。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3) ________,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4) ________,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5)白居易《卖炭翁》中描写卖炭翁艰难的处境和复杂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
(6)唐朝陆龟蒙《别离》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的诗句由此可联想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
4. (3分)名著导读(1)下列对名著《西游记》《水浒传》的内容分析有错的一项是()A .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获得的名号依次为:美猴王——孙悟空——弼马温——齐天大圣——孙行者——斗战胜佛。
其中“孙悟空”是《西游记》第一回中菩提祖师取的,“行者”是第十四回唐僧取的。
B . 《西游记》第五十九回“裙钗本是修成怪,为子怀仇恨泼猴。
行者虽然生狠怒,因师路阻让娥流”中,“裙钗”指的是罗刹女(铁扇公主),“为子怀仇恨泼猴”中的“子”指的是红孩儿。
因为铁扇公主的儿子红孩儿在火云洞捉了唐僧“要蒸要煮”,孙悟空请观音菩萨帮忙,红孩儿被观音菩萨收作善财童子,母子分离,所以她要“为子怀仇恨泼猴”。
C . 林冲曾是八十万禁军教头,虽然委曲求全,但终被逼上梁山,他最后在征讨方腊的战斗中受重伤而死。
D . 《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一回,这样写道:“没半碗饭时,只见远远地一个汉子,挑着一副担桶,唱上冈子来”这里的“一个汉子”指白日鼠白胜。
黄泥冈事发,白胜被何涛所抓,开始死不肯招,被打得皮开肉绽后,供出了晁保正。
(2)简答。
众头领知道有好汉上山,都来聚会,大寨坐下。
A大怒,喝叫:“孩儿们,将这两个与我斩讫报来!”正是:杨雄石秀少商量,引带时迁行不臧。
豪杰心肠虽似火,绿林法度却如霜。
B慌忙劝道:“哥哥息怒!两个壮士不远千里而来,同心协助,如何却要斩他?”请问上面语段中的A.B分别是谁?因为“时迁行不臧”引发了后文哪一个经典故事?A:________B:________ 经典故事:________5. (2分) (2016八下·泗阳期中) 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根据历史记载,近1000年来,有139种鸟类已从地球上消失,平均每10年就有一种鸟从地球上消失,其中三分之一是近50年灭绝的。
目前全世界9775种鸟类中就有1212种濒临灭绝,如大型鸟类黑鹳和白鹳,丹顶鹤、灰灌鹤、信天翁、朱缳等。
材料二:为了获得食物、衣着和乐趣而进行的捕猎只是我们消灭整个物种的某些最直接的方式。
正常的情况下,鸟类的繁殖率高于死亡率。
生存环境的巨变,使部分鸟类生存繁殖能力无法适应,使鸟类死亡率大于繁殖率,使种群数量大为减少。
(1)从上面的材料你得到什么结论?(2)并请你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7分)6. (4分)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下面句子中划线的两个“懒懒”各有什么含义?雷总不停,才渐渐生疑,懒懒问了一句。
首领也只懒懒说是怒江,要过溜索了。
(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马帮如极稠的粥,慢慢流向那个山口。
(3)本文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鹰,各有何用意?(4)小说从头到尾没有出现“我”字,但处处通过“我”的观察和感受来写,分析“我”这个隐形形象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7. (3分)(2020·鞍山)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古代快递什么样雷册渊①伴随电商的一路高歌而蓬勃发展起来的快递业,事实上在中国出现的时间相当早。
一套完整的国家邮政系统在古代中国就已经建立了。
②古代的国家邮政系统叫作“驿传”或者“邮驿”,是古代政府为了传递文书、接待使客、转运物资而设立的通信和交通组织,官办官管官用。
其重要的任务就是负责政府的公文往来和军情传递。
公文和军情对时效性的要求就非常高。
那么,这套系统的速度到底有多快呢?③汉代马递的最快速度是日行400里(汉代1里等于345米,400里等于138公里)。
唐代则规定,每天车行至少120里,骑马180里,皇帝颁布的敕令须日行500里(唐代1里等于450米,500里等于225公里)。
清代设立了军机处,传递文书的速度提高到一昼夜600里甚至800里(清代1里等于510米,800里等于408公里)。
咸丰和同治时期,由于战火不断,军情紧急,出现了“红旗报捷”,各驿站必须接力传递讯息。
④如何保密是古代快递业十分重视的问题。
为了防止泄密,古人采取了不少手段。
⑤秦代有严格的交接和登记制度。
同时对投递员的素质也提出了硬性要求:老弱和不诚信的人不能担任投递员。
防止泄密最重要的手段是密封。
在秦代,文书写在竹简上,传递前人们都会将邮件捆扎妥当,在结绳处使用封泥,并盖上相关印玺,以防私拆,写在绢素上的则要装入书袋中。
⑥到了汉代,封装工具和手段更加丰富,外封套有函、箧、囊等。
在唐代,公文邮件的封装通常需要囊封。
封泥不仅有保密作用,还有等级之分,最高5封,最低3封,封泥越多,邮件越重要。
清代邮件的封发、保密和防损工作做得更好,有“重封入递”“木匣入递”“绢袋封发”“汇总封发”“长引隔眼”等多种装封手段。
清代在速递奏折一类的重要邮件时还有专用的封装程序,使用“封桶”“报匣”“夹板”等封套,外人是绝对看不到的。
⑦古代的国家邮政系统也有物流服务。
古代生鲜速递可以追溯到唐代,山东官员进贡海鲜时,为了保证新鲜,会用毡子密封,然后用驿马快速运到长安。
然后,这种果蔬生鲜的快递业务大多是为了满足王公贵族们的口腹之欲,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因此被言官和文人们批评。
⑧古代物流也会输送很多来自国外的商品,那时的“快递”输送着最早的“海外购”。
西汉时,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出“丝绸之路”。
隋唐时期,除了陆路以外,还可以走海路,东到日本,西到波斯湾。
到了宋代,海运和海外贸易进一步发展,广州、泉州、明州、杭州和密州设置了5个市舶司,专门管理海外贸易事务。
彼时海外的商品多达几百种,有香料、宝物、皮货、食品等,其中光是香料就有一百多种。
明代的海外贸易虽然时开时禁,但总体上十分繁荣,很多我们现在常见的作物都是这个时候才有的,例如南瓜、玉米、番茄、烟草等。
(摘自《老友》2019年第4期,有删改)【注释】物流:产品从供应地到接受地的流动转移。
一般经过包装、运输、存储、养护、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环节。
(1)请简要分析选文题目有什么作用。
(2)阅读选文主体部分,概括“古代快递”的特点。
(3)选文第⑧段画线句除了作比较,还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说明了什么?(4)以下内容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 . 伴随电商而发展起来的中国快递,业务规模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
B . 古代的国家邮政系统是政府为了传递文书、接待使客、转运物资而设立的组织。
C . 清代咸丰同治时期,战火不断,军情紧急,出现了“红旗报捷”。
D . 秦代不仅有严格的交接和登记制度,封装工具和手段也更加丰富。
(5)说明这则材料放在选文中哪个自然段合适?请简要说明理由。
(材料)杜牧在《过华清宫绝句》中写道:“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三、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6分)8. (3分) (2018七上·台州期中)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陈元方年十一岁时,候袁公。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suí)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zì)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yè)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
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选自《世说新语·政事》)(1)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限断一处)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
(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
①孤往者尝为邺令________②候袁公________③久而益敬________④孤法卿父________(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
(4)指出元方所说的“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的巧妙之处。
9. (3分) (2019八下·秀洲月考)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元和①中,尝例召至京师;又偕出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②。
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邪?”因其土俗,为设教禁③ ,州人顺赖。
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④ ,则没为奴婢。
子厚与设方计⑤ ,悉令赎归。
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相当,则使归其质。
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
衡湘⑥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
(节选自《柳子厚墓志铭》)【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备注】甲乙两文均写于作者贬官期间。
【注】①元和:唐宪宗李纯的年号。
②柳州:唐置,属岭南道,即今广西柳州市,当时极其荒凉。
③教禁:教化和禁令。
④相侔(mòu):相等。
⑤与设方计:替债务人想方设法。
⑥衡湘:衡山和湘水,在今湖南省境内。
(1)解释划线字词。
①悉令赎归________②其尤贫力不能者________③悄怆幽邃________④以其境过清________(2)请用“/”为下面句子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