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七年级上学期语文试卷

初中七年级上学期语文试卷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人教版 期末测试(二)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品项是(2分)( ) A.粗犷.(ku ǎng )澄.澈(chéng)莅.临(lì)憔.悴(qiáo) B.静谧.(mì)怅.然(chàng)坠.落(zhuì)滑稽.(j ī) C.庇.护(bì)收敛.(li ǎn)徘徊.(huí)称.职(chèng) D.诅.咒(z ǔ)贮.藏(ch ǔ)干涸.(g ǔ)唱和.(hè)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怪诞不经 由然而生 沾轻怕重 咄咄逼人B.恍然大悟 花枝招展 参差不齐 刨根问底C.骇人听闻 迫不及待 小心翼翼 眉开眼笑D.畏罪潜逃 混为一谈 神通广大 神采奕奕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A.初学书法应先认定一家,选好一帖,然后专心致志临写,不能好高鹜远,见异思迁....。

B.下午大家把校园里各个角落的野草都清理了,整个校园到处是不毛之地....:(5分) C.她声音突然拔高,带着几分愤怒,与平日的端庄优雅形象大相径庭....D.郑晓龙希望今后的作品能精益求精....,力求打造更加精致、严谨的剧作。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我省要全面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高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和范围。

B.中学生要提升文学素养,养成爱读书,尤其是读经典名著,让书香浸润心灵。

C.我们不能否认做一个真正幸福的人应该关注自身的精神生活,培养高雅的兴趣爱好D.广受好评的电视节目《经典咏流传》不但提高了大众对经典诗词的鉴赏水平,而且唤起了人们对经典诗词的记忆。

5.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句子,恰当的一项是(2分)( )七年级上册的课文告诉我们,学习语文的天地非常广阔。

我们既可以探访历史, ;又可以走进自然, ;还可以体察亲情, ;更可以了解社会, 。

①观赏世间美景②享受温暖盛宴③感受风云变幻④品味人世百态A.①③②④B.④①③②C.③①②④D.③②①④6.默写填空(1) ,山岛竦峙。

(曹操《观沧海》)(2)何当共剪西窗烛, 。

(李商隐《夜雨寄北》)(3)非淡泊无以明志, 。

(诸葛亮《诫子书》)(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诗人展开丰富的想象,通过拟人手法,表达作者对老友的无限关切牵挂之情的句子是: 。

(5)《次北固山下》中,作者无意说到,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生活哲理,给人一种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力量的语句是: 。

7.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一(2)题。

(5分)(1)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中批判了封建的所谓孝道,请列举他最反感的两个故事 和 。

(2分)(2)(西游记》中描述的花果山水帘洞中的那副对联写的是“ ”“ ”。

写出这部书中你最喜爱的一个故事: 。

(3分)8.(2018贵州铜仁中考)阅读下面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6分)铜仁市某中学某班开展“我爱祖国”主题班会活动,同学们展示了自己搜集的材料。

名著:让书香浸润心灵。

材料一动漫《那年那兔那些事》,是一部爱国主义题材的动漫作品,放在视频分享网站B站后引发很多年轻人的追捧,其中的经典台词“每一个免子都有大国梦”,”不胫而走“,“幸福并感激着”“此生无悔入华夏”“厉害了,我的国”……弹幕上“泪目”刷屏。

凭借弹幕这种看似“众声喧哗”的方式,青年人在网络上大声表达正能量。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小粉红”(网络爱国青年)“小青马”(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群体蓬勃兴起,他们“肤白貌美三观正,爱国也要‘萌萌哒’”。

材料三美国学校经常组织学生“效忠宣誓”,宣誓效忠美利坚合众国国旗及效忠所代表之共和国。

在演奏国歌或面对国旗时,他们会做出用右手按心口的“效忠宣誓”的标准姿势。

近50万辆校车上播放最多的歌曲是《上帝保佑美国》《美丽的美利坚》。

对于成年人,多数节庆活动都在强化爱国主义教育,10个联邦法定假日中8个与此相关;各种盛大集会、体育赛事等开场前必唱美国国歌;好莱坞出品了大量的“主旋律”电影。

(1)请认真阅读材料一、材料二,写出一条..你的探究结果。

(2分)答:。

(2)在培养国人的爱国主义情感..。

(2分)...........方面,材料三带给我们什么启示?请写出一条答:。

(3)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想怎样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请用一种..表达出来。

..合适的方式具体(2分)答:。

二、阅读理解(44分)(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9-10题。

(4分)秋词(其一)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9.古人写诗讲究炼字,谈谈诗歌第三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中“排”字的表达作用。

(2分)答:。

10.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

(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1-15题。

(13分)[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狼三则》)[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

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

一日,昼寝厅室,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

再就枕将寝,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

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

乃杀而取其革。

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

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

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狼子野心》)11.用斜线“/”为下面两个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每句限断一处)(2分)(1)其 一 犬 坐 于 前(2)闻 群 犬 呜 呜 作 怒 声1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2分)(1)一狼洞.其中 洞: 。

(2)乃伪.睡以俟 伪: 。

13.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夫君子之.行 B.乃杀而.取其革/人不知而.不愠 C.犬阻之不使前.也/狼不敢前.D 信.不诬哉/日中不至,则是无信.14.翻译下列句子。

(4分)(1)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译文: 。

(2)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

译文: 。

15.两位写出狼的什么共同特征?两文作者分别想借狼告诉人民什么样的道理?(3分)答: . 。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20题(16分)拾 荒万吉星①深秋的凌晨,天气已经转凉,离天亮还有一个多小时,大街上冷冷清清的,昏黄的路灯把王婆婆孤单的身影拉得又细又长,她沿街仔细翻找着每一个垃圾箱,将凡是能卖钱的东西统统装进那用了多年的破旧编织袋。

②她有些吃力地拖着那个鼓鼓囊囊沉重的袋子,从垃圾桶旁直起佝偻的身躯,用一只手握成拳头用力地捶打着酸痛的腰。

这时隐隐约约听到一阵断断续续、细小而无力的哭声,她循着声音,目光不由自主地瞄到了不远处路灯杆下的一个小纸箱,以及被几件旧衣物包裹着只露出一个头的婴儿,环顾四周,除了阴冷的风吹着地上的落叶到处乱跑,鬼影子都没有一个。

她小心翼翼地抱起来,发现婴儿脸色青紫,气若游丝,柔弱得像一只筋疲力尽的流浪猫。

③王婆婆解开自己的衣襟,把婴儿贴身捂在怀里,一股透心的凉从皮肤瞬间直达五脏六腑,她不禁打了一个寒战,内心涌起一丝悲凉。

④全家人的生活被这个从天而降的弃婴彻底打乱了,本来就过得十分拮据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

不到一周,儿媳就给她下最后通牒:“这日子没法过了,要么你把婴儿扔了,要么我走,人家亲生父母都不愿养,你操哪门子心,说不定孩子有什么绝症。

”⑤“好歹也是一条命啊!”王婆婆叹息着,但面对争吵,最后还是不得不妥协,带着弃婴寄居到一个拾荒老乡那儿。

”⑥好景不长,真应了儿媳的那句话,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得赶紧做手术。

王婆婆摸了摸缝在贴身衣兜里的两千块钱,这可是她这些年来起早贪黑拾荒换来的棺材钱啊!可一看到孩子那清澈的眼神,她心一横牙一咬,撕开了衣兜,双手颤抖着揭开一个用塑料布一层又一层包裹着的小袋子,就像一层层剥开自己的心。

⑦倾其所有,只够三天。

第四天,医院通知续费,说手术费还差得多。

王婆婆打电话给儿子,可还没说完,儿子就不耐烦地说:“我看你是吃饱了撑的,没事找事。

”⑧王婆婆抱着婴儿独自一人精神恍惚地坐在医院悠长的走廊上,不禁老泪纵横。

一束阳光从窗户里斜射进来,像舞台上的追光灯,正好打在她蓬乱、花白的头发上。

这一场景,引起了一个年轻人的注意,他悄悄举起相机,迎着走廊的侧逆光,按下了快门。

⑨第二天,当地晚报发出了一条《七旬拾荒老人拾弃婴,身患疾病盼救助》的新闻报道,随后,电台记者来了,电视台也扛着摄像机来了,越来越多的陌生人来了……,铺天盖地的爱心向老人和这个弃婴涌来,短短一周,30多万元的爱心捐款就送到了王婆婆的手上。

⑩然而,这浓浓的爱心并没有挽留住孩子幼小的生命。

一个月后,在付出10多万元的医疗费之后,孩子还是走了。

⑪在王婆婆心痛欲绝的时候,儿子儿媳来医院找到她,态度诚恳地向她承认错误,还把她接回了家,破天荒地做了一大桌丰盛的菜肴,并不停地往她碗里夹菜,饭后,儿媳向她诉起苦来:“妈,你看孩子们渐渐大了,长期租房也不是个事儿,听说下月房租又要涨了,我看不如我們直接买一套60平方米的房子吧,首付也就10多万元,你那儿不是还剩......”⑫王婆婆没有说话,苦笑了一下,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家门。

⑬一年后,老家大山深处的那所乡村小学新教学楼落成,孩子们兴高采烈地从四面漏风的危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教室。

王婆婆依然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拖着一个破旧的编织袋,捡拾垃圾以及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的某些东西……(选自《2017年中国小小说精选》,有修改)16. 参照下面的表述,将小说情节补充完整。

凌晨拾荒,捡养弃婴→①___________→为救弃婴,倾其所有→无助之中,八方相助→子辈相求,决然离去→②___________17. 小说第⑫段中写到“王婆婆没有说话,苦笑了一下,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家门”,请你描写此刻王婆婆的心理活动。

答: .。

18. 阅读第⑥段画线句,从描写或修辞两个角度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可一看到到孩子那清澈的眼神,她心一横牙一咬,撕开了衣兜,双手颤抖着掲开一个用料布一层又一层包裹着的小袋子,就像一层层剥开自己的心。

相关主题